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维黄杨星D对醛固酮诱导型心肌肥厚和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蒋丹 刘斌 +3 位作者 付凌云 徐旖旎 陶玲 沈祥春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目的 探讨环维黄杨星D (CVB-D)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C57BL/6小鼠和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PNRCMs)中用ALD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ALD组)、CVB-D低剂量组(CVB-D.L组)、CV... 目的 探讨环维黄杨星D (CVB-D)对醛固酮(ALD)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在C57BL/6小鼠和原代新生大鼠心肌细胞(PNRCMs)中用ALD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ALD组)、CVB-D低剂量组(CVB-D.L组)、CVB-D高剂量组(CVB-D.H组)及阳性药螺内酯组(Spir.组);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采用HE、Masson和小麦胚芽凝集素荧光(WGA)染色观察小鼠心脏病理变化,MTT检测PNRCMs的细胞活力,吉姆萨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PNRCMs损伤,cTnT染色观察PNRCMs的表面积,Western blot检测肥厚相关蛋白ANP和BNP、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Sirt3及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Sirt3的过表达载体(Ad-Sirt3)进一步分析肥厚ANP、BNP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ALD组小鼠心功能受损,LVEF和LVFS均下降,心脏组织纤维排列紊乱、胶原沉积,心肌细胞活力降低,表面积增大,ANP、BNP、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Sirt3、PPARγ和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与ALD组相比,CVB-D显著增强心功能,改善心脏病理变化,提高细胞活力(P<0.05),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下调ANP、BNP、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上调Sirt3、PPARγ和Bcl2蛋白的表达(P<0.05);进一步使用Ad-Sirt3的结果表明Ad-Sirt3能促进CVB-D逆转肥厚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CVB-D减轻ALD诱导的心肌肥厚,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3/PPARγ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醛固酮 心肌肥厚 细胞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柱前荧光衍生化RP-HPLC测定环维黄杨星D含量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新军 张正行 +2 位作者 盛龙生 刘皋林 安登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建立环维黄杨星D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萘酯反应后 ,RP HPLC荧光法测定。色谱柱为C1 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85∶15 ) ;流速 :1mL·min- 1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 30 5nm ,发射波长 385nm ;柱温35℃。结果 衍... 目的 建立环维黄杨星D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萘酯反应后 ,RP HPLC荧光法测定。色谱柱为C1 8柱 ;流动相为甲醇 水 (85∶15 ) ;流速 :1mL·min- 1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 30 5nm ,发射波长 385nm ;柱温35℃。结果 衍生化反应重复性好 ,RSD为 1 2 1% ,主峰与相关物质分离良好。结论 本法简单、准确 ,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及其相关物质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异氰酸萘酯 RP-HPLC 衍生作用 含量测定 植物药 中药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给药肝、肾毒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立华 马永婷 +3 位作者 邢精红 赵宣 梁涛 黄文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及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静脉给药肝、肾毒性的影响,探讨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技术的减毒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及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长期静脉给药肝、肾毒性的影响,探讨聚乙二醇修饰小分子技术的减毒作用。方法 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药物组大鼠尾静脉注射5 mL/kg,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8 d。测定大鼠体重,眼眶取血测定血液生化学指标,并取大鼠肝脏和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环维黄杨星D组尿酸含量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见差异。提示环维黄杨星D组可能对肾功能有影响。环维黄杨星D组及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对肝脏有病理学改变,同等剂量下环维黄杨星D组肝毒性作用大于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组。结论聚乙二醇修饰环维黄杨星D后可降低环维黄杨星D在体内的肝、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环维黄杨星D 环维黄杨星D 长期毒性实验 大鼠
下载PDF
