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1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引入非遗项目课程的现实性研究
1
作者 吴海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9期0073-0076,共4页
文章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专题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非遗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这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文章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专题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对非遗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接着,对高等职业教育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着重阐述了这门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实习三个方面,对非遗专题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探讨。探讨了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希望能对高等职业学校开展非遗教育工作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非遗项目课程 现实性
下载PDF
法学研究的本土性和现实性——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胡东海教授
2
作者 王顺 李美维 +1 位作者 黄贻强 胡东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4年第3期5-9,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探讨其“本土性”和“现实性”问题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法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探讨其“本土性”和“现实性”问题在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胡东海教授。胡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探讨法学研究“本土性”和“现实性”问题,对“构建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的命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研究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法学知识 博士生导师 胡老师 法学院 法学研究 现实性
下载PDF
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批判——论石一枫的小说创作
3
作者 曹志远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的。与常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石一枫在全景式描摹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之外,更致力于揭示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所谓非现实性是指藏匿于现实生活之中的虚假性存在。特别需... 石一枫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是以现实主义的方式介入现实生活的。与常规现实主义创作不同,石一枫在全景式描摹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和变幻莫测之外,更致力于揭示现实生活的非现实性。所谓非现实性是指藏匿于现实生活之中的虚假性存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虚假性存在普遍性地以一种不易被人觉察的方式呈现,甚至在欺骗性和诱惑性的伪装之下,遮蔽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使人们在理性反思能力的丧失中陷入集体性的盲从。正是基于对这种非现实性的深恶痛绝,石一枫以现代寓言的方式将这种非现实性生动地揭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 石一枫 现代寓言 现实性 现实生活 理性反思 介入现实 虚假性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耕文化现代化的现实性与路径选择
4
作者 张书豪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5-22,共8页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拥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其蕴含的生态智慧、传统风俗、管理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需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在重新审视农耕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总结其传承发展中的现实约束,并提...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拥有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其蕴含的生态智慧、传统风俗、管理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需要。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出发,在重新审视农耕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总结其传承发展中的现实约束,并提出通过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优化改善传承环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等措施,为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选择,推动其与现代化发展相衔接,以农耕文化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耕文化 现实性 现实约束
下载PDF
元宇宙的三重现实性
5
作者 张书圣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55-66,114,共13页
