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烃/环烷烃吸附分离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彬浩 朱小倩 +5 位作者 柯天 张治国 鲍宗必 任其龙 苏宝根 杨启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63-1881,共19页
吸附法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有潜力替代萃取精馏成为分离同碳数芳香烃/环烷烃的新方法,目前采用的吸附分离材料已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发展到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多孔分子晶体(PMCs)在内的新型多孔材料,体... 吸附法由于其节能环保的特性有潜力替代萃取精馏成为分离同碳数芳香烃/环烷烃的新方法,目前采用的吸附分离材料已从传统的沸石分子筛发展到包括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多孔分子晶体(PMCs)在内的新型多孔材料,体现出优异的选择性、优先吸附芳香烃或环烷烃的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OFs、COFs和PMCs在苯/环己烷和甲苯/甲基环己烷分离中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三类材料结构的设计思路、吸附分离性能及其机理,包括热力学平衡、分子排阻等两类不同的机理。在取得较大研究进展的同时,该领域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对吸附质扩散传质规律和混合物固定床分离性能研究不足、对材料稳定性和杂质敏感性关注较少、多孔材料结构复杂、经济性有待提升等,在未来的研究中需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材料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吸附分离 芳香烃 环烷烃
下载PDF
酰胺复配萃取剂促进链/环烷烃分离的性能研究
2
作者 杭钱程 胡松 +3 位作者 孙宇航 丁延 叶青 李进龙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96-4605,共10页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溶剂(DMAC)、环糊精(CD)为助剂,复配获得萃取剂DMF+CD(DMFM)和DMAC+CD(DMCM),同时以正己烷和环己烷模拟链/环烷烃混合物,实验测定了常压和283.15~303.15K下正己烷+环己烷+DMFM和+DMCM液...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为主溶剂(DMAC)、环糊精(CD)为助剂,复配获得萃取剂DMF+CD(DMFM)和DMAC+CD(DMCM),同时以正己烷和环己烷模拟链/环烷烃混合物,实验测定了常压和283.15~303.15K下正己烷+环己烷+DMFM和+DMCM液液相平衡(LLE)数据。借助分配系数和选择性,评价了两种复配萃取剂对链/环烷烃混合物的分离效果,并进一步实验测定了复配溶剂的黏度以考察其流动性。结果表明:复配萃取剂对环己烷的选择性随萃取剂中CD含量增加而增加,且选择性DMFM<DMCM,分配系数DMFM<DMCM;复配萃取剂的黏度同样随CD含量增加而增大,且DMCM>DMFM;实验LLE和混合物黏度数据分别由NRTL和VTF模型进行关联,获得了新的模型参数。研究结果可为石脑油中链/环烷烃分离及过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及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烃 烷烃 复配萃取剂 环糊精 液液平衡
下载PDF
环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柳琴 成晓洁 朱根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综述了不同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途径及主要影响条件,在催化裂解下双环及多环的开环反应容易发生,生成含单环环烷烃的裂解产物。在环烷烃的转化当中存在裂化反应和氢转移的竞争关系,当环烷烃与链烷烃共存时,会影响链烷烃的低碳烯烃收率和... 综述了不同环烷烃催化裂化反应途径及主要影响条件,在催化裂解下双环及多环的开环反应容易发生,生成含单环环烷烃的裂解产物。在环烷烃的转化当中存在裂化反应和氢转移的竞争关系,当环烷烃与链烷烃共存时,会影响链烷烃的低碳烯烃收率和选择性。环烷烃催化裂解制低碳烯烃的关键是单环环烷烃的开环和抑制氢转移反应。用于富含环烷烃原料催化裂解的催化剂应具有高的开环和裂化能力以及低的氢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 加氢生成油 环烷烃 低碳烯烃
下载PDF
芳烃、环烷烃分子在MFI和FAU分子筛中扩散行为的分子模拟 被引量:19
4
作者 袁帅 龙军 +2 位作者 周涵 田辉平 赵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8-515,共8页
应用分子模拟技术计算了不同芳烃和环烷烃分子最低能量构象的分子尺寸(a×b×c),并计算了其在MFI、FAU分子筛中的扩散能垒。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的最小截面尺寸(a×b)与扩散能垒相关。苯、萘、环戊烷、环己烷分子可以在MFI分... 应用分子模拟技术计算了不同芳烃和环烷烃分子最低能量构象的分子尺寸(a×b×c),并计算了其在MFI、FAU分子筛中的扩散能垒。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的最小截面尺寸(a×b)与扩散能垒相关。苯、萘、环戊烷、环己烷分子可以在MFI分子筛中扩散,其它多环芳烃、多环环烷烃分子均很难扩散。分子在MFI直孔道中扩散比在正弦孔道中容易。FAU分子筛由于孔径尺寸较大,分子在其孔道内扩散比在MFI孔道中容易,而两超笼间的十二元环会限制芘、全氢芘及比之更大的分子在FAU孔道中扩散。从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催化裂化原料中的重油大分子只有先在分子筛或其他活性材料表面一次裂化成一定尺寸的小分子,才能扩散进入MFI、FAU分子筛晶内发生进一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环烷烃 分子筛 扩散 分子模拟
下载PDF
硫脲络合分离微晶蜡中异构烷烃和环烷烃 被引量:6
5
作者 齐邦峰 张会成 +2 位作者 耿静远 陈立仁 李永民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3,8,共4页
