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发生
1
作者 马睿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的出现 ,是以现代学院体制和学科专业理念的建立为基础 ,并与纯文学观念的兴起形成双向互动的趋势 ,其深层动力在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知识体系的现代分化。在中国 ,由于知识体系现代转型的外发性 ,因而外来因素在... 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研究的出现 ,是以现代学院体制和学科专业理念的建立为基础 ,并与纯文学观念的兴起形成双向互动的趋势 ,其深层动力在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知识体系的现代分化。在中国 ,由于知识体系现代转型的外发性 ,因而外来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进入并制约着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现代发生机制 ,使中国文学史这一专属对象在进入现代研究视野之始 ,就接受了西方学术原则的规范 ;但与此同时 ,来自于本土的文化需要和知识传统 ,也推动并修正了学术界对西学规范的接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知识体系 纯文学观念 学科 现代发生
下载PDF
议美学在中国的现代发生
2
作者 徐树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第18期83-83,共1页
本文探讨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现代社会获得确立的根源、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作者认为作为独立的现代人文学科,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审美和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而是在其对审美艺术的阐释中渗透了现代人文精神的价值原则... 本文探讨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中国现代社会获得确立的根源、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作者认为作为独立的现代人文学科,美学不是一般地研究审美和艺术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而是在其对审美艺术的阐释中渗透了现代人文精神的价值原则——美学是现代人文精神活动的一个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现代发生 现代性人文精神
下载PDF
奇点、事件与小说聚合历史的力量——试析《檀香刑》的现代发生学
3
作者 陈晓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共49页
本文认为《檀香刑》聚合了晚清剧变与中国进入现代的动荡时刻的诸多大历史事件,触碰到中国现代发生的“奇点”。小说由内在化的几个亲缘关系的人物牵扯进历史人物,以“檀香刑”这样一个行动汇集在一根木料上,它洞穿一个反抗的草民身体,... 本文认为《檀香刑》聚合了晚清剧变与中国进入现代的动荡时刻的诸多大历史事件,触碰到中国现代发生的“奇点”。小说由内在化的几个亲缘关系的人物牵扯进历史人物,以“檀香刑”这样一个行动汇集在一根木料上,它洞穿一个反抗的草民身体,也打透了历史的要害。小说由此建立起极为紧密的内在结构,而内在结构又外化为历史事件。小说汲取民间戏曲的茂腔为叙述腔调,多声部和复调的叙述,穿行于小说的各种场景并召唤出历史,把晚清历史之末与现代之未的艰难时刻纠结为一体,由此,可以把小说对声音的强调理解为“声音政治学”。小说的刑法表现令人惊惧,但小说的结构技法也堪称奇妙,小说对历史的聚合能力无与伦比。诸如此类,当可读出这部小说的非同凡响之处,它在世界优秀作品中亦可独具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檀香刑》 奇点 劫点 事件性 现代发生
原文传递
词学批评学的现代发生与“三大体系”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玉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5,共11页
"词学批评学"是指在词学学科之中采用现代著述方式,并以自创理论对词史发生与发展进行历史性的源流梳理,总结词史发展规律的学问。词学批评学的核心就是努力建构一种词学观念与词史发展的融通之学。中国的词学批评史经历了一... "词学批评学"是指在词学学科之中采用现代著述方式,并以自创理论对词史发生与发展进行历史性的源流梳理,总结词史发展规律的学问。词学批评学的核心就是努力建构一种词学观念与词史发展的融通之学。中国的词学批评史经历了一个从启蒙、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现代词学批评学的学科体系逐渐被建构起来,但词学家的理论锋芒和批评个性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探寻现代词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过程,对当下中国文学研究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三大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学批评学 现代发生 陈廷焯 王国维 况周颐
原文传递
中国美学的近现代发生与建构回溯
5
作者 袁进东 戴向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在21世纪初中国美学发展的今天,回溯上个世纪初中国美学近现代发生的情景与上个世纪的中国美学建构,可以思考而今美学所在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对照。中国美学的建构在方向上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而不可能还是一种单一的"回归传统&q... 在21世纪初中国美学发展的今天,回溯上个世纪初中国美学近现代发生的情景与上个世纪的中国美学建构,可以思考而今美学所在的位置,从而形成一种对照。中国美学的建构在方向上要考虑诸多制约因素。而不可能还是一种单一的"回归传统"或"反传统",当中国重新思考中国整体性和世界整体的时候,把古代中国与近现代中国结合起来,把具有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与古代与近现代相结合的中国汇通起来,并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现代发生 建构 新方向
原文传递
传统格律诗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期的嬗变——以《盛京时报》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瑞弘 冯静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6-109,共4页
