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吴丹 张海伟 +1 位作者 林昕 刘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0例)与OPCAB组(60例)。CCABG组进行CCABG治疗,OPCAB组进行OPCAB治疗,两组在围术期均行手术室强化干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的肝肾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术后3个月内的安全性。结果:OPCA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升高,但OPCAB组低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OPCAB组高于CCABG组(P<0.05)。术后3个月内,OPCA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CABG组(11.67%与63.33%,P<0.05)。结论:与CCABG比较,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能缩短冠心病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改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室 强化干预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解静 郭栋 +3 位作者 冯世强 赵毅 李红 曲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4-1579,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B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8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检测麻醉开始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锯胸骨时(T3)、拔管即刻(T4)心脏指数(CI)、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双频谱指数(BIS)、全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比较两组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安全性、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顺阿曲库铵使用量低于A组患者(P<0.05)。T0时,两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A组T4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B组T4时心率、MA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4时心率、MAP均低于同时间A组(P<0.05)。T0时,两组CI、CO、ITBI、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CI、CO、ITBI、SVRI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0-4时CI、CO、ITBI、SVRI与同时间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BIS值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2-4时BIS值均低于同时间A(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8.12±1.88)min与A组的(8.05±1.9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时Cor、AngⅡ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6 h时Cor、AngⅡ低于同时间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6.25%和B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μg/(kg·h)的剂量相比,0.8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OP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效果更好,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更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剂量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桦 薛永平 +2 位作者 孙萍萍 潘复亮 樊瑞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782-785,79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OPCABG需在围术期进行输血操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监测,...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OPCABG需在围术期进行输血操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监测,观察组采用TEG监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制品的使用状况,凝血状态,输液量、出血量及输血量,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悬浮红细胞(RSC)、新鲜冰冻血浆(FFP)、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术后1 h两组患者血清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观察组PLT、FFP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但术前、术后1 h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输入量、RBC输入量、氨甲环酸、鱼精蛋白、FIB使用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内再次手术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EG可有效监测OPCABG患者血液制品的使用状况,减少患者的输血量,且对患者的出血量及预后没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输血 围术期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术前依洛尤单抗治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
4
作者 田光书 徐殊 +2 位作者 祝岩 王强 李保银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依洛尤单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纯OPCABG手术的1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用...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依洛尤单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纯OPCABG手术的1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n=86,术前使用依洛尤单抗联合口服匹伐他汀行降脂治疗)和对照组(n=100,入院后单纯使用匹伐他汀常规降脂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监测7d的心律失常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脏超声结果等)、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分析依洛尤单抗的使用对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依洛尤单抗的使用与炎症因子CRP与IL-6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在ICU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房颤、术后CRP及术后IL-6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依洛尤单抗、年龄及左房内径是影响术后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后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依洛尤单抗的使用与患者术后CRP和IL-6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0.577。同时,术后CRP、IL-6与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355。结论术前使用依洛尤单抗的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常规降脂治疗的患者。依洛尤单抗可能通过降低OPCABG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PCSK9抑制剂 房颤
下载PDF
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武鑫 闫杰立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5,精准护理)和对照组(n=35,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禁饮、禁食情况、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气管插管、尿管、纵隔引流管、心包积液引流管、胸管拔管时间、首次进水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导管引流量、SAS评分、SDS评分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6MWD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相比,基于ERAS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有效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机器人辅助手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精准护理
下载PDF
不接触获取大隐静脉技术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效果
6
作者 韩立翔 段书朋 +3 位作者 李芝 孙浩亮 耿乐 魏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9-654,共6页
目的:评价不接触获取技术与常规获取技术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0年7月—2022年7月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 目的:评价不接触获取技术与常规获取技术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20年7月—2022年7月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采用不接触获取技术(No-touch组),70例采用常规获取技术(CVH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静脉桥血管数量、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和术后下肢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以及随访1年后的心脏超声指标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静脉桥血管数量、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touch组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5例,下肢切口愈合不良2例,术后突发心血管事件1例。CVH组术后IABP支持2例,术后急性肾损伤1例。两组均无二次开胸探查和二次气管插管情况,且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o-touch组术后1年静脉桥血管闭塞率低于CVH组(P <0.05)。结论:与常规获取技术相比,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采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接触获取技术 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黄荷 张瑞丽 +1 位作者 王晓伟 刘欢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OPCABG治疗的8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OPCABG治疗的8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依据术前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分为阳性组20例和阴性组848例,利用倾向性评分1∶1的比例进行匹配,筛选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2组患者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指标,术中移植血管数、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及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指标如主动脉瓣反流比例(20%对15%)、升主动脉直径[(30.2±2.2)mm对(30.0±3.1)mm]、冠状动脉开口狭窄比例(5%对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如移植血管数[(3.9±0.8)支对(3.4±0.8)支]、手术时间[(259.8±52.3)min对(257.0±49.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7.8±25.0)h对(33.0±12.8)h]、ICU治疗时间[(3.7±2.1)d对(3.8±2.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输血、肺部感染、恶性心律失常、透析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PP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可安全施行OPCABG,对此类患者明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可以降低外科医生感染梅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 梅毒
