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动现代性社会中的人生之旅--《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中的转化视角:一场对话》评介
1
作者 刘秀霞 《终身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93-99,共7页
人类千年以来所积累的知识,正在技术化的时代不断变得线性化、碎片化和单一化;学问之间日益筑起高墙,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时至今日,社会过度追寻量化和可测量性,人文社会科学先天的实验性和开拓性变得难能可贵。《终身学习和... 人类千年以来所积累的知识,正在技术化的时代不断变得线性化、碎片化和单一化;学问之间日益筑起高墙,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时至今日,社会过度追寻量化和可测量性,人文社会科学先天的实验性和开拓性变得难能可贵。《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中的转化视角:一场对话》是一本成人学习研究方面的实验性作品,作者从转化学习的理论入手,通过对话、隐喻、历史回顾、理论探索、案例展示、多维视角等方式阐释转化学习的重要性、可发展性与实践性。论著主张对个体的内外兼修、家庭和社区教育实践及终身学习研究保持开放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人生之旅 转化学习 终身学习 成人教育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何以可能——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探源 被引量:5
2
作者 陶日贵 田启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7-130,共4页
世纪之交,鲍曼停用了"后现代性"而代之"流动的现代性"。对鲍曼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术语的置换",更是一次"思想的转向",即由"后现代性"思想跃升到"流动的现代性"思想。"... 世纪之交,鲍曼停用了"后现代性"而代之"流动的现代性"。对鲍曼而言,这不仅是一种"术语的置换",更是一次"思想的转向",即由"后现代性"思想跃升到"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流动的现代性"思想的生成、提出,既是鲍曼对当代西方发达社会结构性转型深入反思的结果,也有后现代性概念局限性的原因,同时也是鲍曼思想发展的内在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现代性 现代性 现代性
下载PDF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的当代意义 被引量:13
3
作者 陶日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6,共4页
“流动的现代性”是鲍曼对当今西方发达社会的本质特征所作出的一个诊断性结论。“流动的现代性”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现代性的内涵,而且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全球化的本质、解决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面临和将要面临的突出问题都具有... “流动的现代性”是鲍曼对当今西方发达社会的本质特征所作出的一个诊断性结论。“流动的现代性”不仅丰富和深化了现代性的内涵,而且对于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全球化的本质、解决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已经面临和将要面临的突出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现代性 流动现代性 全球化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与“液态的记忆”——短视频在新时代集体记忆建构中的特殊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夏德元 刘博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42,53,共6页
媒介形态演变深刻影响着集体记忆建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融合媒介引发集体记忆全局性的变革,对集体记忆建构的权力分配和生产消费机制产生深刻影响。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为本文研究短视频这一... 媒介形态演变深刻影响着集体记忆建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融合媒介引发集体记忆全局性的变革,对集体记忆建构的权力分配和生产消费机制产生深刻影响。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为本文研究短视频这一融合媒介在新时代集体记忆建构中的特殊作用提供了思想工具。考察发现,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时空格局,构建出流动的传播语境;传播语境的变革引发社会集体记忆建构权力的流动,使集体记忆建构在"相互协作"与"多元协商"中展开;大众在短视频媒介中更注重娱乐性,由此集体记忆的功能呈现出记录日常生活、投射美好期许、积累社会资本的消费性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频 集体记忆 流动现代性 社会的液态化
下载PDF
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哲学透视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东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在鲍曼看来,现代性是一个陷阱,后现代性又是一个雷区,其思想在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后,最终的坐标定位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性批判和重建基础上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上。其流动现代性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突出地表现为:时间统治空间的时... 在鲍曼看来,现代性是一个陷阱,后现代性又是一个雷区,其思想在经历一个辩证的发展历程后,最终的坐标定位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性批判和重建基础上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上。其流动现代性理论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突出地表现为:时间统治空间的时空观、非控制性和易变性的运动观以及解构与建构传统的历史观,从而构成了理论体系的哲学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现代性理论 时空观 运动观 历史观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齐格蒙·鲍曼的后现代性思想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穆宝清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1-158,共8页
