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不出”及其现象意义——西方语言哲学新问题研究系列之二 被引量:7
1
作者 梁瑞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5,共6页
本文从语言哲学和心理语言学(特别是语言产出)的双重角度考察了感觉经验的“说不出”这一语言事实,亦即传统哲学中“不可言说”的问题。作者认为,“说不出”有强式和弱式之分。强式“说不出”指语言无法产出,弱式“说不出”则指,即便说... 本文从语言哲学和心理语言学(特别是语言产出)的双重角度考察了感觉经验的“说不出”这一语言事实,亦即传统哲学中“不可言说”的问题。作者认为,“说不出”有强式和弱式之分。强式“说不出”指语言无法产出,弱式“说不出”则指,即便说话者产出了语言,也无法让听话者通过语言把握感觉经验的现象意义。现象意义不可还原为语言,但可以被人理解,不可还原性是由私人经验和公共语言的不对称性决定的,可理解性则立足于本文提出的经验网络假说。现象意义的存在,说明语言在表达感觉经验时是贫乏的,但是语言的指引性弥补了语言的贫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不出 现象意义 不可还原性 经验网络假说
下载PDF
现象意义与词汇习得
2
作者 梁瑞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0-125,163,共6页
基于近年有关现象意义的研究探讨感觉词汇的习得问题,可以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现象意义指语言使用者在使用感觉词汇时对相关感觉经验之现象属性的心理表征。研究表明①感觉词汇的习得应该包括现象意义... 基于近年有关现象意义的研究探讨感觉词汇的习得问题,可以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现象意义指语言使用者在使用感觉词汇时对相关感觉经验之现象属性的心理表征。研究表明①感觉词汇的习得应该包括现象意义的习得,②现象意义具有象然性、言不尽意和多模态性等特征,③而且这些特征对感觉词汇的学习都有着直接而且重要的影响。换言之,现象意义的习得是词汇深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学习者更加确切地理解和使用感觉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词汇 现象意义 词汇学习 象然性 言不尽意 多模态性
下载PDF
再论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梁瑞清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4-260,329,共7页
本文从经验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的相关问题。基于感觉词汇的哲学考察和语言学划分,本研究发现:1)表示原型概念的感觉词汇在词汇学习上具有优先的认识论地位;2)感觉词汇具有现象意义,而且其现象意义可以经由提问What is... 本文从经验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的相关问题。基于感觉词汇的哲学考察和语言学划分,本研究发现:1)表示原型概念的感觉词汇在词汇学习上具有优先的认识论地位;2)感觉词汇具有现象意义,而且其现象意义可以经由提问What is X like?或What is it like for o to(be)X?而得以判定;3)现象意义可以用来统一地解释Frege的涵义和色彩义理论。从这个角度上看,研究现象意义可望丰富现有的语义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词汇 现象意义 涵义 色彩义
原文传递
试论现象意义的多模态习得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瑞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25,共4页
本文结合近年有关多模态的研究探讨了感觉词汇的习得问题,旨在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1)感觉词汇的习得包括现象意义的习得,而且(2)现象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多模态性的特征。由此认为,现象意义... 本文结合近年有关多模态的研究探讨了感觉词汇的习得问题,旨在从经验主义的角度为词汇学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研究发现:(1)感觉词汇的习得包括现象意义的习得,而且(2)现象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多模态性的特征。由此认为,现象意义的多模态习得是词汇深度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学习者更加确切地理解和使用感觉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词汇 现象意义 多模态性 词汇习得
原文传递
“存在”作为二阶谓词的现象学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颜青山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126,共12页
在"存在"谓词的争论中,康德将其看作非实在谓词,而弗雷格将其看作二阶谓词。海德格尔对"存在"之古怪逻辑性质的分析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该谓词的二阶性质。胡塞尔式的现象学可以成功辩护,系词也是二阶谓词。... 在"存在"谓词的争论中,康德将其看作非实在谓词,而弗雷格将其看作二阶谓词。海德格尔对"存在"之古怪逻辑性质的分析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该谓词的二阶性质。胡塞尔式的现象学可以成功辩护,系词也是二阶谓词。系词总是伴随命题态度的,在经典现象学中,它们可以一同被悬置,但在一个存在主义转换中却必须被保留。"存在"作为二阶谓词蕴含了"存在"为意义奠基的结论,而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对"空名"问题的考察找到其哲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 二阶谓词 现象意义
下载PDF
现象与意义──法律哲学的若干理论及方法问题
6
作者 葛洪义 陈年冰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0-86,共7页
