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以《王氏之死》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宝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9期96-100,共5页
史景迁是当今国际汉学界杰出的史学大师,在其史作《王氏之死》中,蒲松龄这个名字进入了读者的视野,《聊斋志异》的篇章也被数次采用。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决非偶然,而是有诸多因素做支撑。在《王氏之死》中,史景迁借助《... 史景迁是当今国际汉学界杰出的史学大师,在其史作《王氏之死》中,蒲松龄这个名字进入了读者的视野,《聊斋志异》的篇章也被数次采用。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决非偶然,而是有诸多因素做支撑。在《王氏之死》中,史景迁借助《聊斋志异》解读蒲松龄,并通过蒲松龄观察郯城社会现实。另外,史景迁整合《聊斋志异》的故事材料,使这一史著极具文学色彩,史景迁和蒲松龄的"缘识"也可以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作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景迁 蒲松龄 王氏之死 《聊斋志异》
下载PDF
《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
2
作者 李宝祥 《蒲松龄研究》 2008年第2期57-65,共9页
当今国际汉学界杰出的史学大师史景迁,在其史学名著《王氏之死》中大量引用《聊斋志异》的篇章,分为三种类型:整篇录用;取其片断;概述大意。史景迁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在《王氏之死》中采用《聊斋志异》完成史著,实现了史学上的效用:构建... 当今国际汉学界杰出的史学大师史景迁,在其史学名著《王氏之死》中大量引用《聊斋志异》的篇章,分为三种类型:整篇录用;取其片断;概述大意。史景迁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在《王氏之死》中采用《聊斋志异》完成史著,实现了史学上的效用:构建历史时代背景;实现历史故事叙述;增强史著的文学性。《王氏之死》的写作风格映射出史学认识论的重大命题":文史不分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景迁 蒲松龄 王氏之死 聊斋志异
下载PDF
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哀——读《王氏之死》有感
3
作者 杨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3期244-,246,共2页
《王氏之死》展现的是清初山东郯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通过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述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主角之一的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终惨死在丈夫手下,反映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王氏虽已死去,... 《王氏之死》展现的是清初山东郯城、淄川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通过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描述揭示出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命运。主角之一的王氏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终惨死在丈夫手下,反映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命运。王氏虽已死去,但是在当今社会男尊女卑的观点依旧存在,只有真正做到男女平等,"王氏"才能真正的离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之死 男权社会 女性的悲哀
下载PDF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王氏之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霞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7-79,101,共4页
《王氏之死》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一部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史学著作。《王氏之死》并非是完全客观的史料的堆积,既有相对真实的历史资料与官方记录,也有虚构性的文学作品,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形成互文、交流、协商的态势;史景迁对... 《王氏之死》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的一部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史学著作。《王氏之死》并非是完全客观的史料的堆积,既有相对真实的历史资料与官方记录,也有虚构性的文学作品,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形成互文、交流、协商的态势;史景迁对蒲松龄的文学作品的大量引用无疑也为其历史叙事增添了很强的文学色彩,同时又加入主观的想象与推理,这样其历史叙事就具有了典型的文学叙事特征,凸显了隐藏在文学中的社会存在与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 王氏之死 历史叙事 文本性 互文
下载PDF
区域史研究与方志利用——论史景迁《王氏之死》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成洋 李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8,共6页
近几十年,中国史学研究出现重视地方、深入平民的部分转向。伴随区域史研究的兴起,方志资料受到高度重视。美国汉学家史景迁曾撰写小书《王氏之死》,可谓方志入史的学术典范。通过方志资料挖掘,史景迁建构了明清交替之际山东郯城动荡的... 近几十年,中国史学研究出现重视地方、深入平民的部分转向。伴随区域史研究的兴起,方志资料受到高度重视。美国汉学家史景迁曾撰写小书《王氏之死》,可谓方志入史的学术典范。通过方志资料挖掘,史景迁建构了明清交替之际山东郯城动荡的城乡面貌,体现了方志入史的价值。但由于核心故事没有充分展开,也折射出历史研究过分依赖方志时导致的问题。盛世修志,当代中国已有数次编修方志的热潮。对于中国当代史研究而言,审视方志价值,合理利用方志,意义尤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史 方志 当代史 史景迁 王氏之死
下载PDF
男权文化下的女性命运——读《王氏之死》有感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丽丽 《神州》 2012年第30期1-1,3,共2页
史景迁先生编著的《王氏之死》一书通过描写普通妇女——王氏来揭示明末清初时期农村妇女的悲惨处境,小人物大历史是本书的一大写作特色。王氏虽已成为历史.但她却以另一种形式生活在当下,女性虽能经济独立,但却没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史景迁先生编著的《王氏之死》一书通过描写普通妇女——王氏来揭示明末清初时期农村妇女的悲惨处境,小人物大历史是本书的一大写作特色。王氏虽已成为历史.但她却以另一种形式生活在当下,女性虽能经济独立,但却没能获得真正的解放,问题的关键在于盛行数千年的男权文化。只有重构道德标准和行事准则,形成一种尊重女性、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和社会氛围,王氏才能真正的离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之死 男权文化 女性命运
下载PDF
历史与尘埃:底层社会人民的生活样态和生存困厄——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
7
作者 李明凤 《魅力中国》 2011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史景迁的《王氏之死》是作者早期注重历史个案考究,“复原”中国清初山东社会底层概况,再现了当时山东民众的生活样貌的一部关注底层人物命运的史书。该书试图运用尽可能真实和完善的史料向我们展示17世纪山东郯城县底层小人物的生存... 史景迁的《王氏之死》是作者早期注重历史个案考究,“复原”中国清初山东社会底层概况,再现了当时山东民众的生活样貌的一部关注底层人物命运的史书。该书试图运用尽可能真实和完善的史料向我们展示17世纪山东郯城县底层小人物的生存样态,用形象具体的人物作为鲜活的样本来阐述这些被忽略所遗忘的小人物的生命轨迹,引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之死 底层人物 史景迁 郯城
下载PDF
史景迁《王氏之死》中的底层形象书写
8
作者 赵丽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29期206-207,共2页
