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小玉的籍贯
1
《文史哲》 1984年第4期94-94,共1页
清末著名梨花大鼓女演员王小玉(白妮)的籍贯,很少有人提及。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收有“王小玉”一个条目,但没有明确列载她的籍贯,仅引凫道人(李文石)《旧学?笔记·红妆柳敬亭》一条说:“光绪初年... 清末著名梨花大鼓女演员王小玉(白妮)的籍贯,很少有人提及。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收有“王小玉”一个条目,但没有明确列载她的籍贯,仅引凫道人(李文石)《旧学?笔记·红妆柳敬亭》一条说:“光绪初年,历城有黑妮、白妮姊妹,能唱贾凫西鼓儿词,尝奏伎于明湖居,倾动一时,有红妆柳敬亭之目。”显然,历城并不是王小玉的籍贯,而是她在济南奏艺客居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曲艺 女演员 王小玉 籍贯 柳敬亭 辞书出版 历城 清末 文石 词典
下载PDF
王小玉的生年
2
作者 李万鹏 《文史哲》 1984年第4期94-94,共1页
王小玉(白妮)的生年不见记载,《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王小玉》条作“生卒年不详”。
关键词 戏曲曲艺 王小玉 生年 生卒年 词典 条作 记载 光绪 临清 作者
下载PDF
“王小玉说书,为声色绝调”——《明湖居听书》浅析
3
作者 尹相如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84-86,共3页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作者刘鸮(1857—1809)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徙县(今镇江市)人。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定庭,自幼博览群书,受“洋务派”的影响很大,对水利、医学、数学、甲骨文都有研究。曾经做过幕僚、知府,也充任过...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老残游记》第二回。作者刘鸮(1857—1809)字铁云,清末江苏丹徙县(今镇江市)人。他出身于封建官僚定庭,自幼博览群书,受“洋务派”的影响很大,对水利、医学、数学、甲骨文都有研究。曾经做过幕僚、知府,也充任过洋行经理,后被袁世凯谪徙新疆,死于迪化(今乌鲁术齐)。《老残游记》计二十回,是刘鸮于1903年至1906年写成的晚清较有影响的章回小说,最初以“鸿都百炼生”的笔名发表于《绣像小说》半月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玉 老残游记 湖居 作者 演唱技艺 演唱艺术 章回小说 甲骨文 描写 洋务派
下载PDF
鼓书艺人王小玉
4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58-58,共1页
孙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中《老残游记》条引《檗(?)诗存初集·济上集·济域篇》,清末诗人王梦湘写有长诗一首,诗前有小序,介绍当时著名大鼓书艺人王小玉和她的演唱:鼓书不知所昉,法用三弦、一鼓、双铁板、三数人递演俚词,杂以曼... 孙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中《老残游记》条引《檗(?)诗存初集·济上集·济域篇》,清末诗人王梦湘写有长诗一首,诗前有小序,介绍当时著名大鼓书艺人王小玉和她的演唱:鼓书不知所昉,法用三弦、一鼓、双铁板、三数人递演俚词,杂以曼声,殆古弹词之流亚欤?王生小玉以是艺噪于济南有年。岁丙戌予自沂州旋济,听之而善。越岁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人 王小玉 中国小说史 老残游记 清末 书艺 长诗 弹词 大鼓 三弦
下载PDF
清末的民间歌唱家——王小玉
5
作者 齐从容 《音乐爱好者》 1990年第2期37-37,共1页
清作家刘鹗的代表作《老残游记》中,有一篇关于音乐演唱艺术的精彩描写。在泉城济南“明湖居听书”一节中,他对名噪一时的“梨花大鼓”演唱艺人王小玉(白妞)歌唱艺术的描述栩栩如生,到了如闻其声,呼之欲出的地步。王小玉确有其人。在有... 清作家刘鹗的代表作《老残游记》中,有一篇关于音乐演唱艺术的精彩描写。在泉城济南“明湖居听书”一节中,他对名噪一时的“梨花大鼓”演唱艺人王小玉(白妞)歌唱艺术的描述栩栩如生,到了如闻其声,呼之欲出的地步。王小玉确有其人。在有关“梨花大鼓音乐”的历史和很多资料中,均有王小玉姐妹(白妞、黑妞)及其传人“四大玉”的记载。“梨花大鼓”来自民间,相传它是人们在田野地头利用两片破犁铧片敲击伴唱的民间歇谣体曲调逐渐发展衍变成为“梨花调”的。1910年前后出生在鲁西北临清一带的王小玉姐妹,因家乡荒旱成灾,父母病饿而死只得双双流落济南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玉 黑妞 明湖居听书 济南府 《老残游记》 泉城济南 鲁西北 演唱艺术 谢大玉 确有其人
下载PDF
演唱家王小玉及其贡献
6
作者 张领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 1998年第3期47-47,共1页
