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王通看古代“大一统”思想的双重认同及其德性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视角
1
作者 许可峰 苏冰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9-67,87,156,共11页
王通处在中国社会从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动荡分裂进入隋唐新的大一统建立之际。他的“大一统”思想包括正统与道统两个方面的内容。他的正统观把“正统”之“正”,从神秘的超自然拉回民心,使之符合“道统”之“道”,首创了在历史书写中... 王通处在中国社会从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动荡分裂进入隋唐新的大一统建立之际。他的“大一统”思想包括正统与道统两个方面的内容。他的正统观把“正统”之“正”,从神秘的超自然拉回民心,使之符合“道统”之“道”,首创了在历史书写中给“大一统”过渡时代确立“正统”政权的先例,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认同中理念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将统一视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发展的应然与必然,意味着中国要么是统一的,要么是必将统一的。他的道统观主张基于人本主义与民本思想的“三教可一”,并通过谨慎著述、传道育人与文学、音乐艺术(诗、乐)创作,来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文化共同体意识(“道统”),体现了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个体自觉与群体超越性追求。在王通身上,也反映了古代教育家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在“道统”传承上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思想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王通 正统观 道统观
下载PDF
探赜索隐 慧眼独具——读《王通评传》
2
作者 方克立 陈寒鸣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15,共6页
王通(580-617年)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由农奴制向自由租佃的地主制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抛弃了原来作为统治思想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迷信,提出了以“道”和“理”为核心的新思想、新哲学,为... 王通(580-617年)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由农奴制向自由租佃的地主制转变的关键时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抛弃了原来作为统治思想的天人感应论和谶纬迷信,提出了以“道”和“理”为核心的新思想、新哲学,为创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一位先驱思想家.他虽然只活了3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评传》 儒学史 王通
下载PDF
王通门人辨疑 被引量:6
3
作者 徐朔方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5-8,共4页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历来众说纷纭的王通门人问题作了考辨。作者认为,史载王通门人可分为正式入门弟子、受教于王通但未正式入门也可以弟子视者及曾偶或就教或请益于王通者三类;《中说》非阮逸作,《中说》自有其失,但其中也有不少论者...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历来众说纷纭的王通门人问题作了考辨。作者认为,史载王通门人可分为正式入门弟子、受教于王通但未正式入门也可以弟子视者及曾偶或就教或请益于王通者三类;《中说》非阮逸作,《中说》自有其失,但其中也有不少论者以为其误而实未必误之处;杜淹《文中子世家》为文不富,时有阙失,但若因此又不周而疑及王遍及《中说》,斯亦过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中说》 《文中子世家》 辨疑
下载PDF
论“王通事件”及其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朴英姬 石建国 《历史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关键词 韩国独立运动 朝鲜民族 民族革命 韩国临时政府 王通 大韩民国 韩国光复军
下载PDF
隋代王通的“中国”观及其时代特色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德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王通"中国"观的主要内容继承了五帝三王以来地理、政区、汉族、汉族/中原文化、王朝(政权)等传统涵义,其"中国"观言论中,指称王朝(政权)所占比重最大。王通所称呼的"中国",不仅有两汉、魏晋等汉族王朝,... 王通"中国"观的主要内容继承了五帝三王以来地理、政区、汉族、汉族/中原文化、王朝(政权)等传统涵义,其"中国"观言论中,指称王朝(政权)所占比重最大。王通所称呼的"中国",不仅有两汉、魏晋等汉族王朝,还包括魏晋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权)。王通称呼前秦和北魏政权为"中国"是对传统"中国"观的新发展:它是魏晋以来中国王朝频繁更替、民族关系空前活跃的产物,是王通顺应华/夷关系新变化,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北方少数民族及其王朝(政权)的表现,是对儒家严华/夷之防观念的巨大冲击,在"中国"观问题讨论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王通的"中国"观的时代局限性表现在他对汉族的衣冠礼仪"中国"的明显倾向性和思想深处仍然存在的华/夷之别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中国”观 “中国”认同 前秦政权 北魏政权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晚唐文化共同体建设——以晚唐文学视野中的王通接受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雷恩海 杨丽花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140,共9页
