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大的奇围长的符号图的圆环染色
1
作者 周欢 朱绪鼎 《数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5-803,共9页
图G的一个圆环r-染色(r≥2)是将G的每个顶点v对应到一个周长为r的圆上的点的一个映射f,使得对于G中任意的边xy,f(x)和f(y)在圆上的距离不小于1.G的圆环色数χc(G)是G存在圆环r-染色的最小实数r.符号图的圆环染色和图的圆环染色基本相同... 图G的一个圆环r-染色(r≥2)是将G的每个顶点v对应到一个周长为r的圆上的点的一个映射f,使得对于G中任意的边xy,f(x)和f(y)在圆上的距离不小于1.G的圆环色数χc(G)是G存在圆环r-染色的最小实数r.符号图的圆环染色和图的圆环染色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对于负边xy,我们要求f(x)和f(y)的对点在圆上的距离不小于1.符号图(G,σ)的圆环色数是使得(G,σ)在圆环r-染色的最小实数r.本文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k和实数ε>0,存在整数g使得对于任意树宽至多为k的符号图(G,σ),如果(G,-σ)的负围长至少是g,那么(G,σ)的圆环染色数至多是2+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图 环染色 树宽 奇围长 负围长
原文传递
早熟凝集染色体环法在山西太原事故受照射者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波 李玉芳 +7 位作者 白娟 周振山 王军良 满秋红 邱丽娟 刘广贤 郭梅 艾辉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3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的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分析方法在辐射事故受照射者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方法:山西太原辐射事故发生后16h收集5名受照射者(1、2、3、4和5号)的外周血,及1号受照者照射后... 目的:探讨药物诱导的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分析方法在辐射事故受照射者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方法:山西太原辐射事故发生后16h收集5名受照射者(1、2、3、4和5号)的外周血,及1号受照者照射后23h的骨髓细胞和24h的外周血,采用冈田酸(Okadaic acid,OA)诱导的PCC方法计数PCC细胞中的PCC-R,以新建立的PCC-R剂量-效应曲线(1~20Gy)估算生物剂量。照射后31d对4名受照射者(2~5号)的PCC-R频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常规染色体双加环(dic+r)、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i,CBMN)分析及物理方法对PCC-R法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最严重受照射者1号的外周血培养仅获得极少量的PCC细胞,而骨髓培养获得了一定数量的PCC细胞。以骨髓细胞PCC-R频率对1号及以外周血PCC-R频率对2~5号进行剂量估算的结果分别为12.4、3.6、3.2、1.7和1.5Gy。2~5号受照者照后31d PCC-R频率与照后16h相比下降幅度分别为51%、69%、69%及44%。结果与用dic+r、CBMN分析及物理方法估算的剂量接近,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结论:经实际应用证明,药物诱导的PCC-R法简便、快速,新建立的PCC-R剂量-效应曲线准确、可靠。该法更适用于较高剂量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且应在照后尽早取血,最好在1个月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事故 早熟凝集染色 生物剂量估算
下载PDF
用早熟凝集染色体环法研究中子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春燕 佟鹏 +4 位作者 苟巧 郝述霞 齐雪松 吕慧敏 张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与中子辐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曲线。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男性2人,取静脉血(肝素抗凝),用中子反应堆分别照射0、1.0、2.5、5.0、7.5和10.0 Gy(...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与中子辐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曲线。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男性2人,取静脉血(肝素抗凝),用中子反应堆分别照射0、1.0、2.5、5.0、7.5和10.0 Gy(剂量率为0.2 Gy/min),照射后的血样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置3 h以进行细胞修复,然后将血样分别接种到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48 h。终止培养前1 h加入500 nmol/L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观察辐射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与照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500 nmol/L的冈田酸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中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直线相关(y=0.097 6x+0.000 3,R^2=0.980 5)。结论: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它可作为生物剂量指示计用于受到中子照射后的剂量估算,特别是在受到大剂量照射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 生物剂量 外周血淋巴细胞 早熟凝集染色
下载PDF
