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现象还原论:重构心理“意识自然化”
1
作者 黄蓉 《心理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5902-5908,共7页
自然主义的蓬勃发展,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预设产生深刻影响,在心理学上表现出心理“意识自然化”从而遮蔽了意识的“意向性”,最终导致“心”与“物”的二元断裂;胡塞尔对心理“意识自然化”的解读过程,就是不断对心理“... 自然主义的蓬勃发展,对西方主流心理学的本体论与认识论预设产生深刻影响,在心理学上表现出心理“意识自然化”从而遮蔽了意识的“意向性”,最终导致“心”与“物”的二元断裂;胡塞尔对心理“意识自然化”的解读过程,就是不断对心理“意识自然化”解构与重构,他继承布伦塔诺的“意向内在性”理论,直观到心理意识的本质是“心”而非“物”;同时,他还洞察到“现象还原论”重构心理“意识自然化”目的是重塑“心”的主体性地位、确证自我与他者的存在。故而,人类须以心理意识为出发点,如此这般才能更好地追寻生命、充实生命,从而进入真正的心理生活,而非虚假的心理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自然化 心理 重构 现象还原
下载PDF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现象还原——从胡应麟的“实录”理念出发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金仿 李军均 《鄂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鲁迅先生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 ,后世因循此论 ,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 ,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 ,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我们现... 鲁迅先生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 ,后世因循此论 ,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 ,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 ,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我们现在笼统的理解 ,应该从文本客体自觉和著述主体的无意识与接受主体的制约两个方面去理解 ,才是符合唐人小说观念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唐人 小说观念 现象还原 自觉程度 成功程度 现代小说理论
下载PDF
唐人小说观新探——对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现象还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金仿 李军均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4期38-41,共4页
鲁迅先生得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 ,后世因循此论 ,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 ,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 ,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现在笼... 鲁迅先生得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 ,后世因循此论 ,几为定论。然而唐人的小说观念就著述主体而言实际上并未自觉 ,这从著述主体上来说是如此 ,从唐代的传奇接受者而言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之论至少不能如现在笼而统之的理解 ,应该从文本客体自觉和著述主体的无意识与接受主体的制约两个方面去理解 ,才符合唐人小说观念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小说观 现象还原 鲁迅 唐代 唐传奇
下载PDF
论“现象还原”与“般若观照”的内在构成
4
作者 黄文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8期30-35,共6页
“般若观照”与“现象还原”分别表征了佛教禅宗和存在主义的本质维度。由于文化传统的决定和价值选择的制约 ,它们对生存异化的共同关注仍然无法隐藏在生存方法和终极境界维度的不可通约性。本文试图从“存在论立场”、“方法论原则”... “般若观照”与“现象还原”分别表征了佛教禅宗和存在主义的本质维度。由于文化传统的决定和价值选择的制约 ,它们对生存异化的共同关注仍然无法隐藏在生存方法和终极境界维度的不可通约性。本文试图从“存在论立场”、“方法论原则”和“生存论境界”三个方面分析和解构“般若空观”与“现象还原”的内在逻辑构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还原 般若观照 内在构成
下载PDF
“现象还原”之于传播理论整合的意义
5
作者 胡沈明 《黑河学刊》 2010年第5期14-15,共2页
传播理论纷繁复杂导致理论范式众多,理论整合难度加大。在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寻找学科整合的"元理论"便显得尤为重要。现象学理论方法讲究"现象还原",主张人们在交流时悬置自己的思想意见,以认识自己和他者,... 传播理论纷繁复杂导致理论范式众多,理论整合难度加大。在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寻找学科整合的"元理论"便显得尤为重要。现象学理论方法讲究"现象还原",主张人们在交流时悬置自己的思想意见,以认识自己和他者,此理论方法有利于解决传播理论的分裂现状。介绍研究"现象还原"的方法不仅对整合传播理论有用,对更好地理解人类传播具有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还原 传播理论 理论整合
下载PDF
东方女性形象的现象还原——高玉国工笔人物画的精神向度
6