元宇宙还远未实现,不能直接描述其实在性现实(Realitat),但元宇宙理念试图填充人的意义世界,为人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现实,为当下前瞻性考察其在世性现实(Wirklichkeit)提供了可能。元宇宙的在世性现实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元宇宙奠基于... 元宇宙还远未实现,不能直接描述其实在性现实(Realitat),但元宇宙理念试图填充人的意义世界,为人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现实,为当下前瞻性考察其在世性现实(Wirklichkeit)提供了可能。元宇宙的在世性现实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元宇宙奠基于人类感官的解读,并创造性地满足人的需求,自然是属人的;元宇宙与人的行动密切相关,其中所蕴含的三重创造性模仿亦契合阐释学上的主体实践结构,不断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元宇宙通过不断往复的过程,作为游戏现实充实人的日常生活,在感官确认、第三方权威、主体性统一和阻抗经验四个向度上为人提供不同于传统艺术媒介的行为约束性和参考预设性。这三个层次的考察以一种审慎的自反性,分别借助哲学人类学、诠释学、现象学和实用主义的方法追问元宇宙的现实性,或可为技术时代批判性反思人的境况提供一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现实性 小说 技术 布鲁门贝格 利科 游戏
下载PDF
《隐入尘烟》:“边缘化叙事”语境下当代纪实影像的现实性表达
6
作者 马宁宇 闫家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隐入尘烟》以乡土写实与质朴写意的双重叙事方式为西北甘肃农民代言,以土地影像表达塑造人物命运走向,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诉情。李睿珺导演通过乡土题材凭借“边缘化叙事”元素,塑造并赋予了影片主人公对土地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坚韧... 《隐入尘烟》以乡土写实与质朴写意的双重叙事方式为西北甘肃农民代言,以土地影像表达塑造人物命运走向,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诉情。李睿珺导演通过乡土题材凭借“边缘化叙事”元素,塑造并赋予了影片主人公对土地的尊重以及对生活的坚韧的饱满形象。在凝望隐入尘烟的乡土与缓慢诗意的时光中,进一步探索生命与情感的意义,同时也为中国乡村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新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化叙事 农耕文化 纪实影像 现实性表达
下载PDF
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新美学面貌:现实性锐度与建设性表达
7
作者 王泽宇 《采写编》 2024年第9期190-192,共3页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新时代人民美学为基,从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叙事视角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宏大全面的叙事方式,使作品更具现实性与思想性锐度。纪录片在将故事影像化的过程中,采用了更具时代性趣味、中国式人情... 社会现实类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新时代人民美学为基,从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叙事视角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宏大全面的叙事方式,使作品更具现实性与思想性锐度。纪录片在将故事影像化的过程中,采用了更具时代性趣味、中国式人情味的建设性表达方式,既书写了中国式情义、传播了中国式精神、展现了中国国民形象,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作品更具温度,使观众从中实现共情,增强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的温暖人间》 现实性 建设性表达
下载PDF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的合理性与现实性:从西方左翼学者的质疑谈起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昌飞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5-142,共8页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是其对未来理想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中分配形式的制度设计,尽管在原典中并未完全展开,但为认识和理解未来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分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致思方...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是其对未来理想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代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中分配形式的制度设计,尽管在原典中并未完全展开,但为认识和理解未来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分配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致思方向。一些西方左翼学者针对这一理论从不同维度质疑,特别是针对其实现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作出了乌托邦式评价,对这些观点需要予以及时地回应和批判。“批判的武器”则需要从马克思理论原典中发掘关于按需分配的目的、对需求概念的基本理解以及对需求与解放之间关系的论述和论断,进而结合当代中国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对其合理性和现实性进一步阐发,这应成为理论研究回应现实要求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按需分配”理论 合理性与现实性 西方左翼学者
下载PDF
论哲学直接、间接的现实性及实现条件 被引量:3
9
作者 肖士英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4-80,175,共8页
哲学现实性有直接性和间接性两种形态。区分和认识哲学现实性的这两种形态,既是把哲学现实性同科学现实性区分开来,避免哲学现实性科学化、庸俗化的前提,也是准确把握哲学现实性的实现条件的观念基础。
关键词 感性现实性 合理的现实性 直接现实性 间接现实性
下载PDF
自由的现实性及其政治社会意义——基于黑格尔与马克思之自由观的辨析
10
作者 许斗斗 苏仕超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4,共7页
对自由的现实性思考,核心问题在于阐释个体自由与整体自由、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黑格尔把“具体自由”依附于国家的实体,这种自由本质上只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只是在唯心主义的肠道中“蠕动”;马克思的现实性自由是对现存社会阶... 对自由的现实性思考,核心问题在于阐释个体自由与整体自由、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黑格尔把“具体自由”依附于国家的实体,这种自由本质上只是“绝对精神”的派生物,只是在唯心主义的肠道中“蠕动”;马克思的现实性自由是对现存社会阶级性的关注及超越,以建构一个个体自由与整体自由相统一的“真正的共同体”。在自由与人的解放问题上,黑格尔仅停留在政治自由的层面,马克思则通过社会自由来呈现人的彻底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自由 现实性 “真正的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现实性的中国经济学解释性具体理论建构探讨
