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当代建筑创作的当下发展状态透析
1
作者 孙文玲 《西部皮革》 2019年第14期73-73,102,共2页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建筑开始出现“无中心”的状态,建筑创作上,各种风格都各有新的发展,中国对待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对中国来说,建筑的本质在于“功用”,而西方建筑则将建筑视为艺术,中国建筑的形式美也来自于技术和构造,并非以...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建筑开始出现“无中心”的状态,建筑创作上,各种风格都各有新的发展,中国对待传统建筑不同于西方,对中国来说,建筑的本质在于“功用”,而西方建筑则将建筑视为艺术,中国建筑的形式美也来自于技术和构造,并非以形式为目的的设计。本论文主要讨论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主流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而建筑创作正在被互联网+、双向交互、消费性、大众文化等时代特征所影响发生改变。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在新媒体这一大的环境下,中国本土现代建筑发生了哪些变化,又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探寻在这样的发展状况下,建筑师们应该做出怎样的转变去利用新环境的优势,实现高效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建筑 新媒体环境 中外视域对话 大众文化
下载PDF
现当代建筑与极少主义
2
作者 谭画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7期61-61,共1页
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极少主义是以无内容、无主题,客观表现存在物为特征的艺术运动,它与现代建筑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在于极少主义受到现代建筑的影响,它反过来对现当代建筑构建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本文将以现当代建筑几例与... 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极少主义是以无内容、无主题,客观表现存在物为特征的艺术运动,它与现代建筑运动有密切的关系。不仅在于极少主义受到现代建筑的影响,它反过来对现当代建筑构建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本文将以现当代建筑几例与极少主义联系紧密的建筑对其相互间影响做一个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少主义 现当代建筑 形式
原文传递
中国建筑学会60年史略——从机构史视角看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亦师 《新建筑》 201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成立至今已60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在新中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建筑界重要的学术机构。从机构史角度,研究其设置的背景及其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揭示其在新中国城乡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文... 成立至今已60年的中国建筑学会,在新中国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建筑界重要的学术机构。从机构史角度,研究其设置的背景及其性质、宗旨、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揭示其在新中国城乡建设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13名健在的学会重要成员和历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口述访谈,将建筑学会60年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建筑学会的机构演变不但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政策的变化,而且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其研究利于拓宽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建筑学会 60年 机构史 新中国 中国现当代建筑
下载PDF
“结构建筑学”与“建构”的观点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骏阳 《建筑师》 2015年第2期23-25,共3页
本文试图从建构的角度阐述"结构建筑学"的内涵,同时在现代中国建筑学发展的语境中看待本次"结构建筑学"展及其论坛的意义。
关键词 结构建筑 建构 中国现当代建筑
下载PDF
作为观念的艺术与建筑
5
作者 张滨 孔宇航 《建筑与文化》 2013年第8期59-60,共2页
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飞速发展是西方现当代建筑与艺术得以纷繁复杂变化的客观基础,社会形态的变化同样改变着建筑师和艺术家的观念,建筑师与艺术家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推动着自身观念的演变并将其转换成具体的实践,从这种意义来说,西... 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飞速发展是西方现当代建筑与艺术得以纷繁复杂变化的客观基础,社会形态的变化同样改变着建筑师和艺术家的观念,建筑师与艺术家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推动着自身观念的演变并将其转换成具体的实践,从这种意义来说,西方现当代建筑和艺术是一种观念的建筑和观念的艺术。作为观念的艺术与作为观念的建筑始终在相互影响和作用中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本文通过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下的建筑与艺术的并行同构到工业革命以来的技术理性观念支配下的文化破碎再到20世纪50年代后文化研究的崭新回归从艺术和建筑两方面展开讨论,探讨了观念的推演是艺术和建筑不断发展的核心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现当代艺术 现当代建筑
