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宇飞 胡余昌 +4 位作者 杜婷婷 贺蔚文 黄芬 张丁 蒲勤学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1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病理科会诊的2例HTT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51岁。肿瘤均位于左...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病理科会诊的2例HTT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岁和51岁。肿瘤均位于左侧腺叶,具有完整纤维包膜。组织学形态示肿瘤具有特征性小梁状生长方式和小梁内玻璃样变物质。肿瘤的细胞学特点类似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高柱状,具有嗜酸或透明的胞质。细胞核呈卵圆形,具有不明显的核仁,可见核内包涵体和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常可见胞质内黄色小体和砂砾体。免疫组化染色瘤细胞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CD56均(+),降钙素、细胞角蛋白19、间皮细胞(HBME-1)、突触素和嗜铬粒素A均(-)。其中1例半乳糖凝集素-3(-)。Ki-67(克隆号MIB-1)2例均显示细胞膜着色,而另一个克隆SP6(+)且增殖指数<1%。2例BRAF V600E蛋白均(-)。遗传学证实均无BRAFV600E突变。2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2和24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HTT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组织病理学特点结合MIB-1免疫组化标记可确诊该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 甲状腺肿瘤 免疫组化 BRAFV600E突
下载PDF
甲状腺玻璃样变性小梁状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李杰 宋欣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04-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HT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讨论HTT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并分析预后。结果 10例HTT中,女性7例,男性3例,最小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HTT)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HT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讨论HTT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并分析预后。结果 10例HTT中,女性7例,男性3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49.9岁。肿瘤位于左侧腺叶8例,位于右侧腺叶2例。10例中,手术切除标本8例,粗针穿刺标本2例。手术切除标本中,肿瘤最大径6 cm,最小径0.2 cm。组织学形态示肿瘤具有特征性小梁状生长方式和小梁内玻璃样变物质。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高柱状,具有嗜酸或透明的胞质。细胞核呈卵圆形,具有不明显的核仁,可见核内包涵体和核沟,核分裂象罕见。瘤细胞常可见胞质内黄色小体。免疫组化:肿瘤细胞TTF-1(10/10)、TG(10/10)和CD56(10/10)(+),Ki-67(MIB-1)肿瘤细胞显示胞膜呈阳性着色(10/10),Ki-67(SP6)核阳性细胞数<1%(10/10),部分病例galectin-3(3/10)和CK19(2/10)(+),Syn、Cg A和calcitonin均呈(-)。10例患者分别经过1~11年随访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HTT是一种罕见的甲状腺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确诊HTT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及Ki-67(MIB-1)的表达模式。HTT具有低度恶性潜能,需要进行长时间随诊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样变小梁状肿瘤 甲状腺肿瘤 形态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