《盛京时报》作为东北文学史的传媒见证,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阶段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文艺副刊《神皋杂俎》的"文苑"、"新诗"专栏刊登了大量的传统格律诗和新诗,并且在1923年引发了关于新诗的一系列争论,其中涉及... 《盛京时报》作为东北文学史的传媒见证,在东北现代文学发生阶段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文艺副刊《神皋杂俎》的"文苑"、"新诗"专栏刊登了大量的传统格律诗和新诗,并且在1923年引发了关于新诗的一系列争论,其中涉及了新诗押韵、对仗与否等传统格律诗范围内的问题,从中可以窥探出东北现代文学发生期传统格律诗的嬗变过程,同时还具有文艺理论探索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诗 嬗变 新诗 《盛京时报》 东北现代文学发生
下载PDF
晚清粤人出洋游记中的异域书写与中国现代性的发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义华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2-152,共11页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迂曲波折。晚清处于东西方接触前沿的广东知识分子离开故国出走西洋或东洋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出洋粤人经历了从现代文明的观察者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者的角色转换,也历经了对现代文明由怀疑抗拒到主动接受学习的心理... 中国的近代化之路迂曲波折。晚清处于东西方接触前沿的广东知识分子离开故国出走西洋或东洋寻求救国救民之道。出洋粤人经历了从现代文明的观察者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者的角色转换,也历经了对现代文明由怀疑抗拒到主动接受学习的心理嬗变过程。晚清粤人的出洋游记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处于转型期的广东知识分子在书写中还带有浓厚的儒家传统意识,但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之下,他们对于儒家传统表现出的是极大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广东知识分子的出洋游记以及他们在书写中对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对中国知识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开启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晚清 出洋游记 救亡图存 现代发生
下载PDF
重回现代性的发生期与建设“别现代性”的中国文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明华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中国文论的现代性发生无疑与百年前的晚清、“五四”关联密切。但历经百年,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进程并没有完成。为此之故,有必要再次返回现代性的发生期,批判性地审视当代中国文论的现代性状况与晚清、“五四”时期的内在关联。回到当下,... 中国文论的现代性发生无疑与百年前的晚清、“五四”关联密切。但历经百年,中国文论的现代性进程并没有完成。为此之故,有必要再次返回现代性的发生期,批判性地审视当代中国文论的现代性状况与晚清、“五四”时期的内在关联。回到当下,由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已然具有“别现代性”,因此,在返回晚清、“五四”思考中国文论的现代性问题时,有必要立足社会文化的实际,把建设“别现代性”的中国文论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别现代性”的中国文论一方面是现代性的,另一方面又是中国的,因此超越了“五四”文论的现代性局限。别现代性的中国文论需要批判性地介入当下的文学文化与社会现实,同时又需要具备“创造性转换”的理念与方法以及公共性等必要的社会文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发生 现代 中国文论 创造性转换 公共性
下载PDF
“美感”一词及其中国现代美育发生 被引量:2
9
作者 赖勤芳 《美育学刊》 2017年第3期26-35,共10页
20世纪初汉语语境中的"美感"一词,与"美学"一样,都是外来词。"美感"一词初显为"中国"的美学术语,大致体现为从纳入1903年《新尔雅》到1915年《述美学》一文的阐释这一过程。作为译词,"美... 20世纪初汉语语境中的"美感"一词,与"美学"一样,都是外来词。"美感"一词初显为"中国"的美学术语,大致体现为从纳入1903年《新尔雅》到1915年《述美学》一文的阐释这一过程。作为译词,"美感"在王国维、蔡元培前期的文本中有所浮现,但并不明显和稳定,这是美学在初入中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梁启超前期的文本中,虽然几无出现"美学""美感"等词,但是以功利性作用为主导的美感观念得到突出表征。"美感"一词能够在后来得以普及,很大程度得益于美育之提倡。把"美育"释为"美感教育",这是对"美感"的中国美学身份的一次重要确认。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三大家的汉语体验,是他们切近中国现代美学尤其是美育发生于本土实际问题解决的直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 美感观念 “美感教育” 中国现代美育发生 汉语体验
下载PDF
白话教科书的编写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向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6-129,共4页
自清末以来,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普及教育、启蒙大众,发起了一个编写白话教科书的运动,并将这一运动提升到政府改革的层面。这一运动虽经改朝换代的社会政治巨变,但却延续至"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这一基于普及教育的改革,... 自清末以来,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普及教育、启蒙大众,发起了一个编写白话教科书的运动,并将这一运动提升到政府改革的层面。这一运动虽经改朝换代的社会政治巨变,但却延续至"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这一基于普及教育的改革,从根本上动摇了文言的地位,为白话文学的兴起开辟了道路。更为重要的是,1920年教育部明令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废止文言教科书,采用语体文教科书,从而使白话文学在制度上取得了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话教科书 教育制度 现代文学的合法性 现代文学的发生