法的现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又是具体的、丰富的。对法的现象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揭示法的本质,对法的本质的科学抽象又有助于说明法的现象。但是,研究法的现象与研究法的本质有着不同的领域、思路与意义。法学研究有所深化的标志之一,... 法的现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又是具体的、丰富的。对法的现象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揭示法的本质,对法的本质的科学抽象又有助于说明法的现象。但是,研究法的现象与研究法的本质有着不同的领域、思路与意义。法学研究有所深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借助现代方法论变革的成就、立足于法的意义,探索、开拓法的现象领域。从法的意义出发,法的现象是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范畴,而法律的意义则是在法律与其它各类社会规范的比较之中获得的。只有把法律视为并实际作为法的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法律与法的现象的其它要素相结合,才能显示出法律的作用及法的现象的整体效应。我国法学研究的进一步繁荣、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都与法的现象观念的整体变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本质 现象意义 法律规范 法律哲学 理论及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 自然法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 法律现象
下载PDF
区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现象学意义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学海 《城市学刊》 2015年第6期82-86,共5页
现象学意义上的区域文化之于城市发展,意味着一是区域文化在历史基点上,是具有本土特性的经典;二是从当下视角去看,区域文化既可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又会有随着当下的重新体验,具有在被不断丰富着的新诠释性。所以,它又是旧有存在之中的... 现象学意义上的区域文化之于城市发展,意味着一是区域文化在历史基点上,是具有本土特性的经典;二是从当下视角去看,区域文化既可是城市发展的资源,又会有随着当下的重新体验,具有在被不断丰富着的新诠释性。所以,它又是旧有存在之中的新。一个区域文化的存在是离不开地方群体对它的传承性这一特征,这就关涉到区域文化与文化地理学。马家浜文化的独特性在于既具有吴侬软语,又杂中国古语,更有一小地区有多种方言语调(腔)的发音。同时,也形成了江南水乡的细腻、北方的刚性、中原的含蓄等综合的人文习性。然对区域文化研究中,我们又有必要持系列反省与警示的态度:认识、关系、战略与历史力量。区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就是将城市发展眼光,并置于区域文化的基础地位上,进尔用当下性的眼光去重建一个被知觉的世界。区域文化是城市发展中一个纵向的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城市发展 现象意义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中表扬的现象与意义
8
作者 赵亚萍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1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实践经验总结法,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表扬现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阐述体育新课程与表扬的关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表扬现象,深入分析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中表...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实践经验总结法,对新课程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表扬现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阐述体育新课程与表扬的关系,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表扬现象,深入分析新课程背景下体育课堂教学中表扬所赋予的深层次意义,旨在为广大一线教师更好的理解表扬及其有效运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表扬 现象意义
下载PDF
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与翻译的限度 被引量:7
9
作者 梁瑞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主要是意义的转换,翻译观和意义观之间一般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感觉句子具有句子意义、说话人意义和现象意义:句子意义是可以充分翻译的,说话人意义通常也是可以传达的,但可能因为原作者双重的说话人意义而给... 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翻译主要是意义的转换,翻译观和意义观之间一般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感觉句子具有句子意义、说话人意义和现象意义:句子意义是可以充分翻译的,说话人意义通常也是可以传达的,但可能因为原作者双重的说话人意义而给译者带来麻烦,现象意义可能导致弱式不可译,但并非所有感觉句子因此而不可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句子 句子意义 说话人意义 现象意义 翻译的限度
下载PDF
一族中间意义下的渐近拟非扩张映象隐式迭代序列的强收敛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雪松 黄小平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7-500,共4页
在Banach空间中证明了一族中间意义下的渐近拟非扩张映象的隐式迭代序列收敛到其公共不动点的一个充要条件,并在一致凸的Banach空间中讨论了该隐式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关键词 一致凸BANACH空间 中间意义下的渐近拟非扩张现象 半紧映象 公共不动点集
下载PDF
英语近义词的多模态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瑞清 郑贞霞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4-140,共7页
