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象电影”的演变及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
1
作者 周子琦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7期250-253,共4页
“现象电影”的出现让中国电影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由起初概念模糊到如今有较为明确的划分依据,体现了中国电影观念及市场的变化。“现象电影”由最初的小成本制作,逐渐过渡到大规模、大制作;由青年人为观影主力渐渐形成全民观影讨论;... “现象电影”的出现让中国电影市场焕发出新的活力,由起初概念模糊到如今有较为明确的划分依据,体现了中国电影观念及市场的变化。“现象电影”由最初的小成本制作,逐渐过渡到大规模、大制作;由青年人为观影主力渐渐形成全民观影讨论;由多被人们当作谈资、热议的浅层含义,逐渐成为宏大叙事、工业化、制作精细的代名词,其发展经历了由无意识出现、概念界定模糊到有迹可循、概念明晰、方向确立的转变,通过总结可将其逐渐明晰的概念分为三个演变与发展的维度,即电影市场、题材与意识形态表达以及媒介传播。在实际演变的过程中,“现象电影”在宣传策略方上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实现裂变,在影视表达上紧跟时代脉搏创新叙事,在品质把控上去粗取精严格掌控,在文化构建上引发热点聚焦社会。文章认为“现象电影”作为票房主力在电影市场、艺术表达、文化传播方面不断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影视从业者或可在“现象电影”的步履中不断探寻适合中国电影发展的独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市场 电影传播 主旋律电影
下载PDF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现象电影”分析——电影《小时代》现象及其它 被引量:6
2
作者 龚金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4年第1期56-60,共5页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观众对"现象电影"的消费有"区分"和"趋同"的心理在共同起作用;同时,"现象电影"在营销时也是超越真伪和高下地强调一些"符号",以小激发观众的"...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观众对"现象电影"的消费有"区分"和"趋同"的心理在共同起作用;同时,"现象电影"在营销时也是超越真伪和高下地强调一些"符号",以小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因此,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电影创作者必须随着网络营销的发达和观众消费心理的变化,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电影创作中体现新的调整,既要契合观众的"欲望逻辑",更要在影片的内涵上延伸和拓展,使观众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渴望得到暂时的抚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消费社会” 区分与趋同 欲望逻辑
下载PDF
救赎的艺术与询唤的美学——对当代中国“现象电影”意义的思考
3
作者 周安华 《南大戏剧论丛》 CSSCI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当代中国影坛"现象电影"忽至,而评论、票房和口碑却两极化,与主流大片相比,它们可谓货真价实的当代中国"接地气"电影。贴合变革社会的严酷现实,紧扣青年人的内心困扰和心理需要,"现象电影"选择"卖点... 当代中国影坛"现象电影"忽至,而评论、票房和口碑却两极化,与主流大片相比,它们可谓货真价实的当代中国"接地气"电影。贴合变革社会的严酷现实,紧扣青年人的内心困扰和心理需要,"现象电影"选择"卖点化"和"话题化",以"新都市电影"的类型凝结,以无所不在的多样救赎和询唤,建构了影片温馨正义的暖色,实现着其精神意义的现代性传递,并希冀由此获得体制和观众认可,其令人触动的不仅是"平凡生活"对欲望的救赎,也包含真情对畸爱的救赎、女性对男性的救赎。这是一种以国人的精神原点为半径的银幕新文化复归,一种兼具娱乐和疗救的视觉欢宴,它们以商业化的意识形态姿态和国际化的民族意趣,摧毁国产电影向来的单一、凝重和自恋,对华语电影主旨、视域和空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赎 询唤 现象电影 意义
下载PDF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志远 《戏剧之家》 2016年第19期118-119,共2页
国产现象电影以喜剧片居多,《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现象电影就是典型的喜剧片。两部电影有着相似的类型元素和叙事策略,笑料突出,然而价值观上具有硬伤,文化表达上流于浅薄,具有最近几年国产喜剧电影的通病。喜剧片应坚守民间立... 国产现象电影以喜剧片居多,《港囧》和《夏洛特烦恼》这两部现象电影就是典型的喜剧片。两部电影有着相似的类型元素和叙事策略,笑料突出,然而价值观上具有硬伤,文化表达上流于浅薄,具有最近几年国产喜剧电影的通病。喜剧片应坚守民间立场,承担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港囧》 《夏洛特烦恼》 类型元素 叙事策略 文化价值观
下载PDF
被“消费”的大众——近期“现象电影”的文化政治 被引量:4
5
作者 傅庶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电影市场陆续出现了一批制作成本较低、艺术品质一般,却一反常态获得高票房的电影,民间称其为"现象电影";而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生机无限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对这些电影的不断质疑。本... 从2011年开始,我国的电影市场陆续出现了一批制作成本较低、艺术品质一般,却一反常态获得高票房的电影,民间称其为"现象电影";而与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欣欣向荣、生机无限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对这些电影的不断质疑。本文将从片方把握观众的角度入手,探讨"现象电影"所引起的电影市场消费的异常现象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政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消费 接受环境 文化政治
