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及其环境行为和效应
1
作者
刘振海
张展华
+3 位作者
袁语欣
朱盼盼
陈威
张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1-2184,共14页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超细颗粒
形成机制
结构特征
表征技术
环境行为和效应
环境
修复
原文传递
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微/纳塑料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艳
吴欣宜
+7 位作者
王全龙
巩一潮
黎刚
阴永光
裴志国
宋茂勇
谭志强
张庆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7-1146,共10页
微/纳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有必要确定和评估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以及生态毒性效应。然而微/纳塑料具有的低浓度、小尺寸及容易吸附其他物质等特点,为其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分...
微/纳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有必要确定和评估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以及生态毒性效应。然而微/纳塑料具有的低浓度、小尺寸及容易吸附其他物质等特点,为其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多数分析方法在提供环境样本中微/纳塑料的定性定量信息方面存在成本高、准确性差、时间效率低等问题,而具有无损、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弥补这些方法的不足。但采集的微/纳塑料光谱信号可能会受到环境样本中复杂成分的背景噪声干扰,亟需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机器学习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分析能力,准确性高、应用性广,适用于复杂光谱数据的分类和解析,将机器学习与光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有望成为微/纳塑料分析的可靠方法。首先对常用的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综述,然后系统性地讨论了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生态毒理效应等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有望为环境中微/纳塑料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塑料
光谱分析技术
机器学习
环境
赋存特征
环境行为和效应
生态毒理
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及其环境行为和效应
1
作者
刘振海
张展华
袁语欣
朱盼盼
陈威
张彤
机构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1-2184,共14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1256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22020102004)
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JCJQJC00060)。
文摘
矿物超细颗粒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具有独特的环境行为和效应,对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迁移转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有重要影响.矿物超细颗粒的环境行为和效应与其形成过程和结构特征密切相关.综述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驱动的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介绍了用于表征矿物超细颗粒结构特征的显微镜、光谱、质谱和同步辐射技术,分析了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污染物的吸附、氧化还原和催化转化作用,总结了矿物超细颗粒的食物链积累、生物和生态毒性等环境效应,并对颗粒结晶路径、风险管控和微纳界面调控等重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超细颗粒是连接微观物质与宏观矿物晶体之间的桥梁,全面认识复杂基质中矿物颗粒的环境属性及其与污染物的微观作用机制,有助于指导矿物超细颗粒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从而优化功能材料的设计,促进绿色低碳纳米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
矿物超细颗粒
形成机制
结构特征
表征技术
环境行为和效应
环境
修复
Keywords
ultrafine mineral particles
formation mechanism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environmental effects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分类号
X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微/纳塑料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艳
吴欣宜
王全龙
巩一潮
黎刚
阴永光
裴志国
宋茂勇
谭志强
张庆华
机构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邢台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7-114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2416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076199)。
文摘
微/纳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因此有必要确定和评估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以及生态毒性效应。然而微/纳塑料具有的低浓度、小尺寸及容易吸附其他物质等特点,为其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分析带来了巨大挑战。大多数分析方法在提供环境样本中微/纳塑料的定性定量信息方面存在成本高、准确性差、时间效率低等问题,而具有无损、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的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弥补这些方法的不足。但采集的微/纳塑料光谱信号可能会受到环境样本中复杂成分的背景噪声干扰,亟需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机器学习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分析能力,准确性高、应用性广,适用于复杂光谱数据的分类和解析,将机器学习与光谱分析技术相结合有望成为微/纳塑料分析的可靠方法。首先对常用的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综述,然后系统性地讨论了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微/纳塑料的环境赋存特征、环境行为和效应、生态毒理效应等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有望为环境中微/纳塑料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关键词
微/纳塑料
光谱分析技术
机器学习
环境
赋存特征
环境行为和效应
生态毒理
效应
Keywords
micro/nano plastics
spectral analysis
machine learning
environmental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behaviors and effects
eco-toxicology effects
分类号
O657.31 [理学—分析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矿物超细颗粒的形成机制、结构特征及其环境行为和效应
刘振海
张展华
袁语欣
朱盼盼
陈威
张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机器学习辅助光谱分析技术在环境微/纳塑料研究中的应用
李艳
吴欣宜
王全龙
巩一潮
黎刚
阴永光
裴志国
宋茂勇
谭志强
张庆华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