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右翼文运鞠躬尽瘁的王平陵——从南京到重庆的文艺斗士 被引量:4
1
作者 古远清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0-24,共5页
王平陵在现代文学史上虽以“国民党御用文人”身份著称,但实际上他还有作为抗日爱国作家及清贫文士的一面。
关键词 王平陵 生平 文学创作 现代文学史
下载PDF
民国电影业的勤务兵——论王平陵的电影理论和电影剧本创作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桂真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3-77,共5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影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王平陵以高度的热情活跃其间,以崇高的责任感积极创作,在电影理论和电影剧本创作方面颇有成果。从王平陵电影创作的思想与动机入手,结合《重婚》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其"剧本为上"创作理念的... 民国时期是中国影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王平陵以高度的热情活跃其间,以崇高的责任感积极创作,在电影理论和电影剧本创作方面颇有成果。从王平陵电影创作的思想与动机入手,结合《重婚》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其"剧本为上"创作理念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王平陵对电影剧本、编制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阐释了他对"剧本为上"理念的坚持和相应成果。最后结合王平陵与《电影年鉴》的两次渊源,分析了他为民国时期电影理论建构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平陵 电影理论 电影剧本
下载PDF
再论王平陵:“民族主义文艺”还是“三民主义文艺”?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玫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30,共12页
王平陵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与文学史不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从种族的意义上阐释民族,淡化成员的主观认同,实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代称,"文艺"也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在民... 王平陵被认为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与文学史不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从种族的意义上阐释民族,淡化成员的主观认同,实为南京国民政府的代称,"文艺"也成为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在民族危机加重的情况下,该口号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成为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国民党中宣部"三民主义文艺"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试图将执政党思想上升为统制全国的意识形态,却大而无当、难以实行。王平陵在这两种党治文艺尝试的交锋中,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坚持学术自由和文艺自由的态度,其中既有五四精神的影响,也有国民党党治文艺自身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平陵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三民主义文艺 党治文艺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的重庆儿童文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斯远 《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抗战时期,全国文化人的到来提升了重庆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含量和学术档次。在理论研究上,陈伯吹把寓言与小说、童话等进行对比,析出了寓言的本质特征;老舍认为永葆童心是郭沫若儿童文学创作成功原因,自己则得益于幽默的艺术... 抗战时期,全国文化人的到来提升了重庆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文化含量和学术档次。在理论研究上,陈伯吹把寓言与小说、童话等进行对比,析出了寓言的本质特征;老舍认为永葆童心是郭沫若儿童文学创作成功原因,自己则得益于幽默的艺术风格和描写了孩子感兴趣的动物;郭沫若注重儿童文学理论的倡导,论述了儿童文学创作非常困难这一重要理论命题;王平陵则提出了儿童文学创作的三个重要原则:母爱主题、赤子之心和创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重庆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理论 陈伯吹 老舍 郭沫若 王平陵
下载PDF
一份不应湮没的刊物——《文艺月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研究20世纪三十年代一份隶属于中国文艺社的具有国民党背景的重要文学期刊——《文艺月刊》的文艺理念、出版发行、编辑变化、多样稿源以及核心人物王平陵等情况,可以发现,《文艺月刊》呈现出党派文学期刊罕见的兼容并蓄的风格,体现了... 研究20世纪三十年代一份隶属于中国文艺社的具有国民党背景的重要文学期刊——《文艺月刊》的文艺理念、出版发行、编辑变化、多样稿源以及核心人物王平陵等情况,可以发现,《文艺月刊》呈现出党派文学期刊罕见的兼容并蓄的风格,体现了编辑主体的文学自觉性,丰富了当时文坛的创作活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月刊》 王平陵 编辑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散文诗文体的诞生及第一个创作高峰
6
作者 王珂 《青海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现代散文诗 文体 发展历史 滕固 《论散文诗》 王平陵 散文诗理论 沈尹默 《三弦》 徐玉诺 鲁迅 现代文学研究 《野草》
下载PDF
武汉抗战文化人物二题
7
作者 倩砺 《抗战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128-136,共9页
1937—1938年,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聚集武汉,开展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了大批深具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的作品,并且以高昂的战斗姿态和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伟大的抗战斗争中,为我国抗战文化运动做出了卓著贡献。王平陵、丰子恺是两位... 1937—1938年,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聚集武汉,开展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了大批深具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的作品,并且以高昂的战斗姿态和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伟大的抗战斗争中,为我国抗战文化运动做出了卓著贡献。王平陵、丰子恺是两位业绩突出、影响较大的文艺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文艺 王平陵 丰子恺 武汉
下载PDF
翰笙抗戰時期活動紀實(年表)
8