下载PDF
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王洁 卢轶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41-46,共6页
目的:探究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2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保温措... 目的:探究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2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保温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在常规手术室单纯保温措施基础上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上半身,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单纯保温措施基础上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下半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核心体温,术后末梢循环恢复情况,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 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与手术结束核心体温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肤色红润与皮温温热比例更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 h内寒战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min、24 h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半身充气保温对维持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稳定有一定帮助,能加快术后末梢循环恢复,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对机体免疫平衡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半身充气保温 围手术期体温 非体外循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柯少凡 王菲菲 王海振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 目的:探究异氟醚与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全身麻醉,A组给予异氟醚麻醉维持,B组给予七氟醚麻醉维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恢复指标,不良反应,麻醉前、切皮即刻及术后即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及术后2 h、6 h、12 h炎症因子。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早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及术后即刻,B组的心率(HR)显著低于A组,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6 h及12 h,B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效果相对优于异氟醚,可有效稳定血流动力学及改善炎症因子,因此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七氟醚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用效果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洋 林多茂 马骏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ABG的10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技...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ABG的105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技术方法的不同分为非体外循环组(47例)和体外循环组(58例)。比较2组术前基本资料、术中及术后参数、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局指标。结果非体外循环组患者年龄大于体外循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体外循环组,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评分和90 d内心肌梗死比例高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体外循环组患者移植物数量、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比例、机械通气时间、输注浓缩红细胞比例少于/低于/短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外循环组与非体外循环组术后30 d内心房颤动、出血、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0 d内心肌梗死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9%(4/58)比4.3%(2/47)、3.4%(2/58)比2.1%(1/47)](均P>0.05)。结论在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非体外循环CABG在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局指标方面并不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 体外循
下载PDF
肥胖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欢 陆小虎 +1 位作者 张石江 王晓伟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手术的肥胖患者38例[... 目的:探讨肥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OPCAB手术的肥胖患者38例[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随机选择同期行OPCAB治疗的BMI正常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肥胖组左房直径(LAD)、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肥胖组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延长(P=0.004),其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术可以安全地用于肥胖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患者可能面临更长术后插管时间,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肥胖 体质量指数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桥血管阻塞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2
作者 杨磊 许田田 栗振坤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20-23,61,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检验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OPCABG治疗的12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5年远期桥血...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检验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5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行OPCABG治疗的12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5年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情况,分析影响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风险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测模型的验证及效能评估。结果127例冠心病患者共有31例出现桥血管阻塞。阻塞组女性、年龄、合并高脂血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型半胱氨酸(Hcy)、术后再发心绞痛高于未阻塞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未阻塞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LVEF及术后再发心绞痛均为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影响因素,[HR(95%CI)=2.942(1.242~6.966)、2.875(1.214~6.807)、2.728(1.175~6.586)、3.442(1.294~9.157),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变量,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各因素总分范围32~378分,对应风险率范围0.01~0.80。列线图模型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827(95%CI=0.781~0.865),结果显示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的敏感度为74.19%,特异度为84.38%,AUC为0.832(95%CI=0.756~0.893)。结论女性、年龄、LVEF及术后再发心绞痛均与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有关,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对OPCABG后远期桥血管阻塞发生的预测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桥血管阻塞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低射血分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积极康复治疗的效果
13
作者 陈秀梅 张俐鹏 +5 位作者 黄鑫 许妍琦 张帆 王雪鸽 胡晓鸿 李海洋 《中国医药》 2023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积极康复治疗对低射血分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院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OPCABG患者704例,其中344例低射血分数(左心...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积极康复治疗对低射血分数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院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OPCABG患者704例,其中344例低射血分数(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设为观察组,360例射血分数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策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积极康复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院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完全血运重建、采用乳内动脉、二次插管、体外膜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各有4例患者发生了院内死亡,2组院内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比例高于对照组[14.0%(48/344)比7.8%(28/360)](P=0.037)。结论对低射血分数OPCABG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后,其院内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正常射血分数患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射血分数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 康复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4
