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面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突破——论《冬天里的春天》对王纬宇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1
1
作者 陆耀文 戎东贵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4-60,共7页
反面人物苍白无力,甚而至于公式化、脸谱化,这是建国以来我们许多文学作品引为缺憾的通病。特别是十年浩劫中的一些作品,“高、大、全”式的正面人物灵光四射,气冲斗牛,反面人物则焉头搭脑,一个个都是傻乎乎的,都在窥伺着什么,容易错误... 反面人物苍白无力,甚而至于公式化、脸谱化,这是建国以来我们许多文学作品引为缺憾的通病。特别是十年浩劫中的一些作品,“高、大、全”式的正面人物灵光四射,气冲斗牛,反面人物则焉头搭脑,一个个都是傻乎乎的,都在窥伺着什么,容易错误地估计形势,在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面前几乎都不堪一击;即使稍有一点精明气的,也不过是色厉内荏,时时会显出内在的怯弱。进入新时期后,随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复苏,反面形象塑造上的薄弱现象愈来愈为文艺界所重视,许多作家进行了有益的探求,象《于无声处》中的何是非、《乔厂长上任记》中的冀申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面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文学作品 花园街五号 气冲 于无声处 封建地主 新时期文学 王木通
下载PDF
题材内容 形式风格
2
作者 陈惠冠 《美术》 1984年第8期52-55,共4页
一九七八年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拨乱反正,开始了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这个已经过去五年多的新时期,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从来没有的生动、新鲜、丰富、活跃。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和思潮。
关键词 形式风格 文艺创作 陆文婷 思想倾向 《山乡巨变》 艺术风格 八年 王木通 人物形象 八十年代
原文传递
过程或者结束
3
作者 安昌河 《长江文艺》 2003年第9期35-40,共6页
枪毙王一木那天正是立冬。几个武警走过来,拿一根绳子。将王一木叩在地上,捆起来。王一木斜眼望望天空,雾蒙蒙的,像要下雨了。王一木说,要下雨了么? 武警没有理他,拎起来,提着往外走。远远的王一木就看见了那个疤脸警察。王一木猛地站住... 枪毙王一木那天正是立冬。几个武警走过来,拿一根绳子。将王一木叩在地上,捆起来。王一木斜眼望望天空,雾蒙蒙的,像要下雨了。王一木说,要下雨了么? 武警没有理他,拎起来,提着往外走。远远的王一木就看见了那个疤脸警察。王一木猛地站住,艰难地拗回头。喂,那钱,那钱真的是真的么?王一木吆喝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木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