齐格蒙·鲍曼是当今一位思想独特、极富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其丰富著作的核心就是对"流动的"现代性的论述。在鲍曼看来,现代性的标志是稳定性和确定性,而后现代性的特征则是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鲍曼用"流动性"... 齐格蒙·鲍曼是当今一位思想独特、极富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其丰富著作的核心就是对"流动的"现代性的论述。在鲍曼看来,现代性的标志是稳定性和确定性,而后现代性的特征则是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鲍曼用"流动性"这一隐喻指向后现代社会的状况和人类生存的窘境。鲍曼认为,流动的现代性时期,由物品消费到符号消费的转换是社会消费行为的一个根本性变化,消费主义对解释流动的现代性的社会控制模式有重要的意义。"流动的"现代性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状况,自身认同的不稳定性仍然是后现代的一个基本问题,安全与自由的矛盾性在后现代时期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的”现代性 现代性 消费主义 认同 个体自由
下载PDF
微电影与流动的现代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左芳 李飞 洪一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97,共4页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短片(Short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电影.微电影观看几乎没有时空限制,在短暂的闲暇时间、移动中都可以观看.互联网微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智能手机、车载电视等)...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短片(Short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电影.微电影观看几乎没有时空限制,在短暂的闲暇时间、移动中都可以观看.互联网微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智能手机、车载电视等)播放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包括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①“微电影逐渐开始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②.微电影的艺术渊源可以追溯到电影艺术诞生之初的短片,它是电影艺术中断了百年的短片传统在当代社会的重启,是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其发展形态、美学特点等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电影艺术 社会现代性 闲暇时间 时空限制 故事情节 智能手机 媒体平台
下载PDF
流动现代性视野下的劳动关系批判——鲍曼劳动思想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伶俐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7,共5页
流动现代性是后现代性预言家鲍曼对当代社会特征的学术概括。从流动现代性出发,鲍曼不仅具体分析了固态现代性与流动现代性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不同关系,而且分析了当代社会劳动与资本地位的显性差异——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劳动的不确定性... 流动现代性是后现代性预言家鲍曼对当代社会特征的学术概括。从流动现代性出发,鲍曼不仅具体分析了固态现代性与流动现代性条件下劳动与资本的不同关系,而且分析了当代社会劳动与资本地位的显性差异——资本的自由流动而劳动的不确定性,并认为全球化的一切后果皆由"流动性"引起。鲍曼的这种做法恰好是马克思劳动批判立场在后现代批判中展开,他自觉地将自己的劳动关系批判与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联系起来,并延续了马克思劳动关系批判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劳动关系批判鲍曼
下载PDF
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内在逻辑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任东景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6,共4页
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哲学家鲍曼立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流动现代性的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的内在逻辑结构包括:作为方法论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实践路径的他者伦理观重构和作为理论归宿的公共领域重建。深入研究鲍曼流动... 当代英国著名社会哲学家鲍曼立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流动现代性的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的内在逻辑结构包括:作为方法论的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实践路径的他者伦理观重构和作为理论归宿的公共领域重建。深入研究鲍曼流动现代性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对于准确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现代性 工具理性 资本逻辑 他者伦理 公共领域
下载PDF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批判指向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洲飞 《理论视野》 CSSCI 2014年第4期36-39,共4页
作为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理论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从另一视角对西方消费世界进行了一番新的阐释,他以批判性的言辞分析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弊端。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主要有:以批判性视角认知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 作为后马克思主义阵营的理论家,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思想从另一视角对西方消费世界进行了一番新的阐释,他以批判性的言辞分析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弊端。鲍曼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主要有:以批判性视角认知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以批判性思维揭露消费活动的虚假性、操控性和诱惑性;以批判性口吻预测消费社会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消费主义的新隐忧和新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现代性消费社会 消费者 批判
