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5篇文章
< 1 2 1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下载PDF
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手术预后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曾仁攀 王丹玲 +4 位作者 钱平 张伟 陈彬 黎晗 王国平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85-190,196,共7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01至2022-12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乐山市眼科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PPV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241例(241眼)... 目的探讨开放性眼外伤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01至2022-12在武警四川总队医院、乐山市眼科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行PPV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患者241例(241眼)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外伤类型、外伤分区、眼内异物、视力、眼压、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受伤至PPV时间(受伤~手术时间)、感染性眼内炎和组织受累情况。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PPV方案,术后随访6个月,每次随访记录视力、眼压、屈光介质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眼球保留和摘除情况。根据末次随访结果评判手术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前临床特征与手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41眼中,解剖痊愈113眼(46.9%),功能痊愈93眼(38.6%),总治愈206眼(85.5%),未愈35眼(14.5%),眼球摘除17眼(7.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总治愈率与外伤类型、外伤分区、受伤~手术时间相关,眼球摘除率与外伤类型、术前视力、受伤~手术时间相关。结论PPV治疗开放性眼外伤疗效显著,外伤类型、外伤分区、术前视力和受伤~手术时间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眼外伤 玻璃体切割手术 预后 多因素分析 危险因素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王静 赵昕 +1 位作者 陶远 聂巧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6期2811-2816,共6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正念水平、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正念水平、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男49例,女30例,年龄(58.06±6.67)岁,病程(3.91±0.69)d;观察组男47例,女32例,年龄(58.85±7.35)岁,病程(3.68±0.90)d。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两组患者均从入院开始干预至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出院时)的觉知、心理韧性、心理资本及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正念注意觉知量表的注意力评分[(66.77±11.12)分]、觉知能力评分[(68.15±10.17)分]、行为意识评分[(65.23±11.27)分]、情绪反应评分[(66.23±10.26)分]均高于对照组[(50.09±10.04)分、(50.23±8.18)分、(52.33±9.64)分、(56.73±8.64)分],心理韧性量表的自强评分[(76.25±5.26)分]、乐观评分[(84.21±4.62)分]均高于对照组[(69.31±5.71)分、(79.55±5.31)分],心理资本量表的自我效能评分[(59.35±6.91)分]、韧性评分[(69.15±3.14)分]、乐观评分[(70.25±6.42)分]、希望评分[(80.21±6.16)分]均高于对照组[(53.83±7.27)分、(60.12±3.10)分、(62.31±6.73)分、(69.55±6.33)分],生活质量量表的症状和视功能评分[(87.27±9.35)分]、身体机能评分[(79.15±5.11)分]、社会活动评分[(69.35±6.91)分]、精神心理评分[(69.15±7.16)分]均高于对照组[(69.16±6.75)分、(73.13±7.36)分、(61.83±7.37)分、(65.12±6.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96、12.204、7.731、6.295、7.945、5.885、4.892、18.190、7.588、10.727、13.959、5.972、6.616、3.787,均P<0.001)。结论将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感知、心理韧性、心理资本及生活质量,并改善其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韧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改良巩膜扣带手术与玻璃体切割术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5
作者 吴华 姚磊 +1 位作者 杨雅媛 杨晨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 目的比较改良巩膜扣带手术(RSB)与玻璃体切割术(PPV)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在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3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RSB治疗,47例)和对照组(PPV治疗,46例)。两组患者均完成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次手术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均较术前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BCVA比对照组低,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B与PPV均可有效复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促进患者视力改善。但与PPV相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RSB术后早期视力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改良巩膜扣带术 玻璃体切割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陈强 罗春红 +2 位作者 谢冰 罗世华 曾慧琪 《医药前沿》 2024年第20期9-11,15,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DR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DR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开展视力、眼压、眼底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等,并开展25 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中各方面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60例患者中55例双眼均表现为PDR,仅5例患者表现为单眼PDR。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未观察到新鲜玻璃体出血以及视网膜出血症状,均顺利开展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眼部黄斑中心区厚度、视力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距离长于术前,眼表疾病指数量表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中3例出现并发症,1例眼压增加、1例视网膜水肿、1例眼部干涩。结论:及时诊断并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眼部症状,降低眼部黄斑中心区厚度,改善泪膜功能,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临床特征 玻璃体切割 黄斑中心区厚度 视力
下载PDF
