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36:王余杞与梨园公会的义务戏——以《北平的义务戏》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徐璐 杨华丽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1期84-101,共18页
《王余杞文集》所录《北平的义务戏》是《光明》上所载同名文章的删节本。删节本所呈现的是“文人”王余杞笔下的“旧京风情”,然而,当我们逐一补足那些被删掉的部分后就会发现,王余杞写作该文不是在描述“旧京风情”,而是对1936年9月6... 《王余杞文集》所录《北平的义务戏》是《光明》上所载同名文章的删节本。删节本所呈现的是“文人”王余杞笔下的“旧京风情”,然而,当我们逐一补足那些被删掉的部分后就会发现,王余杞写作该文不是在描述“旧京风情”,而是对1936年9月6日、7日北平梨园公会组织的义务戏的直接批判,其批判的锋芒所及,不只是赴平火车上以及北平城里的戏迷,还包括众人赞不绝口的“四大名伶”以及其他艺人、戏迷们交口称赞为“好”的戏剧,如《武家坡》、《霸王别姬》等。王余杞对此次义务戏的演出者、观看者以及戏剧内容的全面反省与批判,与此期《京报》等媒体的新闻报道乃至一些戏剧观后感迥异其趣。他试图将该文刊载于北平报纸的新闻版而终于失败的经历,正揭示了他战时特有的可贵的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的义务戏》 王余杞 义务戏
下载PDF
王余杞小说论(1927—1945)——写在《王余杞文集》出版之际
2
作者 陈思广 李先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4-58,共5页
在近20年的小说创作中,王余杞创作并出版了《惜分飞》《浮沉》《急湍》《自流井》《海河汩汩流》等多部中长篇小说。虽然一些人物的个性化不够鲜明,一些情节的书写流于浮泛,但动态地描绘各阶层人物在广阔历史空间与社会动荡中的心理意识... 在近20年的小说创作中,王余杞创作并出版了《惜分飞》《浮沉》《急湍》《自流井》《海河汩汩流》等多部中长篇小说。虽然一些人物的个性化不够鲜明,一些情节的书写流于浮泛,但动态地描绘各阶层人物在广阔历史空间与社会动荡中的心理意识,以昂扬的笔调书写民众的心灵觉醒,以及集幽默与讽刺于一体的表现手法等,使其无论是在反映局部抗战的第一线上,还是在盐都文学的书写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盐都文学 抗战小说
下载PDF
郁达夫与翟永坤、王余杞:从一封佚函谈起
3
作者 廖太燕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49-53,共5页
2007年版《郁达夫全集》共收录了郁达夫信件二百三十通,但仍不免有遗珠之憾。钩沉了郁达夫的一封佚函,并录述了他与现代作家翟永坤、王余杞之间的文学交互行为。无疑,厘清这些史实有助于拓展、深化郁达夫研究。
关键词 郁达夫 翟永坤 王余杞
下载PDF
王余杞《黄花草》的个性变化
4
作者 谭谋远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2年第3期101-116,共16页
王余杞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身份的转变极大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而在其作品中,《黄花草》最能反映他后期所思所感的变化。比较不同时期的诗歌写作,从《八年烽火曲》宣传抗战的“呼唤群众”,到《黄花草》个人思辨的“潜在写作”,王... 王余杞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身份的转变极大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而在其作品中,《黄花草》最能反映他后期所思所感的变化。比较不同时期的诗歌写作,从《八年烽火曲》宣传抗战的“呼唤群众”,到《黄花草》个人思辨的“潜在写作”,王余杞的创作个性有着明显的减弱趋势。身份变化导致的个性减弱,在《黄花草》重新面对读者后,又表现为一种对解读的恐惧。本文以《黄花草》为主,研探王余杞创作个性的变化,旨在探讨文人身份的变化与读者关系的影响,试图进一步地理解王余杞文学生命后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黄花草》 个性 身份 潜在写作
下载PDF
抗战共同体:王余杞的战时写作
5
作者 刘平 《昌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9-74,共6页
王余杞的战时写作记录真实的历史,建构抗战共同体,既兼有国家和民间的立场,亦兼具中国人和日本民间的视角。王余杞在写作中从个人走向民族国家。王余杞一家,和中国千千万万百姓一样,受日军轰炸带来的饥饿、灾难与伤痛。王余杞的诸多战... 王余杞的战时写作记录真实的历史,建构抗战共同体,既兼有国家和民间的立场,亦兼具中国人和日本民间的视角。王余杞在写作中从个人走向民族国家。王余杞一家,和中国千千万万百姓一样,受日军轰炸带来的饥饿、灾难与伤痛。王余杞的诸多战时写作是此在的写作。他在作品中表达世人共同的情感和信念,把个人的苦痛和欢愉变成全民族的痛苦和愉快。王余杞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写作,他的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大白话,识字的人都能懂。即使在抗战救亡的语境中,王余杞亦没有忘记启蒙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共同体 民族国家 民间
下载PDF
井盐史与井盐文化的瑰宝——陈列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自流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国钢 《四川档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国会图书馆 诞辰100周年 华盛顿 “左联” 美国 陈列 著名作家 《自流井》 井盐史 井盐文化 王余杞 长篇小说
下载PDF
小说《自流井》与盐文化
7
作者 颜同林 谭琳妃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8,共5页
