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影响模型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政策分析——以清华生科院方案与北大方案为比较对象 被引量:1
1
作者 田静 《高校教育管理》 2011年第2期28-36,共9页
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7月出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研究对象,借鉴环境影响模型的政策分析思路,对比北京大学2003年人事聘任与晋升改革方案中的部分特性,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以及政策以外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 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7月出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研究对象,借鉴环境影响模型的政策分析思路,对比北京大学2003年人事聘任与晋升改革方案中的部分特性,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以及政策以外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可以看出,切合教师发展的需要、考量国情现状的制约,在理念上既要激励提升效率产出,也要保障学术权利,促进教师发展,同时,在实现路径上多样化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务聘任政策 环境影响模型
下载PDF
跨层面元素流分析的环境影响模型
2
作者 赵涛 闫海清 苏青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40-47,共8页
企业基础上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导致传统的单层面元素流分析不能适应企业向园区的过渡过程。根据某元素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流动状况,把元素流分析分为生产单元、回收单元、环境单元三个主要单元,并建立适合跨层面元素流分析的PRE-环境影... 企业基础上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导致传统的单层面元素流分析不能适应企业向园区的过渡过程。根据某元素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流动状况,把元素流分析分为生产单元、回收单元、环境单元三个主要单元,并建立适合跨层面元素流分析的PRE-环境影响模型。分析了某元素在生产单元中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回收单元中的再资源化率和环境单元的再利用率,以及它们对自然资源投入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两个因素的影响。最后,对某氯碱企业入驻园区前后的氯(CL)元素流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物质集成方案对企业CL元素流进行改善,结果表明企业在入驻园区后的CL元素利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CL元素的环境影响也得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流分析 PRE-环境影响模型 物质集成 CL元素流
下载PDF
基于环境影响模型的高校教师职务聘任政策分析——以清华生科院方案与北大方案为比较对象
3
作者 田静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14年第6期1-11,共11页
本文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7月出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研究对象,借鉴环境影响模型的政策分析思路,对比北京大学2003年人事聘任与晋升改革方案中的部分特性,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以及政策以外的影响因素三个方... 本文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7月出台的人事制度改革方案为研究对象,借鉴环境影响模型的政策分析思路,对比北京大学2003年人事聘任与晋升改革方案中的部分特性,从政策问题的特性、政策本身的规制能力以及政策以外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近年来高校教师聘任政策变革形成的过程与背景以及实践层面的发展变化,从理念、路径和方案三个方面预测了高校教师职务聘任政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务聘任政策 环境影响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空间几何计算的输变电工程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模型研究
4
作者 江世雄 罗富财 +2 位作者 李霆 刘强 翁孙贤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期185-189,共5页
由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因素众多,常规的环境影响模型无法准确计算其权重指标,为此提出基于空间几何计算建立新的输变电工程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模型。构建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确立三项输变电工程重大变动综合指标。基于空间几何计算确定指... 由于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因素众多,常规的环境影响模型无法准确计算其权重指标,为此提出基于空间几何计算建立新的输变电工程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模型。构建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确立三项输变电工程重大变动综合指标。基于空间几何计算确定指标权重,得到权重指标计算方法。建立环境影响模型,根据灰类系数得知影响因素在环境影响模型中的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误差仅为3.6%,该模型能够减少模型误差,更准确地判断输变电工程是否涉及重大变动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几何 几何计算 输变电工程 重大变动 环境影响模型
下载PDF
基于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的电力消费和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建军 李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8-632,共5页
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人口和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作为清洁二次能源的电能,其消费使用量的多少影响着能源消费结构,进而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因此,电力消费强度和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是电力工业低碳之路需要考虑的... 碳排放量、能源消费量、人口和经济增长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而作为清洁二次能源的电能,其消费使用量的多少影响着能源消费结构,进而影响着能源消费量。因此,电力消费强度和碳排放量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是电力工业低碳之路需要考虑的问题。利用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RIPAT),通过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测算碳排放量、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电力消费量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碳排放影响系数。研究发现,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电力消费量和能源消费量之间的比值每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碳排放总量1.207%、0.901%以及?1.188%的变化,因此,在未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放缓、国民经济保持7%以上较快发展的情况下,减少碳排放的途径应该从技术因素入手,通过提高电能占使用能源的比率、提高化石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碳排放 电力消费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道路交通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楼文高 《交通环保》 2004年第3期3-5,27,共4页
根据影响道路交通环境的各单项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 ,利用随机分布理论生成足够多用于神经网络建模的样本数据。应用非线性模拟性很强的BP神经网络技术对道路交通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克服了物元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和... 根据影响道路交通环境的各单项评价指标及其分级标准 ,利用随机分布理论生成足够多用于神经网络建模的样本数据。应用非线性模拟性很强的BP神经网络技术对道路交通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克服了物元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受人为因素影响等缺陷 ,提高了综合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评价实例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环境 BP神经网络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样本
下载PDF
核设施正常工况下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简介及应用举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稳林 曹建主 方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0-96,107,共8页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号安全报告所推荐的核设施液态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并对排入河流的情况作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核设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号安全报告所推荐的核设施液态放射性物质在地表水中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并对排入河流的情况作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在核电站的选址阶段,可以先使用较简单和保守的方法进行计算,这样需要的现场数据较少,得到的结果偏向保守。如果该结果符合筛选要求,则不必进行进一步的计算,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如果该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可采集较多的现场数据后使用较精细的模型来计算,或者采取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液态放射性流出物 核设施
