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形传神 神形俱足——玛丝洛娃的肖像与性格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书义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27-29,共3页
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形象的高超技艺是多方面的 ,而成功的肖像描写尤其出色。《复活》精心制作的三幅富于变化而又紧密相连的肖像画———“纯洁的玛丝洛娃”、“堕落的玛丝洛娃”、“复活的玛丝洛娃”———不仅烘托了小说气氛 ,推动... 托尔斯泰塑造玛丝洛娃形象的高超技艺是多方面的 ,而成功的肖像描写尤其出色。《复活》精心制作的三幅富于变化而又紧密相连的肖像画———“纯洁的玛丝洛娃”、“堕落的玛丝洛娃”、“复活的玛丝洛娃”———不仅烘托了小说气氛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而且符合人物身份、经历 ,突出了思想性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外形肖像 思想性格
下载PDF
女权主义视角下玛丝洛娃的形象透析
2
作者 宋淑凤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9-91,共3页
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复活》中女权主义的代表,玛丝洛娃在作品中给大家呈现出一个主动背离传统道德,用特殊方式反抗男权社会的形象。她也清楚地明白,聂赫留朵夫想与她结婚的想法不过是为了替他自己的灵魂赎罪。这就让当时男权社会有效... 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复活》中女权主义的代表,玛丝洛娃在作品中给大家呈现出一个主动背离传统道德,用特殊方式反抗男权社会的形象。她也清楚地明白,聂赫留朵夫想与她结婚的想法不过是为了替他自己的灵魂赎罪。这就让当时男权社会有效的统治工具——家庭以及婚姻约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也在本质上就否认了男权的道德规范,极大地显示了自己女性的价值以及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反抗方式 道德规范
下载PDF
对玛丝洛娃神话原型的解读
3
作者 熊琴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7期132-133,共2页
《复活》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一生的成长历程是以纯洁美丽、受难、复活这几个阶段来展现出来的。玛丝洛娃形象分析在此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神话,同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熟悉是分不开的,可以看到他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其作... 《复活》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一生的成长历程是以纯洁美丽、受难、复活这几个阶段来展现出来的。玛丝洛娃形象分析在此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神话,同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对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熟悉是分不开的,可以看到他精通神话叙事艺术,其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意象和主题等常常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因素。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此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玛丝洛娃形象的魅力,可见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之高深。通过上述的解读,我们把伊娥与玛丝洛娃密切联系,玛丝洛娃也找到了她的原型归宿-伊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神话-原型批评 伊娥
下载PDF
玛丝洛娃从良问题初探
4
作者 惠继东 《固原师专学报》 2006年第4期35-38,共4页
借助于妓女从良题材呼唤人类道德回归意识和自尊自爱意识是《复活》的重要主题之一。妓女从良题材所观照的是一种善良品格,体现了作者设计的温和的社会改良方案,蕴含着同情妓女不幸境遇,关注妓女未来命运并为其指明生活方向的主张,寄寓... 借助于妓女从良题材呼唤人类道德回归意识和自尊自爱意识是《复活》的重要主题之一。妓女从良题材所观照的是一种善良品格,体现了作者设计的温和的社会改良方案,蕴含着同情妓女不幸境遇,关注妓女未来命运并为其指明生活方向的主张,寄寓了抨击娼妓制度的思想和铲除娼妓制度的理想;妓女从良的经历启示人们应站在现实的高度来审视过去,在对过去不堪回首的往事反思中端正对生活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活》 玛丝洛娃 妓女从良
下载PDF
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和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救世新术” 被引量:1
5
作者 都本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8-75,共8页
诞生在二十世纪前夜的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十九世纪文学的庄重的终场的一幕”,它比起十九世纪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来,自有其独到的精深处。然而这部蕴含巨大思想价值的长篇杰作的最初胚胎,只不过是部中... 诞生在二十世纪前夜的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是“十九世纪文学的庄重的终场的一幕”,它比起十九世纪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来,自有其独到的精深处。然而这部蕴含巨大思想价值的长篇杰作的最初胚胎,只不过是部中篇“道德忏悔”小说(《科尼的故事》)。其大致内容是:青年时期的聂赫留朵夫,只顾自己享乐,不管对他人的损害,竟玷污了纯洁的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托尔斯泰主义 长篇小说 救世 上帝 现实主义作家 女主人公 二十世纪 作品 青年时期
下载PDF
从《复活》看玛丝洛娃的复活