 选用南充脱正构烷烃的微晶蜡作为原料,采用硫脲络合将微晶蜡分离成异构烷烃组分和环烷烃芳烃混合组分。考察了活化剂、溶剂、络合剂用量、络合温度、络合时间等条件对络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硫脲与脱正构烷烃微晶蜡络合反应较佳的...  选用南充脱正构烷烃的微晶蜡作为原料,采用硫脲络合将微晶蜡分离成异构烷烃组分和环烷烃芳烃混合组分。考察了活化剂、溶剂、络合剂用量、络合温度、络合时间等条件对络合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硫脲与脱正构烷烃微晶蜡络合反应较佳的反应条件,并采用质谱方法对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效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好的分离微晶蜡中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组分。硫脲络合组分中支链烷烃占77.53%,环烷烃占22.47%,环烷烃主要为带有长侧链烷烃的单环环烷烃,其性质更具有烷烃的特性。硫脲非络合组分中环烷烃占88.86%;支链烷烃占11.14%。方法的重复性较好,操作简便,易于普及。定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络合分离 微晶蜡 异构烷烃 环烷烃 络合物
下载PDF
超声包合法分离测定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正红 田松柏 +1 位作者 刘泽龙 朱书全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68-71,共4页
重质油中链烷烃与环烷烃的分离分析是烃类分析的难点,本文将超声波技术与尿素、硫脲包合法相结合,对大庆减压馏分油进行了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试验,并用GC似S和NMR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当活化剂异丙醇与油样品的质量比为7.5... 重质油中链烷烃与环烷烃的分离分析是烃类分析的难点,本文将超声波技术与尿素、硫脲包合法相结合,对大庆减压馏分油进行了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试验,并用GC似S和NMR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了研究.当活化剂异丙醇与油样品的质量比为7.5、包合反应温度为38~43℃时,5次重复试验测得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6.56%和41.8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0.51%.链烷烃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为C20-C38,其中环烷烃的含量低于NMR的检测限,环烷烃的总离子流色谱图显示出其中的链烷烃含量很低.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尿素、硫脲包合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显著地提高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离效果,该方法测定重质油中链烷烃和环烷烃的含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硫脲 包合反应 重质油 烷烃 环烷烃 分离 测定
下载PDF
改善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过程中环烷烃裂解选择性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白风宇 代振宇 +1 位作者 魏晓丽 毛安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2-36,共5页
采用分子模拟结合模型化合物微反裂解实验的方法,构建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的反应网络,分析了环烷烃在催化裂解过程中开环选择性不佳的原因。通过引入新型有特定孔道结构的IM-5分子筛催化剂,可有效强化催化裂解过程... 采用分子模拟结合模型化合物微反裂解实验的方法,构建了环己烷和甲基环己烷模型化合物催化裂解的反应网络,分析了环烷烃在催化裂解过程中开环选择性不佳的原因。通过引入新型有特定孔道结构的IM-5分子筛催化剂,可有效强化催化裂解过程环烷烃选择性开环裂解,进而提高环烷烃分子在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过程中的开环裂化选择性,促进低碳烯烃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烃 开环选择性 反应网络 IM-5分子筛
下载PDF
环烷烃催化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反应探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于珊 张久顺 魏晓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481,共7页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研究了不同环烷烃催化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环烷烃的催化裂解反应中,无取代基的双环环烷烃比单环环烷烃更有利于生成乙烯和丙烯,但两者容易发生脱氢缩合反应;给电子诱导效应相对最强的正丙基...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研究了不同环烷烃催化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环烷烃的催化裂解反应中,无取代基的双环环烷烃比单环环烷烃更有利于生成乙烯和丙烯,但两者容易发生脱氢缩合反应;给电子诱导效应相对最强的正丙基环己烷比甲基环己烷和乙基环己烷更易生成正碳离子,利于生成乙烯和丙烯;对于含有2个取代基的环烷烃,取代基之间的距离越近,环烷烃环上的电子分布越不均匀,越容易生成正碳离子;具有较大环张力和较小动力学直径的甲基环戊烷比甲基环己烷更易催化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根据甲基环戊烷催化裂解的产物分析和分子模拟计算结果,推测H+优先进攻甲基环戊烷取代基的碳原子,进而发生电荷转移,形成C(1)五配位正碳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烃 催化裂解 乙烯 丙烯 机理
下载PDF
全氟环烷烃示踪剂分析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羊衍秋 邢丕峰 +2 位作者 杨通在 叶仕有 刘亦农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8,共6页
