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同感现象学到现象学神学--埃迪·施泰因与胡塞尔的思想关联(上) 被引量:3
1
作者 倪梁康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15,共15页
埃迪·施泰因(Edith Stein)是胡塞尔最喜爱的学生之一,既在哥廷根又在弗莱堡追随胡塞尔研习现象学,也是胡塞尔的私人助手之一,在1913—1938年期间,她一直是胡塞尔在场的现象学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密切关注者。作为现象学运动最有影... 埃迪·施泰因(Edith Stein)是胡塞尔最喜爱的学生之一,既在哥廷根又在弗莱堡追随胡塞尔研习现象学,也是胡塞尔的私人助手之一,在1913—1938年期间,她一直是胡塞尔在场的现象学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密切关注者。作为现象学运动最有影响力的核心成员之一,施泰因的理论建树主要体现在对同感问题的研究,对人格、交互人格的共同体、社会行为以及国家学说的分析,以及对现象学与神学的考察。尽管施泰因没能成为胡塞尔意义上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同路人,但是她思想的敏锐性和独立性及其在具体领域的实施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施泰因 莱纳赫 同感现象学 现象学神学
下载PDF
存在、伦理、爱:现象学神学的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郝长墀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15,共16页
神学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上帝的问题。从现象学的视域出发探讨神学的问题,不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来处理神学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不断的悬置过程中,使得神学从各种偏见和先见中解放出来,让神学的问题自身来显现自身。现象学神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思... 神学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上帝的问题。从现象学的视域出发探讨神学的问题,不是用现象学的方法来处理神学研究的对象,而是在不断的悬置过程中,使得神学从各种偏见和先见中解放出来,让神学的问题自身来显现自身。现象学神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思考上帝如何在其自身之中显现自身。海德格尔、列维纳斯、马里翁、克尔凯郭尔和奥古斯丁的现象学神学思想,以解放上帝为根本线索,将神学一步步从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范畴、道德与伦理视域之中解脱出来,在爱的命令的现象性中,上帝作为现象得到了呈现:上帝作为权威和爱在爱之中达到统一性和真理性,从而使得显现与显现者真正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伦理 权威 上帝 现象学神学
下载PDF
本质主义、伦理化和内在化——重思胡塞尔的现象学神学
3
作者 周建昊 《基督宗教研究》 2024年第1期175-187,共13页
不同于某些误解,胡塞尔事实上很重视对宗教和神学的思考,意图通过现象学方法,建立某种理性的“逻各斯神学”,以及相应的上帝形象。胡塞尔主要通过目的论的思路通达上帝,其神学旨在把握具体宗教背后的本质结构,建立“唯一的普遍宗教”,... 不同于某些误解,胡塞尔事实上很重视对宗教和神学的思考,意图通过现象学方法,建立某种理性的“逻各斯神学”,以及相应的上帝形象。胡塞尔主要通过目的论的思路通达上帝,其神学旨在把握具体宗教背后的本质结构,建立“唯一的普遍宗教”,同时又不否认这样的宗教和上帝具有历史性。上帝形象在他的文本中有数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都与伦理考虑密切相关,彼此之间能够融合而非互斥。以此,本文反驳了黑尔德、毛尔等人对胡塞尔的批评,证明了胡塞尔的神学和上帝是可以现象学地得到辩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神学 本质主义 伦理化 现实性 内在化
原文传递
从“天国的智慧”到“人间的智慧”——列维纳斯式的“解神话化”
4
作者 林华敏 《天府新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5,共5页
传统的神学将上帝作为一个最大最高的存在者,这是一种对上帝的主题化,它取消了上帝真正的超越与意义。列维纳斯把"上帝"这个概念从认识论和本体论这种整体暴力中解救出来,保持其绝对的超越和意义。要想使得上帝不仅仅停留在... 传统的神学将上帝作为一个最大最高的存在者,这是一种对上帝的主题化,它取消了上帝真正的超越与意义。列维纳斯把"上帝"这个概念从认识论和本体论这种整体暴力中解救出来,保持其绝对的超越和意义。要想使得上帝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的阐释上,必须求助于伦理的密谋;没有从伦理中抽取出的意义,神学的概念将只是空洞的和形式上的框架。这是一条将天国的智慧引向人间的智慧的"解神话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现象学神学 上帝 他人 责任
下载PDF
论音乐与神圣的关系——对列欧《神圣的艺术》的解读
5
作者 关杰 安疆蓣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8-92,共5页
在《神圣的艺术》(The Holy in Art)一书的第六章中,荷兰宗教学家范·德·列欧(G.Van der Leeuw)从宗教现象学、神学以及音乐学出发,以"回到事情本身"的基本态度,详细阐述了他对音乐神圣性的理解,其宗旨就是要找回音... 在《神圣的艺术》(The Holy in Art)一书的第六章中,荷兰宗教学家范·德·列欧(G.Van der Leeuw)从宗教现象学、神学以及音乐学出发,以"回到事情本身"的基本态度,详细阐述了他对音乐神圣性的理解,其宗旨就是要找回音乐与神圣的最初关系,找回音乐的真实本性,找到人与音乐之间的内在关联。就此提出从上帝而来的对于人的内在启示的意向性关系,提出音乐作品能够展现世界的本质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圣的艺术 列欧神学宗教现象学 回到音乐事情本身
下载PDF
The Grammars of Mystical Experience in Christian Theological Dialogue
