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的现象学:历史经验与重建之路
1
作者 仲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8,178,共11页
“爱的现象学”突破了胡塞尔开创的认知现象学,试图通过爱的还原和体验把握存在。胡塞尔之后,现象学经由三种途径建立爱的主题,走向“爱的现象学”。一是实存现象学,它通过情感体验把握存在,建立情感主题,但是它的情感主题是负面的,排... “爱的现象学”突破了胡塞尔开创的认知现象学,试图通过爱的还原和体验把握存在。胡塞尔之后,现象学经由三种途径建立爱的主题,走向“爱的现象学”。一是实存现象学,它通过情感体验把握存在,建立情感主题,但是它的情感主题是负面的,排除了爱的内涵。二是伦理学现象学(包括他异性现象学),它确立了爱的主题,把爱规定为上帝或绝对他者的赋予,但是他异性哲学以及信仰主义的倾向同样限制了其合理性。三是解构主义现象学,它对爱的还原消解了爱的同一性,这表明“爱的现象学”的自我否定。“爱的现象学”的历史经验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它深化、丰富了现象学的内涵,体现出现象学的发展趋势。“爱的现象学”理论建构尚未完成,应该在存在论哲学的基础上建立存在现象学,并将爱规定为主体与世界的本真关系,使爱成为生存的本真体验与存在的显现机制,从而完成“爱的现象学”的合理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的现象 实存现象 他异性现象 解构主义现象
下载PDF
试论现象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融合
2
作者 魏屹东 杜雅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现象学与心灵哲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对共同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为不同思想传统对核心概念的重新解读。当代心灵哲学对“现象学”概念的理解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对胡塞尔“现象学”演变分析着手,侧重于对意识的经验维度的分析,并引入第... 现象学与心灵哲学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对共同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为不同思想传统对核心概念的重新解读。当代心灵哲学对“现象学”概念的理解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从对胡塞尔“现象学”演变分析着手,侧重于对意识的经验维度的分析,并引入第一人称和意向性概念;二是在分析经验的主观特性时,对“现象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予以修正,使之区别于相关概念;三是以经验维度的分析为依据,分别从意识和意向性出发,拓展出现象意识和现象意向性。这三个特点通过展现“现象学”概念的引入、修正和拓展,集中反映了当代心灵哲学与现象学融合的认知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现象特征 现象意识 现象意向性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本质再诠释
3
作者 李林峰 刘启明 饶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 鉴于当前政策、理论和实践领域对农村集体经济本质缺乏共识,本研究采用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论,特别是一般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等技术,系统地审视了“农村集体经济应该是什么”这一核心议题。通过全面梳理当前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维认知,从而为其本质探索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在搁置既有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更加开放的态度识别出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共相,这一发现为理解其本质提供了关键线索。进一步从源初意向性与结构性剖析农村集体经济,揭示其本质在于注重公正,并凸显了其深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这种本体论式反思既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性及其生命力,更展示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独有的文化烙印。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或为理解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现象 本质
下载PDF
现象意识研究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
4
作者 王振华 方家乐 曲扬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现象意识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但如何研究却是相当棘手。通常要确定现象意识状态不可避免的需要报告,如果没有了报告,现象意识是否还存在?对于认知取用是否部分地构成了现象意识,相关性研究的NCC①进路表明主动报告与无报告的... 现象意识问题是当前哲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但如何研究却是相当棘手。通常要确定现象意识状态不可避免的需要报告,如果没有了报告,现象意识是否还存在?对于认知取用是否部分地构成了现象意识,相关性研究的NCC①进路表明主动报告与无报告的范式都存在不同类别的混淆风险;因果性研究的自然类进路则在簇数量识别问题上过于理想化。但是,相比之下,自然类进路可以容纳更多的理论发展空间,且对经验领域保持开放。文章最后,我将对自然类进路反驳予以回应,表明自然类进路在研究现象意识问题上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意识 取用意识 方法论困境 NCC 自然类
下载PDF
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精神虐待现象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吕卫华 《青年探索》 2003年第2期50-52,共3页
