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空间形状的覆盖型岩溶土洞降水致陷分析
1
作者 郭锐剑 陈学军 +2 位作者 段建 唐灵明 张晓宸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3-461,共9页
为揭示覆盖型岩溶土洞降水致陷机理、洞体形状尺寸影响及极限平衡状态下内在规律,以常见直筒塌陷椭球土洞为研究对象,构建其降水致陷力学模型,依据玻义耳-马略特定律推导了土洞空腔负压计算公式,以此获得土洞塌落稳定系数表达式,并对比... 为揭示覆盖型岩溶土洞降水致陷机理、洞体形状尺寸影响及极限平衡状态下内在规律,以常见直筒塌陷椭球土洞为研究对象,构建其降水致陷力学模型,依据玻义耳-马略特定律推导了土洞空腔负压计算公式,以此获得土洞塌落稳定系数表达式,并对比验证计算公式的可行性;进一步获得了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降水参数、土洞空间形状尺寸及覆土厚度之间内在关系式;基于算例开展了地下水降水参数与土洞形状尺寸参数影响、极限平衡状态下内在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位高于洞顶时,土洞塌落稳定系数与地下水降深展现“Z”字形规律变化,下降稳定水位降越拱顶瞬间极易引发土洞塌陷;初始水位处于洞体时,两者呈现前陡后缓的负相关变化规律,且洞内初始水位越高,降幅越大;初始水位低于洞底时,降深影响很小.椭球长短半轴之比对稳定系数影响符合增函数变化规律,截面离心率越大越稳定,而圆形球体则最不利;矢高和稳定系数呈线性关系,矢高增加成拱效应显著,土洞越稳定.极限平衡状态下,初始水位一定时,降深与覆盖层厚度正相关,呈现前缓后陡变化趋势,而覆盖层厚度一定时,降深与初始水位负相关;土洞水平截面离心率越大或矢高越大,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所需地下水降深则越大,表现为前缓后陡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土洞 地下水骤降 空腔负压 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塌落稳定系数
下载PDF
一种实现小体积测量的精确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迟善武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4-47,共4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依据气体玻义耳定律的等温膨胀原理实现体积测量的精确方法及其算法设计、系统构成等。
关键词 体积测量 玻义耳定律 称重法 排液法
下载PDF
安·迈尔与中世纪晚期自然哲学研究
3
作者 斯蒂芬.萨金特 张卜天 《科学文化评论》 2007年第3期39-50,共12页
1905年11月17日,安内莉泽·迈尔(Anneliese Maier)出生于蒂宾根。她的父亲海因里希·迈尔(Heinrich Maier)是蒂宾根大学的哲学教授。
关键词 迈尔 迪昂 蒂宾根大学 中世纪晚期 哲学教授 莱布尼茨 物理理论 强度量 玻义耳 近代科学
下载PDF
洗衣机水位开关的工作水位值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岳琳 《机电元件》 2002年第2期17-28,24,共13页
文章介绍了洗衣机厂和水位开关厂对工作水位值各自不同的理解 ,定量地计算了两种工作水位值的数学关系 。
关键词 洗衣机 水位开关 工作水位值 气压增量值 气囊 物理模型 玻义耳-马略特定律
下载PDF
实用麦克劳真空计的误差分析
5
作者 孙大明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1年第1期-,共15页
麦克劳真空计是Mcleod 于1874年首先设计制作的,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中间虽经许多人在结构上的多次改进,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是玻义耳定律,或者称玻义耳——马略特定律.麦克劳真空计之所以长期被人们采用,不仅因为它的结构... 麦克劳真空计是Mcleod 于1874年首先设计制作的,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这中间虽经许多人在结构上的多次改进,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是玻义耳定律,或者称玻义耳——马略特定律.麦克劳真空计之所以长期被人们采用,不仅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还因为它是作为一种绝对真空计存在着,其它许多真空计基本上都是由它来校准的,所以它又叫做标准真空计,或者叫做压缩式标准真空计。尽管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内径 克劳 高度差 水银 自然汞 真空计 真空表 真空仪器 玻义耳定律 相对误差 测量误差 弯月面 弯液面
下载PDF
Joule-Thomson转变曲线为什么出现上下转变温度?
6
作者 陈联群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S2期59-61,共3页
由范德华方程绘制了氮气的PV_m-P图,在玻义耳温度以下,PV_m-P曲线最低点的轨迹类似于抛物线.据此说明了Joule-Thomson转变曲线出现上、下两个转变温度的原因.
