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锦鸡和环颈雉线粒体DNA(mtDNA)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亚平 陈欣 施立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87-392,共6页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雉科中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腹锦鸡(Chrysolopy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线粒体DNA(mtDNA)。雉属与锦鸡属之间的遗传距离P为0.076(0.061—0.085),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P为0.... 本文以1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雉科中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腹锦鸡(Chrysolopy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线粒体DNA(mtDNA)。雉属与锦鸡属之间的遗传距离P为0.076(0.061—0.085),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P为0.012。推算雉属和锦鸡属的分化大约发生在3.8×10~6年以前,红腹锦鸡与白腹锦鸡的分化大约在6×10~5年以前。这些结果表明:1.在雉科系统发生中,雉属与锦鸡属是近缘的属;2.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分化较晚,关系密切,可能只是两个亚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雉鸡 锦鸡 环颈雉 线粒体 MTDNA
下载PDF
重金属在环颈雉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东龙 周梅素 朱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34-138,共5页
本文对采自太原工业区环颈雉不同组织中的铁、镍、镉、锌、铜、锰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以上元素在环颈雉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镍和锌主要分布于骨骼组织中 ,铁在肺部含量较高 ,心脏中的铜含量较高 ,锰和镉主要... 本文对采自太原工业区环颈雉不同组织中的铁、镍、镉、锌、铜、锰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以上元素在环颈雉不同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镍和锌主要分布于骨骼组织中 ,铁在肺部含量较高 ,心脏中的铜含量较高 ,锰和镉主要分布于肾脏中 ,以上六种元素在肌肉组织中的含量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重金属 环颈雉
下载PDF
华北地区野生环颈雉集群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正旺 倪喜军 +4 位作者 梁伟 周秀清 李源 刘振玉 P.A.罗伯逊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12-118,共7页
1989~1994年冬季对分布在北京松山(SS)、百花山(BHS)、山西庞泉沟(PQG)三个自然保护区及山西宁武县天池附近(NW)的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野外共进行了273... 1989~1994年冬季对分布在北京松山(SS)、百花山(BHS)、山西庞泉沟(PQG)三个自然保护区及山西宁武县天池附近(NW)的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野外共进行了273次观察,见到环颈雉738只,其中83.33%的个体营集群生活。环颈雉的集群倾向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在山西宁武县的天地一带,集群个体仅占种群总数的53.10%,而 在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内,集群个体的比例高达89.50%.不同性别环颈雉的集群倾向也有明显差别,雄性较雌性更偏爱单独活动。环颈雉的集群有明显的性别隔离现象,由单一性别构成的群体占所观察群体总数的91.94%.混合群多见于秋末和冬初,为集群的早期阶段。冬季集群的群体大小在各地区之间有极显著的不同(单因素方差分析, F=7. 810, P<0. 001),其平均大小为 2. 743±2.704只.群体组成、生境类型等因子对环颈雉的冬季群体大小可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的异质性和天敌的捕食压力可能是导致环颈雉等雉类集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雉 集群行为 华北
下载PDF
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丽萍 刘玉堂 +2 位作者 肖向红 邹红非 王永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28,共3页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 1989年4月至1990年4月作者对6只健康成年环颈雉消化系统组织采用常规方法制成显微和超薄切片。研究表明:环颈雉消化管的粘膜层、肌层和管状消化腺发达。食管为角化的覆层扁平上皮,角化层厚0.72-0.80μm,粘液腺丰富,腺细胞内充满粘原颗粒。腺胃内有发达的复管状腺和单管腺二种腺体;单管腺由颈粘液细胞、长柱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组成。肌胃内有肌胃腺,无粘膜肌层。十二指肠绒毛长而密集且分支明显;无中央乳糜管;无十二指肠肠腺。空肠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增多,肠绒毛变短且分支少。盲肠扁桃体多而体大。直肠淋巴组织丰富。肝脏、胰脏小叶界限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雉 消化系统 组织 形态学
下载PDF
Zn、Cd在太原工业区和紫金山非工业区环颈雉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东龙 周梅素 黄淑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为了探讨Zn、Cd在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体内的积累和分布规律,对太原工业区环颈雉体内不同组织的Zn、Cd进行了分析,并以紫荆山区为对照区(相对非污染区),对两区环颈雉体内不同组织的Zn、Cd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Zn在... 为了探讨Zn、Cd在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体内的积累和分布规律,对太原工业区环颈雉体内不同组织的Zn、Cd进行了分析,并以紫荆山区为对照区(相对非污染区),对两区环颈雉体内不同组织的Zn、Cd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Zn在环颈雉体内的分布规律为:股骨>胸骨>心>肝>肾>肺>股肌>胸肌;Cd在环颈雉体内的分布规律为:肾>胸骨>股骨>肝>肺>胸肌>心>股肌。两区环颈雉各组织中,Zn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而肾脏中的Cd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环颈雉 太原工业区 紫金山非工业区
