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型聚硅氧烷改性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被引量:8
1
作者 余晨曦 赵晨 +5 位作者 陈政翰 朱静 周金龙 姜彦 张嵘 张洪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以端羟基聚硅氧烷(PDMS)、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制得端异氰酸酯基(-NCO)聚氨酯预聚体,再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制得一系列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通过红外光谱、接触角、拉伸试验、动态力... 以端羟基聚硅氧烷(PDMS)、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醚多元醇为原料制得端异氰酸酯基(-NCO)聚氨酯预聚体,再与环氧树脂E-44反应制得一系列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通过红外光谱、接触角、拉伸试验、动态力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合物体系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硅氧烷的引入使得互穿聚合物网络的表面疏水性增强,表面自由能降低,拉伸强度下降但断裂伸长率升高。随着聚硅氧烷用量的增加,聚合物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5℃提高到了-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 力学性能 表面性能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半硬泡沫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花兴艳 王源升 +1 位作者 赵培仲 朱金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5,40,共5页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半硬泡沫。通过FTIR,DMA,SEM研究了IPN半硬泡沫的化学结构、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形态。FTIR分析表明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网络间存在接枝反应。很宽组成比范围内IPN半硬泡沫...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半硬泡沫。通过FTIR,DMA,SEM研究了IPN半硬泡沫的化学结构、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形态。FTIR分析表明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网络间存在接枝反应。很宽组成比范围内IPN半硬泡沫均显示出单一的宽温域玻璃化转变,而且该转变随着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通过SEM发现IPN半硬泡沫泡孔结构形状都比较均一。循环加载压缩发现所有IPN泡沫不仅压缩性能好而且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大变形压缩后泡沫几乎不变形,重复使用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半硬泡沫 相容性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玉玮 王静媛 +1 位作者 栗宜明 汤心颐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6-31,共6页
本文采用同步法合成一系列聚氨脂/环氧树脂(PU/EP)IPN 试样,研究改变多元醇类型,分子量大小,交联剂(3OH/2OH)及催化剂用量等对 IPN 阻尼性能、形态和涂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所采用的多元醇链结构越柔曲、分子量越大... 本文采用同步法合成一系列聚氨脂/环氧树脂(PU/EP)IPN 试样,研究改变多元醇类型,分子量大小,交联剂(3OH/2OH)及催化剂用量等对 IPN 阻尼性能、形态和涂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氨酯所采用的多元醇链结构越柔曲、分子量越大,阻尼温度区间越宽广,涂膜的力学性能也越好。IPN 的互穿程度随交联剂(30H/2OH)的提高而增加,动态力学谱上两个为Tg 转变峰消失变为单一Tg 转变峰,相分离逐渐减少,电镜形态分布证实了上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 阻尼
下载PDF
尼龙6纤维增强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硬质泡沫塑料 被引量:3
4
作者 管云林 邵蕾 +2 位作者 许美萱 郭锦棠 姚康德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960-966,共7页
为改善物理机械性能,将1%重量尼龙6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加入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硬质泡沫塑料中.结果表明:添加少量尼龙6纤维可提高硬质泡沫塑料的压缩强度及150℃下的尺寸稳定性,且尼龙6纤维增强效应较纤维素纤维... 为改善物理机械性能,将1%重量尼龙6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加入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硬质泡沫塑料中.结果表明:添加少量尼龙6纤维可提高硬质泡沫塑料的压缩强度及150℃下的尺寸稳定性,且尼龙6纤维增强效应较纤维素纤维增强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硬质泡沫塑料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丁酯/聚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Ⅰ)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成与相分离 被引量:3
5
作者 马蕊然 苏浩志 谢小林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4-61,共8页
研究了丙酸酸丁酯/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基本反应、相分离以及聚丙烯丁酯的增韧效果.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混合体系 交联剂用量 引发剂 增韧效果 玻璃化温度 环氧基 反应级数 逐步聚合 共混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6
《润滑油》 CAS 2011年第6期39-39,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EP IPN)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所考察了干滑动条件下,两类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HTPDMS)改性后的PU/EP IPN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摩擦学性能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聚氨酯 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摩擦磨损行为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相行为与粘接剪切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管云林 郭锦棠 +1 位作者 邵蕾 姚康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22-127,共6页
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PU/EPIPNs。由DSC、TMA和DDV研究表明,IPNs在高温区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IPNs的相行为与其粘接剪切强度相关。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网络聚合物 相行为 强度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制备和材料拉伸性能 被引量:18
8
作者 施利毅 张剑平 +2 位作者 华彬 王一青 胡炜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75-680,共6页
以聚乙二醇(PEG)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发生接枝反应.采用同步法制备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graft-IPNs).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过程化学反应;研究了... 以聚乙二醇(PEG)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氨酯(PU)预聚体,与环氧树脂(EP)发生接枝反应.采用同步法制备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graft-IPNs).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过程化学反应;研究了graft-IPNs动态力学性能,结果表明graft-IPNs的玻璃化温度(Tg)高于一般同步法制得的普通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这表明接枝结构使PU与EP之间产生更加紧密的网络互穿;研究了接枝结构、PU预聚体含量对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和graft-IPNs应力-应变行为,结果表明graft-IPNs拉伸强度同普通IPNs相比明显提高,当PU/EP(Wt/Wt)小于25/75时,材料拉伸强度随PU含量增加而增大,PU/EP(Wt/Wt)=25/75时,拉伸强度出现最大值,材料呈现“韧性断裂”,PU/EP(Wt/Wt)=50/50时,材料呈现“延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互穿网络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拉伸强度 制备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相行为与断裂拉伸强度 被引量:7