全氟环烷烃示踪技术广泛应用于大气扩散示踪实验及环境影响评价、放射性废物处置和核材料储存容器泄漏监测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全氟环烷烃示踪剂的特性,综述了全氟环烷烃示踪剂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这一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全氟环烷烃 示踪技术 气相色谱分析 大气扩散 泄漏检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两环烷烃分布特征及其生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吉利明 梁晓飞 +1 位作者 贺聪 吴远东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6-84,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检出丰富的两环烷烃,主要为C12~C14和C15、C16两组两环烷烃。其相对丰度表现出3种源岩模式:1以低碳数两环烷烃为主,出现于长71和长81段非烃源岩;2两组两环烷烃都很丰富,出现于长73段富有...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西峰地区三叠系延长组烃源岩检出丰富的两环烷烃,主要为C12~C14和C15、C16两组两环烷烃。其相对丰度表现出3种源岩模式:1以低碳数两环烷烃为主,出现于长71和长81段非烃源岩;2两组两环烷烃都很丰富,出现于长73段富有机质烃源岩;3以高碳数两环烷烃为主,主要发现于长73段烃源岩,也见于长72和长81段。尽管长7段热演化程度基本一致,但补身烷异构化指数变化明显,表明补身烷重排不仅受热演化的影响,而且受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延长组烃源岩具有明显的高补身烷优势,反映了烃源岩的还原性沉积环境。烃源岩高丰度C15、C16两环烷烃的检出则指示该地区晚三叠世发育淡水湖泊。葡萄藻不仅是该地区中生界石油的重要母质来源,而且可能是这些两环类标志物的直接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烃 延长组 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三叠系 葡萄藻 西峰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青海湖沉积物支链和环烷烃组分中C_(20),C_(25)和C_(30)高度支链类异戊二烯烯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景贵 范璞 +1 位作者 崔明中 李振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2-92,共11页
在青海湖不同盐度的四孔近代沉积物岩芯(Q-16A,QH,QE和QG)(图1)抽提物支链和环烷烃组分中检出了非常丰富的C20,C25和C30高度支链类异戊二烯烯烃(highlybranchedisoprenoidalk... 在青海湖不同盐度的四孔近代沉积物岩芯(Q-16A,QH,QE和QG)(图1)抽提物支链和环烷烃组分中检出了非常丰富的C20,C25和C30高度支链类异戊二烯烯烃(highlybranchedisoprenoidalkenes),简称HBI烯烃。这是在我国近代湖泊沉积物发现这类化合物的首次详细报导。由于C20,C25和C30HBI烯烃比正构烷烃具有较强的抵抗生物降解的能力(RobsonandRowland,1988b),因此,它们广泛分布于各种近代环境中,如湖泊、海洋和高盐环境的近代沉积物中(RowlandandRobson,1990)。并且,具有1~6个双键的C20,C25和C30烯烃经常是现代沉积物中丰富的烃类。最近在印度洋现代沉积物中又发现了一个新的具有7个双键的C35HBI烯烃(Hoefsetal,1995)。全饱和的C20(I,附图)、C25(Ⅱ,附图)和C30(Ⅲ,附图)HBI烷烃已通过标样的合成确切地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在青海湖QG孔(尕海,咸水)和QE孔(耳海,淡水)抽提物中发现了C20单烯(1号峰,图2a)。C25烯烃(2号峰,图2a、2b)和C30烯烃(主要是3号和8号峰,图2a、2b)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 沉积物 支链 环烷烃 碳同位素 烯烃
下载PDF
用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预测环烷烃的折光指数 被引量:4
12
作者 堵锡华 唐自强 +1 位作者 冯长君 董金銮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原子特征值(βi)被定义为βi=(ni-1)(Xi/Xc)0.5·(ni—1)·mi-(mi/mc)0.5·hi。由βi构建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tF的公式为:tF=Σ(βi·βj)0.5。它们与74种环烷烃的折光指数(nD)的二元回归方程为:nD=-8.09900F-1.5+5.... 原子特征值(βi)被定义为βi=(ni-1)(Xi/Xc)0.5·(ni—1)·mi-(mi/mc)0.5·hi。由βi构建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tF的公式为:tF=Σ(βi·βj)0.5。它们与74种环烷烃的折光指数(nD)的二元回归方程为:nD=-8.09900F-1.5+5.75371F-1.5+1.4741。环烷烃折光指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平均误差为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烷烃 折光指数 原子特征值 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 构效关系 QSPR
下载PDF
应用基团键贡献法计算烷烃和环烷烃的折光指数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克强 孙献忠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发展了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烷烃和环烷烃折光指数的新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既考虑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基团之间的连接性(化学键),同时具有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的特点.应用基团键... 根据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和连接性,发展了一种直接根据分子结构信息计算烷烃和环烷烃折光指数的新方法--基团键贡献法,该方法既考虑分子中基团的特性,又考虑基团之间的连接性(化学键),同时具有基团贡献法和化学键贡献法的特点.应用基团键贡献法对950种烷烃和环烷烃折光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0.11%,进一步对聚乙烯、聚丙烯和聚1-丁烯等聚合物的折光指数进行预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能关系 分子结构 基团键 基团键贡献法 折光指数 烷烃 环烷烃
