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元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3-96,共4页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对公民教育实践以及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莎·纳斯鲍姆 “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教育思想
下载PDF
情感与认知——玛莎·纳斯鲍姆情感理论概述 被引量:9
2
作者 左稀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情感的理论被划分为两大阵营:非认知主义情感理论与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玛莎·纳斯鲍姆认为,非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从未得到已对情感做了大量严肃研究的主要哲学家们的强烈赞同,即便在曾支持这类观点的心理学... 在哲学和心理学领域,关于情感的理论被划分为两大阵营:非认知主义情感理论与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玛莎·纳斯鲍姆认为,非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从未得到已对情感做了大量严肃研究的主要哲学家们的强烈赞同,即便在曾支持这类观点的心理学和人类学中,也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她捍卫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并认可意向性是情感的基本特征。她一方面继承了斯多葛派情感观的核心内容,将情感的意向性成分解释为评价性的信念;另一方面对斯多葛派情感观所包含的谬误给予了批判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认知 玛莎·纳斯鲍姆 斯多葛派 评价性判断 发展维度
原文传递
情感与政治慎思——评玛莎·纳斯鲍姆的情感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左稀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102,共7页
纳斯鲍姆不只是一般性地关心情感的本质构成,同时也希望表明情感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她新近出版的两部著作《政治情感:爱为何对于正义很重要》和《愤怒与宽恕:憎恨、慷慨、正义》无疑深化了我们对情感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解,但这... 纳斯鲍姆不只是一般性地关心情感的本质构成,同时也希望表明情感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她新近出版的两部著作《政治情感:爱为何对于正义很重要》和《愤怒与宽恕:憎恨、慷慨、正义》无疑深化了我们对情感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解,但这两部作品都搁置或遗忘了一个更具根本性的问题——情感与政治慎思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散见于《善的脆弱性》中,其中纳斯鲍姆通过阐发一种亚里士多德式的实践慎思观,为情感在实践慎思中展现自身力量打开了空间。由于没有严格区分个人的和公共的慎思,她并未就政治慎思中的情感问题展开专门讨论。尽管关于《阿伽门农》的分析间接呈现出她对情感与政治慎思之关系的部分理解,但其理论价值明显逊色于马库斯等人所展开的政治心理学研究。纳斯鲍姆也曾在哲学—心理学层面对情感展开分析,并发展了一种认知主义的情感论。但由于过分关注情感的评价性判断,忽视意向性感受的地位,此种分析对于论证情感在慎思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显得并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政治慎思 认知主义 玛莎·纳斯鲍姆
原文传递
普遍主义的女性主义何以可能——评玛莎·纳斯鲍姆《女性与人类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左稀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0-140,共11页
纳斯鲍姆的《女性与人类发展——能力进路的研究》是一部女性主义哲学著作,也是她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成熟版本的能力进路的著作。纳斯鲍姆认为,能力进路是一种特殊的普遍主义,它既能为女性主义讨论提供统一的基础,也能安置差异性思想... 纳斯鲍姆的《女性与人类发展——能力进路的研究》是一部女性主义哲学著作,也是她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成熟版本的能力进路的著作。纳斯鲍姆认为,能力进路是一种特殊的普遍主义,它既能为女性主义讨论提供统一的基础,也能安置差异性思想。与功利主义进路和罗尔斯的实质性善的进路相比,能力进路呈现出明显的理论优势。在宗教和家庭这两个容易引发棘手的女性问题的领域,这种理论也具备良好的应用性。尽管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但是它对女性和人类发展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主义 女性主义 玛莎·纳斯鲍姆 人类发展 能力进路
原文传递
容纳情感:玛莎·纳斯鲍姆的美善生活观
5
作者 左稀 《理论界》 2020年第9期68-74,共7页
人们对情感的态度与他们所信守的好生活观密切相关,将美善生活等同于有德性的状态或沉思活动的观点,最终都走向对情感的敌视。纳斯鲍姆认为属人的美善生活具有脆弱性,且必须容纳情感,否则那种生活便是不真实的、价值贫瘠的。
关键词 情感 玛莎·纳斯鲍姆 美善生活
原文传递
论亚里士多德情感观的认知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左稀 《兰州学刊》 CSSCI 2013年第12期17-21,共5页
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观被视为现代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的先声,是因为意向性和信念在他的情感观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亚氏看来,情感是具有意向性的意识形式,它总是针对或关于某个具体对象的;不仅如此,情感主体并不是从一个不偏不倚的观点出发... 亚里士多德的情感观被视为现代认知主义情感理论的先声,是因为意向性和信念在他的情感观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在亚氏看来,情感是具有意向性的意识形式,它总是针对或关于某个具体对象的;不仅如此,情感主体并不是从一个不偏不倚的观点出发来看待情感对象,而是从自身的观点出发来看待这个对象。情感与信念具有极其密切的关联,情感建立在信念之上,信念是情感的必要条件和内在构成要素,情感所包含的快乐或痛苦的感觉也并非独立于信念而存在。但亚氏或许得承认,这类信念并不那么容易接受辩证省察,在一定程度上与通过哲学思辨方式获得的信念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灵魂 情感 信念 内在张力 玛莎·纳斯鲍姆
下载PDF
文化转化:试论朱迪斯·巴特勒的理论路径
7
作者 戚宗海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95-101,共7页
朱迪斯·巴特勒的理论路径曾被玛莎·纳斯鲍姆郑重质疑。后者将之定性为文体矫揉造作、故作高深,思辨违反学术规范,著述殊无创意,无益于社会实践。巴特勒以“文化转化”之说回应之。这场论争有关巴特勒理论路径的合理性,但国内... 朱迪斯·巴特勒的理论路径曾被玛莎·纳斯鲍姆郑重质疑。后者将之定性为文体矫揉造作、故作高深,思辨违反学术规范,著述殊无创意,无益于社会实践。巴特勒以“文化转化”之说回应之。这场论争有关巴特勒理论路径的合理性,但国内外学界对此仅做描述,鲜有深入探究。巴特勒之“文化转化”含反常规文体和“法国理论”美国化两部分。反常规文体是为挣脱既有话语体系的桎梏,化用“法国理论”意在解决美国社会问题,其实效性为女权运动进展所证明。“文化转化”逻辑严谨度或有不足,但瑕不掩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莎·纳斯鲍姆 朱迪斯·巴特勒 论争 文化转化 理论路径
下载PDF
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及其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帮云 张艳青 《理论界》 2019年第5期24-30,共7页
玛莎·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阿玛蒂亚·森关于可行能力的论述,这一理论始于"人们在现实中能做什么,又能成为什么"和现实中得到什么样的机会的问题。作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评价方法,该理论摒弃了传统... 玛莎·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阿玛蒂亚·森关于可行能力的论述,这一理论始于"人们在现实中能做什么,又能成为什么"和现实中得到什么样的机会的问题。作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评价方法,该理论摒弃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旨在消除那些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以使人们能够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让贫困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价值归宿,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可为我国推动精准扶贫向全面、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莎·纳斯鲍姆 正义的能力理论 精准扶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