下载PDF
鲍曼的后现代性及其向流动的现代性之嬗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永良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6-169,共4页
典型的现代型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有序的总体,而典型的后现代型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由无限种类的秩序模式构成。后现代性并不一定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以及对现代性的怀疑和抛弃。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道德模糊... 典型的现代型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有序的总体,而典型的后现代型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由无限种类的秩序模式构成。后现代性并不一定意味着现代性的终结,以及对现代性的怀疑和抛弃。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强烈地感受到道德模糊性的时代。断言人在本质上是善或恶都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假设,道德责任是本我第一位的实在,是社会之起点而非社会产品。后现代性表现为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而确定性的现代性时代似乎已远去。流动的现代性具有轻快、不确定和网格状的特点,它是当今时段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现代性 现代性 现代伦理 现代道德 流动现代性
下载PDF
大众之后:流动现代性视域下的受众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曲慧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7年第1期52-63,共12页
“大众”一词已经不能解释移动互联时代受众的特质,如何看待新受众特征是当下媒介研究的基础课题。本文在分析“媒介进化论”与“受众进化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媒介进化论立场的反思,对受众进化论“碎片化”和“受众自治”核心问题的... “大众”一词已经不能解释移动互联时代受众的特质,如何看待新受众特征是当下媒介研究的基础课题。本文在分析“媒介进化论”与“受众进化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对媒介进化论立场的反思,对受众进化论“碎片化”和“受众自治”核心问题的质疑。作者认为,在变动不居的媒介环境中,以社会学的“流动的现代性”视角来分析当下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并进一步总结“流动的受众”在传媒经济框架下媒介消费层面的三大特征:超级个体(主体)、媒体啮合(行为)与衣帽间式共同体(关系),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进化 碎片化 自治 流动现代性 媒介消费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义华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6,共6页
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阐述了现代性的"流体"特质,显示出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在这一理论视野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现代品格的"流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的分离、文化立场与民族... 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阐述了现代性的"流体"特质,显示出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在这一理论视野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学现代品格的"流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主体性的分离、文化立场与民族国家意识的变异、文学空间的不断分裂、时空意识的错位、道德意识与审美品格的分化。"流动性"正是转型期文学现代品格的一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格蒙特·鲍曼 流动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社会探析--读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
14
作者 陶志刚 孙宇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93-98,共6页
齐格蒙特.鲍曼在其《被围困的社会》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正在遭受全球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围困。本文对流动的、不确定的生活政治领域中的消费社会进行初步探析,试图阐释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给普通个体的生活在生产与消费、占有和存在、幸福... 齐格蒙特.鲍曼在其《被围困的社会》一书中指出:当今社会正在遭受全球政治和生活政治的围困。本文对流动的、不确定的生活政治领域中的消费社会进行初步探析,试图阐释流动的现代性消费给普通个体的生活在生产与消费、占有和存在、幸福的探求、驱动消费的因素、整体性和个体性等领域带来的一系列的变革,以此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崭新的人类状况。并试图结合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探析应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固的现代性 流动现代性 消费社会 齐格蒙特·鲍曼
下载PDF
社会变革时代当代人的生存困境透视--犹太哲学家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探析
15
作者 任东景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3,共4页
当代英国著名犹太哲学家鲍曼以其敏锐的目光来审视流动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把当代社会的突出症候概括为全球化下的资本飘逸、个体化下脆弱的人际纽带以及消费主义条件下自我价值实现的幻化。鲍曼运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伦理... 当代英国著名犹太哲学家鲍曼以其敏锐的目光来审视流动现代性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把当代社会的突出症候概括为全球化下的资本飘逸、个体化下脆弱的人际纽带以及消费主义条件下自我价值实现的幻化。鲍曼运用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组合优势,以图重建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即新伦理共同体的重建,具体包括为他者负责的伦理观、公共领域的政治观和自我身份认同的文化观等三部分,这是鲍曼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困境所实现的一次理论建构。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利于准确把握当代人的发展困境以及探索走出困境的方法,同时也为审度当代人的生存样态提供一种他者维度的致思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 流动现代性 伦理共同体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6
