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一代走入绿色阵营——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研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沐阳 《新闻传播》 2011年第4期151-152,共2页
环境与人类的生存休戚与共,而公民的环境意识是一个地区环保水平、环境状况的主要标志之一。个人的意识必然受到组织、社会的影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众意识,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本文试图从环境教育的其中一面——环境... 环境与人类的生存休戚与共,而公民的环境意识是一个地区环保水平、环境状况的主要标志之一。个人的意识必然受到组织、社会的影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众意识,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本文试图从环境教育的其中一面——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环境社会宣传体系出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走访等形式,对组织、社会因素在15-35岁青年人环境意识问题上起的作用探索,继而尝试挖掘改善和提高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途径。本次课题,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体中搜罗它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态度和处理、传播模式,配合对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数据,提出如何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社会氛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环境生态意识 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 测评
下载PDF
河南省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测评体系的建立及量化分析
2
作者 袁伟 鄂正阳 +3 位作者 张杉 张静雯 侯丽君 周燎原 《价值工程》 2015年第18期36-38,共3页
本文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区域特点、地方政府四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测评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综合评价河南省19个地区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评价结果对经... 本文从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区域特点、地方政府四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测评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选取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综合评价河南省19个地区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评价结果对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公民 环境生态意识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环境生态意识的研究——以宁波市部分农村为蓝本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祯琪 《现代化农业》 2017年第9期40-41,共2页
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培养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让农民树立环保责任心显... 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自提出以来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培养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让农民树立环保责任心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环境生态意识 农民
下载PDF
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
4
作者 徐琳 刘越 宋慧茹 《中国市场》 2016年第12期165-167,共3页
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六个行政区公众为目标对象,建立环境生态意识测评体系,结合相关统计软件,运用基于线性加权平均法的综合测评法测评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水平,对影响因素做方差分析,对显著影响因素做多元计量分析,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各... 文章以安徽省蚌埠市六个行政区公众为目标对象,建立环境生态意识测评体系,结合相关统计软件,运用基于线性加权平均法的综合测评法测评公众的环境生态意识水平,对影响因素做方差分析,对显著影响因素做多元计量分析,得到不同影响因素下各组别人群环境生态意识的强弱,得出结论并探讨改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意识 影响因素 蚌埠市
下载PDF
现代网络新媒体对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黄佳蓉 《当代化工研究》 2020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随着我国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得其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所起作用,并提出利用现代网络新媒体技术来提高公众环境生态... 随着我国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极大降低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使得其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对于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形成过程所起作用,并提出利用现代网络新媒体技术来提高公众环境生态意识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意识 网络新媒体 影响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研究
6
作者 惠宇恒 林燕 +1 位作者 丁越 李鲜花(指导) 《西安翻译学院论坛》 2021年第2期70-74,共5页
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对大学生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现状做初步调查了解,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较为一般,且关注度不高,仍有待加强和提高... 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等对大学生环境生态保护意识的现状做初步调查了解,并对相关影响因素做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较为一般,且关注度不高,仍有待加强和提高。大学生应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积极承担起环境生态保护的责任,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投身于环境生态保护的具体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环境生态意识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把培育环境生态意识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7
作者 杨美云 邓寒峰 《当代教育与文化》 1995年第1期63-65,共3页
高校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其内容以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等为主.随着德育教学的开展,广大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德育教学方面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德育研... 高校德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其内容以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等为主.随着德育教学的开展,广大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德育教学方面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德育研究上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生态意识 德育教学 重要内容 环境生态 现代文明意识 环境意识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生态环境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者
下载PDF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融入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探究
8
作者 吴萍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第6期33-35,共3页
落实生态环境教育能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生活实际当中,提高其核心素养,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分析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重... 落实生态环境教育能帮助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将绿色环保理念渗透到生活实际当中,提高其核心素养,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为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分析加强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总结以及经验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教师可以通过寓“生态意识教育”于课堂导入环节、试题讲解分析、课外资源分享、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总结评价、课后复习巩固等环节之中,高举树人教育旗帜,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教学策略
下载PDF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辽宁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辽环发〔2024〕2号)
9
作者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8期35-48,共14页
各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局,沈抚示范区生态环境局、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质,规范我省特色科普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制定了《辽宁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 各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局,沈抚示范区生态环境局、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和科学素质,规范我省特色科普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省生态环境厅、省科技厅制定了《辽宁省生态环境科普基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意识 科普基地 科技局 科学素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示范区 通知 辽宁省
下载PDF
广东:环境教育造就经济强省的生态文明底色
10
作者 杨中艺 《环境教育》 2024年第9期20-21,共2页
环境教育有效助力广东建设经济强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打造经济强、生态兴的“美丽广东”。自1989年成为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大省以来,广东省的GDP已经连续35年排名全国第一。众... 环境教育有效助力广东建设经济强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打造经济强、生态兴的“美丽广东”。自1989年成为地区生产总值(GDP)第一大省以来,广东省的GDP已经连续35年排名全国第一。众所周知,经济发展一般会对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个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程度通常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加剧。例如,广东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2007年,GDP比上年增长14.5%,占全国比重1/8。与此同时,广东省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接纳了全国12.16%的废污水排放量和5.70%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均远超广东省陆域面积占全国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意识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区域环境质量 经济强省 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 陆域面积