6
作者 卢秋菊 林艳青 张晓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本文拟谈玛丝洛娃如何从天真可爱、不谙世事、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到后来沦落、最后再走向良知的觉醒,灵魂的觉醒,精神的复活;另一方面,从玛丝洛娃的生活历程看俄国上层社会的黑暗,底层人民的屈辱生活,揭示俄国生活矛盾;从玛丝洛娃的复... 本文拟谈玛丝洛娃如何从天真可爱、不谙世事、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到后来沦落、最后再走向良知的觉醒,灵魂的觉醒,精神的复活;另一方面,从玛丝洛娃的生活历程看俄国上层社会的黑暗,底层人民的屈辱生活,揭示俄国生活矛盾;从玛丝洛娃的复活,讴歌人性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沦落 复活 人性美 俄国社会矛盾
下载PDF
论玛丝洛娃“斜睨”眼神下隐秘的内心世界
7
作者 聂蓉 付美艳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0-94,共5页
《复活》作为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及宗教信仰发生根本转变时期的集大成之作,最集中地承载了“托尔斯泰主义”。托翁作为杰出的“肉体洞察力大师”,伴随着精神变化的过程,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到的艺术技巧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眼... 《复活》作为列夫·托尔斯泰世界观及宗教信仰发生根本转变时期的集大成之作,最集中地承载了“托尔斯泰主义”。托翁作为杰出的“肉体洞察力大师”,伴随着精神变化的过程,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到的艺术技巧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眼神”着重笔墨进行刻画。结合文本细读法与“心灵辩证法”认为,在作品中反复出现、分为三个不同阶段逐层递进、升华的玛丝洛娃“斜睨”的眼神这一细微面部表情下,折射出主人公隐秘复杂的内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斜睨”眼神 内心世界 心灵辩证法 《复活》
下载PDF
苔丝与玛丝洛娃之比较
8
作者 许延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0-13,共4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苔丝与玛丝洛娃这两个著名女性形象出身地位、生活经历、表现的社会意义及结局的异同。
关键词 玛丝洛娃 英国 哈代 《德伯家的苔 俄国 托尔斯泰 《复活》 女性形象 生活经历 小说
下载PDF
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杜丽娘、玛丝洛娃比较论
9
作者 肖彬夫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生命的“复活”与托尔斯泰《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在表现形式上是两种不同的复活。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含义是不同的,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促成复活的因素上也有不少相同之处。... 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生命的“复活”与托尔斯泰《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在表现形式上是两种不同的复活。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复活含义是不同的,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但在促成复活的因素上也有不少相同之处。这就是说她们的复活有许多可比之处,这会使我们受到许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杜丽娘 《复活》 《牡丹亭》 聂赫留朵夫 柳梦梅 俄国革命 夜中 人文主义思想 李赞
下载PDF
玛丝洛娃和巴威尔在法庭上之比较
10
作者 曹永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33-37,共5页
玛丝洛娃是列夹·托尔斯泰后期代表作《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巴威尔是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中的男主人公。在这两部世界名著中,各自的主人公都在法庭上受过审。但由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世界观各异,创作方法不同,在描绘主人... 玛丝洛娃是列夹·托尔斯泰后期代表作《复活》中的女主人公。巴威尔是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中的男主人公。在这两部世界名著中,各自的主人公都在法庭上受过审。但由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世界观各异,创作方法不同,在描绘主人公在法庭上的情景就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现实,读后使人深为感动,乃至终生难忘。本文试作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巴威尔 《复活》 男主人公 终生难忘 世界名著 聂赫留朵夫 《母亲》 俄国革命 历史时期
下载PDF
也谈聂赫留道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
11
作者 尚礼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3-87,110,共6页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中描写了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批评界对前者的“复活”一直没有什么争论,一认为他复活违背人物性格的发展,只不过是作者'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而己,...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中描写了男女主人公聂赫留道夫与玛丝洛娃的“复活”。批评界对前者的“复活”一直没有什么争论,一认为他复活违背人物性格的发展,只不过是作者'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而己,对于玛丝洛娃'复活'倒是时有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道夫 《复活》 男女主人公 道德自我 批评界 道德说教 俄国文学 卡秋莎 《战争与和平》