下载PDF
“人的文学”世俗性阐释与启蒙效应的终极想象——1918年的周作人与现代文学发生的一种可能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岩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13,共5页
周作人以一种体察与沟通的姿态将启蒙对象的生存欲望与基本欲求作为启蒙理论建构的基点以及文学创作的尊重对象。他的"人的文学"理论借助个人主义所展现的深切的世俗性视野,不仅使得启蒙群体视野中批判对象从承载了抽象的劣... 周作人以一种体察与沟通的姿态将启蒙对象的生存欲望与基本欲求作为启蒙理论建构的基点以及文学创作的尊重对象。他的"人的文学"理论借助个人主义所展现的深切的世俗性视野,不仅使得启蒙群体视野中批判对象从承载了抽象的劣根性的模糊概念落实到可以依凭的现实语境之中,更为重要的是周作人指示了一条启蒙者在进行社会批判之前所应采取的必要的切入视角与可能的审视立场。他尽量避免完全将理论设置中的启蒙者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完全移植到现实的体察上,而是在现实的体察中将个人体验与批判视野融合,在世俗景观中体验启蒙力量发生路径的可能性。从个人主义的"世俗性"阐释到平民文学中强烈的启蒙立场再到贵族性的超越精神,周作人文学革命建构理论逐步从世俗景观的体察走向形而上的意义追寻。用贵族性精神的洗礼来提升世俗性视野的精神品格,周作人实际上在追求理论的完善与超越。"贵族性"的阐释实际上构成了周作人关于启蒙效应的终极想象,或者说"贵族的精神"成为周作人衡量启蒙精神指向的最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文学 世俗性 贵族性 被压抑的 现代文学发生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问题——从“小说”名称的界定谈起
12
作者 袁国兴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共4页
清末民初的“小说”概念包括戏曲,“新小说”和“新剧”的观念和生存方式多有相似,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有某种必然性。剖析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问题,对现代戏曲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调整均有重... 清末民初的“小说”概念包括戏曲,“新小说”和“新剧”的观念和生存方式多有相似,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有某种必然性。剖析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问题,对现代戏曲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调整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发生 小说戏曲形制 文学观念
下载PDF
民间写作、通俗文化与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3
作者 王四四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在通俗文学领域,也就是民间写作领域,亦或称作坊间文学界,尤其以通俗小说为代表,现代化运动在明清时代已经开启。它和官方文学的现代化言说呈一种错位状态。通俗文化是一种与上流文化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明清通俗文化的集中代表民间写作... 在通俗文学领域,也就是民间写作领域,亦或称作坊间文学界,尤其以通俗小说为代表,现代化运动在明清时代已经开启。它和官方文学的现代化言说呈一种错位状态。通俗文化是一种与上流文化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明清通俗文化的集中代表民间写作的兴起是一种思潮的表现,呈现出开放性、平民化、世俗化、悲剧精神等品格。运河文化圈兴起的商人文化和城市文化推动了民间写作的兴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写作 通俗文化 运河文化圈 现代发生
下载PDF
在通往现代性诗学的途中——读《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
14
作者 吴武洲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7,共2页
近年来,对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王一川教授所著《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以下简称《发生》)一书是“现代性”研究的一个收获. 这部专著从文化现代性视角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状况,同时又通过对中国文学的考……
关键词 现代性诗学 《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 书评 现代文学
下载PDF
追本溯源的研究视野,切近语境的研究态度——评张向东著《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15
作者 袁洪权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学的研究著述很多,但张向东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著作却能别开生面,从语言变革的角度深入挖掘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著作不仅体现出追本溯源的学术视野,切近语境的研究态度,而且在语言考察背后注重"...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学的研究著述很多,但张向东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著作却能别开生面,从语言变革的角度深入挖掘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著作不仅体现出追本溯源的学术视野,切近语境的研究态度,而且在语言考察背后注重"文人事"的相互影响,在语言变革与文学发生探讨上深入挖掘其现代思想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本溯源 研究视野 切近语境 研究态度 《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下载PDF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联芬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 杨联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文学