HPLC/MS法与柱前衍生化HPLC/UV法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比较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新军 张正行 +2 位作者 盛龙生 安登魁 刘皋林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验证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的可行性。方法: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苯酯反应后,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并与HPLC/MS直接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比较。结果:衍生化反应后,主峰与有关物质分离好... 目的:验证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的可行性。方法:环维黄杨星D同异氰酸苯酯反应后,柱前衍生化HPLC/UV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并与HPLC/MS直接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比较。结果:衍生化反应后,主峰与有关物质分离好,所测得的有关物质与HPLC/MS直接测定的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一一对应。结论:环维黄杨星D中含分子量为386,388的杂质,每分子环维黄杨星D及有关物质均同2分子异氰酸苯酯定量反应,柱前衍生化HPLC/UV可测定环维黄杨星D有关物质,与HPLC/MS直接测定法相比,本法简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MS法 柱前衍生化HPLC/UV法 环维黄杨星D 有关物质 异氰酸苯酯
下载PDF
HPLC-MS法测定犬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文红梅 池玉梅 +2 位作者 李伟 张正行 安登魁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环维黄杨星D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探讨环维黄杨星D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犬 5只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采集一系列血样 ,利用HPLC MS(TOF)法 ,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 3p97软件... 目的 :建立用于测定环维黄杨星D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方法 ,并探讨环维黄杨星D在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犬 5只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采集一系列血样 ,利用HPLC MS(TOF)法 ,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 3p97软件拟合求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环维黄杨星D浓度在 0 5~ 2 0 0ng·ml-1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9)。提取回收率高于 80 % ,日内、日间RSD均小于 15 % ,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 5只犬ig环维黄杨星D 10mg·kg-1后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 ,其吸收相、分布相和末端消除相的半衰期 (t1/ 2Ka、t1/ 2α和t1/ 2 β)分别为 1 72 ,2 82 ,14 90h ,曲线下面积 (AUC)为 1372 5± 2 19 4ng·h·ml-1。结论 :建立的HPLC MS联用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可用于环维黄杨星D的体内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MS法 测定 血浆 环维黄杨星D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旖旎 王羿 +3 位作者 柏帅 江滟 刘兴德 沈祥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3-1217,共5页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及环维黄杨星D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大鼠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生素E组及环维黄杨星D低、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复制实验性心肌损伤模型,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6d,期间检测各组动物体质量变化,16 d后进行心指数、羟脯氨酸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查、氧化/抗氧化指标(MDA、SOD、CAT、GSH-Px、T-AOC)、能量代谢指标(Na+,K+-ATPase、Ca2+,Mg2+-ATPase)的测定。结果:环维黄杨星D低、高剂量组均不同程度增加动物体质量,降低心指数及羟脯氨酸含量,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改善能量代谢障碍。结论:环维黄杨星D对高交感活性诱导的实验性心肌损伤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交感活性 氧化应激 能量代谢 心肌损伤 环维黄杨星D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分离方法改进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国强 许启泰 +1 位作者 张保国 黄文龙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D新的分离方法。方法 :黄杨木总生物碱通过酰化、酸溶分离得到环维黄杨星D三乙酰化物 ,经水解得目标物。结果 :用化学分离方法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环维黄杨星D。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 目的 :研究环维黄杨星D新的分离方法。方法 :黄杨木总生物碱通过酰化、酸溶分离得到环维黄杨星D三乙酰化物 ,经水解得目标物。结果 :用化学分离方法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环维黄杨星D。结论 :改进后的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适合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分离 工艺 纯化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心律失常双向作用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章强 胡申江 +3 位作者 史维雅 杜娟 沈岳良 夏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通过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离体心室乳头肌的电生理作用,探讨其抗心律失常和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记录大鼠离体右心室乳头肌跨膜电位。