作者 郝青松 《书画世界》 2012年第2期44-50,3,共7页
高玉国高玉国,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美术学院),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10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访问学者。倚栏独立,长裙飘逸,一个惊世女子低眸回视,令后人浮想联翩。... 高玉国高玉国,现任教于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美术学院),1997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研究生班毕业,2010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访问学者。倚栏独立,长裙飘逸,一个惊世女子低眸回视,令后人浮想联翩。时空颠转,太空虚境,遥远的那个世界的美丽,亦真亦幻。高玉国的工笔人物画系列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精神向度 现象还原 女性形象 中央美术学院 东方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作为认识还原对审美还原的僭越——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对审美时间性的耽搁
7
作者 刘彦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罗曼·英加登的《论文学作品》贯彻了现象学还原的思想与操作,认为意向活动中的意识不仅可以作为剩余物在事后保留下来,而且这一意识所携带该意向活动的本质基因,可以在回忆与反思中得以保全与还原,从而以知识、认识混淆审美愉悦感... 罗曼·英加登的《论文学作品》贯彻了现象学还原的思想与操作,认为意向活动中的意识不仅可以作为剩余物在事后保留下来,而且这一意识所携带该意向活动的本质基因,可以在回忆与反思中得以保全与还原,从而以知识、认识混淆审美愉悦感,耽搁了对审美时间性的还原。第一,审美生活的意义或审美时宜被认识还原僭越。无时间性的知识作为剩余物可以在回忆与反思中得以保全,但审美生活作为感官之愉悦感却只能是原发性的,其审美时宜的显现是绝对时机化的,没有绝对剩余,只有相对剩余,只能进行相对的审美还原。第二,英加登拆解了审美生活在构成方式上的绝对同时性或绝对意向性,且以科学生活的相对意向性或相对同时性僭越之,继而把文学作品视为绝对自主之物,视为仅供回忆与反思的认识性客体,这势必造成其他审美时间性的消失。第三,英加登无视审美时间意识域作为注意力在持续形态上的单行道特性,也无视其审美时体的流畅特性,误以为超然的旁观态度可以与感官愉悦感并存、并置,并以此为文学作品本质的现象学还原搭桥、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英加登 现象还原 审美时间性 回忆与反思 认识还原 审美还原
下载PDF
以《现象学的观念》为中心试析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新义
8
作者 郑博渊 张志平 《学理论》 2023年第5期39-44,共6页
认识论的争议围绕“认识如何切中认识对象”的根本问题展开,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的无限鸿沟是传统认识论无法真正解决的悖谬。胡塞尔现象学以现象学还原为基本方法,有效地回答了“认识如何可能”。现象学还原以笛卡尔式的怀疑为指引... 认识论的争议围绕“认识如何切中认识对象”的根本问题展开,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存在的无限鸿沟是传统认识论无法真正解决的悖谬。胡塞尔现象学以现象学还原为基本方法,有效地回答了“认识如何可能”。现象学还原以笛卡尔式的怀疑为指引,为认识论寻找到不可动摇、无可怀疑的内在基础。由此出发,以包含意向结构的明见、直观为手段,现象学得以开展一系列对事物本质之考察。现象学还原曾为后来学者所误解,重新发掘其原义、新义是本文的主旨。《现象学的观念》是胡塞尔对现象学还原的首次具体阐述,其开篇的“讲座的思路”简明扼要概括全书思想,是本文展开相关论述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还原 认识论 现象学的观念》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的美学现身 被引量:3
9
作者 段建军 李乖宁 《唐都学刊》 2004年第4期21-24,共4页
现象学还原是现象学的一套方法 ,它的运用意味着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 ,从而获得真实的实在性。审美还原是这一方法在美学领域的真正现身。在审美活动中 ,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世界的情感交往 ,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的互为显现... 现象学还原是现象学的一套方法 ,它的运用意味着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 ,从而获得真实的实在性。审美还原是这一方法在美学领域的真正现身。在审美活动中 ,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世界的情感交往 ,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的互为显现中 ,人还原到他的本真境况 ,世界还原到它的原初样态 ,这一过程在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彰显 ,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精神也在此得到最恰切的美学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还原 审美还原 审美对象 艺术作品
下载PDF