视网膜内层结构对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陆楠 郭硕 +2 位作者 郭莹 杨冬妮 杨世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内层结构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PPV)后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PDR并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118例(135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 目的研究视网膜内层结构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PPV)后视力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PDR并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118例(135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视力变化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98,109眼)和预后不良组(n=20,26眼)。比较术后1个月不同预后患者的视网膜内层厚度、视网膜内层不连续(DRIL)长度和中央黄斑厚度(CMT);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视网膜内层厚度、DRIL长度和CMT与PDR患者PPV后预后不良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视网膜内层厚度、DRIL长度和CMT对PDR患者PPV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1个月,预后良好组患者视网膜内层厚度、DRIL长度和CMT厚度分别为(185.93±19.68)、(565.42±53.12)、(327.31±23.51)μm,均显著小于预后不良组[(132.25±11.59)、(235.17±40.18)、(225.52±18.33)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视网膜结构中的视网膜内层厚度、DRIL长度和CMT厚度与PDR患者PPV后视力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r=0.679、0.683、0.62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37、0.791及0.760;视网膜内层厚度、DRIL长度和CMT厚度对PDR患者PPV后视力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结论术后1个月,视网膜内层厚度、DRIL长度和CMT厚度增加与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预后不良有关,并对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内层结构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视力 预后不良
下载PDF
改进式手术室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鲁玉巧 李海宁 +4 位作者 李海红 许卉 吴琼 左美娟 姚倩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进式手术室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5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55例糖尿病视... 目的:探讨改进式手术室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31日5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21年4月1日~2022年3月31日5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设为干预组,给予改进式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眼压,手术10 min及30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静脉血氧饱和度(SvO 2),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30 min,两组HR、MAP、SvO 2优于手术10 min(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式手术室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改进式手术室护理 体位护理 眼压 并发症
下载PDF
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君锴 张庆 +5 位作者 马萧萧 马艺丹 苏绍波 闫琼 曹梓轩 马高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5... 目的比较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50例(5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5眼。对照组患者采用25G+PPV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27G+PPV治疗。比较2组患者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术后1 d手术切口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2组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组(ETDRS)视力表标准检查流程测2组患者的视力,Callon型非接触眼压计测2组患者的眼压;观察2组患者术中黄斑损伤、视网膜裂孔及术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玻璃体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314,P<0.05)。观察组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显著小于对照组(t=13.706,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的ETDRS视力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ETDRS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患者的眼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1 d出现一过性低眼压,观察组患者均未出现一过性低眼压。术前,2组患者均有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牵拉伴不同程度视网膜水肿增厚及血管扭曲;术后1 d,2组患者视网膜前膜均解除牵拉,视网膜黄斑区解剖结构较术前有大幅改善。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CMT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的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8眼(72.0%)因穿刺口渗漏而缝合巩膜穿刺口,观察组患者均未行穿刺口缝合。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黄斑损伤、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2组患者均未发现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结论27G+PPV与25G+PPV治疗特发性视网膜前膜均有较好临床效果,且手术安全性高。与25G+PPV相比较,27G+PPV可缩短手术时间,更好地维持术后眼压稳定,缩小结膜下出血及水肿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G+玻璃体切割 特发性视网膜前膜 手术时间 视力 眼压
下载PDF
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
10
作者 易伟 赵洁 +3 位作者 杨帆 米倩倩 程悦 王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904-1908,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术对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5例(45眼)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术对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在吉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45例(45眼)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4例(24眼)和试验组21例(21眼)。对照组男17例、女7例,年龄(57.46±9.14)岁,糖尿病病程(8.08±4.75)年,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试验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52.09±10.20)岁,糖尿病病程(10.00±3.61)年,在行玻璃体切割术前1周接受0.05 ml的雷珠单抗注射液眼内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完成时间(均为玻璃体切割术)、术中数据(医源性裂孔、电凝使用、眼内惰性气体及硅油填充、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评估。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手术完成时间、医源性裂孔、电凝使用、眼内惰性气体及硅油填充、术中明显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51.00±5.65)min比(71.29±6.19)min、9.52%(2/21)比45.83%(11/24)、4.76%(1/21)比41.67%(10/24)、14.29%(3/21)比50.00%(12/24)、4.76%(1/21)比33.33%(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426,χ^(2)=5.529、6.382、4.922、4.068,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BCVA较术前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56、9.603、5.090、10.325,均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早期(≤1个月)出现的玻璃体内出血状况、高眼压情况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晚期(>1个月)出现的玻璃体内出血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4,P<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有助于减少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术后BCV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雷珠单抗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黄斑下出血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薛晓阳 刘勃实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黄斑下出血(SMH)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2—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SMH患者12例12眼,其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1...