演唱家王小玉及其贡献●甘肃陇西二中张领军《明湖居听书》一文对王小玉高超的表演技巧以及产生的轰动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王小玉是艺术形象还是确有其人,王小玉演技之高妙是小说家所言还是有一定真实性... 演唱家王小玉及其贡献●甘肃陇西二中张领军《明湖居听书》一文对王小玉高超的表演技巧以及产生的轰动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王小玉是艺术形象还是确有其人,王小玉演技之高妙是小说家所言还是有一定真实性,其演出是否如同小说所写的那样盛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玉 犁铧大鼓 《明湖居听书》 《老残游记》 楚楚可怜 柳敬亭 艺术形象 教学参考 弦外之音 报告文学
下载PDF
县城报告:刘小花与王小玉
7
作者 黄孝阳 《钟山》 2020年第4期94-101,共8页
陈元庆想不通刘大贵为什么不与他老婆王小玉离婚。县里的有钱人,照着政协代表那个名单数下来,有哪个没二婚,哪个不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这些有钱人中间,刘大贵又是坐前排的。“王小玉是什么东西啊,三十年前的事不提,算是小时候... 陈元庆想不通刘大贵为什么不与他老婆王小玉离婚。县里的有钱人,照着政协代表那个名单数下来,有哪个没二婚,哪个不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这些有钱人中间,刘大贵又是坐前排的。“王小玉是什么东西啊,三十年前的事不提,算是小时候。二十年前老子去她学校办事,一块梅花表忘在会议室,回头去找,没影子。隔几月,我就在刘大贵手腕上见着了。你说她怎么就这么不要脸呢?这也就罢了。刘大贵,老实人,这些年挣下这笔身家,没养情妇包小三,与人搞什么婚外恋,一心一意就扑在他那个厂里。可这个妇人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玉 婚外恋 老实人 会议室 一心一意
原文传递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6
8
作者 魏泉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4期96-99,共4页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魏泉《老残游记》这部小说向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闻名,以往的论者也多从“政治小说”这一角度来研究和阐发这部书,此外兼及其白话文字的雅洁流畅和写景状物的生动传神等等。虽也有人称其为“文化小说... 《老残游记》的文化意蕴魏泉《老残游记》这部小说向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闻名,以往的论者也多从“政治小说”这一角度来研究和阐发这部书,此外兼及其白话文字的雅洁流畅和写景状物的生动传神等等。虽也有人称其为“文化小说”,但从总体上说,文化的视角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太谷学派 刘鹗 哲学思想 和而不同 文化意蕴 《易经》 王小玉 梨花大鼓 音阶体系
下载PDF
烘云托月 借宾衬主
9
作者 雷其坤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2008年第5期20-21,共2页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用五岳突出黄山;"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是用绿叶突出红花.……
关键词 王小玉 莺出谷 祥林嫂 百变不穷
下载PDF
说到头,无非符号——《老残游记》女性形象翠环浅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蕻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2年第1期157-164,234,共9页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老残游记》,的确写得有些零乱,幸而有了一个现代神话人物式的老残,才把一个个铁环紧密或松垮地扣在一起,他自然是小说中最一等的重要人物了。但在每一个独立的环中,领尽风骚的却往往是一些女性,如脍炙人口的“明湖居...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老残游记》,的确写得有些零乱,幸而有了一个现代神话人物式的老残,才把一个个铁环紧密或松垮地扣在一起,他自然是小说中最一等的重要人物了。但在每一个独立的环中,领尽风骚的却往往是一些女性,如脍炙人口的“明湖居听书”就在大鼓声中推出了遐迩闻名的王小玉,无论形象本身或对形象的塑造功夫,其艺术性都令人拍案叫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形象 老残游记 太谷学派 非符号 小说 现代神话 艺术性 儒家 作者 王小玉
下载PDF
感觉的移挪——通感艺术琐谈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46-48,共3页
