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5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意识形态批评的萌芽与“祛幻”/“制幻”的分歧 被引量:1
1
作者 田亦洲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译作,它既是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左翼文化运动的热烈响应,也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日本)左翼电影理论文献,更被视作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纲领性文本。如果说鲁迅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一部重要的理论译作,它既是对当时世界范围内左翼文化运动的热烈响应,也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日本)左翼电影理论文献,更被视作中国左翼电影理论的纲领性文本。如果说鲁迅翻译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在承认电影之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去破解它的话,那么左翼电影人重视这篇文章,则是在理解电影之意识形态功能的基础上去运用它。前者强调“祛幻”,后者意在“制幻”。这一“错位”很好地解释了鲁迅与左翼电影人之间的观念差异,呈现出外国电影理论在中国传播与接受的复杂性。正因如此,在电影史研究中加入翻译史的视角与方法,或可为我们更好地观照中国早期电影理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鲁迅 意识形态批评 左翼电影理论话语 翻译史研究
下载PDF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鲁迅的翻译策略与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发生 被引量:5
2
作者 岳凯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3,共6页
中国电影运动的发生始终受到域外电影思潮的深刻影响,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较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学研究则显得相当薄弱,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与中国电影艺术形式本身就是“舶来品”、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左翼电影 翻译策略 现代电影 运动 鲁迅 阶级 中国现代文学
下载PDF
2005年《鲁迅全集》中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及“译者附记”校勘记
3
作者 陆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关键词 《鲁迅全集》 现代电影 译者 阶级 校勘记 鲁迅著作 作品
下载PDF
鲁迅的翻译出版实践及当代价值——以《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为例
4
作者 屈高翔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87-88,共2页
鲁迅研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但其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实践活动少有人研究.《萌芽月刊》在鲁迅创办的众多刊物中最具代表性和革命性,1930年创办第三期时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和文化反... 鲁迅研究已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但其在编辑出版方面的实践活动少有人研究.《萌芽月刊》在鲁迅创办的众多刊物中最具代表性和革命性,1930年创办第三期时便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和文化反“围剿”活动.第三期第一篇刊登的《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是鲁迅翻译作品中唯一一篇专门介绍电影理论方面的论著,被冯雪峰誉为“是在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东西”①.《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一文由于阶级意识的思想诉求、批判性的内容、灵活的翻译策略、高质量的出版要求而独具特色,成为体现鲁迅编辑出版思想的重要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作家联盟 鲁迅研究 萌芽月刊 现代电影 世界性文化 出版实践 共产主义思想 冯雪峰
下载PDF
左翼电影理论的引入与实践——鲁迅译岩崎·昶《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素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20世纪20、30年代,由鲁迅、冯雪峰等主导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译介热潮将新的文艺创作及批评方法引入中国。鲁迅所译《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前瞻性地介绍了日本先进的左翼电影理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简单浅显”而又“精密”的电影理论文... 20世纪20、30年代,由鲁迅、冯雪峰等主导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译介热潮将新的文艺创作及批评方法引入中国。鲁迅所译《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前瞻性地介绍了日本先进的左翼电影理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简单浅显”而又“精密”的电影理论文章。本文从同人选择、刊物发表、附记撰写、硬译问题、译文中的电影观等五个方面分析鲁迅的翻译策略,并以此为例,探究域外电影思潮对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翻译策略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
