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冬季PM_(2.5)重污染环流形式分析及防治
1
作者 徐思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3期29-31,共3页
本文以2022年1月28与29日北京地区典型细颗粒物(即PM_(2.5))重污染过程为例,依据大气颗粒物水平和垂直监测数据,常规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高时间分辨率风廓线数据,分析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环流形式,并制定精细化管理机动车与创建扬... 本文以2022年1月28与29日北京地区典型细颗粒物(即PM_(2.5))重污染过程为例,依据大气颗粒物水平和垂直监测数据,常规及加密自动气象站数据和高时间分辨率风廓线数据,分析重污染过程中不同尺度环流形式,并制定精细化管理机动车与创建扬尘治理小组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弱高压场控制下,受低风速、强辐射逆温和下沉逆温影响,北京市冬季PM_(2.5)细颗粒物数量增长迅速;通过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北京市冬季PM_(2.5)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PM_(2.5) 北京地区 重污染 环流形式分析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及其相应的大气环流形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娜 项宝强 +2 位作者 陈红霞 华锋 潘增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4,共8页
首先通过对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Levitus随深度变化的海温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详细描述。另外,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中的风场数据,采取将水平风场分量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的方... 首先通过对英国大气科学数据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和Levitus随深度变化的海温资料的分析,给出了印度洋—太平洋暖池季节变化的详细描述。另外,利用NCEP/NCAR再分析大气资料中的风场数据,采取将水平风场分量分解为无辐散分量和无旋分量的方法,分析了相应于暖池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形式。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第一,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位置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暖池面积在北半球的5月和9月达到两个极大值;无论就海表面温度还是深度而言,该暖池分别存在一或两个强度中心。第二,尽管印度洋—太平洋暖池中间被南亚大陆所间隔,但是暖池上空对流层大气运动对于暖池的季节变化却是作为一个整体响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太平洋暖池 季节变化 大气环流形式
下载PDF
黄河中上游流域夏季异常降水的变化特征及环流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楠 李栋梁 张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4-763,共10页
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地面台站逐日观测资料中选取黄河中上游流域66个台站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黄河中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变化特征、周期分布及影响降水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从中国气象局信息中心提供的全国地面台站逐日观测资料中选取黄河中上游流域66个台站资料,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黄河中上游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变化特征、周期分布及影响降水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旱涝年夏季降水空间分布上差异显著,易涝区位于河套平原,易旱区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2)1960-2008年,流域夏季降水量线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多雨年少雨年相间出现,近50 a中降水整体呈现平稳—少雨—多雨—平稳—多雨—少雨的过程;(3)黄河中上游流域降水变化周期复杂多样,总体以2 a周期振荡为主,异常少雨年多表现为9 a周期振荡,异常多雨年多表现为15 a周期振荡,且流域主周期的空间分布可能与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及流域分布等地理因素有关;(4)丰、枯雨年环流形式差异显著,影响流域降水的环流系统有季风,西太平洋副高,温带气旋及贝加尔湖低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中上游流域 夏季降水异常 小波周期分析 环流形式
下载PDF
两次高温少雨时段环流形势对比分析
4
作者 王冰 王雪松 +1 位作者 张云飞 王喜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33期230-230,共1页
该文通过对四平市2007年与2010年6月两次高温少雨的环流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这两个时段内的平均环流形势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研究结果以期对今后气候预测服务积累经验。
关键词 高温少雨 环流形式 对比分析
下载PDF
2021年11月6日-8日朝阳暴雪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校菊 代浩楠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1期108-110,113,共4页
利用EROR 0.25°×0.25°再分析资料、站点气象资料等,分析了暴雪发生发展过程中环流形式、涡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散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垂直速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以及水汽的配置和输送,总结了影响此次暴雪... 利用EROR 0.25°×0.25°再分析资料、站点气象资料等,分析了暴雪发生发展过程中环流形式、涡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散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垂直速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以及水汽的配置和输送,总结了影响此次暴雪发生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①横槽转竖、低压系统强盛、移动速度慢、持续时间久是本次暴雪过程的主要原因。②200 hPa和500 hPa有弱的整层下沉气流,850 hPa涡度场表现为正涡度中心,850 hPa涡度区内强中心区域对应了强降水的发生区域。③朝阳地区高空散度为正值区,低层散度为负值区。高层散度和低层散度差越大,越有利于降水的发展和维持。④700 hPa的垂直速度场维持强盛的上升运动区,与实况降水量较大时次相对应。⑤朝阳市大部分地区的850 hPa相对湿度达到了90%以上,水汽从西南向东北方向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层结与水汽条件分析 环流形式 垂直剖面