左联川籍作家王余杞的长篇纪实小说《自流井》,首次复现了民国时期四川自贡地区王三畏堂盐业世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及其原因;同时此小说也是新文学史上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井盐文化的代表作。从盐文化乃至地域文化角度予以审视,《自流井》都... 左联川籍作家王余杞的长篇纪实小说《自流井》,首次复现了民国时期四川自贡地区王三畏堂盐业世家由盛到衰的过程及其原因;同时此小说也是新文学史上第一次全方位展现井盐文化的代表作。从盐文化乃至地域文化角度予以审视,《自流井》都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井盐文化 家族小说
下载PDF
《故都的秋》:江南之秋的变幻
8
作者 张传刚 《中学语文》 2019年第22期53-56,共4页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笔优美,情味深厚,被誉为散文名篇。在众多的文本解读中,基于散文写实的特点,习惯于从字面理解,认为该文所写之秋就是北平之秋,'清''静''悲凉'即是北平之秋的特点。但若从写作背景、北国之... 郁达夫《故都的秋》文笔优美,情味深厚,被誉为散文名篇。在众多的文本解读中,基于散文写实的特点,习惯于从字面理解,认为该文所写之秋就是北平之秋,'清''静''悲凉'即是北平之秋的特点。但若从写作背景、北国之秋实情和作者经历等方面来考察,该文所谓的北平之秋,多是江南之秋的变幻。一关于《故都的秋》的创作经过,在郁达夫该时期的日记中,有许多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故都的秋》
下载PDF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年第35卷总目录 被引量:3
9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关键词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王余杞
下载PDF
从撰稿人角度看左翼文学刊物《当代文学》
10
作者 刘新艳 丁晓萍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9-44,共6页
《当代文学》是由北方左联成员王余杞主编的一份大型文艺月刊,该刊物诞生在“杂志年”1934年间,有着相对复杂的背景。《当代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从撰稿人角度,可以看到1930年代南北“左联”的相互支持和中国左翼文化各社团之间的良... 《当代文学》是由北方左联成员王余杞主编的一份大型文艺月刊,该刊物诞生在“杂志年”1934年间,有着相对复杂的背景。《当代文学》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从撰稿人角度,可以看到1930年代南北“左联”的相互支持和中国左翼文化各社团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可以看到左翼文化人士的不屈不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撰稿人 左翼文学 《当代文学》 王余杞
下载PDF
家族史、地方志与革命书写——历史深处的“自流井”
11
作者 邹佳良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97,共7页
《自流井》是以家族记忆和地方历史为基本素材的艺术创造,和1920年代前后自流井的社会历史有极强的"对应结构"和"具体的时空感",要在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自流井"时空场域中开掘小说的丰厚意... 《自流井》是以家族记忆和地方历史为基本素材的艺术创造,和1920年代前后自流井的社会历史有极强的"对应结构"和"具体的时空感",要在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自流井"时空场域中开掘小说的丰厚意蕴。将1920年代自流井的社会历史与文本内容进行互证阐发,既能再现自流井绅商窘迫困境与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召唤自流井已逝的民国历史情景,又能在相互印证中理解历史如何进入文本生成小说美学。《自流井》所蕴含的地方书写与时代表达的表意方式,使得小说中三畏堂与自流井的困境与出路的书写成为时代缩影的投射。因而,《自流井》也提供了一个在"时代"的"地方"理解"地方"中的"时代"的典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余杞 《自流井》 绅商 地方
下载PDF
别样书写:川籍作家对左翼文学的突破与构建
12
作者 魏红珊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7,157,共12页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文学创作实绩突破了左翼文学的诸多局限:突破题材局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物;突破阶级局限,反映多元复杂的社会矛盾;突破性格局限,着力描摹浑然鲜活的人性,着力反映四川社会特殊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状况,全面描写... 20世纪30年代,四川作家文学创作实绩突破了左翼文学的诸多局限:突破题材局限,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物;突破阶级局限,反映多元复杂的社会矛盾;突破性格局限,着力描摹浑然鲜活的人性,着力反映四川社会特殊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状况,全面描写四川底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物命运,立体呈现人性的真实和人物的性格,他们的文学实绩丰富和拓展了左翼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扩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疆域,促成了对中国左翼文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籍作家 沙汀 艾芜 周文 罗淑 王志之 王余杞 左翼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