下载PDF
不只是为“爱”而牺牲的爱——简谈玛丝洛娃的最后抉择
12
作者 沈湛华 《内蒙古电大学刊》 1991年第9期8-10,共3页
《复活》第三部第二十五节结末,玛丝洛娃终于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而选择了西蒙松。这是小说最后定稿中对男女主人公关系的结局描写。然而我们知道,在小说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并不是一开初便如此构想的,甚至在初稿中他完全相... 《复活》第三部第二十五节结末,玛丝洛娃终于拒绝了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而选择了西蒙松。这是小说最后定稿中对男女主人公关系的结局描写。然而我们知道,在小说近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托尔斯泰并不是一开初便如此构想的,甚至在初稿中他完全相反地写了俩位主人公的结合,还写了他们婚后的生活。于是,为什么托尔斯泰要如此干预这一情节,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玛丝洛娃拒绝聂赫留朵夫的真正原因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理解也不尽相同.就笔者接触到的教材和有关资料看,大略有以下几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复活》 男女主人公 小说情节 卡秋莎 伊凡 创作过程 拯救世界 意识觉醒
下载PDF
玛丝洛娃的笑而不语
13
作者 胡艳 《黄金时代(下半月)》 2024年第5期60-61,共2页
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第一部第43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聂赫留朵夫在法庭再次见到玛丝洛娃,想到自己之前的罪恶行为,主动去监狱气求玛丝洛娃的原谅,希望以此来赎罪。选编入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节选内容里... 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第一部第43章,讲述的主要内容是聂赫留朵夫在法庭再次见到玛丝洛娃,想到自己之前的罪恶行为,主动去监狱气求玛丝洛娃的原谅,希望以此来赎罪。选编入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节选内容里,描写了玛丝洛娃的六次笑容动作,这不经意间的面部动作细节,让人触动深刻。玛丝洛娃笑而不语,却又说了很多,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复活》 聂赫留朵夫 列夫·托尔斯泰 部编版
原文传递
从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心路历程说开去
14
作者 李思琪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年第11期26-27,58,F0003,共4页
《复活》作为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列夫·托尔斯泰对人性、对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而课文节选部分则是男女主人公心灵转变的重要阶段,奠定了男女主人公实现“精神复活”的基础。玛丝洛... 《复活》作为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列夫·托尔斯泰对人性、对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而课文节选部分则是男女主人公心灵转变的重要阶段,奠定了男女主人公实现“精神复活”的基础。玛丝洛娃与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监狱相见时,其实没有真正有效地沟通过,他们彼此各怀心事,虽然心中也有彼此的影子,但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对方此时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男女主人公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精神复活
下载PDF
玛丝洛娃与安娜女性形象的对比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薇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68,共2页
一、托尔斯泰的两部经典作品(一)《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描写的是"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发生的全部悲剧"。小说取材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俄国现实生活,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安娜追... 一、托尔斯泰的两部经典作品(一)《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主要描写的是"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发生的全部悲剧"。小说取材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俄国现实生活,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安娜追求自由与爱情,与丈夫情感破裂并与贵族军官渥伦斯基从相爱到最后分离从而卧轨自杀的故事;二是乡村贵族列文探索社会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聂赫留朵夫 《复活》 卡秋莎 安娜·卡列尼娜 俄国文学史 列文 热爱生活 卖弄风情 远走他乡
原文传递
论玛丝洛娃与驹子的女性意识
16
作者 马林贤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3-186,共4页
