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土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1
作者 王光东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研究转型”这一命题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从本土化的立场、视野、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开拓学术研究的空间,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 “本土化与中国学术研究转型”这一命题的问题意识非常明确,即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从本土化的立场、视野、方法进行学术研究,开拓学术研究的空间,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关系,因为在国别联系日益深入的今天,“本土文化”与世界必然发生深刻的关联。本土化作为学术研究的立场、视野和方法,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关注的问题会有所差异。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中,我想通过两个问题对“本土化”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中国范式 学术研究 本土文化 研究转型 本土化 传统与现代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
作者 杨扬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 如果将新世纪作为一个时间段来考察,回顾一下这些年重要的史料发现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进展,应该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研究论题。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阶段的史料发掘工作进行小结,同时也能够从文学史研究角度,回眸一下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进展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史料发掘 史料搜集 新世纪以来 时间段
下载PDF
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政治维度
3
作者 周展安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深地回答时代的提问,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深更广地拓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在当前的知识生产中具有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产出原创性的知识成果,怎样...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该怎么做,怎样才能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更深地回答时代的提问,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更深更广地拓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怎样才能使我们的研究在当前的知识生产中具有一个比较领先的位置,产出原创性的知识成果,怎样才能更好地接续前辈学者的学养与格局……这一系列问题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突出地困扰着我们的研究者,至今已经近三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政治维度 中国人的精神 知识成果 前辈学者 原创性 近三十年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立项课题的分析报告——以2014-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人文社科项目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丁帆 赵普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25,共9页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种统计分析的报告,其目的就是想在客观的数据中给大家提供一个审视当下本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以便从中寻觅到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是给业内的评委们(尤其是新评委)提个醒,让他们在统计数据中看到以往评审过程中... 我们之所以做这样一种统计分析的报告,其目的就是想在客观的数据中给大家提供一个审视当下本学科研究的宏观视野,以便从中寻觅到新的研究路径。同时也是给业内的评委们(尤其是新评委)提个醒,让他们在统计数据中看到以往评审过程中的不足,站在宏观的高度来调控整个学科研究的格局,从而利于学科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人文社科 立项课题 教育 宏观视野 统计分析 评审过程
下载PDF
国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国恩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5-80,共6页
在后革命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中,国学热的兴起已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意味着一直依赖于革命正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了质疑,间接促成了它在大学的教学时数被普遍地压缩,学科对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力明... 在后革命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中,国学热的兴起已经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意味着一直依赖于革命正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了质疑,间接促成了它在大学的教学时数被普遍地压缩,学科对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力明显地下降。应对之策,在于坚持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正当性,突出其作为新文学历史原点的意义,强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艺术观念的差异性。对革命的反思,不能成为取消革命历史事实的理由。新文学不是在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而是沿着五四文学革命所开辟的方向走上了与现代社会民生密切相关的创作道路,而晚清文学的创新及其价值则要通过五四新文学的成就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国学热的压力促使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反思自身的存在理由,同时也获得了动力来拓展其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新国学 后革命时代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学者身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朱寿桐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寿桐 罗执廷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背景 访谈录 朱寿桐 《学术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学者 《河北学刊》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关于“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洪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2-77,共6页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 文化研究理念的确认给新世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带 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新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其关注文化转型 与文学过渡期的理论整合,同时更加重视文学史自身在史料方面的积累和学术史建构的规范 化,在方法上则重在建立文化研究互动认知的方法论,追求差异性的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机遇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学科焦虑、观念限度与认识性装置——从“知识考古学”角度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成才 郭彩侠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40,共6页
浏览近二十年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福柯成了西方当代哲学家在引文中出现几率最高的一位,他的《知识考古学》则是参考文献中出现最频繁的专著之一,权力、阴谋、宰制、规训、话语、谱系、知识考古等等... 浏览近二十年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论文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现象,那就是,福柯成了西方当代哲学家在引文中出现几率最高的一位,他的《知识考古学》则是参考文献中出现最频繁的专著之一,权力、阴谋、宰制、规训、话语、谱系、知识考古等等诸多福柯式的专属词语,几致泛滥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知识考古学》 认识性 焦虑 学科 范式 装置 研究论文
下载PDF
序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林祥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2,共4页
如果以周作人关于序跋写作的内外关系来分,序跋的内容一方面指向"书里边",涉及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指涉"书外边",诸如作家身世、思想、文艺思潮与论争、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序跋其实可能... 如果以周作人关于序跋写作的内外关系来分,序跋的内容一方面指向"书里边",涉及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指涉"书外边",诸如作家身世、思想、文艺思潮与论争、作品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序跋其实可能关涉新文学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所有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序跋 内外关系 文艺思潮 文化背景 外部研究 内部研究 周作人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玉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35,共4页
必须承认,与80、90年代以及新世纪初相比,当今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包括文学批评明显疲软,不能说“危机”,但说它缺乏活力却是无可争议的。倒不是说它退步了,而是说它原地踏步,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处于困境之中。有几种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业期... 必须承认,与80、90年代以及新世纪初相比,当今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包括文学批评明显疲软,不能说“危机”,但说它缺乏活力却是无可争议的。倒不是说它退步了,而是说它原地踏步,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处于困境之中。有几种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专业期刊,还有大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也发表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文章,但很少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每年还有大量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 蒋子龙 西方文学理论 外部研究 现代作品 话语方式 思想方式 女性文学研究