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黄斑下出血(SMH)的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2—1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确诊的SMH患者12例12眼,其中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1例11眼,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1眼;男5例,女7例;年龄为56~78岁,平均(65.67±8.09)岁;人工晶状体眼2眼,合并白内障10眼;高血压9例,糖尿病2例。SMH持续时间为2~25 d,平均(14.67±8.03)d。患眼均行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以及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采用OCT测量中央视网膜厚度(CRT)。观察患者手术后眼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BCVA(LogMAR)分别为1.58±0.63、1.12±0.49、1.07±0.44和0.59±0.19,不同时间点患眼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435,P<0.001),其中术后6个月患眼BCVA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眼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平均CRT分别为(606.25±204.67)、(379.83±92.05)、(313.75±60.87)和(267.75±73.07)μm,不同时间点患眼CRT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720,P<0.001),其中术后1、3、6个月患眼CRT较术前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1眼于术后3个月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随访期间6眼因PCV复发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共注射给药16次。术后1、3、6个月内平均抗VEGF注射次数分别为(0.3±0.5)、(1.3±1.4)和(2.7±2.0)次。结论在SMH的治疗中,PPV联合视网膜下注射t-PA可提高患眼BCVA,降低CRT,减轻血凝块对视网膜的损伤,促进患眼术后早期视力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玻璃体切割 黄斑下出血 视网膜下注射 疗效
下载PDF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郑新宝 陈佳玉 +7 位作者 魏嘉洪 夏静 杨爱萍 陈春峰 李明芳 冯成 赵永旺 张敬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 目的观察个性化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眼科确诊为PDR并接受PPV治疗的患者76例(86眼),分为观察组40例(46眼)和对照组36例(40眼)。观察组采取个性化PPV,对照组采用传统PPV。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巩膜外加压比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后12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以及玻璃体内再积血(PVH)、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均比对照组低(均为P<0.05)。2组患者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下重水残留发生率和行巩膜外加压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BC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1周、1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均提高(均为P<0.05);对照组术后1 d、1周BCVA提高均不明显(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BCVA均提高(均为P<0.05)。2组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视网膜复位率以及PVH、DME和NVG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个性化PPV手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重水、硅油使用率,提高手术效率,快速提升PDR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玻璃体切割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时间 最佳矫正视力 手术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气滞血瘀型高眼压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于明瑞 崔凌亚 +2 位作者 夏婷婷 陈庆 王文娟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4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气滞血瘀型高眼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96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气滞血瘀型高眼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医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气滞血瘀型高眼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96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气滞血瘀型高眼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耳穴贴压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刮痧护理,两组护理观察1个月,比较两组眼压、视力、疼痛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眼压均低于护理前、最佳裸眼视力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眼压降低幅度更大、最佳裸眼视力升高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NR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期间的失眠、肩颈腰背酸痛、疲乏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刮痧联合耳穴贴压护理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气滞血瘀型高眼压中的应用,能降低患者的眼压,提高总体治疗效果,提高最佳裸眼视力,缓解疼痛,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刮痧 耳穴贴压 玻璃体切割 气滞血瘀型 高眼压
下载PDF
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彩顺 梁雪英 +1 位作者 张润红 吴霭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延续性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糖、眼压控制情况、不良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提升,其中,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眼压、不良情绪均较护理前下降,其中,研究组血糖水平、眼压、不良情绪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提升,其中,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中,应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延续性护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视力改善,控制血糖水平及眼压水平平稳下降,减轻不良情绪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分析
15
