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输入型”城市形态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本土化演变:以大连市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
1
作者
刘健琨
出口敦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6期32-47,共16页
历史上源自外来文化的“输入型”城市空间形态在被“移植”至中国城市后,由于文化根基缺失,易与现代主流城市建设脱节,其当代价值与城市更新潜力备受质疑。本研究以街区尺度下源于巴洛克城市的“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以厘清其引入中国...
历史上源自外来文化的“输入型”城市空间形态在被“移植”至中国城市后,由于文化根基缺失,易与现代主流城市建设脱节,其当代价值与城市更新潜力备受质疑。本研究以街区尺度下源于巴洛克城市的“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以厘清其引入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的背景与动因,并以大连市为例,明晰其移植后在形式与功能上的适应性变化,继而提出城市更新建议。研究发现,各种几何形式环形-放射状空间的引入,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欧、美、日等地区城市规划与理论的影响,但都强调象征性与功能性并重。环形-放射状空间在大连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时空连续性,但受地形、交通、规划理念等变化影响,形态与功能趋向独立,关联性减弱,重要程度退居街道网络之后;其延承与变化在城市更新中需辩证考量。最后,研究重新提出“输入型”城市空间的“本土化”概念,并构建了普适性研究模式,为理解相似类型城市形态的演变提供了崭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型”城市形态
环形-放射状空间
本土化
跨文化城市景观
中国城市语境
大连
原文传递
题名
“输入型”城市形态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本土化演变:以大连市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
1
作者
刘健琨
出口敦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
出处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6期32-47,共16页
基金
Reconstructing the Architecture System Based on the Coherence Mechanism of"Architecture-Human-Environment"in the Chinese Context,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2038007)
文摘
历史上源自外来文化的“输入型”城市空间形态在被“移植”至中国城市后,由于文化根基缺失,易与现代主流城市建设脱节,其当代价值与城市更新潜力备受质疑。本研究以街区尺度下源于巴洛克城市的“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以厘清其引入中国东北地区城市的背景与动因,并以大连市为例,明晰其移植后在形式与功能上的适应性变化,继而提出城市更新建议。研究发现,各种几何形式环形-放射状空间的引入,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欧、美、日等地区城市规划与理论的影响,但都强调象征性与功能性并重。环形-放射状空间在大连的城市规划建设具有时空连续性,但受地形、交通、规划理念等变化影响,形态与功能趋向独立,关联性减弱,重要程度退居街道网络之后;其延承与变化在城市更新中需辩证考量。最后,研究重新提出“输入型”城市空间的“本土化”概念,并构建了普适性研究模式,为理解相似类型城市形态的演变提供了崭新视角。
关键词
“输入型”城市形态
环形-放射状空间
本土化
跨文化城市景观
中国城市语境
大连
Keywords
Imported Urban Form
Circular–Radial Space
Localization
Transnational Urbanscape
Chinese Urban Context
Dalian
分类号
TU984.2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输入型”城市形态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本土化演变:以大连市环形-放射状空间为例
刘健琨
出口敦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