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 被引量:2
1
作者 布小继 张敏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20世纪30~50年代,现代汉英双语作家包括林语堂、熊式一、蒋彝、萧乾、叶君健、凌叔华、张爱玲等人,熟练地使用英语,借助文化著译和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达到了感染、育化受众和促使民心相通的目的。从文化智慧书写、历史... 20世纪30~50年代,现代汉英双语作家包括林语堂、熊式一、蒋彝、萧乾、叶君健、凌叔华、张爱玲等人,熟练地使用英语,借助文化著译和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达到了感染、育化受众和促使民心相通的目的。从文化智慧书写、历史书写以及民族身份书写等3个维度上建构起了奋发向上、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讲述为中国形象的建构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形象的建构又为中国故事的讲述提供了敷陈机会。既有助于改写西方世界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定势,拓宽跨文化交流的渠道,也为当代作家的中国形象建构从经验层面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英双语作家 中国故事 中国形象 作品
下载PDF
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的符号传播思维简论——从蒋彝、叶君健的部分儿童文学作品说起
2
作者 布小继 布晖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0-53,共4页
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的双语文学创作有着极为强烈的符号特征和传播意识。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中也是如此。一方面要把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内容具象化,并把其儿童化;又蒋彝注重儿童文学形象的生动性,叶君健注重儿童文学形象的崇高化。在特... 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的双语文学创作有着极为强烈的符号特征和传播意识。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中也是如此。一方面要把中国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内容具象化,并把其儿童化;又蒋彝注重儿童文学形象的生动性,叶君健注重儿童文学形象的崇高化。在特定时代的传播条件下,取得了不一般的成就。其特点主要体现为符号传播思维上的变通性、符号选择上的合目的性及符号使用上的象征性。实现路径在于符号传播的可能性、对位性和持续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英双语作家 符号传播思维 路径 儿童文学作品
下载PDF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的南京书写及其意义论析——以熊式一、叶君健和张爱玲及其作品为中心
3
作者 布小继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24-28,共5页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中的熊式一、叶君健和张爱玲都有自己的南京书写。前二位以历史叙述为主,后者以情感叙述为主。他们南京书写的意义体现在以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相互搏斗的历史叙述和爱恨交织的悲情叙述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南京...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中的熊式一、叶君健和张爱玲都有自己的南京书写。前二位以历史叙述为主,后者以情感叙述为主。他们南京书写的意义体现在以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相互搏斗的历史叙述和爱恨交织的悲情叙述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南京城市文学书写的一个重要特质、城市文化构建中的品格塑造和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独特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 南京书写 意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与抗战时期中华文化的欧美传播——以熊式一、蒋彝及其作品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布小继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2018年第2期144-164,共21页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熊式一、蒋彝与林语堂一样都是著名的汉英双语作家。抗战时期,他们身处异邦,以'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创作,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性'品格。围绕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中华文化...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熊式一、蒋彝与林语堂一样都是著名的汉英双语作家。抗战时期,他们身处异邦,以'多元文化人'的身份娴熟地运用英语进行创作,体现出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性'品格。围绕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确立、中华文化与受众的持续对话而进行的传播,既为赢得欧美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欧美盟国对中国的民意支持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消解和否定'东方主义''恩扶主义',建构起特殊时期中国的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汉英双语作家 抗战时期的中华文化 欧美传播 熊式一 蒋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