结果(1)CVBD在13.3~63.3μmol/L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目的通过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离体心室乳头肌的电生理作用,探讨其抗心律失常和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记录大鼠离体右心室乳头肌跨膜电位。结果(1)CVBD在13.3~63.3μmol/L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化时程(APD),主要延长APD50、APD70和APD90;在33.3~63.3μmol/L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和0相最大去极化速率(Vmax)。(2)CVBD还具有时间依赖效应,当20μmol/L灌流心室肌10min后开始出现作用,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APD50、APD70和APD90也逐渐增大,但是到30~40min左右时作用达最高峰,此后并不继续延长。(3)CVBD明显延长动作电位的有效不应期(ERP)、增大ERP与APD的比值。(4)CVBD在较高浓度(33.3μmol/L)作用超过45min后有些细胞出现频发、多源性自发性活动。结论CVBD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与延长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及其有效不应期(ERP)和增大ERP与APD的比值有关,同时也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其致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抑制RP、APA、Vmax以及过度延长AP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 右心室乳头肌 心律失常 电生理 黄杨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肾脏毒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许立 梁涛 +3 位作者 徐立 袁冬平 周玲玲 方泰惠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连续注射给药对大鼠的肾脏毒性作用。方法环维黄杨星D不同剂量组连续给大鼠腹腔注射3个月,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生化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8mgk/g剂量组有3只动物给药期间出现精神萎糜、反应迟钝、活动呆板、...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连续注射给药对大鼠的肾脏毒性作用。方法环维黄杨星D不同剂量组连续给大鼠腹腔注射3个月,观察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生化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8mgk/g剂量组有3只动物给药期间出现精神萎糜、反应迟钝、活动呆板、呼吸急促、行走不稳等毒性反应。8mgk/g剂量组大鼠血清的BUN明显升高,4,8mg/kg剂量组部分动物出现肾脏的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及蛋白管型等病理改变,以8mg/kg剂量组较为严重。结论一定剂量的环维黄杨星D连续注射给药可致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肾脏毒性 大鼠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的前药改造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兰 黄衡 +4 位作者 徐鸣夏 周世清 任昉 王兴文 李岱庆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20-82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植物活性单体———环维黄杨星D的前药改造,以寻求疗效更好、治疗安全范围更宽的心血管药物。方法根据前药设计原理,设计合成目标化合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7个环维黄杨星D新衍生物,并经光谱证明其结构。结论选取部... 目的通过对植物活性单体———环维黄杨星D的前药改造,以寻求疗效更好、治疗安全范围更宽的心血管药物。方法根据前药设计原理,设计合成目标化合物,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获得7个环维黄杨星D新衍生物,并经光谱证明其结构。结论选取部分环维黄杨星D新衍生物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理实验,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药理效果优于环维黄杨星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前药改造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的结构改造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邓兰 黄衡 +5 位作者 徐鸣夏 周世清 王兴文 卢淼 任旸 李岱庆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4-438,共5页
目的 通过对植物活性单体环维黄杨星D的结构改造 ,以寻求疗效更好、治疗安全范围更宽的心血管药物。方法 根据合理药物设计原理 ,设计合成目标化合物 ,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 获得 1 0个环维黄杨星D新衍生物 ,经光谱证明了结构。结... 目的 通过对植物活性单体环维黄杨星D的结构改造 ,以寻求疗效更好、治疗安全范围更宽的心血管药物。方法 根据合理药物设计原理 ,设计合成目标化合物 ,并研究其生物活性。结果 获得 1 0个环维黄杨星D新衍生物 ,经光谱证明了结构。结论 选取部分环维黄杨星D新衍生物进行耐缺氧、抗心律失常药理实验 ,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药理活性优于环维黄杨星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结构改造 生物活性 药理活性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抗垂体后叶素致心肌缺血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玖瑶 李锐 +1 位作者 廖雪珍 张英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模型组,Cvb-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2、1.1、0.55 mg·kg-1·d-1),消心痛组(25 mg·kg-1·d-1),各组按设...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模型组,Cvb-D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2、1.1、0.55 mg·kg-1·d-1),消心痛组(25 mg·kg-1·d-1),各组按设计剂量分别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20ml/kg的蒸馏水,连续30d;末次给药后1 h,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由尾静脉注射1.5 U/kg的垂体后叶素复制冠脉痉挛性心肌缺血模型,检测各组心电图(ECG),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的含量。