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唐代写本王仁昫《切韵》例外音切考察
1
作者 徐朝东 《古汉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3,127,共11页
唐五代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三种抄卷中,基本承袭了陆法言《切韵》语音系统,也存在一些与《切韵》不同的读音现象,如从邪、船禅不分,浊音清化,零声母产生,同等重韵合并等。王一与原卷最接近,反映实际的口语现象最少;王二、王三呈现的... 唐五代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三种抄卷中,基本承袭了陆法言《切韵》语音系统,也存在一些与《切韵》不同的读音现象,如从邪、船禅不分,浊音清化,零声母产生,同等重韵合并等。王一与原卷最接近,反映实际的口语现象最少;王二、王三呈现的更多是唐代晚期的口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昫《切韵》 三种抄本 口音现象 抄卷年代
原文传递
王仁昫《切韵》與顧野王《玉篇》 被引量:1
2
作者 古屋昭弘 馬之濤(译)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2期106-123,共18页
草創期的字書和韵書功能不同,字書以部首排列,著重説明字義、字形;韵書則以韵排列,目的是表示字音的音韵地位,對字義、字形不一定説明。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韵》所增又切與原本系統《玉篇》反切用字呈現高度一致,可知其主要以顧野王《玉... 草創期的字書和韵書功能不同,字書以部首排列,著重説明字義、字形;韵書則以韵排列,目的是表示字音的音韵地位,對字義、字形不一定説明。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韵》所增又切與原本系統《玉篇》反切用字呈現高度一致,可知其主要以顧野王《玉篇》爲依據進行增補,由此也可知隨時代推移,韵書産生字書化,兩者訓注上的區别逐漸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韵》 顧野王《玉篇》 又切 韵書的字書化
原文传递
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纪念王仁院士诞辰百年
3
作者 王振东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817,共3页
2021年1月2日,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大学力学系系主任、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王仁院士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怀念王仁院士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纪念王仁院士诞辰10... 2021年1月2日,是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大学力学系系主任、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地球动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王仁院士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怀念王仁院士仁厚笃实,辛勤奉献的一生,纪念王仁院士诞辰100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 百年诞辰 力学
下载PDF
《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序》校注
4
作者 吕朋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21年第3期93-95,共3页
《刊谬补缺切韵·序》是难得一见的音韵学文献。作者王仁昫在序中记述了他编写《刊谬补缺切韵》的动机和过程,肯定了陆法言《切韵》的优点,指出了陆书的不足,并把自己的《刊谬补缺切韵》与之比较,说明了勘正、增补的要点。序文本身... 《刊谬补缺切韵·序》是难得一见的音韵学文献。作者王仁昫在序中记述了他编写《刊谬补缺切韵》的动机和过程,肯定了陆法言《切韵》的优点,指出了陆书的不足,并把自己的《刊谬补缺切韵》与之比较,说明了勘正、增补的要点。序文本身比较难懂,加之音韵学又比较专门,故加今注,并力求注文浅易晓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昫 切韵 刊谬 补缺 校注
原文传递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省代號例説
5
作者 趙庸 《古籍研究》 2021年第1期358-366,共9页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書大量使用省代號。相關的識讀障礙主要集中在省代號連讀成訓、省代號與重文號并用、省代號與“二”“之”“子”字訛混、省代號“誤奪”這四大方面。文章一一予以例説。省代號的問題和注釋體例糾纏在一...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一書大量使用省代號。相關的識讀障礙主要集中在省代號連讀成訓、省代號與重文號并用、省代號與“二”“之”“子”字訛混、省代號“誤奪”這四大方面。文章一一予以例説。省代號的問題和注釋體例糾纏在一起,反映未完全定型的中古韻書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本《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 省代號 注釋體例 中古寫本
原文传递
王仁先生在地震预报中的开拓性工作 被引量:3
6
作者 石耀霖 胡才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29-3441,共13页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和强地震的国家,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王仁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展了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他的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震科学进展所证明.本文简要回顾了王仁先生关于地震预报的科学...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和强地震的国家,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王仁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展了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他的思想的科学性已经被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震科学进展所证明.本文简要回顾了王仁先生关于地震预报的科学思想和实践,以及这些思想在近年来取得的突出进展,展望了今后数值地震预报在高性能计算物理模型驱动和机器学习数据驱动下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仁 地球动力学 地震预报 数值预报
下载PDF
腐儒王仁儒──《红尘》人物论之一
