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现场与文学记忆——析台湾文化创意文本《我在我不在的地方》 |
计璧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2
|
文学现场的文本研究:开放性的文学研究 |
王燕子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 |
6
|
|
3
|
“历史的现场”有余、“文学的现场”不足——对“红色经典”研究现状的一种考察 |
韩颖琦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聚焦文学现场 探究“转向”本源——试论创造社之“转向” |
张勇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2
|
|
5
|
“回现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策略——以冰心巴金挽悼郭沫若散文教学为例 |
乔世华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2017 |
0 |
|
6
|
“花城关注”,在中国文学现场策展了什么? |
周红莉
|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文学现场与历史叙述——兼评何光顺教授《南方诗选》中“南方诗学”的建构 |
王瑛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8
|
文学的现场印记——《小说界》中的留学生文学 |
颜敏
|
《华文文学》
|
2009 |
0 |
|
9
|
桂林文化城的诗性抒写与文学现场表达 |
黄绍清
吕惠文
|
《贺州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0
|
文学现场中的《茉莉香片》 |
王燕子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1
|
文学现场的介入与超越——评刘巍《文学批评的应许与期许》 |
吴玉杰
李佳奇
|
《学术评论》
|
2021 |
0 |
|
12
|
文学的现场印记——《小说界》中的留学生文学 |
颜敏
|
《吉林地质》
|
2009 |
0 |
|
13
|
重返文学现场——在北小营村谈苇岸 |
沈建阳
张宗帅
邓小燕
|
《鄱阳湖学刊》
|
2020 |
1
|
|
14
|
祛除遮蔽与重返文学现场——以“十七年”文学为例谈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 |
陈宁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0 |
0 |
|
15
|
谈《文学现场》及其作者的评论风格 |
黄善明
|
《山东社会科学》
|
2002 |
0 |
|
16
|
文学现场的勘探与重构——评傅修海《马克思主义传播语境下的中国左翼文学现场研究》 |
曾喆莹
|
《学术评论》
|
2023 |
0 |
|
17
|
文学本质多元论 |
杜吉刚
周凌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8
|
当代文学中的“遗产”和“债务” |
许子东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9
|
文学本质:一个多元性的存在空间 |
杜吉刚
谢春平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20
|
在文学的尊严与创造的可能性之间——作为新生代作家的韩东及其文学观建构 |
刘波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