下载PDF
环颈雉研究概述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绍卿 刘学洪 和绍禹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71-174,共4页
主要介绍了环颈雉的野外栖息地和生存现状、繁殖特性、生长发育、疾病防治、生理生化、形态学、营养成分分析等生态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环颈雉 栖息地 繁殖 营养
下载PDF
环颈雉胃的血供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德禄 刘左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15,共5页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环颈雉胃动脉的起源、分布及胃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环颈雉的胃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分出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营养 ,腺胃背侧动脉直接起自腹腔动脉的左侧 ,腺胃腹侧动...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环颈雉胃动脉的起源、分布及胃静脉的回流情况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 ,环颈雉的胃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分出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营养 ,腺胃背侧动脉直接起自腹腔动脉的左侧 ,腺胃腹侧动脉起自腹腔动脉左支。腺胃血液的静脉有腺胃前静脉和腺胃后静脉 ,分别汇入后腔静脉和左肝门静脉。肌胃由肌胃左动脉、肌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营养 ,肌胃左动脉起自腹腔动脉的左支 ;肌胃右动脉起自腹腔动脉的右支 ;肌胃背侧动脉从腺胃背动脉分支而来。回流肌胃血液的静脉有胃右静脉、胃左静脉和胃腹侧静脉 ;胃右静脉汇入右肝门静脉 ,胃左静脉和胃腹侧静脉汇入左肝门静脉。另外腺胃和肌胃的表面缺乏主干动脉间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供 环颈雉 大体解剖 胃动脉 胃静脉
下载PDF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和环颈雉适宜生境预测及重叠区域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宏群 邢立刚 +3 位作者 韩培士 牛常会 袁晓青 霍安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4-89,共6页
根据长期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陕西黄龙山及其周边区县同域分布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适宜生境进行预测,并分析2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及重叠状况。结果表明:2个物种... 根据长期野外调查数据及相关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对陕西黄龙山及其周边区县同域分布的褐马鸡(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适宜生境进行预测,并分析2个物种的生境需求及重叠状况。结果表明:2个物种的适宜生境分布格局相似,主要分布在陕西黄龙山林区及周边区县,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1268.75、2218.37 km^(2),适宜生境重叠面积为1162.63 km^(2),分别占褐马鸡、环颈雉适宜生境总面积的91.64%、52.41%。2个物种在陕西延安黄龙山保护区的适宜面积分别为549.35、745.88 km^(2),分别占该保护区面积的60.58%、82.25%,且在黄龙县适宜生境重叠面积最大,其次是韩城市、宜川县、洛川县。2个物种对环境因子的选择表现出相似性和一定差异性。相似性表现为:对2个物种生境分布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最湿月降水量、到道路距离、最湿季降水量。差异性表现为:对于最湿季降水量,环颈雉比褐马鸡适应范围更广;对于到道路距离,褐马鸡比环颈雉适应范围更广。此外,最热月最高像元温度对环颈雉影响较大,而最冷季降水量和最热季平均温度对褐马鸡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环颈雉 MaxEnt模型 适宜生境 生境重叠
下载PDF
中国环颈雉A-FABP基因SNPs及其与屠宰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琼 杨福合 +1 位作者 邢秀梅 荣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29,共4页
以中国环颈雉为材料,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A-FABP基因序列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并分析与屠宰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中国环颈雉群体A-FABP基因上检测到多态性位点,为中度多态,在1106bp处存在碱基A缺失,AA、AB基... 以中国环颈雉为材料,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对A-FABP基因序列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并分析与屠宰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中国环颈雉群体A-FABP基因上检测到多态性位点,为中度多态,在1106bp处存在碱基A缺失,AA、AB基因型个体在活体重和屠体重上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与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初步推测AA为中国环颈雉体重增长的优势基因型,A为优势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颈雉 A-FABP SNPS 屠宰性状 肌内脂肪
下载PDF