下载PDF
现象电影分析:电影本体消散及其它
6
作者 吴名玲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5期134-135,共2页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高票房逆袭,成为一部热议的“现象电影”,引发笔者的关注!近十年以来,中国电影显现出全新的姿态和风貌,形成了“现象电影”、“疯癫戏剧”、“神怪大片”、“特战英雄电影”四类影片交替主打,其它种类电... 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高票房逆袭,成为一部热议的“现象电影”,引发笔者的关注!近十年以来,中国电影显现出全新的姿态和风貌,形成了“现象电影”、“疯癫戏剧”、“神怪大片”、“特战英雄电影”四类影片交替主打,其它种类电影多元并举的新格局。而中小成本投资、类型特征相对模糊、市场反响热烈的“现象电影”更是成为了商业电影的重要转折点及热议点。本文试图从电影本体消散、全媒介传播、大众文化等几个方面来挖掘现象背后发展的动力学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电影本体 全媒介 大众文化
下载PDF
“现象电影”引发的思考
7
作者 高泽远 《戏剧之家》 2017年第3期148-148,共1页
在国家鼓励开拓电影市场等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愈加受到社会的重视。电影市场经济环境刺激传统电影投资环境的改变与制作模式的创新,大量跨行业人才也纷纷涉猎电影创作,越来越多突破传统类型的影片涌现出来。在消费社会的情境下,以趋同... 在国家鼓励开拓电影市场等背景下,中国电影市场愈加受到社会的重视。电影市场经济环境刺激传统电影投资环境的改变与制作模式的创新,大量跨行业人才也纷纷涉猎电影创作,越来越多突破传统类型的影片涌现出来。在消费社会的情境下,以趋同观众口味、网络营销互动、名人效应等手段成为获取高票房的途径。"现象电影"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转型的产物,电影创作者也正积极迎合"现象电影"的新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社会
下载PDF
新时代国产现象级电影的消费美学空间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倪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媒介艺术形态呈爆发式增长,各种新型的消费美学和消费文化也在逐渐形成和创新,这种消费形态蕴含着强化的文化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从消费美学的发展态势分析新时代国产现象级电影,需要从消费美学的艺术呈现角度进行... 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媒介艺术形态呈爆发式增长,各种新型的消费美学和消费文化也在逐渐形成和创新,这种消费形态蕴含着强化的文化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从消费美学的发展态势分析新时代国产现象级电影,需要从消费美学的艺术呈现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不断挖掘和延伸国产现象级电影的韧性和深度,进而从消费美学整合的视角提升观众的电影体验,实现新时代国产现象级电影消费美学空间的建构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现象电影 消费美学 空间研究
下载PDF
从“电影犹如意识”到“意识犹如电影”——电影现象学的哲学溯源
9
作者 王文斌 《荆楚学刊》 2023年第6期15-19,共5页
电影学的研究对象“电影”与哲学的研究对象“意识”相遇之后,催生了“电影-意识”这一新的问题域。“电影-意识”作为电影现象学的根本问题,在电影理论史上呈现为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安妮特·麦柯逊、让-皮埃尔·穆尼尔、阿兰... 电影学的研究对象“电影”与哲学的研究对象“意识”相遇之后,催生了“电影-意识”这一新的问题域。“电影-意识”作为电影现象学的根本问题,在电影理论史上呈现为两种不同的思考路径。安妮特·麦柯逊、让-皮埃尔·穆尼尔、阿兰·卡斯比尔等电影理论家们将现象学哲学引入电影研究,提出了“电影犹如意识”的观点;相反,柏格森、德勒兹、斯蒂格勒等哲学家们以电影为案例来佐证哲学研究,得出了“意识犹如电影”的结论。通过对“电影-意识”问题的哲学溯源,可以有效揭示电影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 电影-意识” 电影犹如意识” “意识犹如电影
下载PDF
从“电影现象学”视角重新理解“电影真实”——基于“身体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在电影理论史上,我们通常都是从认识论和符号学的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这种理解视角使得我们面对电影的时候总会受到已有认知框架或符号结构的干扰,不能真正感知到电影影像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而从“电影现象学”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 在电影理论史上,我们通常都是从认识论和符号学的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这种理解视角使得我们面对电影的时候总会受到已有认知框架或符号结构的干扰,不能真正感知到电影影像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而从“电影现象学”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就是要使人们完全摆脱认知框架和符号结构的干扰,用“身体经验”来体悟电影影像本身。这种“身体经验”是一种完全摆脱了认识论和符号学的思维模式的具身实践。因此,电影现象学视域下的电影真实是影像本身带给我们的现象真实。这种现象真实建立在身体经验基础之上,无法用理性或意识去认识,也无须借助符号结构来表意,只需要依靠我们的身体去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 电影真实 身体经验 现象真实