关键词 范德华方程 Joule-Thomson 转变温度 玻义耳 化学教材 节流膨胀 转变点 压力范围 定性讨论 右移
下载PDF
关于高中《物理》(下册)第一章“练习六”第(2)题的解答的意见
7
作者 胡洛川 《丽水学院学报》 1980年第S2期34-,共1页
高中《物理》(下册)第一章“练习六”第(2)题的内容是:“利用本章学到的知识分别对图1—36到图1—38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定性的解释。” 《高中〈物理〉(下册)教学参考书》关于该题的答案是:“图1—36中,距离变大,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高中《物理》(下册)第一章“练习六”第(2)题的内容是:“利用本章学到的知识分别对图1—36到图1—38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定性的解释。” 《高中〈物理〉(下册)教学参考书》关于该题的答案是:“图1—36中,距离变大,电容器的电容变小,两极间的电势差变大;图1—37中,正对面积变小,电容器的电容变小,两极间的电势差变大;图1—38中,两极间插入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变大,两板间的电势差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 极间 教学参考书 电场力 定性的 单位电量 马略 疏密程度 玻义耳 板间距
下载PDF
浮沉子实验浅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陶洪 《物理教师》 1982年第4期28-30,共3页
浮沉子实验生动有趣,照一些书上的叙述:“手指按橡皮膜,浮力减小,浮沉子下沉;手指脱离橡皮膜,浮力增大,浮沉子上浮;手指用力适当,浮沉子停留在水中”似乎演示很简单。事实上,若实验条件取得不当就难以控制浮沉子的浮沉而使实验“失灵”... 浮沉子实验生动有趣,照一些书上的叙述:“手指按橡皮膜,浮力减小,浮沉子下沉;手指脱离橡皮膜,浮力增大,浮沉子上浮;手指用力适当,浮沉子停留在水中”似乎演示很简单。事实上,若实验条件取得不当就难以控制浮沉子的浮沉而使实验“失灵”。对此,本文将就浮沉子浮沉的物理过程及规律作一粗浅分析。浮沉子实验的一般装置如图1所示:E为橡皮膜;C为玻璃管;D为浮沉子玻璃壳;K1为被E封闭的气体,初始时体积为V1,压强为P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过程 璃管 露出水面 悬浮状态 右上方 帕斯卡定律 子能 玻义耳定律 下沉深度 阿基米德定律
原文传递
名人童年
9
作者 孙维梓 《父母必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3-13,共1页
每个世界名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他们那时还不可能有显赫的名声,甚至连普通儿童能做到的也未必全能做到。这一组幻想漫画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却留给我们一份思索:当孩子还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判定他的终身吗?所以别为您的孩子缺乏神童的... 每个世界名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他们那时还不可能有显赫的名声,甚至连普通儿童能做到的也未必全能做到。这一组幻想漫画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却留给我们一份思索:当孩子还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判定他的终身吗?所以别为您的孩子缺乏神童的表现而耿耿于怀,别过早地轻易对他的未来下结论。请看看下面这些名人在学生时代的幼稚行为,再对照一下他们日后的成就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想漫画 幼稚行为 引人发笑 学生时代 请看 马略 人物注释 玻义耳 气体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原文传递
关于真空和大气压的实验
10
作者 陶澄 《物理教师》 1983年第1期43-44,24,共3页
对于是否存在真空,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古希腊以来的一些原子论者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粒子和虚空。他们是承认真空存在的。但是,自亚里斯多德以来一直到十六世纪,在欧洲起着支配地位的却认为,真空是不可能存在。亚里斯多德认为,在虚空... 对于是否存在真空,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古希腊以来的一些原子论者认为:自然界存在着粒子和虚空。他们是承认真空存在的。但是,自亚里斯多德以来一直到十六世纪,在欧洲起着支配地位的却认为,真空是不可能存在。亚里斯多德认为,在虚空中是不能辨别方向的,因此不可能存在上下的“自然运动”(注)。在媒质中,物体因受媒质的阻力使运动受到阻碍。若在真空中,物体因不受阻力作用,在力连续作用下,物体速度不断增加,速度最终是无限大。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速度不可能是无限大,所以真空是不可能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论者 十六世纪 上部空间 玻义耳 外界作用 托里 伽里 帕斯卡定律 梅尔 部装
原文传递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性质和解题实例
11
作者 梁淡之 《物理教师》 1981年第2期27-29,共3页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RT/μ,它表示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μ的理想气体在任一状态时,它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它有两种含义:①说明在任一状态时,理想气体的P、V、T、M四个量之间的关系。②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任...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MRT/μ,它表示质量为M,摩尔质量为μ的理想气体在任一状态时,它的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它有两种含义:①说明在任一状态时,理想气体的P、V、T、M四个量之间的关系。②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任何两个平衡状态的参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T三个参量同时发生变化时,各平衡态下,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参量 摩尔质量 平衡态 气体状态 等温过程 盖·吕萨克定律 状态变化 马略 玻义耳 范德瓦斯方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