笼养环颈雉性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正旺 姚红梅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8-34,共7页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求偶炫耀有四种常见类型,即点头炫耀、侧炫耀、振翅鸣叫和追逐.各种类型求偶活动的强度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剪尾和缩短距长都可使雄鸟的求偶频率下降.雌雉选择配偶受雄鸟所在笼...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求偶炫耀有四种常见类型,即点头炫耀、侧炫耀、振翅鸣叫和追逐.各种类型求偶活动的强度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剪尾和缩短距长都可使雄鸟的求偶频率下降.雌雉选择配偶受雄鸟所在笼舍条件及雄鸟某些身体特征的影响:条件较好的笼舍中的雄鸟往往具有较多的配偶;剪短雄鸟的尾羽对雌鸟的配偶选择无明显影响;而缩短距长则对雌鸟的择偶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导致雄鸟配数的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纲 环颈雉 配偶选择 性选择 笼养 人工养殖
下载PDF
环颈雉的饲养与雏鸟生长发育 被引量:4
11
作者 尹祚华 刘如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29,共4页
环颈雉的饲养与雏鸟生长发育尹祚华,刘如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饲养繁殖,生长发育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suehschanensis)别名,雉鸡、野鸡、山鸡、角鸡。作者对环... 环颈雉的饲养与雏鸟生长发育尹祚华,刘如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饲养繁殖,生长发育环颈雉(Phasianuscolchicussuehschanensis)别名,雉鸡、野鸡、山鸡、角鸡。作者对环颈雉的饲养、繁殖行为、卵在孵化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雉 雏鸟 饲养 生长 发育 鸟纲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环颈雉繁殖机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兴淮 胡锐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主要探讨了酶制剂对环颈雉繁殖机能的影响。分别在种雉日粮中添加 0 5 %纤维素酶 +0 5 %淀粉酶、0 5 %纤维素酶 +0 5 %中性蛋白酶、0 3 %纤维素酶 +0 3 %淀粉酶 +0 4%中性蛋白酶。试验结果表明 ,种雉总产蛋数、产蛋总重及产蛋率... 主要探讨了酶制剂对环颈雉繁殖机能的影响。分别在种雉日粮中添加 0 5 %纤维素酶 +0 5 %淀粉酶、0 5 %纤维素酶 +0 5 %中性蛋白酶、0 3 %纤维素酶 +0 3 %淀粉酶 +0 4%中性蛋白酶。试验结果表明 ,种雉总产蛋数、产蛋总重及产蛋率均有明显提高 ,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也有所提高 ;同时 ,料蛋比及啄蛋数、碎蛋数均有明显降低。平均蛋重及种蛋品质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种蛋中粗蛋白、无氮浸出物含量有所提高。综合比较 ,以添加 0 5 %纤维素酶 +0 5 %中性蛋白酶 ,作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饲料添加剂 酶制剂 环颈雉 繁殖机能 影响因素 雉鸡
下载PDF
环颈雉食管和气管的血液供应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德禄 刘左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0-95,共6页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 5只环颈雉的食管和气管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食管的动脉有颈总动脉食管支、食管升动脉、颈升皮动脉食管支和食管降动脉 .分布于嗉囊的动脉有嗉囊左、右前动脉和嗉囊左、右后动脉 .... 用血管铸型法和大体解剖学方法对 5只环颈雉的食管和气管的血供进行了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食管的动脉有颈总动脉食管支、食管升动脉、颈升皮动脉食管支和食管降动脉 .分布于嗉囊的动脉有嗉囊左、右前动脉和嗉囊左、右后动脉 .分布于气管的动脉有自颈总动脉分出的气管支、气管升动脉和气管降动脉 .分布于肺外支气管的动脉有由颈总动脉发出的支气管支 .回流食管和气管颈段前部的静脉汇入下颌静脉 ;回流食管和气管颈段中后部血液的静脉汇入食管气管静脉干 ;回流食管胸段前部和气管胸段大部血液的静脉汇入食管气管静脉干 ;食管胸段中后部和气管胸段后部以及支气管血液的静脉直接汇入颈静脉根部 .嗉囊左后静脉汇入食管气管静脉干 ,嗉囊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雉 食管 气管 血液供应 血管铸型法 动脉 静脉 大体解剖学
下载PDF
环颈雉幼雏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峰 刘钟安 刘凤阳 《中国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探讨环颈雉幼雏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本研究选用240只1日龄环颈雉进行3(ME:2650,2900和3100kcal/kg)×5(CP:21.5,24.0,26.5,29.0和31.5%)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颈雉幼雉期饲粮添加赖氨酸和... 为探讨环颈雉幼雏期饲粮适宜的能量浓度与蛋白质水平,本研究选用240只1日龄环颈雉进行3(ME:2650,2900和3100kcal/kg)×5(CP:21.5,24.0,26.5,29.0和31.5%)二因子交叉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环颈雉幼雉期饲粮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时,适宜 CP/ME 应为90.3~93.3克/兆卡,且适宜 ME 浓度与CP 水平分别不应低于2900kcal/kg 和26.5%。不论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如何,环颈雉的增重率模式均相同,即1~14日龄其增重率迅速提高,并在8~14日龄达到最高,此后15~24日龄则逐渐降低。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对环颈雉氮沉积量(克/日、只)与代谢能值(千卡/日、只)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氮沉积率随着饲粮 ME 浓度与 CP 水平的提高而分别显著提高与降低(P<0.05)。能量代谢率随着饲粮 CP 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环颈雉 代谢能 粗蛋白质 能量蛋白比 氮沉积
下载PDF
环颈雉与原鸡早期生长性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绍卿 袁峰 刘学洪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55-159,共5页