提前获取早熟凝集染色体环快速估算受照剂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汪传高 王治东 +4 位作者 陈茂胜 杜杰 张学清 王仲文 陈英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缩短培养时间,拟合γ射线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 condensation chromosomerings,PCC-R)的剂量-效应曲线,探讨快速估算生物剂量的可行性。方法:^(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剂量为0、1、3、6、10... 目的:缩短培养时间,拟合γ射线诱发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 condensation chromosomerings,PCC-R)的剂量-效应曲线,探讨快速估算生物剂量的可行性。方法:^(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外周血,剂量为0、1、3、6、10、15、20 Gy,照后分别培养44和48 h,收获前1 h加入冈田酸,分别计数PCC-R频率,拟合受照44与48 h的剂量-效应曲线并进行比较。结果:培养44 h较48 h获得的分析细胞数略少,PCC-R率略低于48 h结果(各个剂量点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淋巴细胞PCC-R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0~15 Gy剂量范围内二者之间满足直线方程Y=-0.015 2+0.062 5D(R^2=0.983 9)。结论:缩短培养时间至44 h,PCC-R仍然可以用于15 Gy以内的辐射事故的剂量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辐射 早熟凝集染色 缩短培养时间 剂量-效应曲线
下载PDF
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1例报告
5
作者 幸黔鲁 杨昌键 +1 位作者 杨雯 姜玉武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7年第1期57-58,共2页
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ring14chromosome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自1971年Gilgenkrantz等首次报道以来,截至2012年止,全球累计报道70余例,国内报道仅3例。该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面部特征、发育迟缓、小头畸形和癫痫发作等,... 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ring14chromosome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自1971年Gilgenkrantz等首次报道以来,截至2012年止,全球累计报道70余例,国内报道仅3例。该综合征具有明显的面部特征、发育迟缓、小头畸形和癫痫发作等,有部分患儿可能有眼部异常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严重内脏器官畸形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号染色体综合征 脑电图 癫痫 发作
下载PDF
发育和癌症中染色质环结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答亮 赵慕钧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29-331,共3页
染色质环状结构是真核生物染色质高级结构形式。它与DNA复制过程中的复制子密切相关。在转录调控中,大范围的染色质结构形式控制着转录因子与目标位点的结合。在发育和癌症过程中这种染色质环结构都发生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遗传指令的改变。
关键词 发育 癌症 染色 结构变化 细胞核骨架 SAR
下载PDF
“飞”字牌硅微粉、环氧染色剂声誉卓著
7
《有机硅氟资讯》 2004年第3期34-34,共1页
湖州久立华飞硅微粉有限公司,坚持科技进步,作为全国首家开发生产硅微粉产品的专业企业、全国硅微粉行业标准的制定单位,承担并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硅微粉制造技术的研究,并成为国内硅微粉业龙头企业。
关键词 湖州久立华飞硅微粉有限公司 硅微粉 染色 超细硅微粉 市场
下载PDF
硫酸厂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紫强 张连珍 张珂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8-38,共1页
本文对太原硫酸厂慢性接触SO<sub>2</sub>的40名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触SO<sub>2</sub>的工人其染色体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人组和对照组严重的染色体畸变... 本文对太原硫酸厂慢性接触SO<sub>2</sub>的40名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触SO<sub>2</sub>的工人其染色体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工人组和对照组严重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染色体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 平均频率 着丝粒 硫酸厂 性接触 基因毒性 人类细胞 染色体断裂
下载PDF
染色体畸变
9
作者 胡天喜 《生物学教学》 1988年第1期32-32,共1页
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肉眼无法看见,只能从生物的性状变化来判别它们的存在。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量变化,染色体畸变,在显微镜下肉眼可见。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部分染色体畸变... 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肉眼无法看见,只能从生物的性状变化来判别它们的存在。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量变化,染色体畸变,在显微镜下肉眼可见。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部分染色体畸变可引起基因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双着丝点 无着丝点 数量变化 染色 微核 间期细胞 畸变图像