下载PDF
有机酸脱铝对β分子筛环烷烃开环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成强 欧阳颖 罗一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35,共6页
通过有机酸对β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采用XRD,BET,NH3-TPD,FTIR,27Al MAS NMR等手段对酸脱铝β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以乙基环己烷(ECH)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环烷烃开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随脱铝率的增加,β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酸量、比表... 通过有机酸对β分子筛进行脱铝改性,采用XRD,BET,NH3-TPD,FTIR,27Al MAS NMR等手段对酸脱铝β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以乙基环己烷(ECH)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环烷烃开环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随脱铝率的增加,β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酸量、比表面积等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反应活性、丙烯收率及丙烯选择性也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乙烯收率变化幅度较小,当脱铝率为41.7%时ECH开环反应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铝 Β分子筛 环烷烃 开环反应
下载PDF
磷改性β分子筛对单环环烷烃开环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成强 欧阳颖 罗一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2,共6页
通过浸渍法以不同含量磷对Hβ分子筛进行改性,采用XRD,BET,NH_3-TPD,MAS NMR等手段对磷改性β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以乙基环己烷(ECH)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开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经磷改性后,适量磷的引入稳定了β分子筛骨架铝,明显提高... 通过浸渍法以不同含量磷对Hβ分子筛进行改性,采用XRD,BET,NH_3-TPD,MAS NMR等手段对磷改性β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以乙基环己烷(ECH)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开环反应性能。结果表明:经磷改性后,适量磷的引入稳定了β分子筛骨架铝,明显提高了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及反应活性;随磷负载量的增加,β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酸保留量、比表面积等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反应活性、丙烯收率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w(P_2O_5)/w(Al_2O_3)为1.15时,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及活性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改性 Β分子筛 环烷烃 开环
下载PDF
边支化度指数与环烷烃沸点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长君 沐来龙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5年第5期338-341,392,共5页
将Randic的碳原子支化度(δi)修正为边(C—C单键)支化度(δbj),并在分子拓扑图的邻接矩阵基础上构建环烷烃的边支化度指数(mχb)。用其中的0χb及碳原子数(N)、最大环的元数(nmax)、多环共用碳原子数之和(nG)等参数,与258种环烷烃沸点(... 将Randic的碳原子支化度(δi)修正为边(C—C单键)支化度(δbj),并在分子拓扑图的邻接矩阵基础上构建环烷烃的边支化度指数(mχb)。用其中的0χb及碳原子数(N)、最大环的元数(nmax)、多环共用碳原子数之和(nG)等参数,与258种环烷烃沸点(Tb)关联,建立的最佳方程为:ln(909-Tb)=6.66111-0.047590χb-0.01679N-0.00739nmax+0.00183nG,R=0.9963。其平均计算误差为4.12K,符合Mihalic等人的R>0.99及小于5K的建模要求。优于Joback基团加和法的估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支化度 拓扑指数 环烷烃 沸点 定量构效关系 Joback基团加和法
下载PDF
