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詹姆逊后现代批评及其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世涛 《求索》 CSSCI 2002年第6期184-184,共1页
詹姆逊的理论在西方后现代理论中独树一帜 :从意识形态分析入手 ,揭示了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扩张的后现代文化的特征 ;坚持理解后现代文化的历史的和辩证的立场 ;反对对后现代文化进行道德上的评判。詹姆逊主要是在审美和文化、政治批... 詹姆逊的理论在西方后现代理论中独树一帜 :从意识形态分析入手 ,揭示了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扩张的后现代文化的特征 ;坚持理解后现代文化的历史的和辩证的立场 ;反对对后现代文化进行道德上的评判。詹姆逊主要是在审美和文化、政治批判意义上来谈论后现代主义 ,由此导致了他对后现代文化的不恰当的理解和判断上的暧昧 ,具体的论证也出现了许多漏洞。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及其批评实践已经给我国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中国学界接受的情况看 ,介绍、翻译、照搬的较多 ,但缺乏价值判断和深入具体的分析 ,而且对其理论的局限性认识得也不够充分。我们应该结合特定历史、文化语境 ,清理詹姆逊的后现代理论及其对中国文学 (文化 )的影响 ,强化问题意识 ,以促进我国文学 (文化 )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姆逊 现代批评 文学接受 现代主义文化 意识形态分析
下载PDF
《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2
作者 刘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现代批评 艾略特诗学 T.S
下载PDF
中国文化现代性颜面辨识与中国现代批评史研究
3
作者 杜吉刚 王建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33-38,53,共7页
中国文化现代性拥有多种颜面。就目前来讲,学术界大致清理出了以下几个最为基本的层面:对时间性存在的认同与推崇;平民化、大众化走向;个人自由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反思性、批判性文化类型的构筑与呵护;中西融汇式的文化资源模... 中国文化现代性拥有多种颜面。就目前来讲,学术界大致清理出了以下几个最为基本的层面:对时间性存在的认同与推崇;平民化、大众化走向;个人自由成为社会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于反思性、批判性文化类型的构筑与呵护;中西融汇式的文化资源模式等。我们在辨识中国文化现代性颜面的基础上展开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将会有利于克服当前学术界在此等研究领域所存在的视界狭小、缺乏评判标准、研究标本化、表层化等弊病,有利于摆脱单纯作"材料整理"的无作为状况,有利于真正还原历史、激活历史,有利于发掘出历史生成的力量源头与发展走向,从而能够使历史的研究服务于当下,导向于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现代 时间性 反思性 平民化 现代批评
下载PDF
《哈姆雷特》现代批评在西方
4
作者 陈广兴 《英语研究》 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
《哈姆雷特》是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自《哈姆雷特》诞生起,从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它的阐释。进入20世纪,精神分析、文化唯物主义、新... 《哈姆雷特》是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自《哈姆雷特》诞生起,从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它的阐释。进入20世纪,精神分析、文化唯物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哈姆雷特》进一步作出了丰富的阐释。无论何种解释,总是和我们的自我认识相联系:对《哈姆雷特》的认识其实就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现代批评
下载PDF
批评的未来——读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
5
作者 莫其逊 《广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 批评学体系 书评
下载PDF
后现代批评的美国学派——文化批评随笔之七
6
作者 高海涛 《艺术广角》 2011年第2期70-70,共1页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里达分别在巴黎和美国度过,因为他受聘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的客座教授职务。在美国批评家中,他有众多的追随者。可以说,他对美国批评家的影响比他法国同胞中的任何一个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影响都要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德里达分别在巴黎和美国度过,因为他受聘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和霍普金斯大学的客座教授职务。在美国批评家中,他有众多的追随者。可以说,他对美国批评家的影响比他法国同胞中的任何一个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的影响都要大,无论是罗兰·巴特还是福科,都无法和他相比。仅从批评文本的绝对数量看,这一点就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派 现代批评 文化批评 随笔 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耶鲁大学 后结构主义 七十年代
下载PDF
批评的系谱——《美国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总序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欧梵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5,共6页