下载PDF
吸虱亚目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孙佳宁 董文鸽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8-388,共11页
吸虱是真兽类哺乳动物体表的专性寄生虫,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物种数量高达540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在NCBI中已收录15种吸虱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独特的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发生剧烈的裂化现象,形成数目不等的微环染色体。本... 吸虱是真兽类哺乳动物体表的专性寄生虫,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物种数量高达540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在NCBI中已收录15种吸虱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其独特的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发生剧烈的裂化现象,形成数目不等的微环染色体。本文综述了15种吸虱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和组成、RNA基因、非编码区以及对吸虱祖先线粒体核型推测的方法和结果。探讨了不同种属间以及与其它昆虫的差异,提出今后对吸虱亚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虱亚目 非典型线粒体基因组 环染色 祖先线粒体核型
下载PDF
^60Coγ线超大剂量照射人离体血早熟凝集染色体环的剂量-效应曲线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波 李玉芳 +3 位作者 刘广贤 黄珊 蒋本荣 艾辉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建立超大剂量了线离体照射后人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CC-R)的剂量一效应曲线。方法外周静脉血样采自3名健康男性,经^60Coγ线(剂量率2.35Gy/min)照射0、1、3、5、8、10、13、16、20、26和30Gy。于37℃恒温箱培养48h... 目的建立超大剂量了线离体照射后人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CC-R)的剂量一效应曲线。方法外周静脉血样采自3名健康男性,经^60Coγ线(剂量率2.35Gy/min)照射0、1、3、5、8、10、13、16、20、26和30Gy。于37℃恒温箱培养48h,收获前1h加入冈田酸以诱导产生早熟凝集染色体(PCC),计数PCC细胞中的PCC-R频率,拟合剂量.效应曲线。结果PCC指数随照射剂量增加而逐渐减少;每细胞PCC—R频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加直N20Gy,〉20Gy后趋于饱和。对所获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所拟合的曲线符合线性模型(上限剂量到20Gy):Y=-0.020+0.052D(γ为每细胞PCC-R频率,D为剂量,Gy)。结论本研究用药物诱导PCC—R法所建立的剂量-效应曲线可估计的上限剂量达20Gy,它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还有待于在今后的辐射事故中实际应用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照射 早熟凝集染色 剂量-效应曲线
原文传递
啤酒酵母复制衰老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宗春 孙艳 庄逢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1-186,共6页
复制衰老是啤酒酵母衰老形式之一,表现出芽痕累积、细胞体积变大、不对称分裂丧失、不育、核仁脆裂和代谢变化等特征.染色体外rDNA环累积是啤酒酵母复制衰老的重要原因,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Sir2蛋白在调节染色体外rDNA环累积、... 复制衰老是啤酒酵母衰老形式之一,表现出芽痕累积、细胞体积变大、不对称分裂丧失、不育、核仁脆裂和代谢变化等特征.染色体外rDNA环累积是啤酒酵母复制衰老的重要原因,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家族成员Sir2蛋白在调节染色体外rDNA环累积、啤酒酵母衰老和寿命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作为去乙酰化反应底物的NAD+正性调节Sir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NAD+代谢产物尼克酰胺对Sir2有负性调节作用,而有尼克酰胺参与的NAD+补救合成途径对于Sir2活性十分重要.目前,已经在人等动物细胞中发现参与这些调节过程的相关蛋白的同源基因,在功能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啤酒酵母的衰老机制研究将为人体衰老的认识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衰老 染色体外rDNA Sir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NAD^+
下载PDF
基于太平洋甲胁虱裂化线粒体基因组推测甲胁虱属祖先线粒体核型
13