近义词的教学是外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笔者的研究,英语词汇可分为感觉词汇和非感觉词汇,感觉词汇是指命名或者表征感觉经验或其对象的词汇,感觉词汇和非感觉词汇的区分标准以词汇是否具有现象意义为依据。从多模态词汇教学... 近义词的教学是外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笔者的研究,英语词汇可分为感觉词汇和非感觉词汇,感觉词汇是指命名或者表征感觉经验或其对象的词汇,感觉词汇和非感觉词汇的区分标准以词汇是否具有现象意义为依据。从多模态词汇教学的现象观看来,英语中大多数的近义词都属于感觉词汇,可以通过展示相关词汇现象意义的多模态性特征加以区分。多模态词汇教学的现象观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近义词,从而掌握词汇的深层语义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教学 近义词 现象意义 多模态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史料学及其应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国恩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当代文学研究对史料的依赖度,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所运用的方法。史料不可能还原绝对意义上的历史现场,但利用可靠的史料能澄清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所谓可靠的史料,是相对于不那么可靠的而言。洪子诚的《材料和注释:1957年中国作... 当代文学研究对史料的依赖度,取决于研究的对象和所运用的方法。史料不可能还原绝对意义上的历史现场,但利用可靠的史料能澄清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所谓可靠的史料,是相对于不那么可靠的而言。洪子诚的《材料和注释: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一文,是史料运用的一次成功实践,也彰显了史料研究所能达到的限度,但这同时表明史料的应用,可以从追问历史的原初状态转向追问历史现象所构成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史料学 历史 现象意义
下载PDF
“大文学”研究学派
13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四川大学“大文学”研究学派立足于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的时代趋势,旨在跃出单一的文学内部研讨,从广阔的社会文化范畴来探究文学的现象与意义,以多样化的姿态关注现代中国的文学乃至文化活动。
关键词 文化范畴 研究学派 学科交叉 四川大学 时代趋势 现象意义 多样化 文学
下载PDF
比较研究:现象学意义论与中国诗学的品鉴论
14
作者 吴兴明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07-123,共17页
现象学与中国古代鉴赏论诗学传统之间的可比性在于:它们共同都把对意义的审美把握诉诸现象学直观,即将意义的审美掌握归之于意识的原初给予性。这种方法论的展开可以粗略归结为下属三个层面:1.直观和直观中的直接给予;2.直观的明察及直... 现象学与中国古代鉴赏论诗学传统之间的可比性在于:它们共同都把对意义的审美把握诉诸现象学直观,即将意义的审美掌握归之于意识的原初给予性。这种方法论的展开可以粗略归结为下属三个层面:1.直观和直观中的直接给予;2.直观的明察及直观体验;3.以切中原初直观为目标的现象学反思。广义地看,这三个层面并不属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所专有,而是一切有现象学倾向的思想活动共同具有的思想方法。本文认为,这是在当代现象学文学意义论背景下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文学意义论的重要方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文学意义 中国诗学 品鉴论
原文传递
对偏义复词的再认识
15
作者 俞扬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2年第2期41-43,共3页
有人以为,偏义复词只是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外一个语素“象生物范畴里的化石一样”,不起作用。本文以为,偏义复词是一种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不直接表示意义的语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语法作用和语义作用,它是实词素。不论古今,偏义复词... 有人以为,偏义复词只是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外一个语素“象生物范畴里的化石一样”,不起作用。本文以为,偏义复词是一种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不直接表示意义的语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语法作用和语义作用,它是实词素。不论古今,偏义复词两个语素都是并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义复词 不直接表示意义的语素 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
下载PDF
The Role of the Forest in German Literature: From the Medieval Forest to the Griines Band
16
作者 Albrecht Classe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4年第3期149-164,共16页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much the forest was used by medieval writers as a symbolic space where critical events take place deeply affecting their protagonists. The forest motif can be found in the works of St. Augu...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much the forest was used by medieval writers as a symbolic space where critical events take place deeply affecting their protagonists. The forest motif can be found in the works of St. Augustine as well as in Dante's Divina Commedia (ca. 1308-1321), and then in a plethora of other texts. Here the author examines more closely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forest as a mysterious, dangerous, yet also spiritual location in Wolfram von Eschenbach's Titurel (ca. 1220) and then in two 15th-century prose novels: Thtiring von Ringoltingen's Melusine (1456) and the anonymous Fortunatus (1509). Each time we recognize how much the poets placed their central figures one in the forest where their life takes a major turn. Recognizing this intriguing function of the forest as a metaphor and symbol, we can employ the modern interest in and fascination with the forest as a refuge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modem civilization as segue to attract students to the study of medieval literature once ag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as symbol St. Augustine Dante Alighieri Wolfram von Eschenbach Thtiring von Ringoltingen Fortunatus relevance of medieval literature
