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域外科学理性思想与康有为的现代中国建构
1
作者 刘星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9年第3期27-33,共7页
值康有为诞辰16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对康有为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康有为立足于传统,吸纳域外科学理性思想进行的社会政治实践与理论建构,均对中国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有... 值康有为诞辰16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之际,对康有为相关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面对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康有为立足于传统,吸纳域外科学理性思想进行的社会政治实践与理论建构,均对中国的近代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有为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在清末民初的动荡时代里,深刻思考儒学与西方科学理性思想,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并试图用之改变中国,其学术思想与观点对域外科学理性思想影响下的现代中国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科学理性思想 现代中国建构 康有为 经世致用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廖林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9,共10页
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为观照中国式现代国家建构及其特色运用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誓词碑”精神,实质上就是“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的精神,其精神之“魂”就在于“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誓词碑”精神的形成,... 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为观照中国式现代国家建构及其特色运用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誓词碑”精神,实质上就是“一心向党、爱国奉献、团结到底、命运与共”的精神,其精神之“魂”就在于“命运共同体”的精神。“誓词碑”精神的形成,同时贯穿了“情感塑魂”与“盟誓铸魂”双重逻辑。其中,“情感塑魂”是观礼代表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得以建构的关键;“盟誓铸魂”则通过传统盟誓习俗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利用,由此推动了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向云南各民族的“信仰”升华。正是在“自上而下”的认同建构与“自下而上”的认同表达共同推动下,特别是情感型治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利用下,“誓词碑”精神对于促进命运共同体建设、支撑现代国家建构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从中鲜活展现了基于自身国情与传统推进现代国家建构的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情感塑魂 盟誓铸魂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2,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观念自觉。为此,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为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必须遵循理... 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观念自觉。为此,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成为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必须遵循理论建构的原则和方法论,厘清标识中国式现代化的范畴群,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命题群,揭示各命题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样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鲜明特质。如此,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实践活动予以理论总结与提炼,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模式、展现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增强中国人民自主自信的重要方式,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理论建构 方法论 范畴 理论 价值
下载PDF
辩证法的命运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7
4
作者 贺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50,共8页
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视角来透视和检讨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命运,无论对于深化辩证法研究,还是推动中国现代性课题的探讨,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论生长点。辩证法在近代思想史上是作为现代性论证的人文解放叙事而产生的。辩证法传入中国以后,它... 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视角来透视和检讨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命运,无论对于深化辩证法研究,还是推动中国现代性课题的探讨,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论生长点。辩证法在近代思想史上是作为现代性论证的人文解放叙事而产生的。辩证法传入中国以后,它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内在关联,辩证法解释模式在当代中国哲学中的演化,表现着人们对于中国现代性建构认识的变化与深入。但面向未来,批判性地反思辩证法与中国现代性建构中所蕴含的总体性逻辑,是辩证法研究必然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现代性元叙事 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文化战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金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2,156,共8页
中国现代化历程经历了工具论和总体性两大思维误区。世界现代史向我们昭示了一种历史演进的新思维,即将文明转型看作是不同文明之有机系统的范式性转换。以此观之,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化转型( 亦即我们所谓中国现代性建构) 正是非工具论、... 中国现代化历程经历了工具论和总体性两大思维误区。世界现代史向我们昭示了一种历史演进的新思维,即将文明转型看作是不同文明之有机系统的范式性转换。以此观之,从传统向现代的文化转型( 亦即我们所谓中国现代性建构) 正是非工具论、非总体性的有机系统渐进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要义,是以建设性公民社会运动作为历史演进的根本性推动机制。非总体性有机渐进战略的实现以及建设性公民社会运动这一推动机制的形成,还需要某种动力。从作为战略的中国现代性建构角度来看,这种动力当为社会中层动力。社会中层,不是客观认定的中产阶级,而是主观认同的一种文化结构。事实上,在现代社会,欲使社会理性地、和平地、渐进地发生历史的质的飞跃,其真正推动者乃是社会中层。而社会中层价值,则既不是富贵光荣,也非贫穷光荣,或劳动者天然光荣,而是作为过程的劳动、工作、奋斗、创造光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建构 战略有机渐进 推动机制 社会中层动力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5
6
作者 贺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94,共7页
如果真切体会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就会发现: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不会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相矛盾,相反,它将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具体来说,“后现代精神”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后现代意识”... 如果真切体会后现代主义哲学所蕴含的精神意蕴,就会发现:后现代主义哲学不仅不会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相矛盾,相反,它将为中国现代性建构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具体来说,“后现代精神”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后现代意识”是中国高起点的现代性战略的必要内涵:“后现代向度”是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哲学 中国现代建构 现代精神 现代意识 现代向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华岗 《学习论坛》 2005年第7期73-76,共4页