用投影寻踪方法研究环烷烃保留指数与拓扑指数的定量构性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杜一平 梁逸曾 王文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95-1797,共3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projection pursuit, all cycloalkanes investigated show an interesting classification. Thus, a new variable named class distance variable of cycloalkane, which essentially describes i...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projection pursuit, all cycloalkanes investigated show an interesting classification. Thus, a new variable named class distance variable of cycloalkane, which essentially describes information of branch, number of rings in the molecules and homologous series for cycloalkanes, is proposed. With the help of the new variable, both of fitting and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regression model can be dramatical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寻踪 环烷烃 保留指数 拓扑指数 构性关系 色谱
下载PDF
环烷烃及烷烃的折光指数与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堵锡华 顾菊观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7,共7页
以分子拓扑学点价和自相关函数研究为基础,设计开发出一种新的以点价计算为基础的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tX.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对环烷烃及其烷烃的折光指数作出估算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点价被定义为βi,由βi建构结构信息自相... 以分子拓扑学点价和自相关函数研究为基础,设计开发出一种新的以点价计算为基础的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tX.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对环烷烃及其烷烃的折光指数作出估算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点价被定义为βi,由βi建构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tX.得到了它们与64种环烷烃的折光指数(nD)的二元回归方程和与27种烷烃的折光指数的二元回归方程.对环烷烃和烷烃折光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平均误差为0. 25% .利用建立的模型,对另外5种烷烃的折光指数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 点价 结构信息自相关拓扑指数 折光指数 环烷烃 烷烃
下载PDF
ZnZSM-5沸石上某些环烷烃芳构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绪绪 李宣文 +3 位作者 袁士斌 佘励勤 刘兴云 孙作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用脉冲微反技术研究了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甲基环戊烷在ZnZSM-5和HZSM-5上反应的产物分布和动力学、发现在ZnZSM-5上,环己烷和甲基环戊烷以高选择性转化成苯,甲基环己烷以高选择性转变为甲苯;在HZSM-5上它们反应的芳烃选择性均很低且... 用脉冲微反技术研究了环己烷、甲基环己烷和甲基环戊烷在ZnZSM-5和HZSM-5上反应的产物分布和动力学、发现在ZnZSM-5上,环己烷和甲基环戊烷以高选择性转化成苯,甲基环己烷以高选择性转变为甲苯;在HZSM-5上它们反应的芳烃选择性均很低且都得到以甲苯为主的BTX混合物。证明了这些反应都为动力学一级反应,求出了370℃—450℃间反应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还发现环己烷反应的苯选择性与催化剂中的Zn含量有一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ZnZSM-5上环烷烃反应的过程图式,认为芳构化过程的控制步骤是环状碳离子的形成,反应中非预计芳烃组分的产生与中间体环状碳离子的低温烷基化和高温脱烷基以及裂解所产生的小分子的再芳构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环烷烃 芳构化 ZnZSM-5
下载PDF
高环烷烃铝材轧制基础油氧化安定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亚军 刘金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选用环烷烃含量不同的两种低硫、低芳烃铝材轧制基础油,在GCMS-QP201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分析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芳烃含量,在SH0206变压器油氧化安定仪上测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油... 选用环烷烃含量不同的两种低硫、低芳烃铝材轧制基础油,在GCMS-QP201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上分析了它们的化学组成,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芳烃含量,在SH0206变压器油氧化安定仪上测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油品氧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环烷烃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较差,在氧化过程中产生了酸和酯等化合物;将酚类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添加到高环烷烃基础油中能明显提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且两种抗氧剂复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环烷烃 基础油 氧化安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