6
作者 Marc Jean-Bernard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8年第4期151-168,共18页
The philosophical horizon of this essay is theoretically comparative and hermeneutically dialogic. Its mai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tonality expresses, in first person and through three discursive moments, the d... The philosophical horizon of this essay is theoretically comparative and hermeneutically dialogic. Its main philosophical and theological tonality expresses, in first person and through three discursive moments, the differentiated fusion of horizons between phenomenological and grammatical descri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ce. After a philosophical overture-outlining the ethos of the dialogic problematic and situating it within the contemporary diverse and dialogic dynamic of phenomenology-I will expose the consistent, possible modalities of convergence between Husserlian phenomenology and Wittgensteinian grammar of the mystical shapes of experience. The tense, responsorial dialogue among Husserl, Heidegger, Levinas, and Wittgenstein's styles of thinking, far from being anymore limited to the debates between the analytical and phenomenological, will be considered from the crossed categorial spaces of Austrian philosophy and German culture in general. In a second section, I will show how the styles of phenomenology today are advancing into a cautious micro-logical grammar of comparative inquiry. This thematization will first consider some precise semantic clarifications: Experience, the mystical, extasis, evidence, and truth; in a second section, the theoretical levels of grammar and phenomenology of mystical experience are herald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ristian theological dialogue, where I emphasize the rebirth of French theological thinking and dialogic transcendence, beginning with Maritain and de Chardin to Marcel, de Lubac, Levinas, and Marion. Finally, I consider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s of mystical experience, both from the visual and musical dimensions. I will conclude this talk by highlighting theological perspectives drawn from my research in musico-philosophical problematics, through an awakening to the resonance of Being and the Divine in sonic and musical life. Through a theology of the musical λογοζ, the grammar of mystical experience reveals the sacramentality of music and the mystery of sil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menology grammar MYSTICISM THEOLOGY ontology DIALOGUE music SILENCE
下载PDF
胡塞尔的上帝理念及其通达方式
7
作者 徐立文 《基督宗教研究》 2019年第2期242-256,共15页
在胡塞尔哲学的语境下,神学是形而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全理解他的思想的关键一环。胡塞尔对神学的探讨不同于传统神学,他明确将现象学神学区别于以基督教神学为代表的一切天启宗教神学。因此文章首先区分了两种神学,接着对现象学... 在胡塞尔哲学的语境下,神学是形而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全理解他的思想的关键一环。胡塞尔对神学的探讨不同于传统神学,他明确将现象学神学区别于以基督教神学为代表的一切天启宗教神学。因此文章首先区分了两种神学,接着对现象学神学的核心概念——上帝——做了澄清:尽管上帝概念在胡塞尔那里并不十分成熟,甚至表现出了一些矛盾,但是它的核心内涵,比如绝对理性和最终目的,仍然符合现象学的精神和原则。最后,文章讨论了以目的论的方式通达上帝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神学 上帝 目的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