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化背景下外国文学译介传播图景勾勒——评《外国文学译介与现代文体发生》
1
作者 朱文佳 《传媒》 2024年第9期I0001-I0002,共2页
“译介”可称为翻译、介绍,即以本土文字对外来文化进行翻译传播。自世界各国有来往时,译介就存于双方互动交流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了解世界的兴趣更加浓厚,迫切需要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逐渐兴起,通过文学... “译介”可称为翻译、介绍,即以本土文字对外来文化进行翻译传播。自世界各国有来往时,译介就存于双方互动交流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了解世界的兴趣更加浓厚,迫切需要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逐渐兴起,通过文学翻译将海外的文化历史传播至国内,逐步消弭国内外跨文化交流壁垒。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国文学译介传播领域也面临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传播 互动交流 外国文学译介 传播领域 外部世界 跨文化交流 文学翻译 现代文体
下载PDF
从“表达思想”到“表现个性”——中国现代文体观演变与现代文学的阶段性诉求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爱斌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88,共19页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契合了同样以语言变革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改良运动的整体文化情势。受日本近代文体观与西方文类学(Genology)、语体学(Stylistics)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学界一方面将传统文类之“体”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一般形式,同时又继续以“文体”译Style,表示文章中与思想情感相对的具体语言形式。就对应于西方Style的“文体”概念(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形式)而言,其内涵的分阶段呈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在白话文学草创阶段,人们更关心文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功能,因此突出其“语言形式”这层内涵。当现代文学渐臻成熟,便进而要求文体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还应表现作家的个性特征,因此“文体”概念的另一层内涵,即通过“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作者个性特征”,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关注。认识中国现代文体观的这一内在转变,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体 日本近代文体 中国现代文体 西方文类学 语体学 语言形式 个性特征 梁启超
下载PDF
工业文学的艺术发展和中国现代文体的建设
3
作者 贾玉民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8-31,共4页
工业题材的文学,并没有独立的体式,但是由于工业生活的特点,为作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内容和思维空间,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推动了整个新文学文体的建设。在报告文学方面,它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在小说方面,使其和现代生活密切结合;在文学语言... 工业题材的文学,并没有独立的体式,但是由于工业生活的特点,为作家提供了新的表现内容和思维空间,所以它的发展也必然推动了整个新文学文体的建设。在报告文学方面,它产生了典范性的作品;在小说方面,使其和现代生活密切结合;在文学语言方面,工业文学是实现大众化的有力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文学 艺术发展 中国现代文体 工业题材 现代文学 报告文学 小说
下载PDF
近现代文体演变的历史鸟瞰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宝林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57,共22页
关键词 文体演变 文体意识 现代文体 《新青年》 小说 文学文体 戏剧文体 文体规范 叙述方式 梁启超
下载PDF
也谈现代文体分类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杜福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56-58,共3页
也谈现代文体分类问题杜福磊古往今来,在对洁如烟海的文章样式进行分类上,始终存在着一种认识不尽一致、划分标准不完全统一的模糊现象。今天,研究现代文体的科学分类问题,对于总结前人的写作理论与实践经验,揭示现代文体的写作规... 也谈现代文体分类问题杜福磊古往今来,在对洁如烟海的文章样式进行分类上,始终存在着一种认识不尽一致、划分标准不完全统一的模糊现象。今天,研究现代文体的科学分类问题,对于总结前人的写作理论与实践经验,揭示现代文体的写作规范与规律,从而指导现代写作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分类 现代文体 社会功能 文学类 报告文学 存在形态 写作目的 现代写作学 新闻性 表达方法
下载PDF
论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光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84-88,共5页
“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首先体现在先驱者既推崇语言符号体系的革命,又认识到它毕竟代替不了文学文体的革命,并由此进一步从话语方式的根本变革上实现能指对所指的充分表达与创造;其次,“五四”文体革命与思想解放运动表... “五四”文学现代文体意识的觉醒,首先体现在先驱者既推崇语言符号体系的革命,又认识到它毕竟代替不了文学文体的革命,并由此进一步从话语方式的根本变革上实现能指对所指的充分表达与创造;其次,“五四”文体革命与思想解放运动表现为一种异质同构、同步发展的关系,从而保证了“五四”文体的现代意识与人本价值;再次,在文体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上,“五四”先驱者不仅将文体革命视为文学革命的首要战略重点,而且始终以现代文体的实践与探索为主旋律。文章同时还对现代文体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体意识 文体革命 五四文学 文体风格 语言符号 话语方式 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深层结构 文学文体
