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以哲与西安事变
1
作者 毕于建 高中华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5,共2页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求了十年内战的局面,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时局转换的枢纽,也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70多年前,王以哲将军为了实现国内和平,促成第二次国... 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求了十年内战的局面,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时局转换的枢纽,也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70多年前,王以哲将军为了实现国内和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辅助张、杨发动了西安事变,并为捍卫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成果,以身殉难。抚今追昔,无限怀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王以哲 第二次国共合作 重大历史事件 和平解决 国内战争 中国现代史 抗日战争
下载PDF
爱国将领王以哲
2
作者 杜凯欣 赵凯华 谷丽雯 《世纪桥》 2002年第5期52-53,共2页
在北京万安公墓庄严肃穆的苍松翠柏间,有一座修整一新的陵墓,高耸的丰碑上面刻着邓颖超同志1985年为墓碑题的词:“爱国将领王以哲烈士之墓”。
关键词 王以哲 东北军 爱国主义者 《东望》 中国共产党 党史研究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下载PDF
爱国将领王以哲
3
作者 孟宪宇 《黑龙江史志》 2011年第14期34-35,共2页
王以哲,原名王海山,字鼎芳。1896年出生于吉林省宾州厅城池东偏脸子屯(今黑龙江省宾县宾州镇新立村东偏脸子屯)。1911年就读于宾州府中学堂,1920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事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后,历任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排、连、营... 王以哲,原名王海山,字鼎芳。1896年出生于吉林省宾州厅城池东偏脸子屯(今黑龙江省宾县宾州镇新立村东偏脸子屯)。1911年就读于宾州府中学堂,1920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事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后,历任东北陆军军士教导队排、连、营长等职。王以哲在军士教导队任职期间,著有《步兵操典详解》一书,为当时东北军初级军官所喜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以哲 爱国将领 黑龙江省 军事学校 任职期间 教导队 东北军 新立村
下载PDF
“国家民族之干城”:王以哲将军
4
作者 王伊利 杨鹏 《百年潮》 2016年第B12期39-42,47,共5页
王以哲,字鼎芳,生于1896年,黑龙江省宾县人。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兵科,1922年毕业后加入东北军,历任排、连、营、团、师、军长等职。王以哲在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严峻时刻,积极支持张学良坚持联共抗日的正确主张... 王以哲,字鼎芳,生于1896年,黑龙江省宾县人。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8期步兵科,1922年毕业后加入东北军,历任排、连、营、团、师、军长等职。王以哲在外敌入侵、民族危难的严峻时刻,积极支持张学良坚持联共抗日的正确主张,协助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以哲 民族 将军 国家 黑龙江省 军官学校 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
原文传递
忆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将军
5
作者 郭维城 《百年潮》 2016年第9期16-18,共3页
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积极贡献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将军,在1937年2月2日惨遭杀害。人们回忆往昔,无比怀念这位具有远见和胆略的爱国将领。
关键词 王以哲 东北军 将军 军长 1937年 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 爱国将领
原文传递
东北军将领王以哲加入中共始末
6
作者 任芳瑶 《文史天地》 2016年第5期20-24,共5页
王以哲,原名蓬峤、海山,字鼎芳,1896年生于吉林省宾州厅偏脸子屯(现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宾州镇)。1918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1922年毕业后人东北军。1928年12月东北军改旗易帜后,他任东北陆军独立第七旅旅长。
关键词 东北军 王以哲 中共 将领 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 军官学校 宾州镇
原文传递
西安事变中被枪杀的东北军将领王以哲
7
作者 一叶 《党史纵横》 2017年第1期35-40,共6页
王以哲,1896年11月2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宾县(原属吉林省)。1920年,王以哲投笔从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与陈诚、何应钦等同窗。由于他聪颖好学,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他怀着报效国家、保卫家乡的赤子之心投奔张... 王以哲,1896年11月29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宾县(原属吉林省)。1920年,王以哲投笔从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与陈诚、何应钦等同窗。由于他聪颖好学,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他怀着报效国家、保卫家乡的赤子之心投奔张学良将军,历任排、连、营、团、师、军长等职。在抗日救亡的道路上,王以哲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最终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37年2月2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以哲 西安事变 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 将领 枪杀 1937年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西安事变前周恩来张学良合影”正误
