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重构——基于国际私法的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志强 《西部法学评论》 2009年第6期87-90,95,共5页
在国际环境法的现行体系中,"国际环境损害责任"问题可以说是最薄弱的环节。在众多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大多以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欠缺实质上的约束力。对有限的硬法性质的规定,也是以"国家责... 在国际环境法的现行体系中,"国际环境损害责任"问题可以说是最薄弱的环节。在众多的国际环境条约中,"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大多以软法的形式表现出来,欠缺实质上的约束力。对有限的硬法性质的规定,也是以"国家责任"的形式体现,缺乏实际的执行力。这种实然状态下的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因而,以往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中国家责任的惟一性,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多元化乃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私法化 冲突规范
下载PDF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倾向 被引量:2
2
作者 茸宇 《天津法学》 2018年第2期26-31,共6页
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理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责任的必要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多样化,不严格适用过错原则。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呈现出私法化的趋势。在引入损失分担原则后,严格责任被适度... 不同于传统国际法理论,国际环境损害责任不以国际不法行为作为责任的必要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多样化,不严格适用过错原则。在这些特点的影响下,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呈现出私法化的趋势。在引入损失分担原则后,严格责任被适度软化,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归责原则实现重构,私法化倾向大致体现三个方面,国际法委员会的立法态度,国际造法性条约实践及其解纷方式,责任制度的模式选择。私法化趋势应强化国家补充责任理论的运用,坚持损失分担和风险预防原则,适度软化严格责任,赋予解纷机制以污染者付费的内涵,还需正视传统国家责任理论的运用,加强国际环境法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有机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国家责任理论 严格责任 损失分担机制 私法化趋势
下载PDF
国际环境损害归责制度的变迁
3
作者 李晓静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自进入到国际法的视野以来,其归责问题始终是国际法委员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尽可能保障受害方的损失得到相应补偿的角度,国际法的归责制度也在朝着明确的归责原则、合理的损失分担制度、充分的损...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制度自进入到国际法的视野以来,其归责问题始终是国际法委员会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从尽可能保障受害方的损失得到相应补偿的角度,国际法的归责制度也在朝着明确的归责原则、合理的损失分担制度、充分的损害赔偿的方向逐步演变。本文追踪了这一变迁的过程,厘清了国际环境损害归责制度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 归责制度 损失分担
下载PDF
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下的损失和损害:超越责任和赔偿
4
作者 孙林林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9,共17页
损失和损害与减缓、适应一起构成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的三大支柱。但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并没有对损失和损害进行定义。在气候变化影响相关损失和损害华沙国际机制下,损失和损害的范围是开放的、类型是多样的。且不同于国际环境法下... 损失和损害与减缓、适应一起构成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的三大支柱。但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并没有对损失和损害进行定义。在气候变化影响相关损失和损害华沙国际机制下,损失和损害的范围是开放的、类型是多样的。且不同于国际环境法下的环境损害,气候变化损失和损害不限于物理损害,其重心也不在于责任和赔偿,而在于全面风险管理。在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损失和损害问题形成了竞争性的话语:发展中国家聚焦于责任和赔偿,发达国家聚焦于风险和保险。风险管理已经被纳入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相比之下,责任和赔偿问题欲进入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的范畴存在政治和法律上的障碍。不过,责任和赔偿问题是否最终出局或者回归将取决于目前选择的道路能否在实际运行中满足“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有关气候正义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损失和损害 华沙国际机制 环境损害国际责任 损失和损害基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