下载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型发展现状 被引量:3
8
作者 夏静 《绿色科技》 2016年第8期87-89,共3页
指出了影响预测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预测模型的应用减少了预测的计算量,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简单介绍了大气、水、噪声的几个主要预测模型,并且探讨了这些预测模型的特点,以期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型 建设项目
下载PDF
用于评价放射性物质排放对环境影响的通用模型
9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7,共1页
200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出版。
关键词 《用于评价放射性物质排放对环境影响的通用模型 书刊评介 国际原子能机构 环境影响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东北三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和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和情景分析法
10
作者 刘畅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1期348-358,共11页
东北三省是“双碳”目标下碳减排工作的重点区域。利用STIRPAT(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2000—2021年东北三省各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截止到2040年以前、均衡情景下东北三省各省的碳排放趋势。模... 东北三省是“双碳”目标下碳减排工作的重点区域。利用STIRPAT(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对2000—2021年东北三省各省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情景分析法预测截止到2040年以前、均衡情景下东北三省各省的碳排放趋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只存在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影响因素;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强度、人均GDP是各省的共同影响因素;各省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组合;各省影响因素的促进作用存在省份差异性。预测结果表明:碳排放量同期数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各省的碳排放量曲线都呈现出倒“U”形并能够看出明显的峰值;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碳达峰的时间都为2012年,而辽宁省碳达峰的时间为2025年。针对分析和预测结果,提出能源、社会经济、区域协调3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IRPAT(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碳排放 碳达峰 情景分析法 趋势预测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丁翠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0,61,共5页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 基于1999—2011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基础上,考察现阶段中国城镇化、居民消费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与区域差异,城镇化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不显著,居民消费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亦存在着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且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距拐点还有一段距离;城镇化水平提高能抑制居民消费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且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地区,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居民消费 人均消费水平 环境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温室效应 循环经济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NPP估算——基于机器学习优化CASA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专 胥焘 +5 位作者 黄应平 肖敏 张家璇 周爽爽 席颖 熊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4-2478,共15页
三峡库区蓄水后,其生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消落带植被固碳量作为衡量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库区碳循环与生态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接受光照的时间有所差异,且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传统的CASA模型在计算... 三峡库区蓄水后,其生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消落带植被固碳量作为衡量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库区碳循环与生态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接受光照的时间有所差异,且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传统的CASA模型在计算消落带植被固碳量时,存在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计算不够精确等问题。以三峡库区香溪河陡坡消落带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耦合RBFNN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与CASA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的新方法(RBF-CASA)。基于RBFNN建立环境影响因子模型,借助高程数据及植被指数等特征计算适合消落带区域的环境影响因子。结合CASA模型中温度和水分胁迫因子,提高植被在像元尺度上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估算精度,并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BF-CASA模型估算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730(P<0.01,n=32)。对比原始CASA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10.99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降低了23.861,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RMSE)降低5.1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降低1.12%。使用提出的RBF-CASA模型在库区水位落干期(7—8月份)进行固碳量估算,结果表明:NPP月均值在66.234—134.144g C/m^(2)之间,NPP随着高程的增加呈现起伏变化,其总量在150—155m之间达到峰值,均值在170m以上区域最高。在2021年9月植被NPP均值为35.883g C/m^(2),2022年9月植被NPP均值为25.964g C/m^(2),由于降雨量减少、长江水位下降,在2021—2022年间植被恢复情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库区碳循环、生态净化及生态修复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过程的遥感模型(CASA) 机器学习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无人机 环境影响因子模型
下载PDF
北京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张云秀 岳瑞波 +1 位作者 杨虹 马旭腾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176-178,共3页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阶段。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IRPAT)模型可以根据...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阶段。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and Technology,STIRPAT)模型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增加自变量,更好地分析相关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北京市为研究区,通过构建扩展的STIRPAT模型,分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人均汽车保有量、城市化率、第三产业GDP占比、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关系,并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分解法分解能源消费强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对人均碳排放量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总体来看,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 北京市
下载PDF