以2007年12月15日孵化出壳的环颈雉和原鸡为材料,通过笼舍饲养、空腹称重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早期生长速度,结果表明:1~12周各周的平均体重,环颈雉均显著地高于原鸡,且环颈雉在第3周、第7周、第11周出现了3个生长高峰,而原鸡在第... 以2007年12月15日孵化出壳的环颈雉和原鸡为材料,通过笼舍饲养、空腹称重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早期生长速度,结果表明:1~12周各周的平均体重,环颈雉均显著地高于原鸡,且环颈雉在第3周、第7周、第11周出现了3个生长高峰,而原鸡在第6周、第11周出现了2个生长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雉 原鸡 生长速度
下载PDF
环颈雉肉质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秀华 王峰 +3 位作者 潘久茹 王金和 刘凤阳 葛明玉 《特产研究》 1992年第3期40-41,共2页
本研究对环颈雉胸肌、腿肌的肉质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和热量比商品肉用鸡分别高11.84%和17.75%,而胆固醇含量低291.21%。同时还测定了总磷脂和总脂肪酸的含量。
关键词 野鸡 环颈雉 肉质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野生褐马鸡代孵环颈雉卵现象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正旺 武建勇 +2 位作者 郑光美 杨向明 李新平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6-366,376,共2页
野生褐马鸡代孵环颈雉卵现象观察@张正旺@武建勇@郑光美@杨向明@李新平¥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环颈雉,巢寄生,孵卵野生褐马鸡代孵环颈雉卵现象观察*OBSERVATIONONWILDB... 野生褐马鸡代孵环颈雉卵现象观察@张正旺@武建勇@郑光美@杨向明@李新平¥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褐马鸡,环颈雉,巢寄生,孵卵野生褐马鸡代孵环颈雉卵现象观察*OBSERVATIONONWILDBROWNEARED-PHEASAN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马鸡 环颈雉 孵卵
下载PDF
A-FABP和LPL基因多态性及聚合基因型与中国环颈雉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琼 荣敏 +1 位作者 邢秀梅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15年第1期1-5,13,共6页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中国环颈雉脂肪型-脂肪酸合成酶(A-FABP)和脂蛋白酶(LPL)基因多态性,并对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聚合基因型与中国环颈雉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A-FABP基因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LPL基...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中国环颈雉脂肪型-脂肪酸合成酶(A-FABP)和脂蛋白酶(LPL)基因多态性,并对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聚合基因型与中国环颈雉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IMF)含量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A-FABP基因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LPL基因检测到2个突变位点,均产生3种基因型,关联性分析表明:A-FABP基因和LPL基因的3个位点与中国环颈雉胸肌IMF含量显著相关(P<0.05),AA、CC和EE为有利单基因型。3种有利单基因型聚合个体中的AACC和AAEE的胸肌IMF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聚合个体(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颈雉 脂肪型-脂肪酸合成酶 脂蛋白酶 肌内脂肪
下载PDF
环颈雉红细胞的显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庆萍 黄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2-174,共3页
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和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环颈雉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轴18.88μm,短轴10.00μm,表面光滑,有核,其发育经过幼稚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3个阶... 应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红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和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环颈雉成熟的红细胞呈长椭圆形,长轴18.88μm,短轴10.00μm,表面光滑,有核,其发育经过幼稚红细胞、未成熟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3个阶段,还观察到直接分裂的红细胞和分裂后产生的梨形红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颈雉 红细胞 形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环颈雉屠宰性能和肌内脂肪含量及A-FABP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琼 邢秀梅 +1 位作者 荣敏 杨福合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11,共3页
为研究中国环颈雉的屠宰性能、肌内脂肪含量及A-FABP基因mRNA表达情况,对240只成年中国环颈雉(公母各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公、母雉屠宰率分别为90.28%、88.23%,公雉活重、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雉,差异显著(P<0.05);肌内脂肪... 为研究中国环颈雉的屠宰性能、肌内脂肪含量及A-FABP基因mRNA表达情况,对240只成年中国环颈雉(公母各半)进行屠宰。结果表明:公、母雉屠宰率分别为90.28%、88.23%,公雉活重、屠宰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雉,差异显著(P<0.05);肌内脂肪含量公雉低于母雉,但差异不显著(P>0.05);A-FABP基因表达存在组织和性别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颈雉 屠宰性能 肌内脂肪 A—FABP MRNA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