9
作者 管云林 郭锦棠 +1 位作者 邵蕾 姚康德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13-318,共6页
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IPN.由DSC,TMT和动态粘弹仪研究表明,IPN在高温区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IPN的相行为与其断裂拉伸强度相关.并确认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增强了IPN的互... 制备了一系列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IPN.由DSC,TMT和动态粘弹仪研究表明,IPN在高温区存在单一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IPN的相行为与其断裂拉伸强度相关.并确认接枝共聚物的存在增强了IPN的互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网络 聚合物
下载PDF
聚醚型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洪文 朱静 +1 位作者 姜彦 俞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93,共3页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及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经共聚合成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通过改变聚氨酯结构及环氧树脂含量制备系列PU/EP的IPN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聚氨酯中两官能度...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及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经共聚合成了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通过改变聚氨酯结构及环氧树脂含量制备系列PU/EP的IPNs,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聚氨酯中两官能度聚醚用量增加,IPNs体系的亲水性增强、表面自由能增大;此外随着环氧树脂含量增多,整个IPNs体系的疏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氨酯结构以及环氧树脂含量对PU/EP的IPNs材料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接触角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怀山 俞霞 +4 位作者 童丽 唐新华 张小华 莫雄 徐伟箭 《化工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5-249,260,共6页
以N-对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CPMI)和乙二醇单双环戊二烯基醚(EMDCPE)为单体合成了新型共聚物(CPMI-co-EMDCPE),将其作为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体系的固化剂,以期改善互穿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相容... 以N-对羧基苯基马来酰亚胺(CPMI)和乙二醇单双环戊二烯基醚(EMDCPE)为单体合成了新型共聚物(CPMI-co-EMDCPE),将其作为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体系的固化剂,以期改善互穿聚合物网络之间的相容性和热性能。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固化剂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进行表征。对不同固化体系涂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弯曲强度、附着力和抗冲击强度。新型固化剂的加入普遍提高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耐热性能,增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呈现明显的两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聚氯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微观形貌 固化剂
下载PDF
接枝改性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段景宽 倪新梅 +1 位作者 汪根林 江平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14,共6页
研究了双酚A双烯丙基醚(ABE)对脂环族环氧树脂(CER)/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分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PNs)的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改性SIPNs形成的过程及最终固化物的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ABE用量对CER/TM... 研究了双酚A双烯丙基醚(ABE)对脂环族环氧树脂(CER)/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分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PNs)的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改性SIPNs形成的过程及最终固化物的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ABE用量对CER/TMPTMA SIPNs固化过程中的凝胶时间、最终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E的加入没有改变CER/TMPTMA所形成SIPNs的结构,制得的改性SIPNs没有出现明显相分离现象。随着ABE用量的增加,改性SIPNs的冲击性能逐渐提高;当ABE用量为10份时,改性SIPNs的弯曲性能最佳。ABE的加入还改善了改性SIPNs的介电性能,提高了改性SIPNs的电气强度。当ABE用量为20份时,改性SIPNs的电气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不饱和聚酯
下载PDF
接枝和非接枝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1
13
作者 周应先 陈宪宏 +1 位作者 侯清麟 黄金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777-2781,共5页
采用分步法分别制备了接枝和非接枝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研究了不同配比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红外结果显示接枝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分子间形成了氨基甲酸酯的接枝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 采用分步法分别制备了接枝和非接枝聚氨酯(PU)/环氧树脂(EP)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研究了不同配比对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红外结果显示接枝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分子间形成了氨基甲酸酯的接枝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氨酯的引入显著地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当m(PU)∶m(EP)=15∶85时,接枝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拉伸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6.7MPa和22.39kJ/m2),当m(PU)∶m(EP)=10∶90时,非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拉伸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8MPa和19.34kJ/m2);TGA结果证实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非接枝互穿网络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 环氧树脂 聚氨酯 接枝反应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氨酯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Ⅰ.玻璃化转变行为及其形态结构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瑛 茅素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5,共4页