从第五期开始“理论批评”栏目易名为“渤海论坛”。重新命名与渤海大学的协办有关,这所大学发展与繁荣学术的理想不仅与“理论批评”这个栏目而且也与《当代作家评论》的办刊宗旨相契合。我们作这样的尝试,亦期待在与大学的衔接中调整... 从第五期开始“理论批评”栏目易名为“渤海论坛”。重新命名与渤海大学的协办有关,这所大学发展与繁荣学术的理想不仅与“理论批评”这个栏目而且也与《当代作家评论》的办刊宗旨相契合。我们作这样的尝试,亦期待在与大学的衔接中调整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式。我们并不偏安一隅,如钱钟书先生云“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渤海”乃庄子逍遥游的北溟之地,愿天下鲲鹏展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现代批评经典译丛》 总序 美国 现代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中国现代批评中的现实主义三类型——茅盾、周扬与胡风比较谈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锋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34-37,共4页
在中国现代批评史的研究中,人们提到茅盾、周扬或胡风,无疑把他们归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家族,都承认他们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开拓与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他们三人之间为什么又出现过或明或暗、或激烈或平和的论争呢?不少研究... 在中国现代批评史的研究中,人们提到茅盾、周扬或胡风,无疑把他们归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家族,都承认他们为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开拓与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是,他们三人之间为什么又出现过或明或暗、或激烈或平和的论争呢?不少研究者的回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各自存在着宗派主义情绪这一角度来看他们的论争,已是一种常见观点.茅盾在三十年代批评周扬时使用过,他的回忆录仍然坚持了这一点.胡风对周扬的批评,同样把宗派主义作为一个重要证据加以论证,认为周扬正是在宗派情绪的支配下对他进行了长期的批判.而周扬自己在面对这样的批评时,也把对宗派情绪的检讨作为自我反思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确认.我以为,在有关两个口号的论争,创作自由的驳难,何为写真实的探讨里,他们确实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宗派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思想 胡风 现代批评 茅盾 伦理精神 创作实践 世界观 政治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作家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家(下)
9
作者 高海涛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19-523,共5页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影响痕迹。通过阅读原著,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后现代批评的"解构"为比较视点,在后现代多元语境中对有关批评的理论话语进行了分析梳理,提出包括结构主义、解构批评在内的众多批评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有所借鉴,同样,马克思主义批评也对其他的批评方法有所吸收与整合,因此,与其说存在某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不如说存在着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性 解构 马克思主义批评 现代批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批评家(上)
10
作者 高海涛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81-384,共4页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 马克思主义并非是某种具体的文学理论或批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批评却是西方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批评思潮,代表性批评家不仅有美国的杰姆逊和英国的伊格尔顿,几乎从各种批评流派的方法实践中都可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和影响痕迹。通过阅读原著,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和后现代批评的"解构"为比较视点,在后现代多元语境中对有关批评的理论话语进行了分析梳理,提出包括结构主义、解构批评在内的众多批评理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方法有所借鉴,同样,马克思主义批评也对其他的批评方法有所吸收与整合,因此,与其说存在某种特殊的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不如说存在着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批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性 解构 马克思主义批评 现代批评
下载PDF
古韵流芳:中国现代批评理论的本土化批评述略——以意境论批评、感悟式批评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红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20世纪以降,中国传统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因而舶自西方的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界占据主导之势。然而,边缘化的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并未彻底隐匿,其内在的血脉在现代仍在不断流通与递承。意境论批... 20世纪以降,中国传统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因而舶自西方的理论在文学批评理论界占据主导之势。然而,边缘化的本土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并未彻底隐匿,其内在的血脉在现代仍在不断流通与递承。意境论批评及感悟式批评即是这一承继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本土化批评理论 意境论批评 感悟式批评
