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后外侧融合与环周融合作为修复腰椎滑脱症主要方式,各具优势。目的:系统评价后外侧植骨融合与360°环周融合修复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中国科学引文...背景:后外侧融合与环周融合作为修复腰椎滑脱症主要方式,各具优势。目的:系统评价后外侧植骨融合与360°环周融合修复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均检索至2014年7月。查找后外侧植骨融合与360°环周融合修复腰椎滑脱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36例患者,后外侧植骨融合组175例,360°环周融合组1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MD=8.08,95%CI:1.23至14.94,P=0.02)、12个月(MD=6.72,95%CI:6.02至7.42,P<0.000 01)、24个月(MD=4.94,95%CI:4.30至5.57,P<0.000 01)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360°环周融合组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组;手术时间(MD=-91.15,95%CI:-133.17至-49.14,P<0.000 1)、住院时间(MD=-0.98,95%CI:-1.85至-0.11,P=0.03)方面,后外侧植骨融合组明显优于360°环周融合组;躯体功能评分及躯体疼痛评分,随访6,12,24个月360°环周融合组均明显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MD=-165.51,95%CI:-375.89至44.86,P=0.12)、并发症发生率(OR=1.16,95%CI:0.51至2.62,P=0.72)及目测类比评分(MD=0.20,95%CI:-0.36至0.76,P=0.48)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360°环周融合可显著降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躯体功能评分、躯体疼痛指数,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临床实践应根据腰椎滑脱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修复方案。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后外侧融合与环周融合作为修复腰椎滑脱症主要方式,各具优势。目的:系统评价后外侧植骨融合与360°环周融合修复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数据库、Web of Knowledg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所有数据库均检索至2014年7月。查找后外侧植骨融合与360°环周融合修复腰椎滑脱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36例患者,后外侧植骨融合组175例,360°环周融合组16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MD=8.08,95%CI:1.23至14.94,P=0.02)、12个月(MD=6.72,95%CI:6.02至7.42,P<0.000 01)、24个月(MD=4.94,95%CI:4.30至5.57,P<0.000 01)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360°环周融合组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组;手术时间(MD=-91.15,95%CI:-133.17至-49.14,P<0.000 1)、住院时间(MD=-0.98,95%CI:-1.85至-0.11,P=0.03)方面,后外侧植骨融合组明显优于360°环周融合组;躯体功能评分及躯体疼痛评分,随访6,12,24个月360°环周融合组均明显优于后外侧植骨融合组(P<0.05)。在术中出血量(MD=-165.51,95%CI:-375.89至44.86,P=0.12)、并发症发生率(OR=1.16,95%CI:0.51至2.62,P=0.72)及目测类比评分(MD=0.20,95%CI:-0.36至0.76,P=0.48)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360°环周融合可显著降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躯体功能评分、躯体疼痛指数,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长,临床实践应根据腰椎滑脱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优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