用分步法制备了环氧树脂/聚氨酯(EP/PU)半IPN,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该半IPN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此半IPN中,两组分聚合... 用分步法制备了环氧树脂/聚氨酯(EP/PU)半IPN,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研究了该半IPN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在此半IPN中,两组分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靠近,并伴随有第三个Tg的出现。该半IPN具有两相结构,两相连续程度随组分量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氨酯 互穿网络 玻璃化转变温度 结构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的研究——I、不同聚合物配比的互穿网络性能比较 被引量:24
15
作者 于浩 路太平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对用同步法制备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网络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当环氧树脂与聚氨酯的配比为90:10时,两相相容性好,互穿程度高,综合机械性能提高,并可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氨酯 互穿网络 高聚物 配比
下载PDF
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Ⅱ)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玉玮 王静媛 +2 位作者 栗宜明 张丽梅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
合成了不同类型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通过改变PU中聚乙二醇分子量、3OH/2OH及NCO/OH比值等,研究IPN组份间分子混合程度,采用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及应力应变等测试方法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分子量降低及3OH/... 合成了不同类型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通过改变PU中聚乙二醇分子量、3OH/2OH及NCO/OH比值等,研究IPN组份间分子混合程度,采用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及应力应变等测试方法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分子量降低及3OH/2OH、NCO/OH比的提高,可使相容性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聚醚聚氨酯 环氧树脂
下载PDF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硬质泡沫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运立 邹传品 +2 位作者 苏醒 陈荣虎 李亚男 《聚氨酯工业》 2006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 IPN)硬质泡沫,对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纯聚氨酯硬质泡沫相比,PU/EP IPN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在PU/EP IPN硬质泡沫中,随环氧树脂含量增加,PU/EP IPN... 采用同步法合成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PU/EP IPN)硬质泡沫,对机械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纯聚氨酯硬质泡沫相比,PU/EP IPN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明显提高,在PU/EP IPN硬质泡沫中,随环氧树脂含量增加,PU/EP IPN硬质泡沫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随之增大,当E-39D质量分数增加到24.2%时,PU/EP IPN硬质泡沫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出现最大值;PU/EP IPN硬质泡沫机械强度随材料密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环氧树脂中环氧值的增加,PU/EP IPN硬质泡沫的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网络聚合物 硬质泡沫 机械性能
下载PDF
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型网间交联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Ⅰ)——形态和动态力学行为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荣堂 马嵩 +2 位作者 王静媛 李玉玮 王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1期1036-1038,共3页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中两个网络相互贯穿、缠结,增大了组分间的相容性,使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内移,表现出相当宽的温度(频率)范围,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但由于普通的IPN体系两个T_(g)间往往有一个凹谷,不是一种理想的吸震材科,Scarito... 互穿网络聚合物(IPN)中两个网络相互贯穿、缠结,增大了组分间的相容性,使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内移,表现出相当宽的温度(频率)范围,引起人们广泛注意。但由于普通的IPN体系两个T_(g)间往往有一个凹谷,不是一种理想的吸震材科,Scarito及其同事采用网络间交联的方法提高了凹谷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聚丙烯酸酯 玻璃化转变温度 吸震 动态力学行为 环氧树脂 相容性
下载PDF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伟箭 俞霞 +2 位作者 刘汉平 苗艳茹 熊远钦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制备了新型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DCPDE/PU IPNs)。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固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涂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互穿聚合物... 制备了新型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聚氨酯(PU)互穿聚合物网络(DCPDE/PU IPNs)。采用红外光谱法对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不同固化体系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涂膜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成,提高了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的弯曲强度、附着力和耐冲击性。固化剂的加入改进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的耐热性能。增韧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比改性之前的环氧树脂呈现明显的两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 聚氨酯 互穿网络 微观形貌 固化剂
下载PDF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形态与性能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敏 高俊刚 +1 位作者 李钢 姚子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8-542,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o-CFER/PUIPN)。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m(o-CFER)∶m(PU)=80∶20时,抗冲强度和抗张强度最大,显正协同效应。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此时两相相容性好,互穿程度高,说明力学性能协...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邻甲酚醛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o-CFER/PUIPN)。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m(o-CFER)∶m(PU)=80∶20时,抗冲强度和抗张强度最大,显正协同效应。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此时两相相容性好,互穿程度高,说明力学性能协同效应的大小和网络互穿程度与组分配比有关。动态力学分析表明,PU质量分数在30%以内,玻璃化转变温度(Tg)随着PU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热重分析显示,当m(o-CFER)∶m(PU)=90∶10时,初始分解温度比o-CFER提高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聚氨酯 力学性能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