下载PDF
福柯与后现代批评
12
作者 赵锋杰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后现代主义思潮已在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批评是从文学的视角分析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大师福柯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先驱。试从后现代批评的发展史、福柯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理论的局限性三方面入... 后现代主义思潮已在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批评是从文学的视角分析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大师福柯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批评的先驱。试从后现代批评的发展史、福柯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理论的局限性三方面入手,力求勾勒出福柯与后现代批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现代批评 福柯 贡献 局限性
下载PDF
偏离与回归:现代批评的审美思考
13
作者 潘雪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S1期140-142,共3页
批评走到20世纪,开始呈现出流光溢彩的局面。尤其在西方,众多优秀批评家的迭出、各种批评流派的形成、形形色色批评理论的兴起等等,汇成了现代批评浩浩荡荡、令人瞩目的批评洪流。它以与传统迥乎不同的阐释个性和操作规则,全方位地拓开... 批评走到20世纪,开始呈现出流光溢彩的局面。尤其在西方,众多优秀批评家的迭出、各种批评流派的形成、形形色色批评理论的兴起等等,汇成了现代批评浩浩荡荡、令人瞩目的批评洪流。它以与传统迥乎不同的阐释个性和操作规则,全方位地拓开了批评的视野,重塑了一个全新的批评形象。 现代批评的典型特征是它的“理论性”。这种“理论性”的表现之一,是批评在语言上长篇累牍的纯理论分析和抽象难懂的专门术语;另一个表现则体现了“理论性”的真正含义——各种各样批评理论的诞生,诸如现象学、阐释学、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批评 视域选择 “理论性” 批评理论 文本定位 文本意义 文学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文学文本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现代批评的策略
14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17,共1页
孙文宪在95年第2期《文学评论》如题一文中说:以往的文学批评尤为重视对创作过程的了解和审美经验的体认,所以作家的发言往往最有权威性,而现代批评则更看重与种种非文学学科的联系;文学批评从来都是创作的事后程序,批评的存在要依赖于... 孙文宪在95年第2期《文学评论》如题一文中说:以往的文学批评尤为重视对创作过程的了解和审美经验的体认,所以作家的发言往往最有权威性,而现代批评则更看重与种种非文学学科的联系;文学批评从来都是创作的事后程序,批评的存在要依赖于作品,可现在的文学批评却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以自己的路数解释作品,甚至走在创作前面,设计着文学的面貌、趣味和走向;批评原是面向众多读者的释义活动,传达审美经验,判断作品价值,而现代批评的文字就是对专业批评家来讲,也是难啃的温果.所有这—切都显示着批评已发生了某种变化,那就是它从以往的“实践性”转向现代的“理论性”.现代批评显然正是以这样的运思方式来阐释文本和建构自身的:文学批评把各种学科的理论原则或研究方法,拿来作为读解文学作品的逻辑出发点;用理论的逻辑分析取代了对作品的经验感受和审美体认;批评的对象虽然还是文学文本,可是批评的目的却不限于解释作品本身,同时更是批评对它自己所遵循的理论原则的证明和阐发,作品倒成了批评家发挥自己思想的话题.可以说20世纪文学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现代批评 审美经验 理论原则 研究方法 “理论性” 逻辑分析 逻辑出发点 批评 文学作品
下载PDF
一种中国经验的文论可能性——别现代批评初探
15
作者 林佳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当前文艺理论批评发展面临建构中国文论批评体系的问题,面临着中国文论“西化”、自产批评理论不足的窘境。学者王建疆提出别现代理论后引发国内外学者讨论,国内、国外的艺术界在该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别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学界则对... 当前文艺理论批评发展面临建构中国文论批评体系的问题,面临着中国文论“西化”、自产批评理论不足的窘境。学者王建疆提出别现代理论后引发国内外学者讨论,国内、国外的艺术界在该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别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学界则对应形成了别现代批评思潮及别现代理论—文艺双向生产机制等现象与理论,别现代理论由此成为了走出国门的中国文艺理论。对此,建构别现代批评理论以总结、阐发已有的别现代批评实践经验,是发展别现代文艺理论的关键环节。别现代批评理论的初步建构主要从别现代批评观念、别现代批评的对象及任务、别现代批评方法论入手。进入新时代以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的文论体系是文艺学界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这不仅是主流话语强调的“特色论”“自信论”的要求,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文艺理论趋向成熟的自觉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现代批评 中国经验
下载PDF
《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
16
《外语研究》 2002年第1期75-75,共1页