作者 陶日贵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42,共4页
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是鲍曼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性转型的一种理论反思。其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意义表现在:在国家层面,把维护国家统一放在首位,努力建设强政府;在社会层面,积极发展社会自治组织,力所能及地实行基本收入制度... 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是鲍曼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性转型的一种理论反思。其对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意义表现在:在国家层面,把维护国家统一放在首位,努力建设强政府;在社会层面,积极发展社会自治组织,力所能及地实行基本收入制度;在个体层面,在保障个体自治的前提下,要求公民积极履行公共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现代性 鲍曼 中国现代
下载PDF
流动现代性视角下的记者工作现状探析
17
作者 贺琛 李淑晖 张雨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亦出现了媒介生态失衡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介公信力屡受质疑以及记者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为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亦出现了媒介生态失衡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介公信力屡受质疑以及记者社会地位不断下降。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现代性"理论为媒介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这个视角,本文通过对记者的深度访谈、对叙事文本的梳理,分析了当前的记者工作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新闻工作 记者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视域下社会化媒体科学流言传播分析
18
作者 郭学文 《科技传播》 2021年第17期16-19,共4页
鲍曼提出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说明了当代社会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特征。社会化媒体是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一个代表性场域。在社会化媒体中,科学流言呈现出视觉化传播、嵌套式传播和自净化传播的"流动性"特征... 鲍曼提出的"流动的现代性"理论说明了当代社会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特征。社会化媒体是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一个代表性场域。在社会化媒体中,科学流言呈现出视觉化传播、嵌套式传播和自净化传播的"流动性"特征。基于上述特征,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科学流言的治理应以对话模式取代零和博弈,实现科学传播主体间的长效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现代性 鲍曼 科学流言 社会化媒体
下载PDF
齐格蒙特·鲍曼论流动的现代性时代的道德与伦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塔杜什.布克辛斯基 马建青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6,共7页
波兰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世界转型理论,集中阐述了流动的现代性时期的道德和伦理。基于当代人的道德特征,他认为,在流动的现代性时期,没有长期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绝对的价值,没有毋庸置疑... 波兰著名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世界转型理论,集中阐述了流动的现代性时期的道德和伦理。基于当代人的道德特征,他认为,在流动的现代性时期,没有长期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绝对的价值,没有毋庸置疑的原则,一切皆是是流动的,正如液体一般。基于对个体道德冲动的肯定,他提出了一套与全球化相适应的伦理框架。其中包含两种基本的规范,即对他者的责任和自我约束。此规范既可保证个体之独立与自由,同时能够促进道德共同体的产生。鲍曼的伦理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尽管他强调道德准则不是普遍有效的,但也预设了某种普遍有效的绝对价值;他警告人们要警惕乌托邦,却又设定了一个基于团结的理想社会:他给予伦理规范以优先性,同时认为道德冲动是最终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格蒙特·鲍曼 流动现代性 道德 伦理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视角下的“倍速生活”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凤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61,共4页
从固体的现代性到流动的现代性的转变,使得速度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由此,青年人开启了"倍速生活"模式。资本与劳动的分离,使得劳动者必须对自己的人力资本以"倍速模式"追加投资;从对权威的崇拜转为对榜样和偶... 从固体的现代性到流动的现代性的转变,使得速度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由此,青年人开启了"倍速生活"模式。资本与劳动的分离,使得劳动者必须对自己的人力资本以"倍速模式"追加投资;从对权威的崇拜转为对榜样和偶像的崇拜,使得严明的纪律让位于人们的自律;消费社会的发展,使得青年人对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考虑让位于欲望的即时实现和快乐满足。珍惜时光、提高效率本没有错,但如果一味迷信"倍速生活",则反而容易欲速则不达,必须予以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速生活” 流动现代性 劳动 消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