11
作者 郝爱民 于忠江 郑书耀 《经济资料译丛》 2023年第3期1-14,共14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丰富多样的巨大成就,然而解释这些成就的具体理论却相对缺乏。这就形成了“现实成就丰富而具体理论贫困”的矛盾局面。在党中央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虽然“理论的贫困”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丰富多样的巨大成就,然而解释这些成就的具体理论却相对缺乏。这就形成了“现实成就丰富而具体理论贫困”的矛盾局面。在党中央顶层设计的指导下,虽然“理论的贫困”问题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没有实现根本性的变革。本文认为这种矛盾的存在,直接原因在于部分研究人员忽视了基于现实性的具体理论建构路径的指导。据此,文章提出了“现实性-公理化建模”的解释性具体理论建构路径。该路径的核心要求是:坚定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丰富多样的巨大成就”的问题现实性,坚定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基础现实性,借鉴公理化建模方法,建构具有解释性质的具体理论模型,特别是要努力尝试建立起具有一定抽象程度的数学模型,并将其视为未来建构更优理论解释的临时基础。此路径有助于更加抽象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可以作为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探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具体理论 理论解释 理论建构 现实性-公理化建模
下载PDF
论劳动者“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茜 刘正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劳动者“体面劳动、自由发展”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劳动者主体性自觉的理性回归和现实彰显,主要包括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地位和作用能否自由自主地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 劳动者“体面劳动、自由发展”的实质性内涵就是劳动者主体性自觉的理性回归和现实彰显,主要包括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地位和作用能否自由自主地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力和脑力的付出和消耗是否尊重劳动者的感觉和意愿、劳动成果在个人消耗和占有中是否公平合理地分配、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之后自由闲暇时间的支配和个人爱好能力的发展是否充分自由、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权利和人文关怀是否得到应有保障等。如何才能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呢?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扬弃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和异化是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必须为劳动解放创设必要的制度基础和社会条件,劳动者成为自己劳动过程自由支配的主人是全面发展的根本,劳动者组织成自由人联合体是体面劳动全面发展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面劳动 全面发展 现实性 可能性
下载PDF
用系统论的思想看待云南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性问题——基于对民企的调查与访谈
13
作者 于腾皓 何春明 傅红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99-104,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云南民营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如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赴职能部门办理业务时存在一定障碍、诉求难以表达等。这些问题需通过系统性思考和针对性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云南民营经济面临诸多问题,如受新冠疫情冲击较大、赴职能部门办理业务时存在一定障碍、诉求难以表达等。这些问题需通过系统性思考和针对性对策才能得以解决。在对云南民企的现状调查和访谈并对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系统性思考的基础上,以政府、商会、企业等多个主体为出发点,提出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民企提高综合素质、商会履职尽责、营商环境优化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营经济 云南民营企业 统一战线 现实性问题 系统性思考
下载PDF
气氛美学视角下雕塑瓷现实性表达——以女性雕塑瓷创作群体为例
14
作者 曹潇 《江苏陶瓷》 CAS 2023年第4期77-81,共5页
在当代语境下,陶瓷艺术呈现多元面貌,艺术边界逐渐消融,气氛的表达越来越成为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者的体验,这种体验在气氛美学视角下是具有现实性且可以被言说的。本文结合中西气韵、气氛说,从跨文化视角切入进行错位比较。着重从气氛... 在当代语境下,陶瓷艺术呈现多元面貌,艺术边界逐渐消融,气氛的表达越来越成为创作者想要传达给观者的体验,这种体验在气氛美学视角下是具有现实性且可以被言说的。本文结合中西气韵、气氛说,从跨文化视角切入进行错位比较。着重从气氛审美角度出发,从立意、造境来解读当代女性艺术家雕塑瓷创作,分析陶瓷现实性表达的多元面貌以及试图进行外延拓展,将主客体以及居间气氛概念都纳入现实性范畴进行讨论,为当代研究中国雕塑瓷提供新的审美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氛美学 雕塑瓷 女性 现实性
下载PDF
现实性、融合性、现代性——评叶尔克西长篇小说《白水台》 被引量:1
15