方成教授撰写的专著《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以弗洛伊德学说整理后现代理论思潮,具体系统地探讨了精神分析学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接受、修正、吸收、反拨的大体轮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当代话语模式来龙去脉的切入点,是一本理... 方成教授撰写的专著《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以弗洛伊德学说整理后现代理论思潮,具体系统地探讨了精神分析学说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接受、修正、吸收、反拨的大体轮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当代话语模式来龙去脉的切入点,是一本理论分析与文本阐释实践相结合、富有创见性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与后现代批评话语》 方成 精神分析学说 现代语境 话语模式 心理解构
下载PDF
中国现代批评理论的本土化批评扫描——以意境论批评、感悟式批评为例
17
作者 孙红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93-97,共5页
19世纪末出现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促使中国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之后,本土化批评理论在西方批评理论挤压、挑战的空间中艰难生长,而其轻理性、模糊化的批评话语以及理论操作的非规范化也加速... 19世纪末出现的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汇促使中国的本土化文学批评理论被流派纷呈的西方批评理论所遮蔽与压抑。之后,本土化批评理论在西方批评理论挤压、挑战的空间中艰难生长,而其轻理性、模糊化的批评话语以及理论操作的非规范化也加速了其尴尬的“去中心”化态势。应加强本土化批评理论的科学性、逻辑性的建构,在中西融合、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探询其生存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本土化批评理论 呈现形态 理论缺失 生存空间探询
下载PDF
从文本细读之桥走上现代批评之路
18
作者 段崇轩 《中国文学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131,191,共11页
“细读”批评,包含文本理论、文学文本等概念,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词语,但在文学和批评领域,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与意义。它的本义是指把作品视为文学的“中心”和本体,鉴赏、批评要用精细、深入的方法去解析、评判。新时期以来40余年中,... “细读”批评,包含文本理论、文学文本等概念,是一个浅显易懂的词语,但在文学和批评领域,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分量与意义。它的本义是指把作品视为文学的“中心”和本体,鉴赏、批评要用精细、深入的方法去解析、评判。新时期以来40余年中,西方的种种文学批评思潮与流派,在中国潮起潮落、“合纵连横”,但其中有一条不断的“脉络”,就是细读批评。它不是思潮、流派,只是一种批评方法、策略,也是一种“执念”、精神。一部分批评家,几十年来用细读方法解读、批评作家作品,使批评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不断提升文学批评的水平。当下的文学批评,正处在过渡期、转型期,传统的观念性、社会性批评依然占据着主导位置。文学批评要实现现代转型,通过细读批评这座“桥”,就有可能走上现代批评之“路”。细读批评蕴含着精彩的“风景”,隐藏着奇妙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理论 细读批评 传统批评 现代批评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互构——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
19
作者 赵凌河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一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其理论视角在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比较新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土壤,使得现代文学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独有的理论品格,《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实践属性研究》一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理论视阈中展开的,其理论视角在现代文学批评研究中比较新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实践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成土壤,使得现代文学批评内生地指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参与并作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社会实践,二者实现历史互构,共同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生成土壤 理论品格 实践属性 互构
下载PDF
成仿吾与现代文学批评
20
作者 李新亮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8-74,共7页
成仿吾是对建构现代文学批评体系有着鲜明自觉意识的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基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现实,他对文学批评的本质、任务、功能、范围、标准与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在批评实践上,他秉持求疵的文学... 成仿吾是对建构现代文学批评体系有着鲜明自觉意识的批评家。在批评理论上,基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型的现实,他对文学批评的本质、任务、功能、范围、标准与范式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理论探索;在批评实践上,他秉持求疵的文学批评路径,彰显了主体性、否定性与驳论性的批评特征。虽然成仿吾的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之间存在着许多矛盾冲突,但是其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体系的生成、发展与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仿吾 现代文学批评 批评理论 批评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