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美无言——记石雕艺术家王鲁桓
1
作者 鹿耀世 《纵横》 2003年第9期51-53,共3页
王鲁桓是个奇人。虽然从外表看,个头不高身体瘦弱,和你交谈时,神态平淡甚至略显木讷;但你在深入了解他的经历之后,就会觉得,鲁桓是个毅力坚韧潜质非凡的人,他的令世人惊叹的石雕杰作,已经达到与不少名闻遐迩的艺术大师比肩的水平。
关键词 王鲁桓 艺术家
原文传递
“我们彼此是否记得”
2
作者 王晨 《新闻实践》 1993年第6期13-14,共2页
作记者也有20多年,记不清接触过多少采访对象,而留下来的印象,可谓千差万别。有的清晰,几十年可以不忘,有的模糊,有的甚至如过眼烟云,转瞬就过去了。1992年底,我到东南亚访问,按我国卫生防疫部门规定要服一种防疟药“青蒿素片”。这把... 作记者也有20多年,记不清接触过多少采访对象,而留下来的印象,可谓千差万别。有的清晰,几十年可以不忘,有的模糊,有的甚至如过眼烟云,转瞬就过去了。1992年底,我到东南亚访问,按我国卫生防疫部门规定要服一种防疟药“青蒿素片”。这把我的思绪带回到1977年,因为这种药最早就是由我报道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访对象 卫生防疫部门 要服 青蒿素 被采访者 长篇通讯 我的女儿 成友 王鲁桓 出点
下载PDF
三十年如一日的摄影坚持
3
作者 周梅生 陆杰 +1 位作者 秦小平 金黎黎 《摄影之友》 2015年第3期166-173,共8页
正值3月,让人想起雷锋日记的一句话,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这句话放在摄影领域同样贴切,拍一处风景不难,难的是天天拍同一处风景。可就是有这样的一些摄影家,他们30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正在坚持的摄影事业。
关键词 雷锋日记 相机拍摄 王鲁桓 十年 林哈夫 文化遗址 玛米亚 中画幅 一本 垂直角度
原文传递
田树民-巴林石俏色雕
4
作者 王鲁桓 《东方艺术》 2009年第5期144-145,共2页
树民自幼爱动物、青年时期在北京动物园供职、与鸟兽虫鱼结下不解之缘。在爬虫馆工作时,细心观摩,胸有成竹,刀笔之下,出神入化,至今所镌作品百余件,各臻妙处。京华从吾习雕刻者,卓然有成者惟树民也。树民不慕功利,穷且益坚、锲而不舍、... 树民自幼爱动物、青年时期在北京动物园供职、与鸟兽虫鱼结下不解之缘。在爬虫馆工作时,细心观摩,胸有成竹,刀笔之下,出神入化,至今所镌作品百余件,各臻妙处。京华从吾习雕刻者,卓然有成者惟树民也。树民不慕功利,穷且益坚、锲而不舍、是为当今不可多得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石 北京动物园 王鲁桓
原文传递
聆听刻刀下的生命吟唱
5
作者 则成 《新闻人物》 2007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王绥桓的每一块石雕的形成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虽然刻刀下的动物静卧不动,看上去它们却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人物档案王绥桓,1951年生,北京人。8岁丧母、10岁随父下放辽宁,翌年独自落户河北。后因家事废读,务农八载。为谋一职,又... 王绥桓的每一块石雕的形成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虽然刻刀下的动物静卧不动,看上去它们却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人物档案王绥桓,1951年生,北京人。8岁丧母、10岁随父下放辽宁,翌年独自落户河北。后因家事废读,务农八载。为谋一职,又矿工十载。偷闲之时,专攻油画。后攻石雕,出神入化,豆小之虫,堪称大观。京城名家赞曰:"一石见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鲁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