下载PDF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被引量:6
11
作者 房福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81,共6页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它突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它开拓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惯性视域,强化了文学研究的开放性和伸展性;它淡化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观念,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文化研究"也还存在着如何转化、如何批判和如何深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反思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海外汉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又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7-89,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很赞同温儒敏先生的判断:“新的学术格局正在形成,学科整体在往前推进”;是否可以稍加修正的是.这个格局并不一定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同十年前相比...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很赞同温儒敏先生的判断:“新的学术格局正在形成,学科整体在往前推进”;是否可以稍加修正的是.这个格局并不一定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同十年前相比.有相当一批老学者因各种原因确实隐退了.但是即或在90年代中后期乃至于新世纪,还有为数不少的先生老当益壮,依然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其研究成果一点也不显“老”且昭示着后学者。如黄曼君先生关于文学经典的研究和论述,想必对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返经典是有启发的:又如洪子诚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思考,已经使文学体制和文学生产机制(期刊和出版等)研究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充实到“学科整体”之中。循80年代的“中青年”的说法,在今天已有相当人年届花甲甚或超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海外汉学 20世纪90年代 中青年学者 中国当代文学 学术格局 研究成果 文学经典
下载PDF
观念、限度与认识性装置——从“知识考古学”角度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彩侠 刘成才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93-98,共6页
借助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现代文学突破了"从五四谈起"的起源上限,拓展了学科时空领域,缓解了学科焦虑,超越左翼文学史观的局限,发现了现代文学的"多种现代性",形成了众声喧哗的研究局面。"十七年文... 借助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现代文学突破了"从五四谈起"的起源上限,拓展了学科时空领域,缓解了学科焦虑,超越左翼文学史观的局限,发现了现代文学的"多种现代性",形成了众声喧哗的研究局面。"十七年文学"改变了情感化、政治化的简单视角,分析文学成规显形与隐形的规则,致力于还原历史情境,转变为两个时代的平等对话,获得了鲜明的文学史意识。"重返八十年代"解构了文学叙述成规,以历史的后见之明,展示流行概念和范畴的背景、条件和关系,探求文学制度再生产的历史性。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谱系学"方法的引入,使现当代文学研究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但是,"知识考古学"滑入犬儒主义与失去道德责任的危险,以及它在现实操作层面上的局限性,是我们运用"知识考古学"进行文学研究所必须警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现当代文学研究 范式转换 观念与限度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韩国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放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 朝鲜半岛 韩国 拼音文字 古典文学 歌舞艺术
下载PDF
文学史料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洪权 《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4期20-24,共5页
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文学研究现状里,我们却为之感到担忧:史料的忽视被置于一个令人吃惊的地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更为严重。本文基于这样的现状,主要谈及文学史料的发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文学史料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但是在当前的文学研究现状里,我们却为之感到担忧:史料的忽视被置于一个令人吃惊的地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更为严重。本文基于这样的现状,主要谈及文学史料的发掘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史料的发掘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学科的完善;史料的发掘是对过去文学研究错误观点的纠正;史料的发掘可以为现当代文学目前研究的乏力带来新的学术生长点;史料的发掘可以完善研究主体的学术品格和学术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料 研究现状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意义 文学史料学
下载PDF
论原型批评及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成秀萍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3,共6页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成形于加拿大文学理论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开辟了...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它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成形于加拿大文学理论批评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原型批评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全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原型批评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文化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
17
作者 蔺春华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10-14,共5页
从宏观的理论视角 ,考察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热”现象 ,总结“文化批评”对现当代文学研究带来的得与失 。
关键词 文化热 文化批评 现当代文学研究
下载PDF
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态势分析与理念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兴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2-18,共7页
世界视野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自觉追求,文化之维的审视能够有效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使研究价值得以延伸。比较视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十分显著的方法论意义,"越界"意识赋予研究者更大的精神自由度... 世界视野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自觉追求,文化之维的审视能够有效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使研究价值得以延伸。比较视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十分显著的方法论意义,"越界"意识赋予研究者更大的精神自由度,彰显文学研究的人文内涵。注重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的考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实现文化汇通价值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视阈 文化之维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态势分析 理念探讨
下载PDF
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桃洲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1-96,共6页
作为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着自身的专业属性,它往往要从原始的史实和材料出发,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对现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研究,都不宜单独进行讨论,而应将之置放到一个更大的关联域中予以考量... 作为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着自身的专业属性,它往往要从原始的史实和材料出发,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对现当代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的研究,都不宜单独进行讨论,而应将之置放到一个更大的关联域中予以考量和分析。在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之前,先要了解这一领域的基本格局,然后慢慢形成个人的问题意识,并通过研读一些已有的代表性论文,逐渐领悟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研究 问题意识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学科的整体性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读吴秀明新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鸿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65-68,共4页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现当代文学 生态场 吴秀明 学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批评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