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流密集城区街道步行环境感知评价研究
1
作者 杨晓川 闫志宽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从行人环境感知的角度评价人流密集城区街道步行环境,有利于优化行人步行体验、促进城市街道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广州市高校周边人流密集的5个临近地铁站的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EFA分析法和IPA分析法从行人步行环境感知视角评价其步行环... 从行人环境感知的角度评价人流密集城区街道步行环境,有利于优化行人步行体验、促进城市街道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广州市高校周边人流密集的5个临近地铁站的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EFA分析法和IPA分析法从行人步行环境感知视角评价其步行环境体验。结果表明,人流密集城区街道步行环境感知可分为车道及尺度因子、步道接触因子、底层建筑因子、道路分隔因子四个维度;行人对街道步行环境总体重视程度较高,体验评价一般,从环境服务角度来衡量,仍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通过感知差异分析,提出优化道路过渡空间层级、步行空间体现人文关怀、提供多层次步行体验空间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流密集街道 步行环境感知评价 EFA分析法 IPA分析法
下载PDF
生活环境感知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会娟 戴媛媛 曲双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9-97,共9页
传统的生活环境监测指标虽然涉及多个方面,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考虑居民对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以生活环境感知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和人际关系软环境4个维度构建了全新的生活环境感知研究体系.调查结果基于北... 传统的生活环境监测指标虽然涉及多个方面,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考虑居民对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以生活环境感知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居住环境和人际关系软环境4个维度构建了全新的生活环境感知研究体系.调查结果基于北京市两次调研数据,2009及2013年,第一次实现了感知指数的可比较性,均采用Fuzzy AHP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模型分析,对前后两个年份的民众生活环境感知进行尝试性探索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环境感知评价 多维测度 FUZZY AHP 动态比较
原文传递
社区认同、环境情感结构与城市形态发生学机制研究——基于上海曹杨新村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孟永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54,共12页
从居民主体的环境感知评价角度,运用结构关系方程模型法(SEM)构建社区认同概念框架,并以随机等距选取的上海曹杨新村973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区认同"形成过程中居住环境因素与社区居民主体感知的相互建构对社区城市形... 从居民主体的环境感知评价角度,运用结构关系方程模型法(SEM)构建社区认同概念框架,并以随机等距选取的上海曹杨新村973户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社区认同"形成过程中居住环境因素与社区居民主体感知的相互建构对社区城市形态的形成、影响、适应(或调整)的互动机制。通过对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和检验,模型显示为可接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居住环境以及在场进行的居民感知对社区认同均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正向的相关关系,但已经转变为潜在结构。社会分层的群组分析则表明,不同社会分层社区认同、环境情感结构的作用机制存在结构差异,从而在城市居住社区形成多元差异化的社会更新、城市更新的底层内源的发生学动力。结论不但丰富了城市居住社区主客体互动的理论认知,对城市形态和城市形态发生学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感知评价 社区认同 环境情感结构 形态发生学 曹杨新村
下载PDF
高校校园的户外空间评价与更新设计研究:以安徽工程大学为例
4
作者 李茜 侯琪玮 +2 位作者 付晓惠 赵怡君 李心莹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30-37,共8页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且其对于校园环境质量和人文品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义差异法(SD法),通过设定3类18组评价因子,对安徽工程大学校园使用频率较高的2处户外空间进行调查评价;结合参量实... 高校校园户外空间是师生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且其对于校园环境质量和人文品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义差异法(SD法),通过设定3类18组评价因子,对安徽工程大学校园使用频率较高的2处户外空间进行调查评价;结合参量实态分析的数据,评价和剖析了户外空间的特质、环境与美观对于师生感受的影响程度;总结了其空间布局中的痛点问题;以规划设计的理论进行引导,对校园中的无效空间提出了优化策略与更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析法 校园户外空间 环境感知评价 优化与更新
下载PDF
A Service Sel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Availability-Aware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其博 王文彬 +1 位作者 邹华 杨放春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1年第1期87-94,共8页
Service composi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resource sharing and node collabo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environ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shorten the response time of ... Service composi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way for resource sharing and node collaboration in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environ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shorten the response time of composite service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ode environments and network environments that affect the component services' availability,and then proposes an Environment-awar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Service Availability (EQEM-SA).In addition,based on EQEM-SA,a service field concept is proposed as well as the availability attenuation equation,where the availability value is considered as the field strength.Then the service selection approach based on service field model is presented.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related references,and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evaluations indicate that our approach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failure rate and shortens the service del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TS AVAILABILITY service field service selec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