7
作者 罗龙炎 《九江师专学报》 1999年第2期53-56,68,共5页
关键词 《红尘》 文学评论 墨人 小说 人物形象 王仁形象
全文增补中
“老板娘”的“娘”意义探源
8
作者 杜丽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75-176,共2页
"老板娘"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高频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老板的妻子",《汉语大词典》(第8卷)释为"旧称工商业主、地主等的妻子"。据此,"老板娘"的"娘"当指"妻子"。然《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字典》"娘"字... "老板娘"是现代汉语的一个高频词,《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老板的妻子",《汉语大词典》(第8卷)释为"旧称工商业主、地主等的妻子"。据此,"老板娘"的"娘"当指"妻子"。然《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字典》"娘"字下俱无"妻子"义项,"娘"字例词亦未涉"老板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频词 押司 吉凶书仪 龙图 打得好 字海 计押番金鳗产祸 汉语语料库 王仁昫
下载PDF
六朝文化东渐与书籍之路开启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在中国语境里,六朝以文学著称。然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东亚各国,尤其是地处边缘的倭国(日本),尚未充分具备摄取、接纳、消化六朝时期最辉煌文学精华之能力与条件,而与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工具器皿等,络绎被日本... 在中国语境里,六朝以文学著称。然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东亚各国,尤其是地处边缘的倭国(日本),尚未充分具备摄取、接纳、消化六朝时期最辉煌文学精华之能力与条件,而与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工具器皿等,络绎被日本社会所吸纳。大概出于上述原因,"六朝文化"的术语在日本学术界更为通行。六朝时期正值日本文明开化之初,日本文献往往以"吴"统称六朝,说明促成日本摆脱野蛮社会的大陆文明,具有明显的江南地缘特征。从这个角度观察书籍之路通往日本列岛的过程,可以描摹出如下线路图: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六朝文化,首先传播到朝鲜半岛,然后通过百济延伸至日本;最早传到日本的书籍,应该是《千字文》之类的童蒙读物,然后才是《论语》之类的儒教书籍;百济派遣王子及博士为日本皇室启蒙,带有百济特色的六朝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文明进程,遂于5—6世纪之际,日本列岛呈现"俗渐洙泗之风,人趋齐鲁之学"的文明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风藻》 书籍之路 中日文化交流 儒学东传 王仁
下载PDF
东亚视阈下的文化接触与文化认同研究——以《千字文》的东传日本为中心
10
作者 徐丽丽 郑佳微 《青年与社会》 2019年第22期287-288,共2页
在中国的汉字尚未引入日本之前,古代日本只有原始语言而无文字,歌谣、历史文学等的记录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自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开始通过文字进行记录,而这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汉字与汉文作... 在中国的汉字尚未引入日本之前,古代日本只有原始语言而无文字,歌谣、历史文学等的记录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自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开始通过文字进行记录,而这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三世纪,汉字与汉文作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辽东半岛、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自此大和民族便拉开了使用汉字的历史序幕,并开始长期接受汉文化的熏陶。如此一来,阅读及使用汉文成为了日本人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中国文学也成为日本人学习书写汉文、汉诗的样板,汉籍则成为日本列岛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籍 《千字文》 日本 朝鲜 王仁
下载PDF
《切韵序》校议一则
11
作者 吴葆勤 《中国训诂学报》 2023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隋代陆法言所撰《切韵》,是汉语语言学的经典文献。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唐五代《切韵》系列韵书写本文献中保存最完整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切韵》序言起首“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等八人,同诣... 隋代陆法言所撰《切韵》,是汉语语言学的经典文献。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唐五代《切韵》系列韵书写本文献中保存最完整的一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切韵》序言起首“昔开皇初,有刘仪同臻……等八人,同诣法言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一句,S.2055号、P.2129号敦煌残卷和《大宋重修广韵》“宿”上并有“门”字,前贤以为是,并据此校补。本文考察中古汉语文献,认为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不仅不误,它本反而应据此删去“门”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勘 《刊谬补缺切韵》 王仁昫 陆法言 《切韵序》
原文传递
韻書“膘”字反切勘誤
12
作者 王建 《古籍研究》 2018年第2期153-155,共3页
《说文·肉部》:'膘,牛胁後髀前合革肉也。从肉,■声,读若繇。'此字古书中不多见,仅《诗经·车攻》毛传及《公羊》桓四年注曾有之。此字与常言'膘肥体壮'之膘不同,後者实乃'隫'之後起今字(1),非本文讨... 《说文·肉部》:'膘,牛胁後髀前合革肉也。从肉,■声,读若繇。'此字古书中不多见,仅《诗经·车攻》毛传及《公羊》桓四年注曾有之。此字与常言'膘肥体壮'之膘不同,後者实乃'隫'之後起今字(1),非本文讨论之对象。此字《切砋》原本未收,今敦煌出土《切砋笺注》两种(S.2071、P.3693)尚存上声三十'小'砋,皆无膘字,可证。王仁籧编《刊谬补缺切砋》,始增入,有並母、精母二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篇》 王仁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