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竺山湾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的推算 被引量:27
1
作者 王雯雯 姜霞 +1 位作者 王书航 金相灿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3-1018,共6页
根据颜色、气味、粒径、黏稠度等理化指标,将太湖竺山湾柱状底泥样品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氧化层(A)、污染层(B)、污染过渡上层(C1)、污染过渡下层(C2)和健康层(D).通过对底泥中氨氮、总磷、总氮和烧失量垂直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柱状底泥各... 根据颜色、气味、粒径、黏稠度等理化指标,将太湖竺山湾柱状底泥样品由上至下依次分为氧化层(A)、污染层(B)、污染过渡上层(C1)、污染过渡下层(C2)和健康层(D).通过对底泥中氨氮、总磷、总氮和烧失量垂直分布规律的分析,结合柱状底泥各分层氮、磷吸附/解吸实验,推算出竺山湾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层及其深度.结果表明,底泥中氨氮、总磷、总氮和烧失量含量随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A层和B层中污染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层;无机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在C1层与C2层间出现拐点;而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变化趋势较复杂.结合上覆水中无机磷与氨氮浓度,推算出竺山湾底泥环保疏浚层次为C1层,疏浚平均深度为0.40~0.7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分布 吸附/解吸平衡浓度 环保疏浚深度
下载PDF
山美水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推算分析
2
作者 朱毅伟 《地下水》 2023年第2期249-250,285,共3页
环保疏浚是一种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的修复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底泥疏浚清楚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疏浚深度是环保疏浚工程需要确定的关键参数,文章以山美水库为例,结合含量分析... 环保疏浚是一种工程、环境、生态相结合的修复技术,其目的是通过底泥疏浚清楚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并为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创造条件。疏浚深度是环保疏浚工程需要确定的关键参数,文章以山美水库为例,结合含量分析法和释放风险法,通过底泥污染物质垂直分布特点和氮分级变化情况及底泥释放速率和释放风险判定山美水库底泥疏浚深度。研究可有效验证疏浚量是否满足环保清淤的诸项要求,为后续工程提供设计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疏浚深度 含量分析法 释放风险法 山美水库
下载PDF
河湖污染底泥环保疏浚设计深度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鑫 张彬 齐彦博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0,51,共6页
生态清淤作为湖泊底泥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已取得共识,但清淤深度设计并无统一标准。针对此问题,以某工程为例,分析底泥受到的污染情况,对比常用的清淤计算方法包括沉积学法、背景值法、拐点法和分层释放速率法,提出污染过渡层清除程度... 生态清淤作为湖泊底泥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已取得共识,但清淤深度设计并无统一标准。针对此问题,以某工程为例,分析底泥受到的污染情况,对比常用的清淤计算方法包括沉积学法、背景值法、拐点法和分层释放速率法,提出污染过渡层清除程度综合系数[WTB1X]K[WTBZ],改进了生态清淤深度设计方法。可以将该设计方法推广到整个工程区进行疏浚深度设计,既减少大规模实验室分析的工作量、降低工程研究费用,又便于应用在工程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疏浚深度 沉积学 背景值 拐点 分层释放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