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王安石的咏史怀古诗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有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7-81,106,共6页
唐太宗在悼念魏征时说:“以铜以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许多写咏史怀古诗的作者是很懂得这一点的。周昙在《闲吟》里说:“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献当今,这可说是代表了大多数作者写咏史怀古诗的动机。
关键词 咏史怀古 周昙 李商隐 桃源行 桃花源 文彦博 王荆文公诗笺注 石林 金陵怀古 歌题材
下载PDF
王安石“使北诗”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德身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40-46,63,共8页
翻开王安石《临川文集》,几十首描述出使契丹的诗篇赫然在目。这些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表现了“诗语唯其所向”的艺术风格,而且表现了敏锐而深沉的政治眼光。王安石本人是很重视这组诗的。他特意为这组诗写了一篇《伴送北朝人... 翻开王安石《临川文集》,几十首描述出使契丹的诗篇赫然在目。这些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仅表现了“诗语唯其所向”的艺术风格,而且表现了敏锐而深沉的政治眼光。王安石本人是很重视这组诗的。他特意为这组诗写了一篇《伴送北朝人使诗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白沟行 李壁 北使 王荆文公诗笺注 三司度支判官 莫州
下载PDF
略论王安石苏轼友谊的基础——金陵之会的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本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34-38,共5页
众所周知,王安石和苏轼原来不但谈不上友谊,甚至可以说水火不相容,根源可以推到苏轼父亲苏洵身上。《石林避暑录话》卷一说:苏明允本好言兵,见元昊叛,西方用事久无功,天下事有当改作,因挟所著书嘉祐初来京师,一时推其文章。王荆公为知制... 众所周知,王安石和苏轼原来不但谈不上友谊,甚至可以说水火不相容,根源可以推到苏轼父亲苏洵身上。《石林避暑录话》卷一说:苏明允本好言兵,见元昊叛,西方用事久无功,天下事有当改作,因挟所著书嘉祐初来京师,一时推其文章。王荆公为知制诰,方谈经术,独不喜之,屡诋于众,以故明允恶荆公甚于仇雠。会张安道亦为荆公所排。二人素相善,明允作《辨奸》一篇密献安道,以荆公比王衍、卢杞,而不以示欧文忠。荆公后微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允 知制诰 东坡 安道 嘉祐 介甫 谈经 临汉隐居 王荆文公诗笺注
下载PDF
题跋的写作与形制
4
作者 赵瑞 《文史知识》 2015年第7期68-75,共8页
题跋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至宋代开始盛行。题跋产生于文人士大夫的日常活动中,读书感悟、书画鉴赏、金石考证、忆旧感今都可以通过题跋的形式来表现。它的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写作上很少受束缚,议论、叙事、抒情无施不可,是古代文人十分... 题跋至迟在唐代已经出现,至宋代开始盛行。题跋产生于文人士大夫的日常活动中,读书感悟、书画鉴赏、金石考证、忆旧感今都可以通过题跋的形式来表现。它的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写作上很少受束缚,议论、叙事、抒情无施不可,是古代文人十分热衷的写作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施不可 文人士大夫 周必大 阎苍舒 《兰亭序》 刻帖 米友仁 王荆文公诗笺注 米芾 刘克庄
原文传递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5
作者 (宋)王安石 杨蓉 《月读》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题中“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王安石晚年居金陵紫金山“半山园”时的邻人兼友人。据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的解释,王安石居处,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
关键词 王荆文公诗笺注 半山园 李壁 王安石 七里 紫金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