作者 潘渝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充盈峰速(E峰)、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 h、48 h、72 h的S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调节Scr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 心肌
下载PDF
术中血糖变异系数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李明樾 徐蔚 +2 位作者 高甜甜 刘祥峻 赵文静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CV)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1例OPCABG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上述患...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糖变异系数(CV)对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01例OPCABG术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上述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OPCABG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中CV对OPCABG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OP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总发生率为23%。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术中CV水平显著升高(P<0.05)。此外2组乳酸(La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并行其他手术、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CV、Lac、IL-6、并行其他手术、APACHEⅡ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是OPCABG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术中CV预测OPCABG术后肺部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95%CI 0.659~0.780),当术中CV的截断值为13.404%时,敏感度为0.641,特异度为0.699,约登指数为0.340。结论术中CV是OPCABG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作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系数 肺部感染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测价值 重症监护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晓武 蔡振杰 +2 位作者 张卫达 方福珍 单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nven tional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 ing ,OPCABG)治疗结果 ,评价两种方法优越性 .方法 :将 35 0例冠状动...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nven tional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 ing ,OPCABG)治疗结果 ,评价两种方法优越性 .方法 :将 35 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OPCABG和CCABG组 ,OPCABG组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 ,心脏停跳或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治疗及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质量、心梗史、心功能、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无差别 ;手术时间、血管桥数无差别 ;术后OPCABG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CCABG组低 ,术后早期并发症如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OPCABG组为 6 .4 % ,CCABG组为 9.1% ,OPCABG组无 1例死亡 ,CCABG组死亡率为 1.5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OPCABG可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但不能替代CCAB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 疗效 比较
下载PDF
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疗效影响
17
作者 李楠 李宁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3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探讨术前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3例术前存在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133μmol/L≤肌酐<442μmol/L)的单纯OPCABG手... 目的 探讨术前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3例术前存在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133μmol/L≤肌酐<442μmol/L)的单纯OPCABG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选取同期的120例术前肾功能正常的单纯OPCABG患者为B组,对围术期各项数据和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比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费用和红细胞使用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OPCABG手术的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住院费用和红细胞使用量方面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患者。两组在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术前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对CABG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疗效
下载PDF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激状态及MMSE评分的影响
18
作者 郭志伟 王菲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36期16-19,共4页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抗应激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OPCAB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n=29)。对...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抗应激作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OPCAB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按不同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依托咪酯麻醉方案,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以泵注药物前(T0)、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时(T1)、术毕时(T2)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生命平均动脉压、心率、应激反应指标。以术前、术后1 d、3 d、7 d为时间节点,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T1、T2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3 d两组MMSE评分均较同组术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可有效减轻OPCAB患者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未增加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瑞芬太尼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转体外循环后的临床转归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长城 尤斌 +5 位作者 王盛宇 顾承雄 张健群 黄方炯 孟旭 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38-741,共4页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NCABG)对临床转归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术式,改善外科疗效提供依据。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93例患者在我院接受OPCABG手术治疗过程中未能顺利实...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转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NCABG)对临床转归的影响,为合理选择术式,改善外科疗效提供依据。方法:自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93例患者在我院接受OPCABG手术治疗过程中未能顺利实施,而中转为ONCABG手术。其中80例为紧急中转,13例为选择性中转。回顾分析中转手术病死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循环辅助手段应用情况、住院时间等指标,判断中转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与选择性中转对比,OPCABG紧急中转为ONCABG,延长了呼吸机治疗时间[18(13.5,33.5)vs.40.5(19,120.3)h,P<0.05]、呼吸机通气>48 h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7.7%vs.46.3%,P<0.05),监护室时间增加[48(21.5,49)vs.76(27,142.3)h,P<0.05],住院时间延长[18(14.5,21.5)vs.8(11,23.8)d,P<0.05],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高(7.7%vs.38.8%,P<0.05),增加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15.4%vs.87.5%,P<0.01)及体外人工肺支持系统(ECMO)使用率(零vs.26.3%,P<0.05),手术病死率增高显著(零vs.37.5%,P<0.01)。结论:OPCABG术中紧急中转术式对临床转归有不良影响,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高龄患者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谷天祥 房勤 +3 位作者 张玉海 王春 喻磊 卢春茂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CABG)对高龄(≥70岁)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n-pump 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ff-pump CABG)对高龄(≥70岁)患者术后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0年12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接受on—pump CABG和off—pump CABG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on—pump组和off—pump组),每组30例,分别进行围术期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d和第3d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值、术后1~3d动脉血氧分压值、术后第4~6d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0)、一秒率(FEV1.0/FVC%)等on—pump组均低于off—pump组(P〈0.05),术后平均带气管内插管时间和住院时间on—pump组长于off—pump组(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施行off—pumpCABG较on—pumpCABG术后早期呼吸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龄 呼吸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