西方现代性的内涵可以从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笔者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精神气质。在建构中国现代性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三个方向: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性是一种开放的精神;必须立足于实践自上而下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 西方现代性的内涵可以从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笔者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精神气质。在建构中国现代性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三个方向:现代性是多元的;现代性是一种开放的精神;必须立足于实践自上而下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既是理论创新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理论创新 中国现代建构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启蒙缺位与当代使命 被引量:1
8
作者 吕敬美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6期44-49,共6页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规定性,它标志着一种新的生存样式。如果把现代性作为价值观念来考察,那么其具有启蒙定向。启蒙既体现在个体自我的觉醒,也体现在民族国家的确立。近代以降,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建构联系起来,从而确立了...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的规定性,它标志着一种新的生存样式。如果把现代性作为价值观念来考察,那么其具有启蒙定向。启蒙既体现在个体自我的觉醒,也体现在民族国家的确立。近代以降,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性建构联系起来,从而确立了民族国家。在全球化境遇中,一方面,重申启蒙以促进个体自我的觉醒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迫切任务;另一方面,培育市民社会和国人的公共精神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特殊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启蒙 中国现代建构
下载PDF
马克思“中国-东方”论说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被引量:6
9
作者 郗戈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69-75,共7页
本文以西学东渐中的一个典型个案即马克思的"中国-东方"论说为中心,具体剖析中国知识分子转化、重构西方理论资源的观念史线索,并以此追踪中国现代性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所书写... 本文以西学东渐中的一个典型个案即马克思的"中国-东方"论说为中心,具体剖析中国知识分子转化、重构西方理论资源的观念史线索,并以此追踪中国现代性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的历史进程。马克思所书写的"中国形象"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与传播直接参与了现代中国的自我理解与自我形塑。关于马克思"中国-东方"论说的诸多歧异与纷争,关系到中国建构现代性的实践道路的选择。"西学东渐"的过程首先是建立在中西双方不平等的基础上的,西方现代性掌握"文化霸权",强行入侵到中国文化主体性与自我意识的深层。然而,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从未完全屈服于西方的文化霸权,中国文化主体建构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正在不断扭转这种文化不平等的现状。中国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论说的"重构",集中表现在与马克思的"殖民主义的现代性"截然不同的一种"反殖民主义的现代性"的逐步建构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学东渐 中国形象 中国现代建构 殖民主义现代 反殖民主义现代
下载PDF
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建构——2005年“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永超 李广东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436-439,共4页
2005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上,主要集中在何谓现代性及现代性问题的表现、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等问题上,更多的是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并积极地推进我国的... 2005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上,主要集中在何谓现代性及现代性问题的表现、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等问题上,更多的是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并积极地推进我国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性问题 中国现代建构 马克思哲学
下载PDF
近代翻译对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从马君武翻译序跋谈起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菁 徐惟诚 《文化与传播》 2021年第5期16-21,共6页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翻译家群体通过输入西学理念和思想,参与了中国现代性的阐释与发展。研究以近代翻译家马君武个案为中心,复原翻译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轨辙,挖掘马君武翻译序跋和西学译介的现代性表征,从其在进化论、女权思想、民... 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翻译家群体通过输入西学理念和思想,参与了中国现代性的阐释与发展。研究以近代翻译家马君武个案为中心,复原翻译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轨辙,挖掘马君武翻译序跋和西学译介的现代性表征,从其在进化论、女权思想、民主思想、民族独立思想等方面的译介,探究近代中国通过翻译实践救世醒民的现代化之路。马君武的翻译实践启蒙了新思想,拓展了国人的现代性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翻译 中国现代建构 马君武 翻译序跋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视角
12
作者 赵园园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5,105,共8页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就必须要寻求到这一理论活动的逻辑主线。从实践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层面上看,中国现代性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因此,现代性建构是马...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就必须要寻求到这一理论活动的逻辑主线。从实践视角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理论层面上看,中国现代性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因此,现代性建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视角。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提供了不同的现代化方案。革命时期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一种革命式的现代化方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案。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逐渐构建出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现代性和西方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现代性。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现代性构建还在生成中。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迫切主题就是着眼于中国道路,从各个维度尤其是价值维度,建构独特的现代性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建构 中国特色现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下载PDF
新保守主义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影响及对策
13
作者 肖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8期87-88,共2页
新保守主义是当今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现代性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告别传统进入现代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的状态和特性。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较之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新保守主义思想传入中国,认清其对中国现代性... 新保守主义是当今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现代性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告别传统进入现代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的状态和特性。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较之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新保守主义思想传入中国,认清其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影响,并找出解决对策,对中国特色现代性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保守主义 中国现代建构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宪政视域下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主要特点——基于历史过程的考察
