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的文化衍生品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彭雪梅 《工业设计》 2020年第6期124-126,共3页
文章从符号学视角下对珙县苗族蜡染纹样进行了设计分析,在解读了珙县蜡染文化属性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符号学理论对珙县苗族蜡染的语意、语用、语构、语境四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并阐述了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流程,希... 文章从符号学视角下对珙县苗族蜡染纹样进行了设计分析,在解读了珙县蜡染文化属性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符号学理论对珙县苗族蜡染的语意、语用、语构、语境四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并阐述了符号学视角下珙县苗族蜡染文化衍生品设计的流程,希望通过日常产品的设计拓展珙县蜡染的应用,使其融入当下的生活,从而传承珙县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珙县苗族蜡染 文化衍生品设计
下载PDF
苗族聚居地区族际通婚样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珙县为例
2
作者 郑维 黄清霞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19,共13页
基于珙县苗汉族际通婚的实证研究表明,苗族聚居地区在低婚育率时期保持着相对稳定和较高比例的苗汉族际通婚现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都是苗汉族际通婚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苗汉族际通婚夫妻的子女在民... 基于珙县苗汉族际通婚的实证研究表明,苗族聚居地区在低婚育率时期保持着相对稳定和较高比例的苗汉族际通婚现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都是苗汉族际通婚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苗汉族际通婚夫妻的子女在民族、文化、生活样态等方面呈现出普遍性特征。夫妻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对是否已实现族际通婚都存在弱正相关性,但在苗汉族际通婚后的族群交往过程中,文化认同、语言习惯、社会交往、偏见、所在群体与家庭态度等影响因素交错存在强、弱正相关性。通过对苗汉族际通婚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族际通婚的增加与通婚圈扩大、市场经济发展和婚恋观念转变有密切关系。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需要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极端重要性,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来处理族际通婚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通婚 族群关系 珙县苗族 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