作者 张茹怡 龚健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2181-2184,共4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高眼压的比例、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因RRD于我院行PPV的患者523例,术后眼压≥25mmHg即定义为术后发生高眼压。采用t检验、...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行玻璃体切割术(PPV)后发生高眼压的比例、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3年6月因RRD于我院行PPV的患者523例,术后眼压≥25mmHg即定义为术后发生高眼压。采用t检验、χ^(2)检验、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及特点。结果:RRD行PPV术后1个月内发生高眼压的比例为56.6%,术后高眼压与低龄、玻璃体腔填充硅油、合并脉络膜脱离相关(P<0.05)。术后随访至3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图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填充硅油与填充全氟丙烷相比有差异,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RD行PPV术后1个月内高眼压发生率为56.6%,低龄、玻璃体腔填充硅油、合并脉络膜脱离是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填充硅油、合并脉络膜脱离者术后发生高眼压速率更快,这类患者术后应更加重视监测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高眼压 脉络膜脱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合并VH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郭洁 魏凌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的152例PDR合并VH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联合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的152例PDR合并VH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接受25G PPV治疗,研究组76例接受25G PPV+术前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氧代谢情况、生长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水平、视野平均敏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氧饱和度(SaO_(2))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胎盘生长因子(Pl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联合25G PPV治疗PDR合并VH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视网膜氧代谢障碍情况,降低PlGF、VEGF等生长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积血 康柏西普 微创玻璃体切割 视力恢复 并发症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可调节带洞床的设计及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赵禾苗 吴秋红 +1 位作者 张双 王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2699-2700,2690,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可调节带洞床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给予玻璃体切割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病床俯卧位,观察组给予可...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可调节带洞床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且给予玻璃体切割除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病床俯卧位,观察组给予可调节带洞床俯卧位,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术后1d、3d、5d遵循卧位依从性,术后7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舒适率以及术后1d、3d、5d遵循卧位依从性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d内角膜水肿、高眼压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视网膜脱落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使用可调节带洞床保持俯卧位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及遵循卧位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今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俯卧位 可调节带洞床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孙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98-1099,1105,共3页
目的 讨论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能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年来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后出现持续性继发性青光眼患者5例6眼。对患者采取眼压监测、房角镜、UBM检查,确定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并根据不... 目的 讨论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能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年来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后出现持续性继发性青光眼患者5例6眼。对患者采取眼压监测、房角镜、UBM检查,确定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并根据不同发病机制相应的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追踪治疗后患者眼压及视力的变化。结果 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5例6眼,发病时间为术后1周~2个月,眼压值为30~50 mmHg,房角镜及UBM显示房角关闭2例2眼,房角开放3例4眼。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大致分为:手术操作对眼内的刺激、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时间过长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眼内炎性物质阻塞房角、术后前房积血或玻璃体积血阻塞房角、瞳孔阻滞、硅油量偏多、硅油乳化、术后小梁网水肿、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及其他。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的原因包含手术操作对眼内的刺激、滴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时间过长引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眼内炎性物质阻塞房角、术后前房积血或玻璃体积血阻塞房角、瞳孔阻滞、硅油量偏多、硅油乳化、术后小梁网水肿、晶状体虹膜隔前移及其他。治疗方法:停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小梁切除术、睫状体光凝治疗、抗VEGF药物的应用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如病情稳定提前将硅油取出并行前房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青光眼 玻璃体切割硅油充填术 玻璃体积血 房角阻塞
下载PDF
围术期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的应用
19
作者 充志艳 蒋雪梅 杭嘉洲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围术期护理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分数、围术期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围术期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的舒适度,安全性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手术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陈玉泽 张鸿 《医师在线》 2024年第8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23G、25G、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0例DR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实施27 G玻璃体切割术,B组实施25 G玻璃体切割术,C组实施23 G玻璃... 目的比较使用23G、25G、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0例DR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实施27 G玻璃体切割术,B组实施25 G玻璃体切割术,C组实施23 G玻璃体切割术,对三组眼压、视网膜厚度变化、临床活动度评分(CAS)及DR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眼压水平明显降低(P<0.05),A组眼压与B、C组相比波动更小(P<0.05)。治疗前,三组的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A组的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B、C组(P<0.05)。治疗前,三组C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AS评分显著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ETD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ETDRS评分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三组ETDR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7G玻璃体切割术应用于DR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降低眼压波动,改善视力水平与眼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25G 27G 玻璃体切割 微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