下载PDF
重新审视“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的隐秘关系——评唐东堰《科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被引量:1
17
作者 符悠悠 张小妹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97-102,共6页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口号,后者在《新青年》杂志上出现的次数远超前者,然而后者的研究成果却远不及前者丰硕。《科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聚焦于“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回到历史语境,细致考察科学因素影... “德先生”与“赛先生”是五四新文学的两大口号,后者在《新青年》杂志上出现的次数远超前者,然而后者的研究成果却远不及前者丰硕。《科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聚焦于“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回到历史语境,细致考察科学因素影响下五四新文学的独特面貌;审视文学现场,深刻剖析科学带给五四新文学的负面影响;立足文本证据,全面梳理科学赋予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底色与现代化特质。该著以史学眼光审视文学进程,既回溯历史现场,又追寻当下文学发展的方向,拨开重重迷雾,深入挖掘了“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之间的隐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科学 五四新文学 发生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简介
18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重庆三峡学院谢应光教授的专著《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2005年6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本书首次系统论述了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的生成问题,在基本学术立场上,坚持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的“中国性”以及中国的“现代性”,全书共分六章。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学发生论》 重庆三峡学院 谢应光 现代诗歌理论
下载PDF
论“五四”现代小说结构与传统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洪承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五四”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她的发生发展与西方小说的引进介绍不可分,但她与传统文化、文学的联系更不容忽视。现代小说生成之中,其小说结构形态(文类)的形式背后,也联系着宇宙观、人伦精神、“士”阶层特征、“逍遥”人生的自由追求等... “五四”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她的发生发展与西方小说的引进介绍不可分,但她与传统文化、文学的联系更不容忽视。现代小说生成之中,其小说结构形态(文类)的形式背后,也联系着宇宙观、人伦精神、“士”阶层特征、“逍遥”人生的自由追求等诸多传统的内涵。最重要的是,现代小说家一方面自觉地对传统进行着创造性的转换,一方面在其创作中始终抹不去一种传统精神的保留。因而,她昭示了现代小说中国化的某些本体和核心命题,以及“五四”小说现代性究竟是如何再造传统和精神延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发生 结构(文类) 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换
下载PDF
从本质主义的走向发生学的——女性文学研究之我见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富仁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共8页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展开,意味着在发生学意义上对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进行考察。这一思路非常重要。较之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直接阐释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女性文学研究,它更多地离开了本质主义的考察...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这一命题的提出和展开,意味着在发生学意义上对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进行考察。这一思路非常重要。较之用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直接阐释和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女性文学研究,它更多地离开了本质主义的考察,而进入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自身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性的描述之中。中国近现代女性文学带有鲜明的女学生的文化特征。迄今为止,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和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道路与西方有着根本不同的路向和特征。因此,中国的女性文学研究不能仅仅依靠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本质主义的规定,而必须回到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中来,在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现实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感受、理解和阐释中国的女性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出历史地表之前”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 女学生 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