14
作者 敖杏林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7-42,共6页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是在内忧外患尤其是西方列强入侵的环境下展开的,但是王朝国家"重国家轻社会"的统治传统不利于西方式现代国家在中国的建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整个20世纪可以看成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是在内忧外患尤其是西方列强入侵的环境下展开的,但是王朝国家"重国家轻社会"的统治传统不利于西方式现代国家在中国的建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道路。整个20世纪可以看成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集中时期,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经历了主权建设、政权整合与国家转型三个阶段,并体现出了创造性、阶段性与反复性、非均衡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国家建构 历史过程 宪政 合法性
下载PDF
“文学史学”的拓荒之作——《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奉桥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128-128,F003,共2页
关键词 朱德发 贾振勇 书评 《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研究
16
作者 张伟 《真情》 2020年第6期247-247,共1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但其本质却未发生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一种正确的思想理论,对当下的实践具有指导的作用,而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同国家由于经济状况的不同,所以其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变革,但其本质却未发生改变,马克思主义理论属于一种正确的思想理论,对当下的实践具有指导的作用,而中国现代性的建构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不同国家由于经济状况的不同,所以其现代性建构也不同,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的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文章主要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两者的价值联系,并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现代建构
下载PDF
走向“文学史哲学”——读《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17
作者 李钧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3年第4期47-47,共1页
朱德发先生在新著《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贾振勇合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中清楚地表达了他的一个学术理想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学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此著集朱先生近四十年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思想和理论精髓,具有... 朱德发先生在新著《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贾振勇合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中清楚地表达了他的一个学术理想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学科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此著集朱先生近四十年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思想和理论精髓,具有“缜密其思,磅礴其势,激情其气,史哲其质”的品格,足当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学科的奠基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 文学史哲学 中国 文学研究 文学理论 书评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建构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
18
作者 苏星鸿 杨雅瑞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第2期20-27,共8页
中国现代性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其建构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关联的。中国现代性建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实践结果。作为成长中的现代性,中... 中国现代性是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其建构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紧密关联的。中国现代性建构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是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实践结果。作为成长中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不断建构,由此决定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不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产物,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现代建构 人类文明新形态
原文传递
现代性问题与后儒学
19
作者 李佑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2年第2期250-263,共14页
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命运,是由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这一社会实践主题所决定的.现代性具有双重意蕴,即外在制度结构层面的理性化和内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感觉化,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理想的缺失与生存意义的危机.围绕着现代性问题而产... 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命运,是由中国现代性的建构这一社会实践主题所决定的.现代性具有双重意蕴,即外在制度结构层面的理性化和内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感觉化,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理想的缺失与生存意义的危机.围绕着现代性问题而产生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的回应方式.如果我们确认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建构的现代性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亲切的精神家园,那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回答和解决如下三大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二是外在的形式化制度结构的建构;三是现代人心性结构的重建.这三大问题所展开的论域可以说是一种后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性问题 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后儒学
下载PDF
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47
20
作者 李佑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42,共8页
现代性概念具有双重意蕴,即外在制度结构层面的理性化和内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感觉化,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理想的缺失与生存意义的危机。围绕着现代性问题而产生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的回应方式;如果我们确... 现代性概念具有双重意蕴,即外在制度结构层面的理性化和内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感觉化,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理想的缺失与生存意义的危机。围绕着现代性问题而产生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的回应方式;如果我们确认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建构的现代性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亲切的精神家园,那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回答和解决如下三大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二是外在的形式化制度结构的建构;三是现代人心性结构的重建。这三大问题所展开的论域可以说是在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可能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现代性问题 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