8
作者 张天社 《唐都学刊》 2019年第1期92-95,共4页
"西安事变前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广为流传,但并不真实,它不是延安会谈时两人的合影,也不是事变前两人在张公馆的合影,而是张学良与王以哲在王曲军官训练团进餐时的普通照片,绝非张学良为"以防万一"而"特地冒... "西安事变前周恩来与张学良合影"广为流传,但并不真实,它不是延安会谈时两人的合影,也不是事变前两人在张公馆的合影,而是张学良与王以哲在王曲军官训练团进餐时的普通照片,绝非张学良为"以防万一"而"特地冒险留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周恩来 王以哲 合影
下载PDF
西安事变后传:东北军的结局
9
作者 王自军 《同舟共进》 2019年第10期58-62,共5页
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央军精锐沿着陇海线快速西进,占领陕西东大门潼关,一场战争即将在关中打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国西部的陕西。后来,在各方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战争没有打响,然而,拥有25万将士的东北军,和拥有6万... 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央军精锐沿着陇海线快速西进,占领陕西东大门潼关,一场战争即将在关中打响。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中国西部的陕西。后来,在各方斡旋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战争没有打响,然而,拥有25万将士的东北军,和拥有6万人的西北军,成为中央军的眼中钉。在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看来,这31万人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武装力量,也充满了不安定因素。这支'叛军'最终是什么结局?他们的命运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军 高级将领 中央军 110 何柱国 杨虎城 王以哲
下载PDF
张学良与1937年二二事件的前因后果
10
作者 王悦 《抗日战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二二事件源于东北军的内部矛盾,元老派与少壮派的派系斗争是表面现象,张学良与王以哲之间的深层矛盾,是潜伏于东北军权力体系中的真正裂痕和重大隐患,也是导致王以哲被杀的主要因素。在西安事变的善后过程中,张学良从始至终皆未放弃其... 二二事件源于东北军的内部矛盾,元老派与少壮派的派系斗争是表面现象,张学良与王以哲之间的深层矛盾,是潜伏于东北军权力体系中的真正裂痕和重大隐患,也是导致王以哲被杀的主要因素。在西安事变的善后过程中,张学良从始至终皆未放弃其两面性,这激化了元老派与少壮派之间的矛盾,也催化了二二事件的爆发。就后果来看,二二事件严重挫伤了张学良的个人威望,令东北军高级将领有充分理由摆脱他的辖制并肃清维系“三位一体”的牵制力量,但在客观上也用一种意外的方式促成西安事变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二二事件 张学良 王以哲 东北军
原文传递
有关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万杰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161,共14页
作为中共北方局设在东北军中的秘密组织,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在史学界一直存有一些疑惑问题,如最初"东工委"的成员是谁?"东工委"与少壮派的关系如何?"东工委"是否参与"二二事件"?由于各种原因,这... 作为中共北方局设在东北军中的秘密组织,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在史学界一直存有一些疑惑问题,如最初"东工委"的成员是谁?"东工委"与少壮派的关系如何?"东工委"是否参与"二二事件"?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笔者力图对这些问题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军工作委员会 中共北方局 东北军少壮派 王以哲 刘澜波 二二事件
原文传递
刘鼎在张学良那里工作的时候(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魁堂 《党的文献》 1988年第3期14-19,共6页
洛川是67军王以哲的军部所在地,张学良以督师为名住在那里,一是等候与周恩来会谈,二是要和刘鼎长谈。他摒挡了公务,也不会客。
关键词 张学良 刘鼎 王以哲 周恩来 军部
原文传递
还原真实的杨虎城
13
作者 萨沙 《党的生活(江苏)》 2014年第1期78-79,共2页
杨虎城被迫出国 二二事变爆发,东北军少壮派孙铭久等人杀死了主和的元老派领袖王以哲军长,导致东北军内部分裂。一度坚决主战的杨虎城实在无法和四面合围西安的30多万中央军对抗,只得接受了蒋介石的条件,被迫投降了。
关键词 杨虎城 还原 东北军 王以哲 蒋介石 领袖
原文传递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八)
14
作者 杨瀚 《纵横》 2011年第7期52-55,共4页
事变落幕 东北军内部为了统一意见,1月29日,由董英斌代表王以哲(在生病)在渭南主持召开东北军团长以上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
关键词 西安事变 杨虎城 东北军 王以哲
原文传递
东北军的“叛逆”——杜长龄其人其事
15
作者 杜桂珠 杜天鹏 《党史纵横》 2005年第10期29-31,共3页
在东北军史中,杜长龄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备受张学良和王以哲的欣赏,暗里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军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军官。先后组建抗日义勇军、组织领导廊坊起义,虽惨遭失败,但救国之志尤坚。1934年,他接受组织安排,在新疆继续... 在东北军史中,杜长龄是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备受张学良和王以哲的欣赏,暗里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军早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军官。先后组建抗日义勇军、组织领导廊坊起义,虽惨遭失败,但救国之志尤坚。1934年,他接受组织安排,在新疆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不幸被盛世才抓捕。1941年英勇就义,享年40岁。由于种种原因,杜长龄的名字一直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值此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以此文来告慰像杜长龄一样为抗日救国英勇捐躯的烈士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 抗日义勇军 组织领导 组织安排 抗日救亡 抗战胜利 抗日救国 王以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