“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王朝之所以能够维系一百五十年之久,与其恢弘的文化共同体建设所造就的伟大凝聚力密不可分。在战乱频仍、分崩离析的晚唐后期,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从现实情境出发,对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予以高度推崇和颂扬,... “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王朝之所以能够维系一百五十年之久,与其恢弘的文化共同体建设所造就的伟大凝聚力密不可分。在战乱频仍、分崩离析的晚唐后期,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从现实情境出发,对隋末大儒“文中子”王通予以高度推崇和颂扬,希冀以此举重振儒学,完成矫正伦理秩序、凝聚世道人心、挽救社会颓势的历史使命。以此为例,可窥探唐代文化共同体建设进行至晚唐时的态势,以及如何在承上启下的历史节点上,为宋初文化共同体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文化共同体 王通 皮日休 陆龟蒙 司空图
下载PDF
王通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秋梅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王通不仅是隋代的一位经学家 ,同时也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以德育人、安邦治国是他积极入世的教育目的。以儒为主导、佛道为羽翼的“三教可一”思想是他首倡的教育主张。教学相长、以学为主 ,学思相资、一以贯之 ,善问博听、兼天下之 ,... 王通不仅是隋代的一位经学家 ,同时也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以德育人、安邦治国是他积极入世的教育目的。以儒为主导、佛道为羽翼的“三教可一”思想是他首倡的教育主张。教学相长、以学为主 ,学思相资、一以贯之 ,善问博听、兼天下之 ,是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教育思想 安邦治国 “三教可一” 学思相资
下载PDF
杨隋大一统思想笼罩下的功利主义历史观——兼论杨隋集团与王通史观之分歧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宏韬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6,共8页
杨隋历史观演化过程中的丰富性、多变性及其矛盾性,充分反映出功利主义的本质。为完成统一大业,奢谈天命,弱化人事,说明皇权神授的终极意义;政治上以北朝为正统,文化上以南朝为正统,此背反现象,弱化了族群身份的自我认同,而以功业一统... 杨隋历史观演化过程中的丰富性、多变性及其矛盾性,充分反映出功利主义的本质。为完成统一大业,奢谈天命,弱化人事,说明皇权神授的终极意义;政治上以北朝为正统,文化上以南朝为正统,此背反现象,弱化了族群身份的自我认同,而以功业一统为价值取向。为巩固一统地位,担心历史的循环,意欲消灭谶纬;标榜师古,却为饰德,且依违于是古非古之间,反映了法家典型的务实作风。在帝国蓝图的设计上,企图超越周汉,缺乏王道理想,失去儒家制动,一统之所谓大者,无限制膨胀,最终滑向自我神化的英雄主义。义利之分合,正是杨隋与王通之根本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隋 王通 大一统 功利主义 王道
下载PDF
“穷理尽性,推诚主静”——论王通的道德教育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磊 秦立霞 《当代教育论坛》 2013年第1期75-79,共5页
王通是隋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以"明王道、复周孔"为己任,为推行王道政治和培养佐世贤才,他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并在自己长期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道德教育方法,主要内容体现在《中说》中。
关键词 王通 《中说》 道德教育方法
下载PDF
王通对现代高等教育的两点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3-105,共3页
隋代教育家王通的教育实践经验启示我们:鲜明的人格魅力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对学生品性能力的培养和评价,更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王通 高等教育 启示
下载PDF
王霸之间:论王通的功业史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宏韬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212,共11页
王通的史观是一个内在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帝制"和"权变"两个概念的引入,赋其王道史观以霸道色彩,此外,还包括天下、正统、中国、天人、古今等密切相关的史论范畴,王道为其辐辏,而功业则是其核心价值... 王通的史观是一个内在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帝制"和"权变"两个概念的引入,赋其王道史观以霸道色彩,此外,还包括天下、正统、中国、天人、古今等密切相关的史论范畴,王道为其辐辏,而功业则是其核心价值取向。王通提倡复古,欲以王道之正拨除现实之乱。在沟通古今之间,为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发展了权变学说。王通所谓的"帝制",旨在取法两汉一统的规模与奉天安民的霸心,霸道在他的语境里不再是王道的对立面,而是通向未来王道理想的必然阶段。王通认为,能行王道者为正统。因为鲜卑族拓跋氏能够取法两汉帝制,顺应民心,表现出一统天下的王霸精神,他遂以北魏为正统,从而欲拨历史之乱,导新王朝于正途,已然超出偏狭的夷夏史观。王通彰显了儒家的历史担当精神,他的功业观,是乱离时代的诉求,并被历代有识之士所追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王道复古 帝制 正统 权变
下载PDF
论王通思想对儒家心性学说的推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赟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48,共5页
