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所有关于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后,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规...目的评价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所有关于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后,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规定的文献检索方式,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纳入患者759例,分析结果显示:后路环形融合组与后外侧融合比较,其优良率[OR=2.36,95%CI(1.33,4.17)],P=0.00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改善融合率、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腰椎滑脱角和术后即刻椎间隙高度方面,两种方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绘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倒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尚可。结论与后外侧融合相比,后路环形融合在改善优良率、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多。两者对于改善腰椎前凸角的效果没有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国内所有关于后路环形融合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后,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按照规定的文献检索方式,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纳入患者759例,分析结果显示:后路环形融合组与后外侧融合比较,其优良率[OR=2.36,95%CI(1.33,4.17)],P=0.00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改善融合率、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腰椎滑脱角和术后即刻椎间隙高度方面,两种方式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绘制倒漏斗图,结果显示倒漏斗图基本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尚可。结论与后外侧融合相比,后路环形融合在改善优良率、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方面有着一定优势,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较多。两者对于改善腰椎前凸角的效果没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