下载PDF
电影绵延:观众注意对电影时间的知觉建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诗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2,共13页
电影时间的知觉问题是电影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而电影绵延是观众对电影时间的一种典型知觉体验。德勒兹曾对影像的时间绵延作出论述,然而并未从观众意识活动的角度剖析其发生动因;回到观影的实践中,观众的注意在电影绵延的显现过程中... 电影时间的知觉问题是电影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而电影绵延是观众对电影时间的一种典型知觉体验。德勒兹曾对影像的时间绵延作出论述,然而并未从观众意识活动的角度剖析其发生动因;回到观影的实践中,观众的注意在电影绵延的显现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原理上,电影利用时间延续现象将绵延影像化,观众的注意则经由时间滞留构造和显现电影时间的绵延体验。具体而言,电影长镜头以行动、关系和情境的运动为线索制造绵延影像,观众的注意通过参与众多生命状态的同时在场建构起绵延体验;电影中的静态叙事则以缓慢与留白的日常为表现对象营造时间延续的影像,观众的注意在意识状态的重复中捕捉绵延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绵延 观众 注意 电影时间 电影知觉 电影现象
下载PDF
空间感知与意蕴感受:近年来我国电影中“风景美学”生成的具身性语境
12
作者 沈家栋 王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5,共5页
电影中的风景美学通过导演的视觉构图和光影运用,将风景转化为银幕上的诗意画卷,并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交织,传达深层意义。具身性的空间感知强调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交织,电影中的风景描绘结合人物感受,展现具身感知的风景。观众通过全... 电影中的风景美学通过导演的视觉构图和光影运用,将风景转化为银幕上的诗意画卷,并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交织,传达深层意义。具身性的空间感知强调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交织,电影中的风景描绘结合人物感受,展现具身感知的风景。观众通过全身心感受的方式理解电影中的风景,获得新的“风景美学”体验。这种具身性的感知方式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经验、动作与环境的关系对感知、认知的影响,由此深化对电影风景的理解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 风景描绘 具身感知 空间美学
下载PDF
近年中国“现象电影”启示录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旭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本文首先对"现象电影"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而从艺术、产业、文化三个维度,检索思考"现象电影"的深刻启示意义。并通过对"现象电影"的分析,阐述了"电影本体的消散"、电影的观赏与传播从... 本文首先对"现象电影"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而从艺术、产业、文化三个维度,检索思考"现象电影"的深刻启示意义。并通过对"现象电影"的分析,阐述了"电影本体的消散"、电影的观赏与传播从封闭空间转向开放、全媒介时代的大电影观念、回归电影工业观念的"标准电影",以及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议程设置"、公共文化空间的新变等问题。最后本文认为,"现象电影"启示我们,在最为重要和根本的电影观念的层面,巨变正在发生,我们必须面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电影观念 全媒介 青年亚文化 公共文化空间 观念变革
原文传递
“现象电影”现象:史学理据与形态学规划 被引量:12
14
作者 虞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在商业类型大片主导中国电影整整十年之后,近两年以《失恋33天》、《桃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以及《小时代》(1、2)等中小成本投资,制作态度严肃、水准上... 在商业类型大片主导中国电影整整十年之后,近两年以《失恋33天》、《桃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北京遇上西雅图》、《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以及《小时代》(1、2)等中小成本投资,制作态度严肃、水准上乘、类型特征相对模糊、文艺取向明显、市场反响热烈的一批影片,形成了中国电影新的"现象"。从中国电影的纵向度考察这一"现象",将其纳入中国电影历史发展的脉线,有效实施形态学定位与相关美学阐释,是本文期待达至的学术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电影现象 文艺片 文艺片传统
原文传递
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从“现象电影”概念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一川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现象电影"应是指表现社会热点现象、票房远超预期、打造新的时尚流的影片。它可以说是时尚电影或商业电影的代名词,表明电影回到其时尚性本义。它可以分为闺蜜、底层梦想、境外超生、留学潮、青春怀旧、文化热点、粉丝等种类... "现象电影"应是指表现社会热点现象、票房远超预期、打造新的时尚流的影片。它可以说是时尚电影或商业电影的代名词,表明电影回到其时尚性本义。它可以分为闺蜜、底层梦想、境外超生、留学潮、青春怀旧、文化热点、粉丝等种类,投寄着求助、向外求变、美国确认、偶像崇拜等社会群体心理。当电影回归时尚本义时,电影理论与批评理应回归其对立面,即做电影时尚的批评者。与其继续充当电影时尚的吹鼓手,不如回到原本持守的理性反思桌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回归时尚本义 分类 社会群体心理 电影时尚的批评者