青少年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与保障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他们所受到的精神虐待往往被人们视而不见。本文从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罗列了这种现象在社会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分析了精神虐待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危害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 青少年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与保障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他们所受到的精神虐待往往被人们视而不见。本文从对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罗列了这种现象在社会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分析了精神虐待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危害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弱势群体 精神虐待现象 危害 成因 孤立现象 恫吓现象 歧视现象 忽视现象 人格障碍 情感障碍 性格 行为失范
下载PDF
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历史性的回顾 被引量:6
6
作者 倪梁康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4期40-49,共10页
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倪梁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以创立现象学而闻名于思想史,然而他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奇特的、值得研究的“现象”:随便翻开一部世界史著作并且查看一下后面... 埃德蒙德·胡塞尔的现象学: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倪梁康埃德蒙德。胡塞尔(EdmundHusserl)以创立现象学而闻名于思想史,然而他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奇特的、值得研究的“现象”:随便翻开一部世界史著作并且查看一下后面的人名索引,我们都会发现,埃德蒙德·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先验现象 交互主体性 《逻辑研究》 现象学运动 “生活世界” 现象学哲学 心理学 纯粹现象 现象学研究
下载PDF
“生活即教育”:生活儒学的教育现象学——儒家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化问题
7
作者 黄玉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3-163,共11页
教育现象学是对教育的现象学反思。依据生活儒学的生活现象学,“生活即教育”。“生活”意指前主体性的“存在”,以回答“存在者何以可能”的问题。不仅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样态,而且从“成人”的教育宗旨来看,作为存在的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现象学是对教育的现象学反思。依据生活儒学的生活现象学,“生活即教育”。“生活”意指前主体性的“存在”,以回答“存在者何以可能”的问题。不仅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样态,而且从“成人”的教育宗旨来看,作为存在的生活就是教育。所谓“成人”,即“主体性何以可能”的问题。按照“生活的本源结构”——“在生活并且去生活”,首先是生活给出了主体,然后是主体选择自己的生活。因此,不论施教者还是受教者,都是“在生活”中生成的教育主体,他们都在“去生活”中发挥其教育主体性。但“在生活”的教育现象乃是“他者教育”,包括受教者方面的受他者的教育和施教者方面的对他者的教育。而“去生活”的教育现象本质上是“自我教育”,这是主体自由意志的选择,意味着“教育自由”;而这种意志自由的实现,则指向“教育权”。教育权的本质是“自我教育权”,即主体“去生活”的自由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哲学 教育现象 生活儒学 生活现象 成人
下载PDF
论《资本论》的科学现象结构
8
作者 曹志平 杨思维 《哲学分析》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2,196,共16页
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是《资本论》科学现象学的基础本体论。《资本论》从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理解科学,阐述和呈现出一幅系统的本体论的由科学的现象结构构成的科学图景。《资本论》的“科学的应用—科学”的现象结构,普遍适用于... 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是《资本论》科学现象学的基础本体论。《资本论》从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理解科学,阐述和呈现出一幅系统的本体论的由科学的现象结构构成的科学图景。《资本论》的“科学的应用—科学”的现象结构,普遍适用于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方式,揭示了“科学的应用”对于科学具有的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资本论》的“技术—科学”的现象结构,是“科学的应用—科学”现象结构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具体化,它从自动化机器体系是劳动资料最完善的形式这一基本发现出发,揭示了现代科学对知识的制造是由以资本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决定的技术筹划的本体论特征;将《资本论》揭示的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根本性的统摄作为出发点,“技术—科学”的现象结构就演变为“资本—技术—科学”共生体。“资本—技术—科学”共生体是《资本论》揭示的现代科学最成熟、内容最丰富的基本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科学现象结构 科学现象
下载PDF
虚拟现实现象学批判纲要
9
作者 袁文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03,220,共8页
英美哲学和现象学对虚拟现实的哲学分析大多集中于具身性概念上。文章从世界现象学、图像现象学、身体现象学和现象学的主体性概念四个基本层面,全面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逼真的“现实性”、数字化图像生成的“虚拟性”、虚拟身体的具身... 英美哲学和现象学对虚拟现实的哲学分析大多集中于具身性概念上。文章从世界现象学、图像现象学、身体现象学和现象学的主体性概念四个基本层面,全面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逼真的“现实性”、数字化图像生成的“虚拟性”、虚拟身体的具身性与去具身化以及体验者的主体性自由等四个基本问题,从现象学哲学的视角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批判观点,深化学界对虚拟现实的哲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世界现象 图像现象 身体现象 主体性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扩大文化消费的策略
