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环州大村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然 李兴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4,共5页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在云南提出并得到了较好实践,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目的。依据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理论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政策保护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在云南提出并得到了较好实践,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目的。依据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理论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政策保护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加注重生态性,缩小规模、突显文化同质性,尽量避免与其他民族文化出现保护上的交叉,是一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小规模保护策略。建设理念、政策规范性、村民主体意识及加强民族村寨社区建设是保护区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现代化进程中,该模式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州大村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理念 实践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省武定县环州大村为例
2
作者 李然 李兴军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6-21,共6页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其传统村落保护的一种有效模式,环州大村是云南省在贫困山区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典型个案。根据调查,贫困山区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往往面临村貌受损,环境卫生脏、乱、差,人...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其传统村落保护的一种有效模式,环州大村是云南省在贫困山区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典型个案。根据调查,贫困山区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往往面临村貌受损,环境卫生脏、乱、差,人口老龄化严重,村落生计方式简单等困难。在贫困山区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尊重群众意愿是成功的基础,改善生计途径是成功的前提,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建设思路、任务和目标是成功的保证,坚持"村民主导、专家引导、政府领导"的组织原则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环州大村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