原文传递
“封神”系列电影中文学形象的现代性变奏
6
作者 刘杨 白云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从“封神”系列动画电影的改编情况来看,创作者塑造了大量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角色形象,重新建构了神话故事的文学形象,生成新的文化内涵。首先是文学形象的“形”变,创作者基于审美现代性对文学形象进行视觉图示的改写,或者基于故事... 从“封神”系列动画电影的改编情况来看,创作者塑造了大量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角色形象,重新建构了神话故事的文学形象,生成新的文化内涵。首先是文学形象的“形”变,创作者基于审美现代性对文学形象进行视觉图示的改写,或者基于故事重构进行视觉形象的颠覆式重塑。然后是文学形象的“意”变,从服从权威秩序走向自我意识觉醒,从读者想象生发现实隐喻,以更具“冲动力”的生命影像结构了新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文学形象 现代
下载PDF
现代电影中戏剧元素的创新应用
7
作者 袁佳琦 陈晓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3-87,137,共6页
在数字化媒体的浪潮中,电影与戏剧的界限日渐模糊,两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戏剧与电影的互动丰富了电影叙事的多样性,提升了表演艺术的层次,促进了视觉美学的创新,增强了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剧本创作中融入戏剧结构,提升了故事... 在数字化媒体的浪潮中,电影与戏剧的界限日渐模糊,两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融合趋势。戏剧与电影的互动丰富了电影叙事的多样性,提升了表演艺术的层次,促进了视觉美学的创新,增强了电影的文化传播功能。剧本创作中融入戏剧结构,提升了故事紧凑性和吸引力;表演技巧的借鉴与再创造,使电影表演更加细腻和多层次;电影与戏剧的视觉美学融合,创造出独特的电影美学;电影作为文化传播媒介,通过戏剧改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传播,展现了跨时空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 戏剧元素 共生 互动 创新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8
作者 张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3,共1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明确提出“到二○三五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电影强国”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中国电影产业 中国式现代 电影强国 远景目标 文化强国 视域下 生产力 五中全会
下载PDF
“神话IP”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形塑的现代审视与再阐释
9
作者 于苗 周舰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神话是民族的记忆和幻想,对于神话的解构与编码也是对于民族记忆和文化的审视与再阐释。从“神话”到“神话IP”再到“神话IP”的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在把握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题脉络的同时,赋予了神话记忆现代化特质,对传... 神话是民族的记忆和幻想,对于神话的解构与编码也是对于民族记忆和文化的审视与再阐释。从“神话”到“神话IP”再到“神话IP”的再构,国产动画电影在把握以传统神话传说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主题脉络的同时,赋予了神话记忆现代化特质,对传统文化价值观进行了二次论述和现代表达。“神话IP”以贴合观众心理文化图示的工业诠释和解读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了技术赋予,并注重与当代宣传媒介的紧密结合,以期待式的情感联结和电影二次创作,扩大了“神话IP”的整体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神话传说 神话IP 现代审视
下载PDF
新世纪哈萨克族题材电影中传统与现代的嬗变
10
作者 朱冬梅 范晓瑞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5期172-177,共6页
进入21世纪,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社会加快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哈萨克族题材电影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本文从新世纪哈萨克族题材电影《美丽家园》《鲜花》《远去的牧歌》《小马鞭》等入手,剖析影片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割裂... 进入21世纪,新疆哈萨克族传统游牧社会加快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哈萨克族题材电影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艺术化的呈现。本文从新世纪哈萨克族题材电影《美丽家园》《鲜花》《远去的牧歌》《小马鞭》等入手,剖析影片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割裂、交锋到交融的演变历程,并以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感受新疆哈萨克族现代化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通过增进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理解,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题材电影 传统 现代 中国式现代
下载PDF
吴天明西部电影的乡土叙事与“现代的正当性”建构
11
