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代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现实道路
1
作者 宁俊社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6-57,共2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现实道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促进人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现实道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精神保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道路
下载PDF
坚持现实主义道路 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座谈会发言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力克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8,共5页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艺术现象,山东艺术学院近60年的发展历史应该说得益于现实主义道路。从现实主义道路的现实意义、现实表现和传承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 现实主义是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艺术现象,山东艺术学院近60年的发展历史应该说得益于现实主义道路。从现实主义道路的现实意义、现实表现和传承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对弘扬优良办学传统,将现实主义精神融入教学和创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将进一步激发蓬勃的艺术生命力,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更多优秀艺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道路 艺术创作 艺术教育
下载PDF
在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
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1-241,共1页
胡铭、王震撰文《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指出,霍姆斯的经典之作《法律的道路》所阐述的霍氏法律现实主义思想影响深远,我们今天在探寻中国式法治进路中仍能从中获得启示。首先,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在宏观上应当破除法律形... 胡铭、王震撰文《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指出,霍姆斯的经典之作《法律的道路》所阐述的霍氏法律现实主义思想影响深远,我们今天在探寻中国式法治进路中仍能从中获得启示。首先,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在宏观上应当破除法律形式主义中“徒法自行”的幻想。法治建设的路径不仅仅是移植和改造西方法律体系,更不是盲目地以西方法学的现代化范式为标榜。中国法治道路应当构建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其次,中国法学研究当中法教义学已经获得的丰硕成果值得肯定,而且重视法理学的当代价值对于法治道路走向的把握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胡铭 王震 现实主义中寻找中国当代法律的道路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意义和现实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孔雀 韩强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5年第1期75-77,共3页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将主导和引领着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方向,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全新的发展轨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和时代的...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将主导和引领着21世纪中国发展的方向,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步入全新的发展轨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三个代表要求的根本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和时代的进步,党和国家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定位 现实道路 理论创新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琦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5-8,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认识,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把握。客观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的全面拓展。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坚持以人为本、...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认识,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把握。客观上讲,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的全面拓展。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现实道路 历史进程
下载PDF
“人的本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玲 《大连干部学刊》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发展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源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论的层层揭示,其...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国际发展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源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理论的层层揭示,其中"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深刻地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意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在个体和共同体之间保持张力;需要破除抽象力量的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实道路
下载PDF
小城镇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7
作者 幸强国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由于政策性原因和"文革"的影响,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我国的城市人口规模与美国工业革命前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从国情出发,不可能走美国式的人口城市化道路。大中城市...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由于政策性原因和"文革"的影响,小城镇是我国城市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我国的城市人口规模与美国工业革命前的情况有很大差异,从国情出发,不可能走美国式的人口城市化道路。大中城市人口积聚能力有限,不能大规模地积聚日益增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小城镇战略是我国顺利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在小城镇建设中,要制定务实的评估指标,坚持土地集约化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开发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富余劳动力 现实道路 评估
下载PDF
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
8
作者 李强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9-60,共2页
在新世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复杂的涵义和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可能。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现实道路 理论创新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浅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9
作者 邱晓云 《知识经济》 2008年第11期164-164,161,共2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能走"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内涵 本质要求 现实道路
下载PDF
浅谈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认识
10
作者 杨东红 《东南学术》 CSSCI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民营企业家 民营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经济 个体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市场 国营企业 现实道路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诠释与实践
11
作者 吴向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2年第1期188-198,共11页
【内容提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本身辩证运动的结果.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以... 【内容提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本身辩证运动的结果.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和共同控制,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与此相联系,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生产力、制度和文化等条件互相配合,协同推进.它既是社会主义的追求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需要不断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 现实道路
下载PDF
推进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路径选择
12
作者 贾保文 贾献东 《理论建设》 2011年第3期68-74,共7页
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有效的市场建设路径,加快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进程,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制度背景和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实际出发,讨论推进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 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一条有效的市场建设路径,加快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进程,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迫切要求。本文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制度背景和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实际出发,讨论推进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进程的路径选择问题。由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性质决定,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必须走政府与市场组织互动创新的道路;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进程,大体上将经历政府引导、市场创新与政策推进三个基本阶段。目前,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正处在从市场创新向政策推进的转变阶段,尽快形成明确的政策框架,以现有天津产权交易所为基础建设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是加快中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进程的现实战略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外交易市场建设道路实践进程现实切入点
下载PDF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太原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1,共9页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②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②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希望。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深重 尽善尽美 五四运动 十月革命 现实道路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吸引力
原文传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4
作者 张太原 《新华文摘》 2021年第17期60-63,共4页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希望。五...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希望。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深重 尽善尽美 五四运动 十月革命 现实道路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 吸引力
原文传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5
作者 张太原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8期97-99,共3页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 马克思主义充满魅力之处,在于描绘了一个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对于灾难深重、民不聊生的中国,对于到处呼喊"饿极了"的中国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特别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人看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深重 尽善尽美 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现实道路 十月革命 吸引力 充满魅力
原文传递
马克思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风 苏鹏 《前沿》 2012年第23期70-71,共2页
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用于指导妇女解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在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上的运用。本文试从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及现实路径来阐述马... 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就是马克思用于指导妇女解放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在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上的运用。本文试从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的现实意义及现实路径来阐述马克思妇女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妇女解放 现实道路
原文传递
中共根据地的成长——从苏维埃到抗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道炫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1年第17期11-14,共4页
1927年后,中共展开武装革命,是为苏维埃革命。苏维埃革命,基点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通过在农村的发展壮大,建立革命的战略基地,以此为基础,走武装革命的道路,夺取全国政权。这是一条在中国开展革命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 苏维埃革命 夺取全国政权 根据地 现实道路 中共
原文传递
“草原文学”简论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怡然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年第1期8-10,共3页
作为蒙古族文学民族性的象征的草原文学或是作为内蒙古文学地域性的标志的草原文学,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质。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文学有过两个黄金时期;蒙古族当代小说,一直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稳步前进,蒙古族文学的演进发... 作为蒙古族文学民族性的象征的草原文学或是作为内蒙古文学地域性的标志的草原文学,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质。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文学有过两个黄金时期;蒙古族当代小说,一直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稳步前进,蒙古族文学的演进发展也鲜明地体现着兼容开放的视野,渗透着其他民族文化与文学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学 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兼容开放的视野
原文传递
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价值旨归
19
作者 尹才祥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7年第4期149-149,共1页
马克思从分工中看到了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可能性,这是对斯密分工理论的巨大超越。马克思以分工演变为视角和主要线索,探索个人生成、发展和寻求自由的可能性,在历史的不断生成展开中,探寻到了真正实现个人解放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 个人解放 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分工理论 价值旨归 分工 现实道路 可能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