下载PDF
再论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 被引量:13
17
作者 梁瑞清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3,共7页
本文以语言地图说为框架进一步论证了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亦即句子意义、说话人意义和现象意义,着重阐述了现象意义及其与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之间的关系。现象意义是指在剔除所有能用语言表达的意义之后所剩下的那种无法还原的意义... 本文以语言地图说为框架进一步论证了感觉句子的意义三分说,亦即句子意义、说话人意义和现象意义,着重阐述了现象意义及其与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之间的关系。现象意义是指在剔除所有能用语言表达的意义之后所剩下的那种无法还原的意义。现象意义不影响交际,但是,我们正是在现象意义的积累过程中熟悉并认识外部世界的,因此现象意义构成了我们"亲知"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地图说 感觉句子 现象意义
原文传递
凯·图姆斯:《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
18
作者 韩连庆 《中国学术》 2003年第3期320-326,共7页
作家贾平凹曾经说过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生病是另一种形式的参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病往往使人体验到一个平时体会不到的世界。我觉得这句话很适合美国哲学家图姆斯(S.Kay Toombs)。
关键词 凯·图姆斯 《病患的意义——医生和病人不同观点的现象学探讨》 现象 医学伦理学 医生 病人 疾病
原文传递
田野调查:经验与误区--一个现象学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善华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20年第3期59-65,158,159,共9页
田野调查是现在人类学和社会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调研方法。以深度访谈和观察作为主要调研手段的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从认知角度看,其实无论是在其概念内涵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还有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通常我们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者... 田野调查是现在人类学和社会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调研方法。以深度访谈和观察作为主要调研手段的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从认知角度看,其实无论是在其概念内涵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还有一些需要澄清的地方。通常我们将马克斯•韦伯的“社会行动者”赋予其社会行动一种主观意义且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意义并给出解释作为田野调查的方法论进路。所以,“意义”和“意义探究”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中就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现象学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因此,从认知层面看,社会学的田野调查秉承的是从胡塞尔到舒茨所开创的现象学和现象学社会学之传统。它将舒茨笔下的“生活世界”看作一个“意义的世界”。它的任务是对此在意义上给出理解与诠释。它与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之不同是因为社会学的田野调查关注的是社会整体。即使在田野调查的现场,它也强调对现象的考察必须要有一个社会整体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调查 现象学社会学意义 意义探究 积极认知
原文传递
意义研究中的三对纠缠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莉娟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44,共10页
目前意义研究依然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而这种纷乱归根结底主要是由意义与指称、意义的存在层与现象层、意义之对象语言与元语言的层次这三对关系的纠缠引起的。本文试图阐释这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具体思路为:1)进一步区分意义与... 目前意义研究依然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而这种纷乱归根结底主要是由意义与指称、意义的存在层与现象层、意义之对象语言与元语言的层次这三对关系的纠缠引起的。本文试图阐释这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具体思路为:1)进一步区分意义与指称,明确意义研究的对象与语言的指称对象无关,意义只关乎语言自身;2)根据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的区分将意义分为存在层与现象层两个层面,确立意义分层研究的方法论原则;3)借助现代逻辑学,区分意义的逻辑层次。对象语言就是研究的语言对象,元语言不仅是用于研究意义的语言工具,也是对意义的呈现。这三对关系的澄清是使得意义研究道路明晰化的基本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指称 意义的存在层 意义现象 元语言 对象语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