两汉之后,儒学因忽视对人性和心性的关注而陷入困境。王通致力于恢复儒学的精神传统,重申儒家对人道的弘扬,阐发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在探索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深入心性层面,初步以心性为平台确立德性养成的依据,形成以心性为核心的道德修... 两汉之后,儒学因忽视对人性和心性的关注而陷入困境。王通致力于恢复儒学的精神传统,重申儒家对人道的弘扬,阐发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在探索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深入心性层面,初步以心性为平台确立德性养成的依据,形成以心性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推进了儒家心性学说的发展和道统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心性 人道 仁德 礼乐 穷理尽性
下载PDF
王通“道在五常”的思想简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怀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29,共4页
在中国学术史上习惯于以佛教标示隋唐思想,而以为其间儒学沉寂,尤以隋代为甚。其实,隋代儒学仍然在国家统一之后,重新收拾整顿,王通就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他提出道在五常,倡扬儒学的道统,主张三教可一,上接原典儒学,下启宋明理学,对... 在中国学术史上习惯于以佛教标示隋唐思想,而以为其间儒学沉寂,尤以隋代为甚。其实,隋代儒学仍然在国家统一之后,重新收拾整顿,王通就是这一时期重要的代表。他提出道在五常,倡扬儒学的道统,主张三教可一,上接原典儒学,下启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道在五常 儒学
下载PDF
王通的《续诗》与《诗经》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成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28,共4页
自孔子删《诗》之后,后儒就为之传注之学,不敢越雷池一步。惟隋末大儒王通能承圣人之业,为之《续诗》。王通认为《诗经》显示了世道兴衰之由,亦可用以修身养性;他作《续诗》的目的一是为了明王道,亦要振兴萎靡的儒学,二是要以诗歌的发... 自孔子删《诗》之后,后儒就为之传注之学,不敢越雷池一步。惟隋末大儒王通能承圣人之业,为之《续诗》。王通认为《诗经》显示了世道兴衰之由,亦可用以修身养性;他作《续诗》的目的一是为了明王道,亦要振兴萎靡的儒学,二是要以诗歌的发展变化展示时代的变迁。同时王通对诗又有其美学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王道 六经 诗经 续诗
下载PDF
王通生平著述新证——以新出《王勱墓志》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清发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3期22-27,共6页
王通仕宦与否、《元经》真伪等问题因资料缺乏一直难以确证,据新出《王勱墓志》可知王通确曾官蜀郡司户书佐一职,此前不载此事乃有意之隐瞒,其目的是为了刻画王通的隐士形象。同时可知王通确曾撰《元经》并亲自整理,今存本有后人增附篡... 王通仕宦与否、《元经》真伪等问题因资料缺乏一直难以确证,据新出《王勱墓志》可知王通确曾官蜀郡司户书佐一职,此前不载此事乃有意之隐瞒,其目的是为了刻画王通的隐士形象。同时可知王通确曾撰《元经》并亲自整理,今存本有后人增附篡改之处,但恐不能完全疑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生平 著述 王勱墓志
下载PDF
王通主体思想管窥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明钦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主体思想 王通 儒家学派 思想理论体系 政治状况 程朱理学 魏晋南北朝 天人感应论 社会经历
下载PDF
斯文在中:王通《中说》大义抉要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沛 《晋阳学刊》 CSSCI 2009年第6期26-31,共6页
《中说》是隋代大儒王通(文中子)现存的唯一著作。《中说》从王道论、教化论、圣贤论、经学论、中国论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文中"之义,其全书总要,亦王通学说之大略。王通以大中立言,为中国说法,是为一代大儒。
关键词 王通 《中说》 文中
下载PDF
论王通的儒风变古及其典范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蔺文龙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8-33,共6页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势力迅速膨胀,儒学式微,王通以道自任,主张儒风变古,自觉地祭起弘扬儒学的大旗。他跳出传统经学章句注疏的藩篱,把儒学与现实结合,认为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应该利用、吸收和凭借释道二教的资源,以实现"三教归儒&... 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势力迅速膨胀,儒学式微,王通以道自任,主张儒风变古,自觉地祭起弘扬儒学的大旗。他跳出传统经学章句注疏的藩篱,把儒学与现实结合,认为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应该利用、吸收和凭借释道二教的资源,以实现"三教归儒"、重建儒学新体系的最终目的。王通提出"三教可一""穷理尽性"的理论,承认了三教独立存在的价值,坚守儒学正统的立场,使儒学真正融化并吸收释、道二教的思想因素成为可能,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重要典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通 儒风变古 三教可一
下载PDF
王通及其《文中子》辨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维明 《台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8-81,86,共5页
在历代有关《文中子》研究的基础上,从王通其人其书两个侧面对其真伪问题进行辨正,并以《文中子》及其附录部分内容失实的内在原因,告喻人们应当妥善处理纷繁复杂的史料,整体把握全书的精神实质,而不应以偏概全,一叶蔽目。
关键词 王通 《文中子》 真伪 质疑 辨析
下载PDF
王通的尊孔崇儒及其文学观念 被引量:1
20
作者 阮忠 《新东方》 2013年第2期66-71,共6页
王通尊孔崇儒集中体现在礼乐教化上,他注重正礼乐而兴王道。以此为基础,在文学上主张诗歌的抒发情感,其情既有社会讽谕,又有自我娱悦;主张贯道济义,教化天下;语言表现则重词达或说约达,简洁明快。
关键词 王通 尊孔崇儒 礼乐教化 文学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