[结果]Cvb-D高、中、低剂量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发生率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均可提高血浆SOD活性,降低血浆MDA、LDH、CPK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 <0.05或P<0.01)。[结论]Cvb-D对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反应,降低缺血性心肌酶的释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药理学 心肌缺血/中药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HPLC—MS(TOF)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 被引量:7
13
作者 文红梅 李伟 +1 位作者 池玉梅 张正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本文建立了HPLC—MS(TOF)法测定大鼠ig给药后体内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为进一步研究环维黄杨星D的药代动力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法:大鼠血浆中加入内标多奈哌齐后碱化,以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浆后采用LC-ESI-MS(TOF)联用技术,以... 目的:本文建立了HPLC—MS(TOF)法测定大鼠ig给药后体内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为进一步研究环维黄杨星D的药代动力学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法:大鼠血浆中加入内标多奈哌齐后碱化,以液-液萃取法提取血浆后采用LC-ESI-MS(TOF)联用技术,以电喷雾(ESI)作为接口技术,选择环维黄杨星D的准分子离子([M+H]^+,m/z 403)和内标多奈呢哌齐的准分子离子([M+H]^+,m/z 380)作为测定离子,测定大鼠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的浓度。HPLC条件:Lichroapher CN柱(4.6mm×150mm,1μm),甲醇—醋酸盐缓冲液(80:2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质谱检测参数:喷嘴电压为5500V;喷管电压为180V;检测电压为2225V;喷管温度为140℃。结果:环维黄杨星D的线性范围为0.5-200ng·mL^-1,最低检测限为0.2ng·mL^-1,日内精密度RSD为6.1%,日间精密度的RSD为7.6%。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灵敏、专一和快速的优点,应用本法测定了大鼠ig给药环维黄杨星D的血浆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血药浓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 HPLC-MS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玖瑶 孙毅东 +2 位作者 邓素坚 谭永恒 黄桂英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服Cvb-D0.55,1.1和2.2mg/kg,连续21d,以Iso复制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末端标记TU...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给大鼠灌服Cvb-D0.55,1.1和2.2mg/kg,连续21d,以Iso复制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的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Cvb-D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凋亡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平均百分比表示。结果Cvb-D可显著减轻Iso诱发的心肌缺血致心肌肌纤维排列紊乱,坏死细胞胞浆溶解,坏死间质区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Cvb-D可显著抑制Iso诱发的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结论Cvb-D具有抗Iso致心肌缺血,改善心肌缺血致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豚鼠离体心肌的正性变力作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汪永孝 刘锦文 +1 位作者 谭月华 盛宝恒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环维黄杨星D(CVB—D) 对豚鼠离体心肌的变力作用.在0.3~100μmol/L范围内,CVB—D对左、右心房肌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正性变力作用.CVB—D 30μmol/L增强左心房肌静息后收缩正性阶梯和成对刺激效应.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和收缩力同... 本文研究了环维黄杨星D(CVB—D) 对豚鼠离体心肌的变力作用.在0.3~100μmol/L范围内,CVB—D对左、右心房肌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正性变力作用.CVB—D 30μmol/L增强左心房肌静息后收缩正性阶梯和成对刺激效应.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和收缩力同步记录的结果表明,CVB—D 30μmol/L加强心肌收缩力,延长APD_(50)和APD_(90),但对V_(max)、APA和RP影响不大.因此,CVB—D的正性变力作用可能是由于促进心肌细胞外Ca^(2+)跨膜内流和增加细胞内Ca^(2+)释放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 心肌收缩 动作电位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磷脂复合物药代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静 张景勍 +3 位作者 何丹 王红 雷婷婷 蒋心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FLD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CB)的含量,考察SD大鼠口服灌胃给予CB磷脂复合物(CBPC)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溶剂挥发法制备CBPC。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磷脂/CB、主药浓度作为考察指标,以复合率为...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化HPLC/FLD法测定SD大鼠血浆中环维黄杨星D(CB)的含量,考察SD大鼠口服灌胃给予CB磷脂复合物(CBPC)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溶剂挥发法制备CBPC。