通感是一种感觉,是人们在习惯基础上借助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现象,它是所有正常的人都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红或黄色会自然地想到火、太阳,从而产生热烈、温暖的感觉;看到绿或蓝色会自然地联想到水、天... 通感是一种感觉,是人们在习惯基础上借助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现象,它是所有正常的人都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红或黄色会自然地想到火、太阳,从而产生热烈、温暖的感觉;看到绿或蓝色会自然地联想到水、天空,从而产生凉爽、寒冷的感觉,所以前者常被称为暖色,后者被称为冷色。当我们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时,会觉得心旷神怡;阅读一本情节奇妙有趣的小说时,会感到津津有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心理活动 优美动听 听颖师弹琴 一本 王小玉 《琵琶行》 《老残游记》 琐谈 岑参
下载PDF
郭大妮小传
12
作者 李万鹏 《文史哲》 1981年第1期96-96,共1页
梨花大鼓盛行清末,黑妞白妞名噪一时,《老残游记》言之綦详,但尚未提及其前辈郭大妮。阿英《从王小玉说到梨花大鼓》一文,虽系为大妮张目之作,但惜其叙有未尽,故今为之补成小传一则。郭大妮名郭密香,武定(今山东惠民县)人,约生于咸丰初... 梨花大鼓盛行清末,黑妞白妞名噪一时,《老残游记》言之綦详,但尚未提及其前辈郭大妮。阿英《从王小玉说到梨花大鼓》一文,虽系为大妮张目之作,但惜其叙有未尽,故今为之补成小传一则。郭大妮名郭密香,武定(今山东惠民县)人,约生于咸丰初年,自幼被卖身从艺,习犁铧调。同师姊妹三人,随其养母浪迹江湖,度曲为生。同治初年,大妮经常设场于济南市郊的野茶馆,收入微薄,仅敷日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 同治 王小玉 老残游记 小传 阿英 清末 日食 山东 犁铧
下载PDF
试谈文艺语体中的动态博喻
13
作者 高平平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4年第4期14-15,共2页
在比喻辞格中,博喻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大部分语体都可以运用。不过各语体使用的类型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多数语体常集中表现为对本体某一方面的生发或某几方面的罗列。例如: ①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 有些人所谓“... 在比喻辞格中,博喻使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大部分语体都可以运用。不过各语体使用的类型有所不同。 一般说来,多数语体常集中表现为对本体某一方面的生发或某几方面的罗列。例如: ①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 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 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喻 文艺语体 本体 比喻辞格 设喻 头帕 王小玉 急走 大腹 黄蜡
下载PDF
《明湖居听书》艺术谈
14
作者 董清洁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这篇课文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据认为是作者自写的《原评》中说:“王小玉说书,为声色绝调,百炼生(刘鹗的化名)著书,为文章绝调。”双“绝调”的说法当然有些过分其辞——无论“声色”... 这篇课文选自刘鹗的《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明湖湖边美人绝调》。据认为是作者自写的《原评》中说:“王小玉说书,为声色绝调,百炼生(刘鹗的化名)著书,为文章绝调。”双“绝调”的说法当然有些过分其辞——无论“声色”或“文章”,其艺术成就尚未超过白居易的《琵琶行》。更难说后人一定不及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鹗 王小玉 《明湖居听书》 绝调 说书 艺术手法 表达法 视觉表达 听觉 《老残游记》
下载PDF
声音的描摹
15
作者 徐凤生 《高校教育管理》 1981年第2期38-41,共4页
在文艺作品中,声音的描摹,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刻划,都起很大的作用。声音是一种不具形态,无法捉摸的东西。它只能诉诸听觉,要用语言文字鲜明地表达出来,这是写作中的一个难题。《列子·汤向》中形容歌声的妙处,有“余... 在文艺作品中,声音的描摹,对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人物的刻划,都起很大的作用。声音是一种不具形态,无法捉摸的东西。它只能诉诸听觉,要用语言文字鲜明地表达出来,这是写作中的一个难题。《列子·汤向》中形容歌声的妙处,有“余音绕梁(木丽),三日不绝”的话,但是要再进一步具体化,使读者也产生同样的感受,这就不容易了。我国古代的作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下面以几篇常见的古典作品为例,对古代作家描摹声音的几种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书 柳敬亭 王小玉 比喻 迭韵 余音 示现 歌喉 《口技》 难为听