下载PDF
农民背景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农药施用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龚继红 黄梦思 +1 位作者 马玉申 孙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6-551,共6页
规范农民的农药施用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从农民生产行为理论出发,运用湖北省和海南省8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施药农民背景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农药施用行为(农药安全间隔期执行、施药浓... 规范农民的农药施用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从农民生产行为理论出发,运用湖北省和海南省8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施药农民背景特征、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农药施用行为(农药安全间隔期执行、施药浓度配制、施药后剩余农药处置)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民性别、文化程度、种植规模和家庭人口数等背景特征对其农药施用行为影响显著;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仅显著影响其农药施用行为,而且对农民背景特征和农民农药施用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背景特征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农药施用行为
下载PDF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测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志娟 李傲 +1 位作者 李楚瑛 赵元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7-222,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文章基于2017年820份实地和网络调研数据,在构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运...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文章基于2017年820份实地和网络调研数据,在构建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算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和Ols模型对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综合得分均值仅为39.35分,说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影响因素方面,个人特征中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特征中的家庭总收入,其他特征中的购买食品时是否关注绿色农产品标识和绿色农产品占农产品消费支出的比例等因素对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 熵值法 TOBIT模型 OLS模型
下载PDF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研究——以江苏省321户无公害韭菜种植户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学玉 李世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106,117,共4页
以321个无公害韭菜生产户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不足,只具有浅层的生态环境意识;年龄在55岁以上的群体、小学及以下文化... 以321个无公害韭菜生产户为样本,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江苏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能力不足,只具有浅层的生态环境意识;年龄在55岁以上的群体、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最低;与农业面源污染程度更严重的苏北地区和经济更为发达的苏南地区相比,苏中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农产品生产户 生态环境意识 江苏省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成因和对策分析——以赣中农村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水芬 朱丽雪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4-176,共3页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的建设要求农民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意识。本文以赣中农村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揭示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现状,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促进农民生态环境意识提高的建议,力求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生态环境意识
下载PDF
简论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振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7期35-36,共2页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特别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大学生是...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特别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意识 大学生 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建设 民主法治 高校
下载PDF
文学的绿色之路——论文学创作的生态环境意识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植朝 詹贤武 《新东方》 2002年第4期43-47,共5页
生态文学的诞生,使文学创作的指向从以人为反映对象转向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标志着文学又一次迎来了大转折大变革时期。环境描写在凸现作品的地域环境的同时又反映出特定时期人类的生态环境观,体现出作家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态度。因此从... 生态文学的诞生,使文学创作的指向从以人为反映对象转向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标志着文学又一次迎来了大转折大变革时期。环境描写在凸现作品的地域环境的同时又反映出特定时期人类的生态环境观,体现出作家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态度。因此从环境生态的角度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以透视人类的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的特点,将为文学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为21世纪的文学创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为文 生态文学 文学文本 作家 环境描写 时期 论文 参照 生态环境意识
下载PDF
阳江市江城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调查研究
17
作者 杨岳 关成立 陈兴汉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2期124-125,121,共3页
为响应阳江市进一步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行为、资源节约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以及政府行动等方面对阳江市江城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响应阳江市进一步加快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步伐,创建广东省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知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行为、资源节约意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以及政府行动等方面对阳江市江城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掌握了该地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影响因素,并就分析结果提出了加强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意识 调查分析 园林城市 阳江市江城区
下载PDF
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及其在《宋大诏令集》里的新寓意
18
作者 厚宇德 王盼 《宋史研究论丛》 CSSCI 2012年第1期423-435,共13页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人类在可利用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现实主义的实用智慧结晶。即使在充满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文化中它也具有坚实的存在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国古已有之。北宋是令人向往的历史时期之一。重文轻武、文人...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人类在可利用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现实主义的实用智慧结晶。即使在充满人类中心论思想的文化中它也具有坚实的存在空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国古已有之。北宋是令人向往的历史时期之一。重文轻武、文人治世、名流辈出,国家藏富于民而百姓相对富庶,科技进步、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社会文化与娱乐生活空前丰富多彩……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古代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获得了若干新寓意。《宋大诏令集》中有数篇直接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诏令,其中富含当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新理念,有的与今天生态环保思想极为相近。这是封建赵宋王朝时期中华文明进步的表现之一,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大诏令集》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观
下载PDF
知行合一 个性体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效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凯国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第11期72-73,共2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需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知行合一的原则下,根植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参与有效的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需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在知行合一的原则下,根植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参与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明确学生公民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使其自觉融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在学习和实践中争当环保小卫士——知行合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小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并从学校到家庭,到社区,发挥辐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教学实践 个性体验 小学高年级学生 知行合一 生态环境意识 环保理念 素质教育 公民意识
下载PDF
环境—生态意识进步与价值—道德观念更新——兼谈解决“非人类中心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论争的新思路
20
作者 杨耀坤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6-20,共5页
生态系统无中心要素的原理 ,决定了全球人化自然系统生态平衡的实现 ,须以整体无中心为前提。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 ,既要依靠自我中心的人类实践活动 ,又须在“广义道德关怀”指导下 ,以人的实践消除“人类中心”的痕迹。于是 ,广义道德... 生态系统无中心要素的原理 ,决定了全球人化自然系统生态平衡的实现 ,须以整体无中心为前提。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 ,既要依靠自我中心的人类实践活动 ,又须在“广义道德关怀”指导下 ,以人的实践消除“人类中心”的痕迹。于是 ,广义道德关怀成了问题解决之关键 ,而将价值主体和道德客体扩展到非人类生物 ,则是建立广义道德关怀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意识 价值-道德观念 非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