作者 孙佳宁 任天广 +1 位作者 陈婷 董文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目的】动物典型的单一染色体线粒体基因组在甲胁虱属Hoplopleura已裂化成多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太平洋甲胁虱Hoplopleura pacifica的线粒体基因组来推测甲胁虱属祖先线粒体核型。【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 【目的】动物典型的单一染色体线粒体基因组在甲胁虱属Hoplopleura已裂化成多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太平洋甲胁虱Hoplopleura pacifica的线粒体基因组来推测甲胁虱属祖先线粒体核型。【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X Ten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太平洋甲胁虱裂化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分析其结构特征与变异情况;用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构建7科7属15种吸虱的系统发育树;用简约法推测甲胁虱属祖先线粒体核型。【结果】太平洋甲胁虱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获得29个基因(11个蛋白质编码基因,16个tRNA基因以及2个rRNA基因),且不均匀地分布于10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上,每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的编码区包括1~5个基因,大小在690~1773 bp之间。甲胁虱属内物种线粒体微环染色体组成差异较小,与吸虱亚目(Anoplura)其他属相比,甲胁虱属线粒体微环染色体的基因组成和基因排列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仅限于tRNA基因。进化树强烈支持吸虱亚目分为两大进化支,一个大的进化支包括甲胁虱科(Hoplopleuridae)、多板虱科(Polyplacidae)、血虱科(Haematopinidae)和微胸虱科(Microthoraciidae),另一个大的进化支包括虱科(Pediculidae)、阴虱科(Pthiridae)和猴虱科(Pedicinidae)。甲胁虱属祖先线粒体核型由12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组成,每个线粒体微环染色体由一个编码区和一个非编码区构成,编码区包含1~6个基因。【结论】本研究首次测定并分析了太平洋甲胁虱裂化线粒体基因组,并与迄今为止测序的另外2种甲胁虱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推测出甲胁虱属祖先线粒体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胁虱属 太平洋甲胁虱 线粒体基因组 线粒体微环染色 线粒体核型 基因组裂化
下载PDF
增强子RNA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霄 杨琼 +5 位作者 谭镇东 谭娅 蒲红州 赵雪 张顺华 朱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84-797,共14页
增强子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能有效促进基因表达。活化的增强子可以转录生成增强子RNA(enhancerRNAs,eRNAs),其合成受到信号系统和信号转录因子的约束。eRNAs与其他转录本(如lncRNAs和mRNAs)相比,其长度更短、稳... 增强子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能有效促进基因表达。活化的增强子可以转录生成增强子RNA(enhancerRNAs,eRNAs),其合成受到信号系统和信号转录因子的约束。eRNAs与其他转录本(如lncRNAs和mRNAs)相比,其长度更短、稳定性更差、组织特异性更强。此外,eRNAs对增强子与启动子之间的染色质环(looping)的形成和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并能促进靶基因的表达。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eRNAs在发育和疾病发生等生物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其功能研究一直进展缓慢,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概述了eRNAs的特征、研究方法和功能特性,探讨了eRNAs作为潜在治疗靶标的可能性,以期为eRNAs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子RNA 转录本 染色 功能特性
下载PDF
HOXD基因簇内一系列CTCF位点反转揭示绝缘子功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象龙 李金环 吴强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8-774,共17页
CTCF(CCCTC-binding factor)是一种重要的染色质架构蛋白,其与绝缘子的方向性结合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三维空间结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向–反向相对方向的CTCF结合位点(简称CTCF位点)可以在染色质黏连蛋白(cohesin)的协助... CTCF(CCCTC-binding factor)是一种重要的染色质架构蛋白,其与绝缘子的方向性结合在哺乳动物基因组三维空间结构形成和维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向–反向相对方向的CTCF结合位点(简称CTCF位点)可以在染色质黏连蛋白(cohesin)的协助下,形成染色质环,介导远距离DNA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染色质拓扑结构域边界区域的CTCF位点呈现反向–正向相背方向分布,发挥绝缘子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CTCF介导染色质环的形成与其绝缘功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DNA片段编辑方法通过设计成对sgRNA(dual sgRNA)构建了一系列HOXD基因簇区域CTCF位点反转的单细胞克隆。定量高分辨率染色质构象捕获实验显示边界区域CTCF位点反转会改变原有的染色质环方向,通过环挤出模型(loop extrusion)形成新的染色质环,引起染色质拓扑结构域边界漂移至新形成的一对反向–正向CTCF位点处。此外,串联排列的CTCF位点可以通过阻碍反方向渗透的黏连蛋白继续滑动发挥绝缘子的功能。RNA-seq实验发现CTCF位点反转引起的局部基因组空间结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基因的表达。上述研究表明相邻两个染色质拓扑结构域边界区域的反向-正向CTCF位点可以通过与各自所在拓扑结构域内相向的CTCF位点形成染色质环,阻碍黏连蛋白滑动,该发现为进一步研究CTCF的绝缘功能和其对基因组拓扑结构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CF 染色 HOXD 绝缘子 CTCF位点反转
下载PDF
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研究进展