史景迁是当今海外汉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王氏之死》聚焦于中国古代一个小县城的非知识精英阶层,进一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以及普通女性的生存境况进行了剖析.本文旨在分析《王氏之死》中对"王氏"这一代表性底... 史景迁是当今海外汉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王氏之死》聚焦于中国古代一个小县城的非知识精英阶层,进一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以及普通女性的生存境况进行了剖析.本文旨在分析《王氏之死》中对"王氏"这一代表性底层人物形象的书写,以期认识对底层人物形象的书写在其中国研究中有何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景迁 王氏之死 底层形象
下载PDF
严肃历史写作对虚构文学作品的利用--论《王氏之死》对《聊斋志异》的引用
9
作者 侯方峰 《殷都学刊》 2021年第4期89-94,共6页
《王氏之死》作为一部严肃的历史作品,却大量引用了虚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这种引用不是偶然的、零散的,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引用的方式多样,引用的字数约占全书总字数的16%。详细分析作者引用《聊斋志异》的目的,可以发现这一... 《王氏之死》作为一部严肃的历史作品,却大量引用了虚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这种引用不是偶然的、零散的,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结果,引用的方式多样,引用的字数约占全书总字数的16%。详细分析作者引用《聊斋志异》的目的,可以发现这一大胆的创造行为对历史研究、历史写作颇具启发意义,同时也留下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之死 《聊斋志异》 历史写作 文史关系
下载PDF
变与不变:史景迁《王氏之死》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琳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306-308,共3页
作为美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汉学家,史景迁在《王氏之死》中遵循求变的原则,以自己的理解个性化地建构着中国的形象。然而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他在对中国形象的想象背后又隐藏着不变的西方固有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心态。尽管如此,他为我们提供了... 作为美国著名的史学家和汉学家,史景迁在《王氏之死》中遵循求变的原则,以自己的理解个性化地建构着中国的形象。然而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他在对中国形象的想象背后又隐藏着不变的西方固有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心态。尽管如此,他为我们提供了看待自身的不同视角,也启示我们异质文化之间要相互审视和参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景迁 王氏之死 中国形象 西方意识 文化互视
原文传递
史景迁《王氏之死》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图景的书写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嘉胤 《华文文学评论》 2019年第1期258-267,共10页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当今美国最著名汉学家之一,其作品《王氏之死》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本质和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进行了真实刻画,深入剖析了乡土中国的社会阶层矛盾和传统家庭结构下的女性问题,通过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写作风格...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当今美国最著名汉学家之一,其作品《王氏之死》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乡土本质和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进行了真实刻画,深入剖析了乡土中国的社会阶层矛盾和传统家庭结构下的女性问题,通过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写作风格为西方世界建构起一个"东方观念"下的乡土中国。在深刻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图景的同时也展现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下西方世界对中国社会的关注和期待,并且为中国在作为"他者"时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之死 中国传统社会 乡土性 建构
原文传递
融文入史 亦译亦创——史景迁《聊斋志异》译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海军 蒋凤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6-61,共6页
史景迁在《王氏之死》中通过全译、摘译、概述、提及、合译五种方式援引了百余篇《聊斋志异》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补传统历史行政文献之不足,为"王氏之死"创造一个更加全面鲜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中全译和摘译简洁易懂,译笔流畅... 史景迁在《王氏之死》中通过全译、摘译、概述、提及、合译五种方式援引了百余篇《聊斋志异》故事,其目的是为了补传统历史行政文献之不足,为"王氏之死"创造一个更加全面鲜活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中全译和摘译简洁易懂,译笔流畅;比较忠实,但存在一定的误译。合译比较灵活自由,以创译为主。学界对于史景迁将《聊斋志异》这种虚构的文学作品融入历史著作的做法,既有赞同意见、也有反对意见。史景迁的《聊斋志异》译介方式独特、效果明显,促进了《聊斋志异》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之死 《聊斋志异》 翻译
下载PDF
显微镜下放大历史:微观史学 被引量:18
13
作者 周兵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07年第2期38-43,共6页
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微观史学把研究的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 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是当代西方史学新潮之一。微观史学把研究的视线投向历史中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真实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而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史学 《乳酪与蛆虫》 《马丁·盖尔的归来》 王氏之死
原文传递
史景迁:揭开历史的另一张脸
14
作者 刘晗 《教师博览(上旬刊)》 2022年第5期40-42,共3页
当代汉学家乔纳森·斯宾塞(Jonathan D.Spence)辞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学术圈,他还有个更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名字--史景迁。作为费正清之后美国汉学家中的代表人物,史景迁著作颇丰,《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 当代汉学家乔纳森·斯宾塞(Jonathan D.Spence)辞世的消息震惊了整个学术圈,他还有个更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名字--史景迁。作为费正清之后美国汉学家中的代表人物,史景迁著作颇丰,《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当西方遇到东方》《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等十几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景迁 小人物命运 学术圈 张岱 费正清 乔纳森 斯宾塞 王氏之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