下载PDF
吉林省2007年一次特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梁凤霞 胡长雷 杨俊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24-6527,共4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FY-2C卫星云图产品,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及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能量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07年3月4-5日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FY-2C卫星云图产品,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方法,从环流背景及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动力条件、能量条件和水汽条件等方面,对2007年3月4-5日的特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南北槽合并配合地面河套倒槽,加之西南急流携带大量水汽北上和水汽的垂直输送是3月4-5日特大暴雪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强烈的上升运动为降雪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条件,降雪前期的高温为此次降雪积聚了大量的能量,而高值的假相当位温又对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提供了很有利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雪 环流形式 急流 切变 灾害性天气
下载PDF
2004~2010年青海省短时强降水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朱玉军 徐亮 +3 位作者 苏永玲 张芳 郑平 刘雪梅 《青海科技》 2011年第4期63-69,共7页
本文对2004~2010年160站次青海省短时强降水资料分析表明,短时强降水随时间变化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东部农业区和青南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次数最多,占年总次数的86%,且主要出现在5~9月。在空间分布上暴雨有两个多发中心:一个是地处青... 本文对2004~2010年160站次青海省短时强降水资料分析表明,短时强降水随时间变化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东部农业区和青南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次数最多,占年总次数的86%,且主要出现在5~9月。在空间分布上暴雨有两个多发中心:一个是地处青南高原东南部的久治、河南、同仁等地,另一个是位于青海省东部的湟中、西宁、大通、互助、化隆等地。造成短时强降水的主要高空环流形势有巴湖横槽型、两槽一脊型、西风气流多波动型、两高之间切变型和两脊一槽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高空环流形式 青海省
下载PDF
青海省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分型及其预报 被引量:5
8
作者 保广裕 戴升 +3 位作者 张吉农 达成荣 傅生武 李有宏 《青海气象》 2002年第2期2-5,29,共5页
统计1980~2000年(10~5月)共21年的冬半年青海省寒潮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冷空气活动路径和气候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寒潮天气档案,总结出预报青海省寒潮天气的天气学和动... 统计1980~2000年(10~5月)共21年的冬半年青海省寒潮资料,应用天气学、动力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省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冷空气活动路径和气候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寒潮天气档案,总结出预报青海省寒潮天气的天气学和动力学的预报指标,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客观、定量的寒潮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预报方法 环流形式 冷空气活动 天气学 动力学
下载PDF
1988-2018年藏北强降雪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
9
作者 余燕群 熊秋芬 次旦巴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35-139,共5页
为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8-2018年西藏藏北1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其强降雪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8年藏北强降雪天气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1997年强降雪天气次... 为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8-2018年西藏藏北11个观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小波分析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其强降雪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8-2018年藏北强降雪天气次数整体呈减少趋势,1997年强降雪天气次数最多,出现27次,2011年出现次数最少,仅5次;强降雪天气主要出现在每年10月至翌年5月;藏北的强降雪天气主要以大雪和暴雪天气为主,其中大雪天气占62%,暴雪天气>30%;中东部各站强降雪天气初日最早出现在9月上旬,偏西的各站较东部各站偏晚20 d;强降雪终日主要集中在5月和6月下旬;藏北强降雪天气的雪量和空间分布区域性差异很明显,呈西部少东部多的变化趋势;强降雪天气的次数存在准3 a、6 a和20 a的周期变化,准6 a的周期变化一直存在;藏北强降雪天气环流主要分为南部印度低压型、西风槽型、低涡-切变型和伊朗高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雪 气候特征 环流形式 藏北 西藏
下载PDF
四川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10