胡塞尔的起源观初探——从现象学还原与先验构造的关系入思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飞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文章以现象学"相关性先天"论题为切入点,借助"纯粹现象"概念在现象学思义开端处所具歧义性的考察而导向现象学还原之本性的探讨。具体的讨论分别着力于对"相关性先天"论题和明见性概念的构造性阐释,籍此... 文章以现象学"相关性先天"论题为切入点,借助"纯粹现象"概念在现象学思义开端处所具歧义性的考察而导向现象学还原之本性的探讨。具体的讨论分别着力于对"相关性先天"论题和明见性概念的构造性阐释,籍此,揭示现象学还原与构造观念的内在关联,凸显出先验现象学向最终起源回溯的运思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现象还原 构造 相关性先天 明见性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方法与文学批评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本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8-62,共5页
完整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分为“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三个步骤 ,也可以说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方法。它们体现着“返回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英伽顿和日内瓦学派都在各自的现象学文学批评中运用了前两种方法。其结果之一是造... 完整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分为“悬置”、“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三个步骤 ,也可以说是三个相对独立的方法。它们体现着“返回事物本身”的现象学态度。英伽顿和日内瓦学派都在各自的现象学文学批评中运用了前两种方法。其结果之一是造成这些文学批评的一定的“文本中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瓦学派 现象还原方法 文本中心 悬置 本质还原 文学批评 先验还原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对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攀峰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21,共6页
  一、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从西方哲学发展的思想理路来看,西方古典哲学致力于本体论的研究,近代哲学偏重于认识论的探讨,而现代西方哲学则把重心放置于方法论的思考上.现象学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哲学脉搏,在方法上大做文章.现象...   一、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从西方哲学发展的思想理路来看,西方古典哲学致力于本体论的研究,近代哲学偏重于认识论的探讨,而现代西方哲学则把重心放置于方法论的思考上.现象学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哲学脉搏,在方法上大做文章.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指出,"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殊的哲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研究 方法论 先验还原 辩证唯物主义 现象还原 教育规律 研究者
下载PDF
现象学还原的科学批判之维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大春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1,共6页
梅洛 -庞蒂主张对科学进行现象学还原 ,而这种还原大体上与某种艺术性取向联系在一起。受胡塞尔晚期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影响 ,他对科学的客观主义始终保持警惕。在他看来 ,科学世界建立在实际经验世界基础之上 ,为了评价科学的意义与影... 梅洛 -庞蒂主张对科学进行现象学还原 ,而这种还原大体上与某种艺术性取向联系在一起。受胡塞尔晚期关于生活世界理论的影响 ,他对科学的客观主义始终保持警惕。在他看来 ,科学世界建立在实际经验世界基础之上 ,为了评价科学的意义与影响 ,我们应该首先唤醒知觉经验 ,而科学只不过是其派生的表达形式。我们始终面临着如何与受到操作性规则支配的世界维持一种原始关系的问题 ,“世界的肉”为我们提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可逆的本体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还原 应该 胡塞尔 科学世界 梅洛-庞蒂 生活世界 本体论 唤醒 实际 艺术性
下载PDF
论王阳明致良知学与萨特现象学还原的相似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路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2-37,共6页
从现象学还原的层面比较了王阳明心学与萨特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了阳明"真己"与萨特"自为"的相似点,阳明"人心遮蔽"与萨特"意识物化"的相似点,以及阳明"致良知"与萨特"现象学还... 从现象学还原的层面比较了王阳明心学与萨特存在主义现象学,分析了阳明"真己"与萨特"自为"的相似点,阳明"人心遮蔽"与萨特"意识物化"的相似点,以及阳明"致良知"与萨特"现象学还原"的相似点,认为阳明心学与现代西方存在主义现象学之间可以相互诠释,从而使王阳明心学与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在精神上找到对话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致良知 萨特 现象还原
下载PDF
语言与现象学的本质还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庆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6,共5页