玛丝洛娃和驹子在对人生、社会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就受到性凌辱,曾一度陷入迷茫和困惑。生活的磨炼唤醒了她们的女性意识,玛丝洛娃走向了没有性爱的精神之旅,驹子在与美的结合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她们的不同人生抉择,体现了作家的思... 玛丝洛娃和驹子在对人生、社会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就受到性凌辱,曾一度陷入迷茫和困惑。生活的磨炼唤醒了她们的女性意识,玛丝洛娃走向了没有性爱的精神之旅,驹子在与美的结合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她们的不同人生抉择,体现了作家的思想倾向。玛丝洛娃和驹子对女性尊严的追求与理想的幻灭,抗争与失败,说明妇女解放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驹子 女性意识
原文传递
《复活》中的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形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稚芳 《国外文学》 1981年第1期42-48,共7页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1899年间。这是一部表现尖锐阶级对立的小说。作品中作家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空前尖锐的批判,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旧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此外,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1899年间。这是一部表现尖锐阶级对立的小说。作品中作家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空前尖锐的批判,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旧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此外,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提出了道德完善问题。《复活》反映了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的思想、立场,表现了俄国千百万农民在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时的思想和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 长篇小说 道德完善 女主人公 爱情 作家 俄国 旧制度 思想
原文传递
玛丝洛娃的形象分析
18
作者 马丽华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79-80,共2页
喀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著名小说《复活》的女主人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经历了由天真烂漫逐步走向堕落,又从天昏地暗中良知觉醒,终于实现精神复活的曲折历程。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是俄国沙皇专... 喀秋莎·玛丝洛娃是托尔斯泰著名小说《复活》的女主人公。在当时黑暗的社会中,她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经历了由天真烂漫逐步走向堕落,又从天昏地暗中良知觉醒,终于实现精神复活的曲折历程。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是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全体受压迫人民悲惨遭遇的缩影,其精神复活则影射了下层民众反抗运动的壮大与专制制度终将灭亡的历史趋势。本文以玛丝洛娃的人生经历与思想沉浮为主线索,深入探析了其精神复活的必然性,不仅突显了其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更突出了这一形象对俄国底层人民实现精神复活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形象 精神复活 专制制度
原文传递
论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
19
作者 雷丽 《湘潮(理论版)》 2009年第7期3-4,共2页
玛丝洛娃是《复活》中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丑恶的社会、不公平的人生际遇导致了她人生的剧。在环境的影响、逼迫下,她变得庸俗不堪,但她终究没有与世沉沦,她在经过"灵魂的唤醒"后,麻木的心灵渐复苏;同时革命... 玛丝洛娃是《复活》中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形象。丑恶的社会、不公平的人生际遇导致了她人生的剧。在环境的影响、逼迫下,她变得庸俗不堪,但她终究没有与世沉沦,她在经过"灵魂的唤醒"后,麻木的心灵渐复苏;同时革命者对其的影响,终于使其由此获得新生,最终精神彻底复活。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说明了"道德自我完善"可以让精神世界得到升华,也说明了只要心灵深处的灵魂是可贵的,即使生存的世界是丑恶的,盛开花是开不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灵魂救赎 心灵复苏 精神复活
原文传递
探寻玛丝洛娃“复活”的契机
20
作者 李昕 勾文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年第10期58-60,共3页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节选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可以说,《复活》是十九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复活",自然是作家着力刻画的主要对象。本文将通过对小说中两个相似片段的细读、对比...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节选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可以说,《复活》是十九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复活",自然是作家着力刻画的主要对象。本文将通过对小说中两个相似片段的细读、对比,探究玛丝洛娃"复活"的契机,由此走近这一典型形象。不消引用《圣经》也可推断:既是"复活",前面必有"死亡"。在小说中,它指的是主人公生活的堕落、灵魂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丝洛娃 《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 十九世纪 复活 百科全书 典型形象 《圣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