作者 巴里恩·努尔太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长篇小说《白水台》将哈萨克民族新牧区建设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小说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并在民族融合的主题思想下以现代性的写法写出了牧区人们的现实变化,更写出了新时...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长篇小说《白水台》将哈萨克民族新牧区建设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小说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并在民族融合的主题思想下以现代性的写法写出了牧区人们的现实变化,更写出了新时期牧区生活的心路历程,具有浓厚的哈萨克风情。《白水台》打破了少数民族作家对“远去的牧歌”沉浸式呼唤的传统,由衷歌颂了新时期党的领导下,边疆牧区欣欣向荣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新牧区建设 现实性 融合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万飚 《秦智》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迎来了全面复兴,且在诸多哲学派别中占有关键地位,对中国哲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旺盛的生命力取自于持续追求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高度关注人类现实问题。但不重视现实,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发挥其作用,... 如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迎来了全面复兴,且在诸多哲学派别中占有关键地位,对中国哲学走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旺盛的生命力取自于持续追求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高度关注人类现实问题。但不重视现实,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发挥其作用,而现实问题缺少了哲学的广泛参与,其广度、深度也将降低。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思维方式的现实化是根本表征、实践的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础两个方面介绍了基本内涵,然后分析了理解含义,最后从把握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科学分析与理解现实问题、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互动等方面提出了现实形态,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实性 实践
下载PDF
数字视域下游戏化电影的超现实性依据
17
作者 何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3-76,共4页
“游戏的人”寄居于“游戏世界”,便是游戏化电影所要呈现的终极命题。在《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作品里,虽然不难看到由数字技术布阵而成的超现实世界,也不难在电影行进过程中体认“超现实性”,但却难以掌握游戏化电影中“超现实性... “游戏的人”寄居于“游戏世界”,便是游戏化电影所要呈现的终极命题。在《头号玩家》《失控玩家》等作品里,虽然不难看到由数字技术布阵而成的超现实世界,也不难在电影行进过程中体认“超现实性”,但却难以掌握游戏化电影中“超现实性”的依据。事实上,游戏化电影的“超现实性依据”要从电影的技术细节追查,并按照媒介使用、电影空间、结构隐喻分为三个部分,即:电影对于其他媒介的杂耍式援引;数字技术模拟而成的空间景观;数据矩阵所营造的、对未来社会结构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化电影 游戏的人 现实性 跨媒介
下载PDF
历史性·现实性·哲理性——李辉英现代长篇小说综论
18
作者 李其澍 董卉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129-132,共4页
李辉英在创作现代长篇小说时,分别以历史性、现实性、哲理性的方式建构了《万宝山》《松花江上》《雾都》三部小说,表现出多元的创作面向与审美品质。《万宝山》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而成,在追求历史性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理想化虚构,表现... 李辉英在创作现代长篇小说时,分别以历史性、现实性、哲理性的方式建构了《万宝山》《松花江上》《雾都》三部小说,表现出多元的创作面向与审美品质。《万宝山》是根据历史事件改编而成,在追求历史性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理想化虚构,表现出鲜明的民族主义倾向;《松花江上》再现了农村生活固有的复杂性,真实呈现了农村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的错综交葛,以及艰难复杂的斗争形势。《雾都》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民转向市民,文本中的论述多于叙述,渗透着作者的人生感悟、经验,是一部理性化的哲理文本。小说表现的广度与深度,都为现代小说注入了别样的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辉英 历史性 现实性 哲理性
下载PDF
论东汉辞赋家的“现实性”赋学观
19
作者 钱林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4-20,共7页
东汉辞赋家将自己创作描写的笔触伸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范围中,把世情百态、民生疾苦等社会政治问题作为创作素材,直接揭露批判社会现实黑暗,形成了具有批判性、针对性、总结性的“现实性”赋学观。这种“现实性”赋学观的形成与社会政治... 东汉辞赋家将自己创作描写的笔触伸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范围中,把世情百态、民生疾苦等社会政治问题作为创作素材,直接揭露批判社会现实黑暗,形成了具有批判性、针对性、总结性的“现实性”赋学观。这种“现实性”赋学观的形成与社会政治、儒家思想文化等密切相关。同时,抨击时政、痛斥时弊的赋学观对后世现实性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辞赋家 现实性”赋学观
下载PDF
《离骚》中“宓妃”形象的现实性分析——兼议“佚女”“二姚”情节中的现实困境
20
作者 闻锐 《荆楚学刊》 2023年第2期18-21,共4页
《离骚》中恢诡奇特的“求女”情节不仅展现出高度的文学性,也蕴含丰富的现实性。细考屈原作品的文本内容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求女”情节应是屈原在现实困境中内心复杂情感的幻想性写照,具有现实指向:“宓妃”形象是神话中的幻想人物... 《离骚》中恢诡奇特的“求女”情节不仅展现出高度的文学性,也蕴含丰富的现实性。细考屈原作品的文本内容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求女”情节应是屈原在现实困境中内心复杂情感的幻想性写照,具有现实指向:“宓妃”形象是神话中的幻想人物,却隐射了现实中楚怀王的内质;“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譬喻屈原理想中的贤君,却在求取她们的幻想中又处处受现实恶劣环境的掣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求女”情节 现实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