作者 徐志福 《蜀学》 2017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1937年7月,'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陽翰笙被國民黨當局釋放,恢復自由。8月2日,四幕歷史話劇《李秀成之死》脱稿。該劇於次年春在漢口首次上演,觀眾反應强烈。其後在上海'孤島'演出,連演70餘場,盛況不衰。劇本於1938... 1937年7月,'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陽翰笙被國民黨當局釋放,恢復自由。8月2日,四幕歷史話劇《李秀成之死》脱稿。該劇於次年春在漢口首次上演,觀眾反應强烈。其後在上海'孤島'演出,連演70餘場,盛況不衰。劇本於1938年3月出版。8月4日,上海電影编劇導演人協會成立,他與夏衍等九人當選協會理事。9月,從南京到漢口。從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文化界 周恩來 《屈原》 《李秀成之死》 王平陵 南方局
下载PDF
永远的女兵谢冰莹
9
作者 古远清 《武汉文史资料》 2002年第8期42-45,共4页
“文儒武侠一身当”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有三位女寿星:大陆的谢冰心、台湾的苏雪林、由台湾到美国的谢冰莹。 不少人常将谢冰莹与谢冰心误认为两姐妹。其实,称冰莹为“舍妹”的冰心生于1900年,为福建长乐人;称冰心为“家姐”... “文儒武侠一身当”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有三位女寿星:大陆的谢冰心、台湾的苏雪林、由台湾到美国的谢冰莹。 不少人常将谢冰莹与谢冰心误认为两姐妹。其实,称冰莹为“舍妹”的冰心生于1900年,为福建长乐人;称冰心为“家姐”的冰莹,生于1906年,为湖南新化人。冰心比冰莹出名早。虽然冰莹还在学生时代就读冰心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冰莹 苏雪林 王平陵 女兵 妇女写作 女作家 新文艺 台湾省 冰心 《红豆》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官方戏剧理念在中央青年剧社的实践与推行 被引量:1
10
作者 段丽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8,共12页
1940年代的国民党当局并不乏对戏剧运动的重视。除普遍推行的剧团监督、戏剧审查外,它更想将其奉行的国民党官方话剧理念以行政法规、创作准则的形式强力注入由政府直管的官办剧团体内,试图通过对官办剧团的掌控,达到使之充当官方意志... 1940年代的国民党当局并不乏对戏剧运动的重视。除普遍推行的剧团监督、戏剧审查外,它更想将其奉行的国民党官方话剧理念以行政法规、创作准则的形式强力注入由政府直管的官办剧团体内,试图通过对官办剧团的掌控,达到使之充当官方意志代言者的目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40年代的大后方,国民党要员鲁觉吾对"青年戏剧网"的构建。鲁觉吾以官办剧团"中央青年剧社"(以下简称"中青")为核心,构建"青年戏剧网",并试图在该系统内部推行渗透着国民党官方意志的宣传剧本。这些剧本以王平陵《维他命》等征讨奸商剧为集中代表,企图通过"冒牌暴露"来为国民党当局推卸罪责。由于其创作原则从根本上与大众意志相悖,因而遭到了进步剧人的自觉抵制,没有在直面大众、日益职业化的"中青"舞台上上演。但"中青"对官派剧目的弃演,却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裁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鲁觉吾 “中青” 王平陵 征讨奸商剧
原文传递
记忆深处的中国文艺社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伟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1,共7页
1930年,中国文艺社诞生于南京。'七·七'事变前,社团主要目的在于推广不同于左翼之文艺。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文艺社致力于团结作家携手抗敌,战火中几经风雨,直至抗战胜利。耕耘文坛十五载,中国文艺社创办了《文艺月刊》,... 1930年,中国文艺社诞生于南京。'七·七'事变前,社团主要目的在于推广不同于左翼之文艺。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文艺社致力于团结作家携手抗敌,战火中几经风雨,直至抗战胜利。耕耘文坛十五载,中国文艺社创办了《文艺月刊》,牵头组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团结了大量文艺工作者,可谓成绩不俗。然而,由于其官方背景之影响,目前学界关于中国文艺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社 王平陵 常任侠
原文传递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过程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平原 《湖北文史》 2019年第2期81-90,共10页
1937年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汇集了全国文化名人。为了广泛团结抗战有生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支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队伍的意见和主张,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7年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汇集了全国文化名人。为了广泛团结抗战有生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支文艺界的统一战线队伍的意见和主张,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总商会礼堂正式成立,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艺界抗日救亡统一战线。该会旨在组织和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来发动群众,抵抗日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王平陵 冯乃超 姚蓬子
原文传递
青年散文诗观察——以80后、90后诗人为例
13
作者 语伞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6-80,共5页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一声嘹亮的号角,令一批具有新思想的文学青年鼓旗扬帆,破文言文的千年巨浪,接受西方文学思潮的涌荡,驶向了现代白话文的崭新航道。自由的现代白话诗取代了旧体格律诗,"散文诗"这个词也频频出现在彼... 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如一声嘹亮的号角,令一批具有新思想的文学青年鼓旗扬帆,破文言文的千年巨浪,接受西方文学思潮的涌荡,驶向了现代白话文的崭新航道。自由的现代白话诗取代了旧体格律诗,"散文诗"这个词也频频出现在彼时的各大报刊。因前辈所托,笔者曾数次游走于上海图书馆的近代文献馆,收集与散文诗相关的早期资料。在1921年宣称"为中国文学的再生"而创办的《文学旬刊》上,仅1922年初,就先后连续数期刊发了西谛、王平陵、腾固、王叔任等谈论散文诗的文章。然而近百年之后,谈论散文诗似乎越来越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平陵 现代白话文 散文诗 90后 文献馆 白话诗 西方文学思潮 旧体格律诗
原文传递
文艺学知识生产的民族传统身份与“生活感”:《文艺家的新生活》(1934)
14
作者 郑轶 王永涛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86-97,共12页
从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王平陵主编的《文艺家的新生活》以极其有限的容量,以线性的体系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知识生产的典型'习性'。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个案,它凸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文艺知识生成机制在争夺... 从福柯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来看,王平陵主编的《文艺家的新生活》以极其有限的容量,以线性的体系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艺知识生产的典型'习性'。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个案,它凸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文艺知识生成机制在争夺话语权的主导与合法化上的策略抉择。本文力图以王平陵《文艺家的新生活》(1934年)为研究个案,试图对其文本中的知识生产机制进行学理上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平陵 《文艺家的新生活》 生产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