下载PDF
散文翻译现代文体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
7
作者 肖勇 李丹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10-13,21,共5页
以散文的文学属性为核心构建散文翻译质量评估体系,以最佳近似度为散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标准,从修辞、功能、认知、文体、叙事等现代文体学的多种角度发掘体现原文和译文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的评估参数,对比和分析原文和译文在语义、语音... 以散文的文学属性为核心构建散文翻译质量评估体系,以最佳近似度为散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标准,从修辞、功能、认知、文体、叙事等现代文体学的多种角度发掘体现原文和译文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的评估参数,对比和分析原文和译文在语义、语音、语相、意象、韵味、意境等层面的近似度,然后得出评估结论,相对客观和全面地评价一篇散文的翻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翻译 质量评估体系 现代文体
下载PDF
现代文体学源流探
8
作者 施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28-33,27,共7页
0.“文体”(style)是个既平常又淆杂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确定,无论对语言学者还是外行人来说都是如此。这往往导致人们在语言观和语言研究上误入岐途。对文体学做一历史的观察,将有助于这一概念的澄清,并从理论上找到文体学在语... 0.“文体”(style)是个既平常又淆杂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确定,无论对语言学者还是外行人来说都是如此。这往往导致人们在语言观和语言研究上误入岐途。对文体学做一历史的观察,将有助于这一概念的澄清,并从理论上找到文体学在语言学中的位置。本文将重点探讨现代西方文体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主要发展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文体 现代文体 文学文体分析 语体 语言学 源流 功用 语言结构 转换规则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现代文体分类问题论要
9
作者 杜福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一、文体分类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各种文体都是在适应时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中产生的,也是随着时代生活的发展和文章写作活动的发展、变革而演变、形成的.文章写作总是按照一定的文章体现形式(即文体形式)而行文,一定的文体形式构成... 一、文体分类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意义各种文体都是在适应时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中产生的,也是随着时代生活的发展和文章写作活动的发展、变革而演变、形成的.文章写作总是按照一定的文章体现形式(即文体形式)而行文,一定的文体形式构成了某一特定的文体.每种文体一旦形成之后,在反映社会生活、客观事物,以及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和结构表现形式上,都具有了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特征。因此,各种各样的文章体式,各有其写作规范、表达方法和表现技巧,凡从事文章写作的作者,首先要明辨文体,具有鲜明、自觉的文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意识 现代文体 文体分类 社会功能 社会生活 分类问题 文章写作 表达方法 形式构成 时代生活
下载PDF
语言新变与儿童诗文体现代化的生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翔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3-101,共9页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 语言新变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语言工具的变革上,而且还借助这种工具革新衍生了思想本体的革故鼎新,从而锚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现代性”的学科属性。在中国文学传统转换的语境中,儿童诗从儿歌、童谣的口承文学体系中脱颖而出,开启了以“儿童”之“文”与“诗歌”之“体”的文体自觉。儿童诗的文体现代化根植于儿童文学现代发生的语境中,体现了语言现代化与思想现代化的融合。语言与思想的双向发力,使得儿童诗文体兼具“文之体”与“文与体”的双重特性,从而规避了儿童诗“不可能”的理论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新变 儿童诗 文体现代 文之体 文与体
下载PDF
现代文体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雷茜 张德禄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8-286,293,共9页
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促使文学研究由依赖直感走向科学化,其中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是根本。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是现代文体学的三大新兴研究方法,进入新世纪后新方法间也有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讨论三大新兴研究方法的理论基... 现代文体学的发展促使文学研究由依赖直感走向科学化,其中研究方法的科学化是根本。语料库方法、实验方法和多模态方法是现代文体学的三大新兴研究方法,进入新世纪后新方法间也有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重点讨论三大新兴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重点和研究现状、对文体学研究的贡献和自身局限性,并对现代文体学在多学科综合发展时代背景下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体 新方法 语料库方法 实验方法 多模态方法