采用星点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以磷脂/CB、主药浓度作为考察指标,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口服灌胃给予CBPC和CB(60mg/kg,以CB计)后,分别在15min、30min、1、2、3、4、5、6、8、12、24h等时间点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以HPLC/FLD法测定血浆中CB的浓度。采用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85∶1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激发波长231nm,发射波长385nm,柱温25℃。结果CBPC和CB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_(0-t)为(1 703.81±549.38)μg·h·L^(-1)和(619.93±75.67)μg·h·L^(-1);T_(max)为(6.00±0)h和(4.33±0)h;C_(max)为(82.32±9.55)μg·L^(-1)和(69.27±8.66)μg·L^(-1)。CBPC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74.84%。结论磷脂复合物提高了CB的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磷脂复合物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陶欣艺 沈祥春 +1 位作者 方泰惠 丁永芳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环维黄杨星D(CycloirobuxiureD ,CVB 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C12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连二亚硫酸钠 (Na2 S2 O4 )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 ,探讨CVB D... 目的 :探讨环维黄杨星D(CycloirobuxiureD ,CVB 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C12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和连二亚硫酸钠 (Na2 S2 O4 )引起的PC12细胞缺氧损伤模型 ,探讨CVB D对模型大鼠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脑含水量、脑指数的影响 ,以及其对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CVB D能降低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塞率、脑指数、脑含水量 ,抑制Na2 S2 O4 造成的PC12细胞缺氧样损伤 ,降低LDH的漏出 ,增加细胞存活率。结论 :CVB D对实验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实验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缺氧性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俞浩 刘汉珍 周国梁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CVB-D高、中、低剂量组(2,1,0.5 mg.kg-1),尼莫地平组(2 mg.kg-1),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 目的: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即CVB-D高、中、低剂量组(2,1,0.5 mg.kg-1),尼莫地平组(2 mg.kg-1),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再灌注模型,观察CVB-D对模型大鼠神经损伤症状、脑梗死范围、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脑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CVB-D高、中剂量能显著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症状,提高脑组织SOD活性;CVB-D高剂量能降低脑组织梗死范围、MDA含量及脑细胞内Ca2+浓度;CVB-D各剂量组均能减轻脑组织病理变化。结论:CVB-D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脑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钙离子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的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梁涛 方泰惠 +1 位作者 姚秀娟 梁秉文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本文综述环维黄杨星D在药理方面研究进展。环维黄杨星D能缩小兔体内心肌梗死范围 ,但效力不如普萘洛尔 ;对兔、蟾蜍体外心脏和麻醉猫、犬在体内心脏均有强大作用。兔在体内还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环维黄杨星D对乌头碱等诱发的心律失常有... 本文综述环维黄杨星D在药理方面研究进展。环维黄杨星D能缩小兔体内心肌梗死范围 ,但效力不如普萘洛尔 ;对兔、蟾蜍体外心脏和麻醉猫、犬在体内心脏均有强大作用。兔在体内还有抗心肌缺血作用。环维黄杨星D对乌头碱等诱发的心律失常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其延长动作电位机理可能与胺碘酮不同 ;并能降低猫的心肌耗氧量 ,增加冠脉流量 ,抗心肌缺血 ;对猪、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均有有益的影响。对小鼠的急性脑缺血、缺氧环维黄杨星D有改善和保护作用 ,并对猪体内冠状动脉血管和兔体外后肢血管有舒张作用。以上研究及其药动学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心血管 药理研究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沈祥春 方泰惠 +1 位作者 朱萱萱 徐立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5-16,共2页
本文通过在体微循环实验研究环维黄杨星Dig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和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环维黄杨星D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能明显扩张小鼠耳细动脉和细静脉 ,拮抗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家兔球结膜微循环障碍。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微循障碍 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 血管扩张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