10
作者 徐望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基于现象学视域,运用现象学方法,探索扩大文化消费的策略,可以提出:第一,注重观察文化消费现象,着重把握现象现出的消费意向;本质直观现象现出的文化心理;从现象中汲取文化创意的灵感。第二,理性创造文化消费现象,用文化产品把文化消费... 基于现象学视域,运用现象学方法,探索扩大文化消费的策略,可以提出:第一,注重观察文化消费现象,着重把握现象现出的消费意向;本质直观现象现出的文化心理;从现象中汲取文化创意的灵感。第二,理性创造文化消费现象,用文化产品把文化消费的“意”现出象来;用文化产品把社会文化的“意”现出象来;用文化产品把各种故事的“意”现出象来;用文化产品把不觉不明的“意”现出象来。第三,进阶演化文化消费现象,善用文化传播新媒体,推动文化消费现象“出圈”;延长现象的滞留时间,增加文化消费现象边际效益;引导负现象正向转化,增加文化消费现象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 文化消费现象 文化消费意向 扩大文化消费
下载PDF
《记忆》:一次关于声音的现象学还原
11
作者 管石孝 《声屏世界》 2024年第9期123-125,共3页
2021年泰国导演阿彼察邦拍摄了一部关于声音的电影《记忆》,他用声音来承载记忆,又用身体来传达声音,语言作为表意的主要媒介反而退居其次。用电影现象学的方法论分析声音的本质,还原知觉经验中的世界,再将身体概念上升到一种梅洛·... 2021年泰国导演阿彼察邦拍摄了一部关于声音的电影《记忆》,他用声音来承载记忆,又用身体来传达声音,语言作为表意的主要媒介反而退居其次。用电影现象学的方法论分析声音的本质,还原知觉经验中的世界,再将身体概念上升到一种梅洛·庞蒂笔下的“现象身体”的高度,可以对阿彼察邦电影中一贯的二元对立的空间形态进行整合,纳入“现象空间”的视域之中,以此来观察阿彼察邦独特的生命哲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现象 现象身体 现象空间 意向性
下载PDF
自动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
12
作者 吴世美 贾峰 +2 位作者 胡嘉欢 闵昌宏 吴有恒 《山地气象学报》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目的】降水现象是重要的气象学指标之一,其观测数据准确性对气象预报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实际观测中常存在器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明显的现象,对比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数据分析。【结果】(1)... 【目的】降水现象是重要的气象学指标之一,其观测数据准确性对气象预报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实际观测中常存在器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明显的现象,对比贵阳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数据分析。【结果】(1)降水现象仪可观测到台站发生的所有降水类型,但毛毛雨降水类型偏多,与人工观测偏差较大;(2)降水现象仪冰雹观测较人工记录而言,其判别条件有一定局限性,存在漏报现象;(3)降水现象仪对固态降水观测效果较差,漏报现象严重。【结论】降水现象仪在液态降水观测上准确性较高,但固态降水特别是冬季降水上需调整识别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现象 固态降水观测 漏报现象 降水现象
下载PDF
经济效益理论视角下的法律现象
13
作者 孙玮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83-85,共3页
人们实施任何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几乎都能找到经济学意义上的理由。因此 ,用经济学中的经济效益理论分析这些行为 ,可以对这些行为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以便于立法者和执法者参考。
关键词 经济效益 法律现象 成本核算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立法者 执法者 法律责任 腐败现象 死刑 “厌讼”现象 “三乱”现象 偷漏税现象
下载PDF
信息的向周边传播现象与价值分析——周边传播的六个向度研究之二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地 孙延凤 陈沫 《青年记者》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信息和传播是万事万物联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具有方向性、目标性。本文通过对周边传播和向周边传播内涵的比较和向周边传播现象的分析,具体阐释向周边传播的特征和价值。
关键词 向周边传播 周边传播 国际传播 传播现象 传播理论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消极苦乐观的表征解析、疗愈理论与教育对策——以“摆烂”现象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静 宋小洪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116-124,共9页
苦乐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个体对自我生存意义的探寻,而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摆烂”现象反映了其苦乐观的消极倾向。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摆烂”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大学生在苦乐观方面存在以下表征:片面理解苦乐内涵与... 苦乐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个体对自我生存意义的探寻,而当前部分大学生的“摆烂”现象反映了其苦乐观的消极倾向。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摆烂”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部分大学生在苦乐观方面存在以下表征:片面理解苦乐内涵与关系的怀疑倾向,苦乐态度不端与情感消极为表征的颓废悲观倾向,苦乐信念缺乏与意志薄弱的精神虚无倾向以及苦乐动机功利与行为脱节的精致利己主义倾向。借助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探讨大学生苦乐观教育,有助于消解大学生“摆烂”症候,帮助大学生辩证对待人生苦乐矛盾,树立积极向上的苦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摆烂”现象 苦乐观教育 积极心理 表征解析 疗愈理论