作者 阳海洪 杨慧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吴天明在其西部电影中,以城乡关系为主题内容,通过“离乡”“留乡”和“归乡”三种乡土叙事形态,构建了“责任高于权利”“集体高于个体”“民族性高于世界性”的现代正当性基础,乡土文化成为其理解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最后意义归宿地。吴... 吴天明在其西部电影中,以城乡关系为主题内容,通过“离乡”“留乡”和“归乡”三种乡土叙事形态,构建了“责任高于权利”“集体高于个体”“民族性高于世界性”的现代正当性基础,乡土文化成为其理解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最后意义归宿地。吴天明西部电影关于“现代的正当性”的乡土叙事,为中国西部电影乃至中国电影如何在“历史”与“当代”双重对话中,推进传统的现代转化,建构具有历史高度、哲学品格和民族特色的影像表意体系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天明 西部电影 乡土叙事 现代的正当性
下载PDF
中国现代科教电影的现实关怀与文体创造
12
作者 李兴阳 《南大戏剧论丛》 2024年第1期195-205,共11页
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电影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的教育影片,自此努力回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召唤,自觉助力现代教育、培育现代国民、建设现代国家与抗战救国。在三十余年的不凡发展中,廖恩寿、孙明经等创作了数量可... 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电影始于20世纪10年代末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拍摄的教育影片,自此努力回应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召唤,自觉助力现代教育、培育现代国民、建设现代国家与抗战救国。在三十余年的不凡发展中,廖恩寿、孙明经等创作了数量可观、题材广泛的科教电影,形成了现代科学普及教育片、科研片、技术推广片、教学片、训育片、军事教育片、社会科考片与社会科学教育片等诸多类型,创造了适应不同类型的科学说明体式、纪录体式与“戏剧式”的文体形式,找到了既符合说明对象自身特点又符合认识规律的说明顺序及相应的结构方式,发展并丰富了不同文体形式的表现方法,其使用的电影语言都是阐释性与说明性的。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电影在关怀现实中的文体创造,为当代科教电影的发展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电影艺术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科学教育电影 现实关怀 文体创造
下载PDF
视觉现代性视域下早期中国电影对经典名著的创造性转换——以民国《红楼梦》电影为例
13
作者 李汇群 《曹雪芹研究》 2024年第4期118-135,共18页
本文结合视觉现代性理论,以民国时期《红楼梦》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图像现代性和影像现代性两重维度展开,梳理了早期中国电影与绘画、戏曲、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海报剧照构图展现的新身体、新景观和电影镜头建构的视觉修辞,总结了早期... 本文结合视觉现代性理论,以民国时期《红楼梦》电影为研究对象,从图像现代性和影像现代性两重维度展开,梳理了早期中国电影与绘画、戏曲、文学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海报剧照构图展现的新身体、新景观和电影镜头建构的视觉修辞,总结了早期中国电影对经典名著进行创造性转换的经验,期待为未来电影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现代 《红楼梦》电影 图像 影像 创造性转换
下载PDF
大同与仁义:新主流电影的伦理现代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婧琪 潘可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共6页
新世纪以来,有关新主流电影的探讨逐渐兴起,其发展见证了大众价值取向及审美心理的变迁,反映出现当代语境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及社会大众的道德体悟。中国的电影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浸润,其中“大同”与“仁义观”是较为突出的两个方... 新世纪以来,有关新主流电影的探讨逐渐兴起,其发展见证了大众价值取向及审美心理的变迁,反映出现当代语境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及社会大众的道德体悟。中国的电影长期受到中国传统伦理学的浸润,其中“大同”与“仁义观”是较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为对于和谐、平等及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塑造。此外,凸显了国人对于人际关系、道德行为及社会秩序的价值取向。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不仅传递了中国的文化及现实,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倾注了独特的精神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义 大同 新主流电影 电影伦理学 伦理的现代
下载PDF
现代电影形态与艺术研究
15
作者 周安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共1页
中国现代电影自诞生的一刻起,即开始在与西方现代电影的互动与博弈中逐步成长、慢慢成熟,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完整的发展轨迹。它不仅保存着灿若星河的重要文献,而且见证了一大批电影人不懈的探索和创新,这些努力共同生成了现代... 中国现代电影自诞生的一刻起,即开始在与西方现代电影的互动与博弈中逐步成长、慢慢成熟,并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留下了完整的发展轨迹。它不仅保存着灿若星河的重要文献,而且见证了一大批电影人不懈的探索和创新,这些努力共同生成了现代中国电影极其丰沛而多样的内容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电影 电影形态 探索和创新 发展轨迹 重要文献
下载PDF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历史转向及其后现代主义思考
16