原文传递
现代中国文学语言本体研究范式与现代文体的创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时世平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肇端与发展,是近现代文学共同的话题。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研究重点聚焦在内容和思想两个方面,这种研究思路潜隐一种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基础,即内容/形式、思想/语言。中国现代文学从发生期开始就提倡语言变革,相对于内...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肇端与发展,是近现代文学共同的话题。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研究重点聚焦在内容和思想两个方面,这种研究思路潜隐一种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基础,即内容/形式、思想/语言。中国现代文学从发生期开始就提倡语言变革,相对于内容层面而言,文学语言这一长期以来被视为形式层面的要素成为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支点。种种语言选择的主张和实践,使得从“精神”到“文体”的最终表达都有了全新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现代文体 标点符号 书写方向
原文传递
现代戏曲:“文体”再辨——兼评吕效平“现代戏曲”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红侠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1年第1期156-162,共7页
文体学是西方学术研究范式,也是传统文学批评话语。提出现代戏曲"文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戏曲"现代性"的系列研究,是吕效平对现代戏曲研究的理论贡献。对现代戏曲的"现代文体"做推进性的探讨,是为... 文体学是西方学术研究范式,也是传统文学批评话语。提出现代戏曲"文体"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戏曲"现代性"的系列研究,是吕效平对现代戏曲研究的理论贡献。对现代戏曲的"现代文体"做推进性的探讨,是为"再辨"。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戏曲文本的改变表现为剧本的形制变化,即写作手法、语言风格、抒情方式、表现形式的全方位变化。在贯穿20世纪的"旧剧现代化"到"戏曲现代化"的转化过程中,不同于传统戏曲文体的现代戏曲新文体随之生成。戏曲"文体"更替的首要标志——文本,发生着不同于传统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戏曲 现代文体 戏曲文体 戏曲文本
下载PDF
西方现代文体学百年发展历程 被引量:96
14
作者 申丹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评述西方现代文体学( 尤其是英语文体学) 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共分四个部分: 一、20 世纪前半叶: 现代文体学的成长期; 二、60 至70 年代: 现代文体学的兴盛期; 三、80 年代: 话语文体学的兴起; 四、90 年代: 社会历史/ 文化... 本文评述西方现代文体学( 尤其是英语文体学) 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共分四个部分: 一、20 世纪前半叶: 现代文体学的成长期; 二、60 至70 年代: 现代文体学的兴盛期; 三、80 年代: 话语文体学的兴起; 四、90 年代: 社会历史/ 文化文体学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 述评 西方现代文体 历史
全文增补中
杂糅复合,别创诗体——中国现代诗歌文体衍生模式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周聚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79,共11页
诗歌通过与散文、戏剧、小说等文体的嫁接、复合产生一种新的诗歌文体,是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一种主要方式。复合体诗歌是一种新的诗歌文体样式,预示着现代诗歌文体探索、发展的方向,体现出现代自由诗在文体上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复合体... 诗歌通过与散文、戏剧、小说等文体的嫁接、复合产生一种新的诗歌文体,是现代诗歌文体衍生的一种主要方式。复合体诗歌是一种新的诗歌文体样式,预示着现代诗歌文体探索、发展的方向,体现出现代自由诗在文体上的自由性和创造性。复合体诗歌使现代自由诗背离传统诗歌的文体样式越来越远,变得愈来愈不像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文体 变体 现代诗歌文体 衍生模式
下载PDF
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付建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清末民初,中国散文文体发生巨大嬗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用性散文文体严重衰退,文学性散文文体也今非昔比;而近现代散文文体如严复、章太炎和章士钊等人的"逻辑文体",谭嗣同、梁启超的报章体,周作人等人的美文文体,林语堂... 清末民初,中国散文文体发生巨大嬗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用性散文文体严重衰退,文学性散文文体也今非昔比;而近现代散文文体如严复、章太炎和章士钊等人的"逻辑文体",谭嗣同、梁启超的报章体,周作人等人的美文文体,林语堂等人的"小品文"文体等,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传统散文文体,并在文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散文文体 现代散文文体 嬗变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生成资源综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萍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4-137,共4页