下载PDF
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中“权力隐匿”现象及其规制——以“其他类别”权责事项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桂芝 张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5,共10页
“权力隐匿”现象是指政府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公开不充分、透明度不高的情形,在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中表现为权责清单对政府权力关键信息,包括权力的主体、范围、边界、运行流程等呈现不准确、不清晰、不全面、不及时,这将会弱化权责清... “权力隐匿”现象是指政府权力及其运行过程公开不充分、透明度不高的情形,在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中表现为权责清单对政府权力关键信息,包括权力的主体、范围、边界、运行流程等呈现不准确、不清晰、不全面、不及时,这将会弱化权责清单制度在“明权”“确责”方面的核心价值,进而消解权责清单制度的基础性效用。就“权力隐匿”现象的成因而言,客观上是由于制度设计层面“确权”的规则支持不足、制度执行层面“确权”的外部条件限制,主观上可归因于“确权”主体的“趋利”与“避责”动机。对“权力隐匿”现象的规制应内嵌于权责清单制度的优化过程,包括突出思想引领,夯实“权力隐匿”现象规制的认知基础;完善制度设计,更新“权力隐匿”现象规制的规则补丁;优化机制运行,推动“权力隐匿”现象的自我修复能力;应用数智技术,强化“权力隐匿”现象规制的技术加持;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权力隐匿”现象规制的责任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权责清单制度 “权力隐匿”现象 “其他类别”事项 规制
下载PDF
教育现象学是现象学的吗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开城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6期3-8,共6页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教育学 教育现象 现象学方法 教育系统 教育现象
下载PDF
作为精神现象文本的《回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辉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92,共12页
《回响》中的“回响”,显白意义有二:一为“大坑案”及其所关联之世相、家庭、伦理、人性和人心与冉咚咚个人生活、情感、心理的“互证”;一为内在风景抑或心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诸般人事、物事的交互激荡。以冉咚咚的情感、精神、心... 《回响》中的“回响”,显白意义有二:一为“大坑案”及其所关联之世相、家庭、伦理、人性和人心与冉咚咚个人生活、情感、心理的“互证”;一为内在风景抑或心灵世界与外部生活世界诸般人事、物事的交互激荡。以冉咚咚的情感、精神、心理为核心,该书触及颇为复杂的精神世界。就中潜意识、前意识与意识及由之敞开的繁复多变,难以窥测的内在风景风起云涌、万象并陈、涯涘莫辨,可作精神现象文本读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 《回响》 精神现象 自我探索 意义治疗 意识批评
下载PDF
文、意与一画:关于书法的现象学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柯小刚 《美术大观》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在自然书写经验中,伴随连续书写动作的是思想感情的意识流,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字形想象。伴随书写的意识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声音,是以句子为单位的内在语言,而不是以单字为单位的文字图形想象。所以,“书法”之“法”并非脱离文脉的字... 在自然书写经验中,伴随连续书写动作的是思想感情的意识流,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字形想象。伴随书写的意识体现为一种内在的声音,是以句子为单位的内在语言,而不是以单字为单位的文字图形想象。所以,“书法”之“法”并非脱离文脉的字形空间构成法则,而是在实际书写中展开的笔意、书势和书象之间的时间运化关系。“意在笔先”的“意”既指笔意,也指文意。文字的音、形、义之间的关系,在书写过程中体现为书者心中的音义之流与笔下的使转行动之间的关系。在文意和笔意紧密联系的书写中,千画万画犹如一画;一画之后的千画万画也仍然指向原初的未分之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 书法 现象
下载PDF
现象学伦理学对于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要? 被引量:6
20
作者 邓安庆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61,共7页
"现象学伦理学"本质上并非独立于"意识现象学"的现象学分支,而是现象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与完成,构成现象学运动的灵魂与旨归。"伦理现象学"实际上伴随着"现象学运动"的始终,因此,它绝非胡塞尔&qu... "现象学伦理学"本质上并非独立于"意识现象学"的现象学分支,而是现象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与完成,构成现象学运动的灵魂与旨归。"伦理现象学"实际上伴随着"现象学运动"的始终,因此,它绝非胡塞尔"回到生活世界"之后的产物,更准确地说,它是驱使胡塞尔从意识现象学回到生活世界的指引。没有伦理意识,胡塞尔不可能提出拯救欧洲科学危机的现象学之任务。在伦理学上,胡塞尔的独创性贡献在于,他不仅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意志现象学,而且运用先验的"发生现象学方法"创立了人格伦理现象学。伦理现象学成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主流的伦理学运动。70年代之后实践哲学的复兴与伦理现象学密切相关,哲学一方面转向政治哲学,以正义伦理为核心,一方面转向应用伦理学,而应用伦理学早期的主将也无非就是深受现象学熏陶的存在论现象学的学生们。现象学伦理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它真正构造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而且真正成为了生命的内在意向和意志的展开与升华,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如此需要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伦理学 意志现象 发生现象 伦理现象 价值论伦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