下载PDF
寄托自己的感情见解
16
作者 俞立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3-74,共2页
《老残游记》在清代小说中,是常常被人忽略的作品,即使提及,也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但它的价值却并未湮没,比如小说中写老残游济南大名湖的部分,写老残听王小玉唱山东梨花大鼓的片断,解放前和解放后,似乎都曾选进中学语文课本,作为范文,... 《老残游记》在清代小说中,是常常被人忽略的作品,即使提及,也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但它的价值却并未湮没,比如小说中写老残游济南大名湖的部分,写老残听王小玉唱山东梨花大鼓的片断,解放前和解放后,似乎都曾选进中学语文课本,作为范文,教育了几代人,我知道《老残游记》,进而阅读全部《老残游记》,也是几十年前当中学生时候的事。 倒是胡适,对《老残游记》曾作过全面的研究,颇为推崇。他收在《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的《【老残游记】序》,是值得一读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残游记》 古典小说研究 语文课本 小说创作 梨花大鼓 王小玉 清代小说 山东黄河 艺术特色 《官场现形记》
下载PDF
美的通道——浅说通感艺术
17
作者 赵捷 《江汉学术》 1989年第2期54-56,共3页
通感是一种感觉,是人们在习惯基础上借助联想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现象,它是所有正常的人都有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看到红或黄色会自然地联想到火、太阳,从而产生热烈、温暖的感觉;看到绿或蓝色会自然地联想到水、
关键词 通感 心理活动 听颖师弹琴 艾青 王小玉 《琵琶行》 老残游记 岑参 何其芳 审美想象
下载PDF
山水、社会、心灵的纪程
18
作者 赵鑫虎 王治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山水之游 《老残游记》 水与社会 千佛山 清政府 王小玉 大同之世 成强烈的对照 社会观 爱国主义思想
下载PDF
衬垫·描写·巧评——《明湖居听书》的艺术手法
19
作者 张汉清 方弢 《高校教育管理》 1982年第4期75-76,共2页
鲁迅先生在他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刘鹗的《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的确,这部小说在艺术性上很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譬如选入中学语文今年秋季教材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写王小玉亦即白妞唱大鼓,读了之后真有如见其人... 鲁迅先生在他的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中,称赞刘鹗的《老残游记》“叙景状物,时有可观”.的确,这部小说在艺术性上很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譬如选入中学语文今年秋季教材的《明湖居听书》一节,写王小玉亦即白妞唱大鼓,读了之后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我们就看看他怎样写的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妞 《明湖居听书》 艺术手法 说书 王小玉 《老残游记》 艺术效果 唱腔 通视 登泰山
下载PDF
传神之笔——谈《明湖居听书》的写作特色
20
作者 申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88-89,共2页
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节选了《老残游记》第二回的一个片断,标题为《明湖居听书》。这篇课文选得很好,内容精彩、集中。白妞的美妙歌声,就象作者描写的大明湖、千佛山明丽如画的景色一样,是刘鹗的传神之笔,多少年来受到了... 今年秋季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节选了《老残游记》第二回的一个片断,标题为《明湖居听书》。这篇课文选得很好,内容精彩、集中。白妞的美妙歌声,就象作者描写的大明湖、千佛山明丽如画的景色一样,是刘鹗的传神之笔,多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称赞。本文在写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层层烘托,二是巧妙的比喻。烘托,是烘云托月的意思,它是一种写作手法,也是一种技巧。它是衬托中的正衬,通过描绘相类的另一事物,作为陪衬,使所写的事物得以充分反映。俗话说:“牡丹虽好,还要绿叶扶植”就是这个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湖居听书 写作特色 语文课本 《老残游记》 写作手法 千佛 正衬 王小玉 正面描写 千回百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