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小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的生成是多种资源的合力,有近代先进思想文化者的文学改良,有西洋文化的艺术传播,有传统文化的叙事承续,有"原创性"文化理念的先锋启迪,有理论家的文体倡导,有创作... 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小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它的生成是多种资源的合力,有近代先进思想文化者的文学改良,有西洋文化的艺术传播,有传统文化的叙事承续,有"原创性"文化理念的先锋启迪,有理论家的文体倡导,有创作主体的审美更新,以及诗歌、散文、戏剧等文体的发展趋缓等方面。以上资源的共同作用促使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在"五四"时期得以生成,从此确立了它在文学中的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文体 资源 合力 生成 地位
下载PDF
20世纪初期文学史撰述中的文体认同问题
18
作者 刘瑞弘 周海波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54,共11页
中国文学史撰述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学术活动。从1907年到1936年的三十年时间里,出现了近百种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著述的热潮恰值中国古代文学从观念到体式开始走向新调整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新文学蓬勃发展之际。固守古典者试图以撰写文... 中国文学史撰述是近代才开始出现的学术活动。从1907年到1936年的三十年时间里,出现了近百种文学史著作。文学史著述的热潮恰值中国古代文学从观念到体式开始走向新调整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新文学蓬勃发展之际。固守古典者试图以撰写文学史的方式建立起古典文体的经典性、合理性及其合法性地位;新文体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要为“新文学”定位,极力证明中国新文学的合法合理地位,证明“新文学”就是文学,着力于创造新的美学原则。“文学”与“新文学”的文体之争,显示了两种不同文学观念在文学史撰述中的立场。早期中国文学史的撰述从两个方面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历史基础。一方面,中国古典形态的文学通过各种中国文学史获得了文学史的认同,不仅古典诗词成为现代各派作家共同使用的文体,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古典美学精神,辞赋文章的文体风格与文体类型也被文学史承认,并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运用的文体。另一方面,新文学的现代文体经过艰难抗争,取得了文学史的合理合法地位,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文体,从概念厘定到内涵确立,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的正宗。同时,现代文学的文体创造又在自觉和不自觉状态中承继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某些特征,古典文体的美学精神及其艺术手段被吸收溶化为现代文体的某些艺术方法,凝聚成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艺术精神,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体 现代文体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新文学史 文体美学
下载PDF
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回顾与拓展
19
作者 王萍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114,124,共5页
近年,文体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种新趋向。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文体,目前对它的研究涉及个案作家小说文体特征、文化、理论、本体、具体文体形式、体裁、媒介等方面。但此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拓展,如主体审美认识... 近年,文体研究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种新趋向。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文体,目前对它的研究涉及个案作家小说文体特征、文化、理论、本体、具体文体形式、体裁、媒介等方面。但此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拓展,如主体审美认识与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建构的关系,主体审美视域下现代小说叙事艺术的内外限制、叙事时空的形态、叙事结构的多变、文体语言的"多语齐鸣"以及文体风格的现实批判与理想抒怀,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审美演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文体研究 创作主体 艺术创造 审美演变
下载PDF
从“新文体”到“白话文”——论梁启超与现代性文体的全面确立
20
作者 曹亚明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115-117,共3页
梁启超的"新文体"是由古体散文演进到现代白话体散文的一种过渡形式。从以"报章文字"为主体的"新文体"到"白话文"这一文体形式的演变,在中国文学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至为关键的过渡作用,而这... 梁启超的"新文体"是由古体散文演进到现代白话体散文的一种过渡形式。从以"报章文字"为主体的"新文体"到"白话文"这一文体形式的演变,在中国文学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至为关键的过渡作用,而这一演变形式也标志着现代性文体的全面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文体 白话文 现代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