基于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83-89,共7页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 基于2006-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应用时空加权回归模型(GTWR)实证考察了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解释变量的时空系数估计值显著,波动性较为稳定,符号与预期一致,各驱动因素及其外溢效应在不同区域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梯度分布。若实现区域差异化碳减排,需要充分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外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外溢性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 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下载PDF
常住人口家庭规模与年龄结构对城市居民用电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振 龚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52-1258,共7页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分析常住人口家庭规模与年龄结构对城市家庭用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用电具有显著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家庭中增加一名成员将使家庭人均用...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分析常住人口家庭规模与年龄结构对城市家庭用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用电具有显著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家庭中增加一名成员将使家庭人均用电降低10%~20%,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居民家庭电力消费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同年龄常住人口对居民用电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具有不同的贡献,其中儿童>少年>中年>老年>青年。家庭人均用电受家庭人均支出和制冷度日数的影响,且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政府在实际调控过程中应制定一种同时考虑到家庭异质性和居民用电消费习惯的综合措施来控制城市居民用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电力消费 年龄结构 家庭规模经济 可拓展的随机性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下载PDF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实用方法研究
16
作者 傅仲逑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Z2期32-37,共6页
环境质量是衡量环境优劣的标志,环境污染的程度一般以环境质量评价来衡量。那么,环境质量状况如何来评价呢?本文详细介绍了三大类模型方法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指数模型 分级聚类模型 环境影响分析模型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辽宁省金融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辽宁省地级市十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施展骞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7期103-107,共5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国内外压力,如何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我国面临的现实挑战。金融发展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因此需要厘清金融发展与碳排放...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国内外压力,如何平衡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我国面临的现实挑战。金融发展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因此需要厘清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基于2012—2021年辽宁省所有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改良下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占GDP比重两个角度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探讨辽宁省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人均GDP和其他变量后,提升辽宁省地级市金融发展水平对碳减排起促进作用,但当前辽宁省处于环境库兹涅茨理论倒U型的初期阶段,即经济发展带来更高的碳排放,且并未进入碳排放下降的拐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同步等问题。因此,本文建议强化各地级市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推动辽宁省区域信息共享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碳排放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碳减排 产业结构
下载PDF
云南省城市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以云南省地级市面板数据为例
18
作者 陈婷霞 兰睿璇 +1 位作者 薛哲 王聚蜻 《现代营销(下)》 2021年第8期126-129,共4页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国内外压力,因而需要厘清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本文基于2008-2018年云南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改良下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系统GMM模型分...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发展低碳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国内外压力,因而需要厘清金融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本文基于2008-2018年云南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环境影响评估模型改良下的多元回归模型,通过系统GMM模型分析,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等角度对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控制了人均GDP和其他变量后,云南省地级市金融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作用。因此,各地级市金融机构应努力强化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云南省金融事业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碳排放 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下载PDF
陕西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预测
19
作者 李思瑶 汪红梅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9期224-228,共5页
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00—2021年陕西省碳排放量并研究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并探索出5条减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碳排放量在2000—2021年呈上升趋势;驱动因素作用排序为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能耗强度、产业结构、城镇化... 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2000—2021年陕西省碳排放量并研究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并探索出5条减排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碳排放量在2000—2021年呈上升趋势;驱动因素作用排序为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能耗强度、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以及人口数量;陕西省在高碳、基准、低碳3种情景下均可实现碳达峰,碳排放量分别为6.968 5×10^(8) t、6.636 6×10^(8) t、6.314 5×10^(8) t。因此,合理规划发展进程,注重技术进步,并严格控制产业和能源结构比例,对于陕西省顺利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量 驱动因素 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STIRPAT)模型 情景预测
下载PDF
中国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玉涛 王丰川 +1 位作者 洪静兰 孙明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179-7184,共6页
主要分析了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与数据库构建现状,针对当前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关键薄弱环节即不确定性分析、本土化数据库构建、本土化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指出了利用泰勒系列展开模型进行符... 主要分析了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与数据库构建现状,针对当前我国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关键薄弱环节即不确定性分析、本土化数据库构建、本土化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构建,指出了利用泰勒系列展开模型进行符合我国产业链生产现状的精确、完整、具有代表性、具有时空动态特征的生命周期数据库构建的必要性;并指出需要根据我国国情(例如:环境、地理、人口、暴露等)来构建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LCA) 不确定性分析 数据质量 生命周期清单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