下载PDF
概念辨析:建筑评论的思辨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华 沈旸 《建筑师》 2019年第5期4-6,共3页
建筑评论是一项针对具体对象,将目之所及的事物背后不可视的背景、思想、价值判断、驱动力等,转化为可以言说、可以讨论、具有建筑学和文化社会意义的思辨性活动。[1]这项活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概念的辨析与运用。因此,在东南大学建筑学... 建筑评论是一项针对具体对象,将目之所及的事物背后不可视的背景、思想、价值判断、驱动力等,转化为可以言说、可以讨论、具有建筑学和文化社会意义的思辨性活动。[1]这项活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概念的辨析与运用。因此,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开设的"建筑评论课",通过课程主题的组织,在帮助学生建立多维批评视野的同时,以概念辨析为切入点,通过基于精读、研究的写作训练,实现思辨性思维的培养、学术素养和写作的培训,以及对建筑评论和中国现当代建筑话语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评论 概念辨析 批评的视野 现当代中国建筑话语 知识构成
下载PDF
中国建筑现当代史的书写及相关议题
7
作者 李华 王诣童 《建筑学报》 2024年第9期17-24,共8页
以《建筑学报》各纪念专题纪念方式的转变为起点,《建筑学报》中有关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历史回溯与研究文章为线索,结合相关文献,考查不同时期的写作背景和动因、作者身份、写作视角、阐述方式及面临的问题,揭示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的形成... 以《建筑学报》各纪念专题纪念方式的转变为起点,《建筑学报》中有关中国现当代建筑的历史回溯与研究文章为线索,结合相关文献,考查不同时期的写作背景和动因、作者身份、写作视角、阐述方式及面临的问题,揭示其作为一个研究方向的形成:从为政治宣传服务到成为独立的学术研究领域,研究工具、议题和阐释逐渐丰富、历史观念不断变迁的过程;并对中国语境中,其写作方式和特点,及与之相关的学理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建筑 史学史 建筑历史与理论 复数历史
原文传递
程泰宁的建筑思想和实践与意境的建筑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共5页
意境是贯穿在程泰宁诸多建筑思想与实践中的一个中国美学概念。通过分析美学范畴中意境的概念、程泰宁思想中意境的表述和意境的建筑化机制,及在程泰宁建筑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说明意境作为一个生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有着与... 意境是贯穿在程泰宁诸多建筑思想与实践中的一个中国美学概念。通过分析美学范畴中意境的概念、程泰宁思想中意境的表述和意境的建筑化机制,及在程泰宁建筑作品中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说明意境作为一个生发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有着与现代意识和建筑融合的可能,产生于当代中国语境中的程泰宁的思想和实践,尽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却不是地域主义或地域性的,而是当代的且具有普遍性的建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反”透视 藏匿 现当代中国建筑:中介机制
原文传递
从地方(风格)到地方(建造):一个历史流变的观察笔记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华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16,共10页
将地方建筑和地方性建造置于中国建筑知识构筑的脉络中,以追问"地方"之于建筑学的意义为起点,从建筑生产的条件、观念塑造、生产形式、具体实践和传统建筑研究等不同的方面,回溯"地方"作为一种建筑知识是如何被理... 将地方建筑和地方性建造置于中国建筑知识构筑的脉络中,以追问"地方"之于建筑学的意义为起点,从建筑生产的条件、观念塑造、生产形式、具体实践和传统建筑研究等不同的方面,回溯"地方"作为一种建筑知识是如何被理解和形塑的,并以此考查其在当代的变迁和意义,不仅是实践上的,更是在对建筑设计的知识与认识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建筑 地方性建造 建筑知识 现当代中国建筑 建筑气候 标准设计
原文传递
似是而非的桂林芦笛岩水榭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华 经宇澄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9-68,共10页
以造型(体形)与空间的塑造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为切入点,结合尚廓的图、画、著述和建筑的摄影照片,从游线与组景入画、构图与力的隐喻、意象与几何抽象、包裹的虚空、静默的结构和斑斓的色彩几个方面,对芦笛岩水榭进行解读,以揭示多重知识... 以造型(体形)与空间的塑造及两者之间的关联为切入点,结合尚廓的图、画、著述和建筑的摄影照片,从游线与组景入画、构图与力的隐喻、意象与几何抽象、包裹的虚空、静默的结构和斑斓的色彩几个方面,对芦笛岩水榭进行解读,以揭示多重知识体系交织下它具有的含混的复杂性与特点,考察其对民居的借鉴方式,并将之放在历史的语境中,探讨尚廓建筑“杂糅”之下的独特性、意义与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廓 风景建筑 桂林风景建筑 民居 现代转译 现当代中国建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