作者 张璇 毛文书 刘锦涓 《自然科学》 2021年第4期492-503,共12页
采用中央气象台提供的自动站数据、欧洲气象中心ECMWF (以下简称EC) ERA5网格距0.25˚ &#215;0.25˚再分析数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FY-2G卫星的云顶亮温(TBB)资料以及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基于天气动力学诊断法和统计法对2020年8... 采用中央气象台提供的自动站数据、欧洲气象中心ECMWF (以下简称EC) ERA5网格距0.25˚ &#215;0.25˚再分析数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FY-2G卫星的云顶亮温(TBB)资料以及气象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等,基于天气动力学诊断法和统计法对2020年8月16日发生在四川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槽,四川盆地位于槽前,受到西南气流的控制,同时,由于副高位置的稳定导致从青藏高原低涡闭合环流分裂出的短波槽持续地对四川盆地产生影响。对流层中低层西南急流的存在,让水汽得以从孟加拉湾–云南–四川这个水汽通道持续地输送过来。为本次暴雨的形成提供水汽条件。2) 冷式切变线的南移将冷空气带进四川盆地,与四川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强烈辐合向上抬升大气,提供动力条件。并且低层出现辐合,高层出现辐散的垂直结构诱发抽吸作用也产生了强大的抬升条件。3) 假相当位温垂直剖面图中表明在暴雨发生之前就在34˚N以南的地区构成了不稳定层结,累积了不稳定能量。密集且向南弯斜的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区是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式 四川盆地 过程分析
下载PDF
四平市2007年6月高温少雨天气成因分析
11
作者 王冰 王雪松 王喜文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7期11-11,共1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由其引发的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2007年入夏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持续高温少雨,多项纪录创历史极值,直接导致旱情加重。该文从大气环流特征与演变、人类活动等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由其引发的自然灾害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2007年入夏以来吉林省四平市持续高温少雨,多项纪录创历史极值,直接导致旱情加重。该文从大气环流特征与演变、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造成高温干旱的天气气候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环流形式 人类活动
下载PDF
2014.4.30格尔木地区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爱兵 郑玲 石秀云 《青海气象》 2015年第3期2-5,共4页
针对2014年4月30日的高空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环流形式、地面影响系统及其物理量等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格尔木地区巴尔喀什湖冷槽型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FY-2E、数值预报产品在此次过程中的应用,总结这次格尔木地区沙尘天气过... 针对2014年4月30日的高空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环流形式、地面影响系统及其物理量等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格尔木地区巴尔喀什湖冷槽型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FY-2E、数值预报产品在此次过程中的应用,总结这次格尔木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的主要特征和天气过程所表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环流形式 物理量 FY-2E
下载PDF
2021年渭河秋汛降雨与气象背景 被引量:2
13
作者 尚潇瑛 曲艳 +1 位作者 辛琛 刘俊 《陕西水利》 2022年第5期68-72,共5页
2021年9月16日到10月8日渭河中下游接连出现的3次连阴雨过程,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本文统计渭河历史(1960年~2021年)秋汛连阴雨过程,按连续降雨天数、雨区的形状和范围对2021年... 2021年9月16日到10月8日渭河中下游接连出现的3次连阴雨过程,累计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渭河发生1935年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本文统计渭河历史(1960年~2021年)秋汛连阴雨过程,按连续降雨天数、雨区的形状和范围对2021年渭河秋汛连阴雨过程进行分类;此次连阴雨天气产生的气象成因主要是贝加尔湖高压脊偏强,西南地区低涡稳定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偏西偏北,加上印缅槽活跃,为强降水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水汽条件,形成了极为罕见的秋雨。分析结果对渭河流域防洪决策可起到重要的决策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汛降雨 连阴雨 环流形式 影响系统 渭河
下载PDF
辽宁省一次区域性雷雨大风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荷 高艳波 +3 位作者 寇思聪 于天宠 魏海宁 唐秋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165-166,共2页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5月5日发生在辽宁省内的一次区域性雷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雨大风主要是由高空槽、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与西北入侵的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上层... 利用MICAPS资料、多普勒雷达回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17年5月5日发生在辽宁省内的一次区域性雷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雨大风主要是由高空槽、低涡切变线、低空急流与西北入侵的冷空气相互作用造成的;上层干冷下层暖湿且中低层存在干冷空气入侵的不稳定大气层结,结合高空强西风急流,为此次辽宁区域性雷雨大风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雨大风 环流形式 大气层结 辽宁省
下载PDF