胡塞尔有两次向语言问题的靠近,第一次只是把语言置于意识现象学第二性的位置,第二次语言在现象学中则具有了奠基性的地位。这意味着现象学的本质还原过渡为语言还原。现象学的语言还原就是通过超越论语言使观念性上升为理念的对象性。... 胡塞尔有两次向语言问题的靠近,第一次只是把语言置于意识现象学第二性的位置,第二次语言在现象学中则具有了奠基性的地位。这意味着现象学的本质还原过渡为语言还原。现象学的语言还原就是通过超越论语言使观念性上升为理念的对象性。问题是,现象学的语言还原既要超越自然语言,却又依赖于自然形式的语言,这是一个悖论。为了消解这一悖论,德里达认为应该诉诸"超越论的交互主体性",来实现现象学的语言还原,因为交互主体性首先是自我与自我之间、"我"的现实当下与其他的当下本身之间的非经验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观念对象性 理念对象性 现象学的语言还原
下载PDF
论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成林 《求索》 1987年第6期33-36,共4页
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在西方哲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认真研究它的内容、实质及其理论思维方面的得失,对于我们进行哲学现代化的建设有一定帮助。本文拟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 现象还原 胡塞尔现象 还原方法 现象学本体 科学哲学 纯粹意识 哲学现代化 现代西方哲学 先验自我 现代自然科学
下载PDF
社会主义现象学与胡塞尔现象学还原方法比较
17
作者 王西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77,共4页
胡塞尔的现象学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纯粹意识还原。与胡塞尔的主观唯心主义现象学还原方法不同,社会主义现象学的根本方法是历史辩证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它坚持了历史辩证的还原与整体主义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其历史辩证... 胡塞尔的现象学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纯粹意识还原。与胡塞尔的主观唯心主义现象学还原方法不同,社会主义现象学的根本方法是历史辩证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它坚持了历史辩证的还原与整体主义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其历史辩证的还原分三个层次:一是历史发展终极动力还原,二是主体性还原,三是价值、意志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还原 本质还原 先验还原 主体间性 社会主义现象还原
下载PDF
《红楼梦》中“钟”的陌生化与现象学还原
18
作者 杨慧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66-168,共3页
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现象学的"现象学还原"理论对《红楼梦》中的"钟"进行新的阐释,同时借鉴海德格尔批评凡.高《农鞋》的方法,对"钟"进行"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 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与现象学的"现象学还原"理论对《红楼梦》中的"钟"进行新的阐释,同时借鉴海德格尔批评凡.高《农鞋》的方法,对"钟"进行"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的解析。指出"陌生化和现象学还原"能够唤回"物"作为"物"的真实感受,激活现代人原本生动的感受力,提供了解析《红楼梦》的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现象还原 个体直观 本质直观
下载PDF
审视物理现象 还原物理本质
19
作者 王慧 《中学物理》 2014年第6期34-35,共2页
1833年,楞次在安培、法拉第等人对电磁研究的基础上,在“论动电感应引起的电流的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结合后来法拉第提出的磁通量的概念,楞次定律可以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从... 1833年,楞次在安培、法拉第等人对电磁研究的基础上,在“论动电感应引起的电流的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结合后来法拉第提出的磁通量的概念,楞次定律可以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看,楞次定律可以有不同的表述.从磁通量角度看,可归纳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从安培力角度看,可归纳为:感应电流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总是阻碍导体与磁场的相对运动.在很多参考资料上,往往总结为十二字口诀“增反减同,来拒去留,增缩减扩”.而笔者认为,其中不乏不足或欠妥之处,下面我们将透过物理现象,还原物理本质,揭示这十二字的奥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本质 现象还原 感应电流 楞次定律 电流方向 磁场方向 磁通量 安培力
下载PDF
SrxBa1—xTiO3·m(Bi2O3·nTiO2)系陶瓷还原现象的研究
20
作者 刘斌 陈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120-121,共2页
研究了n值小于3时,SrxBa1-xTiO3·m(Bi2O3·nTiO2)系即SBBT陶瓷的还原现象。荧光激发光谱实验表明,还原实质上是由Ti^4+离子形成的F色心造成的。当Ba^2+在A位晶格的摩尔百分数为... 研究了n值小于3时,SrxBa1-xTiO3·m(Bi2O3·nTiO2)系即SBBT陶瓷的还原现象。荧光激发光谱实验表明,还原实质上是由Ti^4+离子形成的F色心造成的。当Ba^2+在A位晶格的摩尔百分数为0.64左右时,还原现象最为明显。加入含有Mg^2+的化合物后,可有效的克服SBBT瓷的原还现象,使瓷片的击穿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 钛酸钡 SBBT陶瓷 还原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