原文传递
新媒体环境中的“现象电影”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书乐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4,共6页
本文在评析近年代表性"现象电影"后,提出"现象电影"的定义,概括分析了其四大特性:热门性、反常性、征候性和争议性,并深入挖掘这四个特性,阐释了"现象电影"成为现象的原因。本文提出,新媒体生态正改造社... 本文在评析近年代表性"现象电影"后,提出"现象电影"的定义,概括分析了其四大特性:热门性、反常性、征候性和争议性,并深入挖掘这四个特性,阐释了"现象电影"成为现象的原因。本文提出,新媒体生态正改造社会结构,重塑电影生存环境;新媒体及其所带来的新思维、新模式,正渗透电影产业链,催生更多"现象电影";受众对于电影的消费渠道与方式都不断革新,其趋势有利于现象电影诞生。本文最后对"现象电影"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电影 新媒体 网众 电影产业
原文传递
技术现象学背景中“第三记忆”的生成及其数字化问题
17
作者 蒋亚文 李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5G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引导着社会的剧变。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技术现象学的立场上对现实社会问题展开深思。他批判了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而转向技术现象学的立场,时间性问题是论... 5G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引导着社会的剧变。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技术现象学的立场上对现实社会问题展开深思。他批判了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而转向技术现象学的立场,时间性问题是论战的中心,尤其是工具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性由此在的“操心”开启,这种“操心”不仅在人的忧虑中,也包含在照片、文字、电影等工具内。但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器具本身,而是信息技术对文化工业施加的统摄力,大量由数字编写的记忆产品对每个个体意识加以填充,导致个体意识逐渐走向同质化和扁平化。新世纪“利比多经济”形势的出现,让人们开始担忧,甚至不得不警惕文化工业的数字化趋势——任何有关生命的一切恐怕都将承受这场被数字化改造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 技术现象 斯蒂格勒 第三记忆 文化工业 数字化
下载PDF
资本的大时代与意识形态的小时代——从新世纪以来的“现象电影”说起 被引量:3
18
作者 万传法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现象电影"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的结果显现,同时也是"资本大时代"来临的一个主要表征。然而,"被解放的资本"一方面催生了大量国产电影的出现,另一方面却也换来了意识形态的模糊化、物化和有效调和。在《致... "现象电影"的产生,是多种原因的结果显现,同时也是"资本大时代"来临的一个主要表征。然而,"被解放的资本"一方面催生了大量国产电影的出现,另一方面却也换来了意识形态的模糊化、物化和有效调和。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它为我们建立了一种社会文化的新型调和机制;在《中国合伙人》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中,它为我们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想象;而在《天机·富春山居图》中,它则为我们形塑了一种新型的"两岸三地—大国"的拼贴消费;在《小时代》中,它又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新的阶级调和的伟大构想。如此种种,都将我们引向一种"意识形态的小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大时代 意识形态 小时代 现象电影
原文传递
时间隐含的现代性——中国“现象电影”的速度变奏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安华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电影中的速度是"有意味的",或带来直观的观影快感,或进入心理空间,成为耐人寻味的情境隐喻。新时期中国电影的速度建构,一方面演绎着特定语境下的时间焦灼,一方面钝化时间、消解自身而逼视潜隐的情感记忆。而2013年肇始的中国... 电影中的速度是"有意味的",或带来直观的观影快感,或进入心理空间,成为耐人寻味的情境隐喻。新时期中国电影的速度建构,一方面演绎着特定语境下的时间焦灼,一方面钝化时间、消解自身而逼视潜隐的情感记忆。而2013年肇始的中国"现象电影",打破"适度"、"均衡"的传统电影速度呈现原则,将"单向度"、风格化"速度"呈现,转化为一种超越影像技术的"速度哲学",《小时代》、《全民目击》等断然开放时间节奏,让电影中的速度由"矢量"变成了"变量"。由此,时间——速度,骤变为一种灵动的魔方般奇幻的自由体,伸缩自如,成为电影现代性的重要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象电影 时间 速度变奏 现代性
原文传递
“现象电影”与“热门话剧”的差异——以《小时代》和《蒋公的面子》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仲年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本文试图从"热门戏剧"的角度看"现象电影"。对两者做点比较。可以认为它们是一种共生与互补,也可以认为它们是一种抵牾与冲突。这样的比较也许牵强,但兴许有某些启迪。
关键词 现象电影 “热门话剧” 共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