2009年11月15—18日罕见低温雨雪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京义 钟有萍 何庆军 《贵州气象》 2010年第B09期88-92,共5页
2009年11月15—18日受北方强冷空气补充南下影响,铜仁地区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比2008年提前了40d左右,较常年同期提前了30多天,万山及中东部地势较高地区日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且持续5d。16日万山站日最低气温达-3.7℃,印... 2009年11月15—18日受北方强冷空气补充南下影响,铜仁地区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低温雨雪天气,比2008年提前了40d左右,较常年同期提前了30多天,万山及中东部地势较高地区日最低气温降至0℃以下,且持续5d。16日万山站日最低气温达-3.7℃,印江护国寺达-4.5℃,为当时全省最低值。该文分析了2009年11月11—19日500hPa、700hPa、850hPa环流形式及地面形势场实况场、物理量场、探空资料等,结果表明,造成这次低温阴雨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横槽转竖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中国南方地区;中纬度西风带位置较常年明显偏南,且多小槽东移,使得北方强冷空气过早持续南下影响;强冷空气从东北路径不断补充,使得滇黔静止锋加强维持;700hPa的暖湿气流在低层回流干冷空气上爬升的形势,形成对流层中低层持续稳定的逆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雨雪 环流形式 物理量场 分析
下载PDF
格尔木地区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爱兵 郑玲 石秀云 《青海气象》 2015年第2期17-21,共5页
针对2014年4月30日的高空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环流形式、地面影响系统及其物理量等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格尔木地区巴尔喀什湖冷槽型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FY-2E、数值预报产品在此次过程中的应用,总结这次格尔木地区沙尘天气过... 针对2014年4月30日的高空影响系统、水汽条件、环流形式、地面影响系统及其物理量等资料,从天气学角度对格尔木地区巴尔喀什湖冷槽型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FY-2E、数值预报产品在此次过程中的应用,总结这次格尔木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的主要特征和天气过程所表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环流形式 物理量 FY-2E
下载PDF
2015年11月14~16日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阿拉坛格日乐 《现代农业》 2016年第9期83-84,共2页
该文运用天气学原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5年11月14~16日发生的额尔古纳市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寒潮天气的科学认识,进一步提高寒潮的预报预测能力。
关键词 冷空气 环流形式分析 寒潮
下载PDF
扎兰屯市一次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春花 《现代农业》 2016年第11期88-89,共2页
2016年8月1~3日扎兰屯市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高度场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对扎兰屯市这次的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和物理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 2016年8月1~3日扎兰屯市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高度场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对扎兰屯市这次的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和物理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高温天气过程主要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进北抬与大陆暖高压合并影响所致。以此总结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环流形式 物理量 数值预报产品 副热带高压 大陆暖高压
下载PDF
福建省1951-2013年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斌 张俊芬 张文超 《农村实用技术》 2019年第10期113-113,共1页
本文对福建地区降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福建省近年总体降水呈现缓慢增多的趋势。前汛期降水量占全年总将数量的二分之一,后汛期降水约占全年总降水的三分之一;前汛期降水近50年来无明显波动,后汛期降水量近50年来波动较大;前汛期福建西... 本文对福建地区降水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福建省近年总体降水呈现缓慢增多的趋势。前汛期降水量占全年总将数量的二分之一,后汛期降水约占全年总降水的三分之一;前汛期降水近50年来无明显波动,后汛期降水量近50年来波动较大;前汛期福建西部地区降水量大于东部地区,后汛期则东部地区降水量较西部地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环流形式 遥相关型
下载PDF
新巴尔虎左旗2016年7月4-10日高温天气分析
20
作者 孟春香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第2期295-295,共1页
2016年7月4-10日新巴尔虎左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高度场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对新巴尔虎左旗2016年7月4-10日出现的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和物理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总结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2016年7月4-10日新巴尔虎左旗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场、以及高度场资料,运用天气学方法,对新巴尔虎左旗2016年7月4-10日出现的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和物理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总结高温天气的预报着眼点,为今后高温天气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环流形式 物理量 数值预报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