作者 李晓红 王亚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将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解构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迎来了从理论向历史的转变,女性主义电影史的大部分开创性工... 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致力于将女性主义理论与电影理论、文化研究相结合,解构电影中的女性与性别关系。90年代初期女性主义电影研究迎来了从理论向历史的转变,女性主义电影史的大部分开创性工作集中在电影制作的早期,即电影的默片时代,女性作为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占据了掌控创意的重要位置。然而,有学者发现70年代的女性主义电影学者并没有在默片行业中发现这些杰出的女性,而是将她们的缺席视为性别歧视的产物。于是,“女性缺席”的理论立场与“女性在场”的经验证据形成女性主义电影研究的冲突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女性电影史研究者建议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积极探索历史过去的生产潜力与可能性,以此来构建女性电影人的历史文本的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片时代女性电影 历史转向 女性主义电影 现代主义
下载PDF
发现青年:回应当代乡村的现代化焦虑——以农村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
17
作者 沙垚 杨文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8,共9页
乡村与现代的缠绕是百年中国的内在焦虑。在“与古为新”的分析视角下,聚焦当代农村题材电影,发现虽然这种焦虑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征,但发现青年是农村题材电影一以贯之的选择,青年是弥合乡村与现代这一世纪难题的主体性力量。从革命青... 乡村与现代的缠绕是百年中国的内在焦虑。在“与古为新”的分析视角下,聚焦当代农村题材电影,发现虽然这种焦虑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表征,但发现青年是农村题材电影一以贯之的选择,青年是弥合乡村与现代这一世纪难题的主体性力量。从革命青年到底层青年,再到返乡入乡青年,青年被各种话语和叙事所争夺。纵观百年,若青年、乡村与现代同频同轨、三维一体,则社会团结、百业待兴;若三者之间相互断裂、张力扩大,则城乡二元、“三农”问题愈演愈烈。在乡村振兴时代,党建、青年与群众会建立新的联结,最终实现“我们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题材电影 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 乡村 青年
下载PDF
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的东方美学
18
作者 张绪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0,144,共5页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中同时体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精神。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中传统美学结构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是一种艺术创新的过程,旨在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电影作品。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电影改编 传统精神 现代意识 东方美学
下载PDF
灾难叙事:中国科幻电影的现代性反思
19
作者 任少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6-43,共8页
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可以提供一种社会反思的想象性进路。中国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具有“外部冲击-内生隐患-韧性平衡”的灾难叙事框架,不但影响人们对灾难的体认方式,而且导向四种现代性反思:对非理性因子、人类存在意义、后现代主义和... 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可以提供一种社会反思的想象性进路。中国科幻电影的灾难叙事具有“外部冲击-内生隐患-韧性平衡”的灾难叙事框架,不但影响人们对灾难的体认方式,而且导向四种现代性反思:对非理性因子、人类存在意义、后现代主义和科学“双刃剑”的反思。通过反思性建构,可以发现灾难叙事的结构性与内生性,重申社会理性对工具理性的制约,回归人的意义空间与情感价值。灾难叙事的反思性研究可以为中国科幻电影的社会考察与叙事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电影 灾难叙事 现代 反身性
下载PDF
国产悬疑犯罪电影叙事美学的后现代表征
20
作者 杨菲 张梦楠 王利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87,共6页
2015年,一部投资仅170万的国产“小成本”悬疑犯罪电影《心迷宫》横空出世,而后刷爆全网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口碑佳作。自此,国产悬疑犯罪电影佳作迭出,主要以悬疑与惊悚为表现风格,采用类型杂糅的叙事方法和荒诞解构的人物塑造,深描人性... 2015年,一部投资仅170万的国产“小成本”悬疑犯罪电影《心迷宫》横空出世,而后刷爆全网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口碑佳作。自此,国产悬疑犯罪电影佳作迭出,主要以悬疑与惊悚为表现风格,采用类型杂糅的叙事方法和荒诞解构的人物塑造,深描人性的幽深地带及其所投射的社会症结,为观众带来层次丰富的后现代体验:电影类型的杂糅混搭与叙事结构的无序拼贴丰富了影片叙事层次,激发观众多元的审美体验;广场化的群聚式演出虽能给观众提供奇幻景观与身心快感,却难以回避“符号游戏”带来的表层化与空心化的问题;解构宏大、聚焦边缘的影片在隐喻中充当了映射社会现实的多棱镜,更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悬疑犯罪电影 叙事美学 类型融合 狂欢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