16
作者 滕紫藤 王华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疾病。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智力障碍、难治性癫痫发作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发育疾病,而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现从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的类型、临床表型、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 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染色体异常疾病。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智力障碍、难治性癫痫发作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发育疾病,而其致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现从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的类型、临床表型、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为环14号染色体综合征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号染色体综合征 染色体核型 难治性癫痫
原文传递
炎症反应下SATB1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文靖 赵晶华 卜庆盼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22期48-49,共2页
虽然组成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DNA序列,但是却行使着不同的功能,这是由于细胞内的基因差异性表达的结果。真核细胞的DNA被包裹在致密有序的染色质结构中,大约被压缩了10 000倍。DNA复制、转录、修复等生命活动都涉及染... 虽然组成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细胞都具有相同的DNA序列,但是却行使着不同的功能,这是由于细胞内的基因差异性表达的结果。真核细胞的DNA被包裹在致密有序的染色质结构中,大约被压缩了10 000倍。DNA复制、转录、修复等生命活动都涉及染色质结构的不断变化。核基质结合蛋白SATB1,通过与BURs特异结合促使染色质与核基质结合形成高级环状结构,进而作为一个基因靶向停靠的平台调控大量基因的表达,促使细胞发生大范围的基因表达改变。在炎症反应中涉及大量相关炎症因子快速高效的表达。着重探讨了SATB1在炎症反应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B1 染色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无籽西瓜
18
作者 李思温 《天津农林科技》 1991年第1期41-42,共2页
无籽西瓜品质沙甜,可溶性固型物含量为11%~12%,比普通西瓜适口性强,还可大量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无籽西瓜的生产势必提到日程上来。产生无籽西瓜的方法、途径各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激素无籽西瓜;... 无籽西瓜品质沙甜,可溶性固型物含量为11%~12%,比普通西瓜适口性强,还可大量出口为国家换取外汇。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无籽西瓜的生产势必提到日程上来。产生无籽西瓜的方法、途径各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激素无籽西瓜;②染色体易位无籽西瓜;③三倍体无籽西瓜。 1938年中山大学黄昌贤教授首先研究了用0.19%异生长素涂抹普通西瓜的雌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品种 染色体易位 木原均 适口性 生活水准 染色 采种量 花粉管生长 化学诱变 不育性
下载PDF
《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第23卷索引
19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1年第6期I0001-I0002,F0003,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哈萨克族食管癌 癌变 大鼠 染色 肿瘤免疫 辐射损伤 生物辐射效应 小鼠 小家鼠 醇提物 陈兰英 氧化损伤 致突变性 基因表达 蛋白磷酸酶 索引 通检 检索工具
下载PDF
染色质构象解析技术——Hi-C及染色质构象信息提取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文桥 侯越 +2 位作者 张峰 刘宏德 孙啸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19-2327,共9页
真核生物染色质在核内的空间组织形式能影响DNA的空间分布,因而对基因转录、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具有调节作用。目前对这种空间上高度有序的基因组结构的认识还是粗糙的、碎片式的和不完整的。近年,利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发展起来的衍... 真核生物染色质在核内的空间组织形式能影响DNA的空间分布,因而对基因转录、DNA复制等生物学过程具有调节作用。目前对这种空间上高度有序的基因组结构的认识还是粗糙的、碎片式的和不完整的。近年,利用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发展起来的衍生技术——Hi-C技术,是一种研究全基因组范围的染色质相互作用以及探明全基因组的三维结构的分析技术。利用Hi-C技术能够对染色质内部或所有染色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精细分析,从而把基因表达调控引入到空间的、全局性的研究层面,为全面解析与DNA有关的生物学过程的机理开启新的契机。本文主要阐述染色质构象解析技术Hi-C的实验原理、数据处理以及染色质构象信息提取,包括染色质内相互作用情况分析、全基因组基因活性分类、拓扑关联结构域(TAD)和染色质环(chromatin loop),介绍染色质构象信息与基因调控研究方面的国际前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构象捕获 Hi-C 染色质相互作用 拓扑关联结构域 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